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墮懺釋論・見者得益

《菩薩墮懺釋論・見者得益》,佛智大師造(1525-1591)造。解釋《大寶積經・優波離請問會》所出的《三十五佛懺》。講述如何依四力懺悔修持《三十五佛懺》儀軌、三十五佛各自名號與功德,並博引《入菩薩行論》等清淨教典策勵內心。篇幅廣略適中、清晰易解,是懺悔法中最為殊勝之途徑。

詳細內容 »

清淨雪山頌

《清淨雪山頌》為宗喀巴大師之傳記,克主傑・妙善吉祥賢大師所造。全文為偈頌體裁,記載了宗喀巴大師往昔在王頂如來座前立誓發願、得到授記的事蹟;而佛陀授記的內容,則指出大師未來成佛時所擁有的剎土、相好。將全文與宗大師傳記一併參照,更可體現出大師創建格魯派弘揚顯密教法,實是承襲了過去長劫的志願心力所致。

詳細內容 »

密傳寶穗

《密傳寶穗》為宗喀巴大師之傳記,克主傑・妙善吉祥賢大師所造,記錄了宗喀巴大師某些較為隱密、特殊的生命經歷。本傳是從宗大師於三十四歲時(1390)親近上師烏瑪巴,接著開始尋求中觀正見寫起,依次敘述他閉關專修、面見本尊、證悟空性、降伏魔障等等的神異事蹟,最終以大師六十二歲時(1418)與閻摩法王的互動過程作結,於其簡明扼要的篇幅間,將大師顯密圓融的本地風光和盤托出。

詳細內容 »

宗喀巴大師傳記附篇

《傳記附篇》為宗喀巴大師之傳記,文殊海大師所造,造者與宗喀巴大師有長逾四十寒暑的深厚法緣,而將那些未及載入《起信津梁》的大師行誼,綴集成書,令宗喀巴大師之生平事蹟能以更加清晰完整的樣貌,流芳後世。本書採取樸實的筆調來記事說理。將大師投胎降生的過程,以及每天的定課、日程等,都交待得非常詳盡,令人讀之彷彿親睹大師德相。

詳細內容 »

修學辦法教誡略述

《修學辦法教誡略述》,三世貢唐・寶教法炬大師造。此文為四世土觀・善慧佛教法幢臨入藏前,貢唐大師特予學習五部大論並結合道次第之扼要引導。此為貢唐大師晚年著作,不僅揭示學習各論的重點,更拈出如何結合三士道,乃至未來學修密續之要點,實大師一生學修的肺腑之言。欲學習五部大論並結合修行者,誠宜思之再三。

詳細內容 »

破僧

〈破僧〉表記一文,為具恩如月格西承真如老師勸請,為使後學易解破僧內涵,由聞思定解而免造斯罪,依著普遍共許、堪為定量的大論典作為清淨根據,以及具備法眼、沒有爭議的具相大善知識的口傳如實而寫。如同格西所勉勵「如果想自愛自重、不辜負自己」,透過「知道如何產生破僧及破僧的過患」,讓自己「連嘴上、心上的認可」都不做,並審慎自己的行為,則為後輩我等弟子所宜奉行。

詳細內容 »

般若波羅蜜多口訣現觀莊嚴論究竟見釋為應成之理・顯明要義月光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真如老師總監,如月格西授義。2021年3月8日,主譯譯師釋如法於多倫多初稿譯訖。於2021年5月14日,主譯譯師釋如法、主校譯師釋性忠、審義譯師釋性浩、參異譯師釋性說、釋性懷、審閱譯師釋性喜、釋性覺、釋性炬開始會校,至6月16日會校訖。眾校譯師妙音佛學院預一班、預科122班、142班。譯場行政釋性由、釋性回、釋性勇、妙音佛學院。譯場檀越大慈恩護持團隊。

詳細內容 »

地道建立・奪智者意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真如老師總監,如月格西授義。主譯譯師釋如法2020年12月19日始譯,2021年2月12日辛丑年初一譯訖。於2021年4月16日,主譯譯師釋如法、主校譯師釋性忠、審義譯師釋性浩、參異譯師釋性說、審閱譯師釋性喜、釋性覺、釋性炬開始會校,至5月14日會校訖。眾校譯師妙音佛學院預一班、預科122班、預科142班。譯場行政釋性由、釋性回、釋性勇、妙音佛學院。譯場檀越陳拓維、陳姿穎、大慈恩護持團隊。

詳細內容 »

修心七義(修心日光版)

《修心七義》,切喀巴(公元1101~1175)大師造。據帕繃卡大師所說,此原為阿底峽尊者修菩提心秘密教授,密傳種敦巴尊者,敦巴尊者密傳博朵瓦等人,而博朵瓦僅傳朗日塘巴與霞惹瓦二人。切喀巴師事霞惹瓦而專修此教授,於相續中發起菩提心。後有感此法密傳太為可惜,於是普傳大眾,記錄成文而成《修心七義》。而格魯派解釋《修心七義》最著名者,即宗喀巴大師親傳弟子霍敦・虛空祥所著《修心日光》,本文即據《修心日光》所載根本文,搭配《修心日光》所製科判,與欲實修修心教授者共饗法宴。

詳細內容 »

隨念上師童覺讚

《隨念上師童覺讚》,宗喀巴大師造,出自《宗喀巴大師文集》第二冊〈散篇集〉。童覺大師(公元1349-1412),亦稱為仁達瓦上師。薩迦派祖師,宗喀巴大師最重要的上師之一,賈曹傑、克主傑大師等格魯派祖師亦均曾從之學法。童覺大師與宗喀巴大師在無量劫前,便一同發願於濁世中弘揚佛法。師於童年時即出家為僧,戒行精嚴,熟習一切佛經,特別是在當時中觀、量學都已式微,僅憑一己之力,便精通善巧其中意函。此外大師亦獲得密集與勝樂輪等生圓三摩地,獲得諸多稀有徵兆。宗喀巴大師也是從童覺大師,首度聽聞辨別佛語了不了義之道軌,以及中觀、量論之學,故尊之為無與倫比的主要上師。此篇讚文,即是宗大師憶念他為自己授法之恩,讚美他精通三藏之睿智,通達佛語遠離一切相違,成為所有智者普同稱讚的對象。在此文中,大師也顯示了在修學佛道的進程中,最為根本者,即是依止圓滿眾德的具相善知識,若無善知識之引導,難於獲取佛法心要,透由如理依止善知識,一切證悟悉皆容易承辦。故願自他有情悉得值遇大善知識,遠離惡法,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詳細內容 »

中觀正見引導具四正念歌音

《中觀正見引導具四正念歌音・降成就雨》,七世勝王・賢劫海造。「正見引導」是指關於空性法類的引導文,由於緣起空性之正見為一切聖教心要,無上微妙,僅依自力,縱使歷經極大劬勞,亦難證達。故歷代先賢皆有著述此類的引導文,傳授如何獲證空性之訣竅。此篇引導文結合文殊親授宗喀巴大師之殊勝教授,以「四正念」而為引導——視師如佛、視眾生如父母、視自身為本尊、所見一切視為無我。文詞精簡,卻傳遞著大師內心中甚深的證量,故依此文,能遠離斷常二邊等險處,是趣入中觀道之扼要教授,今翻譯此文,願自他有情悉得值遇大善知識,悟入空性,脫離輪迴,速得涅槃。

詳細內容 »

詳解百一十苦建立

《詳解百一十苦建立・萌悲苗種》,為善慧摩尼大師根據《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所造。出自《善慧摩尼大師文集》。百一十苦共分為前五十五苦與後五十五苦二組,前五十五苦分為一苦乃至十苦等十組;後五十五苦則收攝為九類苦。《菩薩地》中提到:「菩薩於有情界,由於觀見一百一十種苦,而對於諸有情修習悲心。」說眾生為種種痛苦,特別是百一十苦所摧殘,諸菩薩緣念此故,生起超諸聲聞緣覺之出離心,能增長大悲,修習圓滿。故翻譯此文,透由緣念百一十苦,願如大師文中所說:「在心的大地種下悲心的種子,以慈心之水潤澤而圓滿菩提心樹,斷證究竟果子熟透,願我成為一切眾生資生的佛!」

詳細內容 »

期刊專欄

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