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經論問答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心不相應行法當中的「行」,必須是無常法。心不相應行法的範圍為不是心識也不是色法的無常法… / 釋如法




研讀賢愚經公案時,超出想像之外,幾近神話,很難相信,不知該用什麼心態讀下去?
2020 年 9 月 18 日
可以懷著恭敬學習的心來研讀,隨著我們的福德智慧漸漸增長,就能漸生信心… / 釋性華

一邊做事一邊聽老師的讚頌會不會不恭敬?
2020 年 7 月 9 日
師父視讚頌為法寶,所以對於志求佛道的佛弟子而言,聽讚頌等同聽法。如果能依著《廣論》的聽聞軌理來聽讚頌,就能在心中得到如理聽聞的利益,我們多努力一分,就能多受用一分。 / 釋如吉

每日打坐一小時,一年或兩年,能否達到初禪近分定?
2020 年 9 月 21 日
僅憑自己研讀經論,打坐修行,非常容易誤入岔路,不易獲得真實的證德,一定要依止具德的善知識,在善知識的指導下修行。 / 釋性華

法寶為皈依處,十不善法的對治法為皈依境。請問皈依處和皈依境的區別和定義是甚麼?
2020 年 7 月 31 日

聞思修中的修是否專指座上修?證正法是指三學嗎?三學與座上修,及與修中間是幾句型?
2020 年 4 月 19 日

為什麼執有見如須彌山大不怕,執空如芥子一點點就完了?
2020 年 5 月 31 日

有沒有透過四力懺悔還是不能懺悔清淨的罪業?
2020 年 4 月 29 日

請問「圓教宗」的名稱是道宣律祖自己安立的嗎?
2020 年 7 月 6 日

請問「此難受作不專戒名」應如何理解?
2020 年 11 月 11 日

「它上根者很好,對一般中下之機容易亂」所指為何?
2020 年 6 月 7 日

「事在無作」、「從用無作」,我們該以外境的作用還是內心的意樂來評斷善惡?
2020 年 5 月 29 日

因類學:遮破正因與果正因同義嗎?
2020 年 5 月 21 日

三界共有三十三個煩惱遍行的染法嗎?
2020 年 11 月 5 日

所聞是成立聲音是常法的不共不定因嗎?
2020 年 5 月 29 日

所作的性相是能生,還是所生?
2020 年 9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