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不盜不妄取即是施財」?
此言為破垢心之人,非謂廢除事行。 / 釋法行
在〈如何理解「盡形不盜者,已施法界有情之財」、「不盜不妄取即是施財」?〉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2021 年 10 月 27 日
此言為破垢心之人,非謂廢除事行。 / 釋法行
今以譬喻間註試作消釋,事例義涵可參師父新舊兩版開示及《備覽》P8R2、P13L2。 / 釋法行
「識想受」三心參與善業和惡業的造作過程,但不是善惡性。 / 釋法行
「羯磨」和「羯磨註」都不是書名,而是《隨機羯磨》中的兩類內容。 / 釋法行
同一個法相名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所指的內容或範圍,不盡相同,需要按照上下文義辨別。 / 釋法行
第一,佛陀在別解脫中教誨弟子不得違王教。 第二,會違犯菩薩盜戒。應當避免損害軟體公司的合法權益,支持正版軟體。 / 釋法行
真如老師開示2023除夕正式發佈
有0 個項目在您的護持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