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訣莊嚴廣略六座瑜伽修持法

此篇出自《帕繃卡大師文集》第二函,作者為帕繃卡大樂藏(1878-1941),又名慈氏持教事業。大師1878年6月16日生於拉薩以西。7歲在三世普覺仁波切・慈海座前出家,得名慈氏持教事業。11歲為攝政策門林・教幢認證為帕繃卡方丈持教賢善的轉世,並入色拉昩札倉聞思五部大論。20歲受比丘戒,之後廣泛地學習聲明、詩詞、曆算等一切明處。大師依止數十位善知識獲得近五百函的誦授傳承,以及近千種隨許法、五十多種詳細引導、近二十種大灌頂。之後無間斷地傳授顯密深廣法教,桃李滿天下,孕育許多大善知識。著作共十二函。1941年,84歲圓寂。此篇被譽為勝過號稱「金法」的甚深教授,以其易於受持,能在受得無上密灌頂後,每日六座瑜伽依此而修,可免違誓犯墮,為勵志持戒修行者常攜修法之一。

詳細內容 »

上師供養儀軌

《深道上師供養儀軌・空樂無分》,是依止宗喀巴大師的尊長瑜伽之一。
尊長瑜伽,又譯為上師瑜伽、上師相應。能令「親近知識軌理」所有的證量在相續生起的方便,即上師瑜伽。將自己的上師觀修成宗喀巴大師的上師瑜伽,較為著名的有《兜率眾神頌》與《上師供》這兩種。前者在文字方面沒有密法,只有顯教,未獲得灌頂者也可以修持;而後者是圓滿講述顯密,一般而言需要獲得無上密灌頂才可以修持。
本文造者為四世班禪.善慧法幢大師,內容是至尊宗喀巴大師以耳傳方式代代相傳的修法,而班禪大師為了後代所化機,將這所有的修法筆之於書、撰為儀軌。
班禪大師在文中提到,此修法是能夠成辦善緣弟子一切利益安樂的獨一無二最勝方便,而且是從經典、密續、大德口訣的蓮花苑中彙編而成的美麗花環項鍊。其法源極為清淨,而且具備菩提道次第、修心七義論、生圓二次第的種種殊勝功德。

詳細內容 »

菩薩根本墮易解彙編

《菩薩根本墮易解彙編》,如月格西著。格西嫺熟顯密教法,應請而作易解文疏釋菩薩戒十八根本墮,為令學者受戒即知學處。受菩薩戒者若能研讀此篇,於應持守防護可知大要矣。

詳細內容 »

密咒根本墮易解彙編

《密咒根本墮易解彙編》,如月格西著。格西嫺熟顯密教法,應請而作易解文疏釋密咒十四根本墮及八粗罪,為令學者受戒即知學處。受密乘戒者若能研讀此篇,於應持守防護可知大要矣。

詳細內容 »

菩薩律還淨儀軌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真如老師總監。如月格西授義。2025年9月12日乙巳蛇年,主譯釋如密於多倫多重校譯初稿訖。2025年9月13日主校譯師釋如行初校訖。同日會校訖。審閱譯師釋起演。譯場行政:釋性勇、釋性由、釋法騁。 譯場檀越王海裴姜媛王奕童。

詳細內容 »

密咒律還淨儀軌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真如老師總監。如月格西授義。2025年9月13日乙巳蛇年,主譯譯師釋如密於多倫多重校譯初稿訖。2025年9月14日,主校譯師釋如行初校訖。同日會校訖。審閱譯師釋起演。譯場行政:釋性勇、釋性由、釋聞造。 譯場檀越王海裴姜媛王奕童。

詳細內容 »

悲號祈請度母讚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真如老師總監。如月格西授義。2024年12月14日,主譯譯師釋如法初稿譯訖。2025年2月24日,主校譯師釋如密初校訖。2025年2月25日會校訖。審閱譯師釋起演、釋法載。審閱行政釋法穩。譯場檀越鄭巧珍闔家、羅慧珍⋅黃慧明。

詳細內容 »

八大處塔讚

此篇讚文出自藏文大藏經《丹珠爾》,見《中華大藏經丹珠爾》對勘本冊1,經序1134號。作者為龍樹菩薩。菩薩讚歎八大勝地所起佛塔,今有二篇,此為其一。此篇主要依循釋迦牟尼佛生平,逐一禮讚紀念佛陀行跡之塔,亦增後學緬懷佛陀深恩。

詳細內容 »

咒語集錦

大慈恩・月光國際譯經院真如老師總監。如月格西授義。茲編據果芒圖書館出版多比祖古所編《上師瑜伽及諸本尊自生・寶庫》譯出,哲蚌赤蘇仁波切2025年9月20日傳授斯文誦授傳承,傳承源於功德海大善知識。是日夜,主譯譯師釋如密迻譯於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傳燈寺。2025年9月22日,主校譯師釋如行於傳燈寺初校訖。2025年9月26日會校訖。審閱譯師:釋起演。譯場行政:釋性勇、釋性由、釋法穩。中文1131字。

詳細內容 »

無可喻讚

此篇讚文出自藏文大藏經《丹珠爾》,見《中華大藏經丹珠爾》對勘本冊1,經序1119號。作者為龍樹菩薩。此讚文以釋尊證悟實性真實,達臻究竟功德為無可喻,因以為讚。

詳細內容 »

一世賽倉大師略傳

此篇傳記,藏文原文出自《一世賽倉大師全集》第一冊。作者為六世賽倉・善慧具德大師,從一世賽倉大師廣傳中提取重要精華編寫而成。一世賽倉大師是遍智妙音笑大師的心子、拉卜楞寺大法台、著名的《賽倉攝類學》作者。大師通曉顯密教法,著作許多五大論的相關教材,於拉卜楞寺學制中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然細觀大師學修過程,苦學不懈,謹依師教。其後承擔法台過程,亦全依妙音笑大師囑咐,不敢自用。實為後世學者之表。當今學習《賽倉攝類學》者日益增多,故依藏文譯出略傳,願能裨益學人認識造者殊勝,於學法時,祈求加持,效法先賢,求證大乘心要。

詳細內容 »

期刊專欄

整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