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問答


曾聽說過:佛陀慈悲和智慧圓滿增長。請問:既已圓滿,為何還會增長呢?
2020 年 4 月 28 日
佛陀心中的大慈大悲,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種智都是佛陀的智慧法身,已經圓滿,不會增長。如世親菩薩的《經莊嚴論釋》說:「差別者,謂於諸佛法身,以彼等無差別生也。」 / 釋如行

到底什麼是應機呢? 是從說法者來觀察,還是從學者,亦或是二者要同時成立?
2020 年 7 月 5 日
關於應機,一定是說法者與學者兩者相互因緣和合的結果。佛法講的是因果緣起,絕對不是單靠某一方因緣能成辦有情解脫的妙果。 / 釋性景

何謂對空性生起一念合理懷疑?
2020 年 10 月 27 日
關於《四百論》的這句話,可以參見賈曹傑大師所寫的《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福智之聲出版社),第八淨治弟子品中,有下述的解釋… / 釋性景

師子賢論師小時候是獅子餵養長大的嗎?
2020 年 6 月 18 日
根據《師師相承傳》的藏文原文,該段文意為:「獅子食其母體後,留下腹中的嬰兒未食,嬰兒平安地長大,因此取名為獅子賢。」… / 釋性華


為何誦唸某些佛號的功德會超越誦唸釋迦牟尼佛名號的功德?
2020 年 7 月 9 日
每一尊佛的功德雖然相同,但是由於因此時所發的願不同,以致於每一尊佛成佛時,顯現出來的利生事業也會有所差別。 / 釋如法

意根是屬於分別識還是無分別識? 是心王還是心所? 是屬於證他的心識嗎?
2021 年 7 月 6 日
意根當中包含眼耳鼻舌身識,其中既有無分別的根現識也有屬於分別心的部分。而意根必定是心王,而且也一定是證他的心識。 / 釋如法

《廣論》皈敬文殊,是否屬於深見智慧分?
2020 年 9 月 9 日
依照藏地翻譯三藏的規矩,經藏的開頭會敬禮一切諸佛菩薩,律藏的開頭會敬禮一切智智,論藏的開頭會敬禮至尊文殊。… / 釋性華




等起、任運二詞應的文意,如何明確辨別?
2022 年 10 月 8 日

為何供養善知識的功德勝出供養承無量諸佛?
2020 年 11 月 16 日

聽流行樂解悶,有什麼過失嗎?
2020 年 5 月 13 日

請問盜佛、法之物實際的行為是什麼?為什麼盜佛法的,同類奉還之後,惡業即得清淨,難道不需要懺悔嗎?
2020 年 3 月 28 日

師父「從用無作」的開示,與前面釋疑如何相解?
2021 年 2 月 5 日

《備覽》中:「恆用攝生」是指「攝律儀戒」還是指「饒益有情戒」?
2020 年 11 月 22 日

「今解不然……從本境結」這一段,是次師問、初師答嗎?
2021 年 2 月 19 日

在心識的條件正常狀況下,聾啞者是否能得歸依體?
2020 年 6 月 25 日

世尊三轉法輪,以何次第開示、引導眾生?
2020 年 4 月 9 日

《攝類學》「金瓶銅瓶二者有法,應當是從自己的別別直接近取因所生,因為金瓶是從金所生…」此論式是否不周遍?
2021 年 2 月 24 日

藍色為何不是將執藍眼識生為清晰明了的緣?
2020 年 11 月 28 日

有符合既是體性ㄧ又是同一類別的常法例子嗎?
2021 年 6 月 20 日

念佛的目的,是求往生還是成佛?
2021 年 4 月 28 日

《攝類學》「心不相應行法」與一個性相「堪為心的對境」是否相同?
2020 年 7 月 3 日

既然是無常,那佛陀如何能授記某人於未來會成佛?
2021 年 2 月 16 日

所讀的經書,除了自己對師長的信心外,有其他的方式確認經書為佛說的嗎?
2022 年 10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