其他經論問答

曾聽說過:佛陀慈悲和智慧圓滿增長。請問:既已圓滿,為何還會增長呢?
2020 年 4 月 28 日
佛陀心中的大慈大悲,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都是佛陀的智慧法身,已經圓滿,不會增長。如世親菩薩的《經莊嚴論釋》說:「差別者,謂於諸佛法身,以彼等無差別生也。」 / 釋如行


請法師釋疑:「受持行心儀軌」文中,「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
2020 年 3 月 30 日
關於「欣然樂行最勝菩薩行」是否應該改為「欣然樂習最勝菩薩行」,此句藏文為བྱང་ཆུབ་སྤྱོད་མཆོག་ཡིད་འོང་སྤྱད་པར་བགྱི།།,其中བྱང་ཆུབ་སྤྱོད་མཆོག་為「最勝菩提行」,即文中「最勝菩薩行」;ཡིད་འོང་為「欣然」;སྤྱད་པར་བགྱི為「行持」… / 釋如密





請問如何理解師父所說的「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
2021 年 2 月 19 日
這樣的思考非常到位,師父提出「教育是人類升沉的樞紐」,作為人類,在三界六道中,確實是一個決定來世增上生或是墮落的關鍵時間。天人太過快樂,惡趣太過痛苦,都不利於修行。 / 釋性景


「無常也去拜一拜」是什麼意思?
2020 年 6 月 8 日

於身語業分為有表無表,故二種業具說為思。請問如何理解有表與無表這二個詞彙?
2020 年 4 月 11 日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不是太功利主義了?
2020 年 4 月 19 日

「南無梵天」「南無帝釋天」和三寶有何關係?
2020 年 4 月 29 日

「如牛二角」及「二教」是指「作與無作」還是「作俱與形俱」?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備覽》中的「便製疏」是書名還是「於是便寫註疏」?見師有錯,如何成立師無錯?
2020 年 11 月 22 日


備覽中「小漫」的解釋。
2020 年 5 月 11 日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無明證之為煩惱的量證之為愚癡的量證之為有的量證之為無實事的量是否存在?
2020 年 9 月 30 日

柱子的反體是不是名相?
2020 年 5 月 2 日

楞嚴經「入流亡所」整句如何理解?
2020 年 4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