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10 奢摩他的體性(一)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止觀的體性請大家把《廣論》書翻到338頁看第1行看文

依據《解深密經》解釋奢摩他的體性

第三中奢摩他自性者

這是科判中的第三個科判就是止觀的自性也就是止觀的體性首先是奢摩他的自性我們看一看解深密經》在怎麼講這一段看文

如《解深密經》云:「即於如是善思惟法獨處空閒內正安住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是為菩薩遍尋奢摩他。」

這段經文我先依據《四家合註裡邊巴梭法王的解釋總體地消文一下是說修奢摩他的人獨處在僻靜的地方向內向內正確地安住對於那些善思惟的法注意對於那些善思惟的法進行作意作意這樣能作意的心不受沉和掉的影響透過向內持續地作意而作意如此趣入並且多次地安住到什麼程度呢當生起身輕安與心輕安的時候那個三摩地就是奢摩他這也就是菩薩遍尋奢摩他」。

接下來我們再一句一句地仔細解釋一下像巴梭法王在《四家合註》裡邊解釋說修奢摩他的人要安住在什麼地方呢一定要是僻靜之處安住在那兒之後內心內心要正確地安住那麼提到「正確地安住」,什麼是正確地安住呢巴梭法王解釋說是平等地安住如月格西解釋說平等就是令內心不要向外散令心平等也就是沒有受沉的影響也沒有受掉的影響它沒有沉掉的這樣一個高低起伏晃動不安的一個狀態而趣入對境所以就稱之為「正安住」、「正安住」。

如果想理解這個「正安住到底是一個什麼狀態呢除非你去獲得一個真實的經驗不然我們就只能透過譬喻去揣想一下比如說想要開始彈琴彈一個曲子比如說一個古箏那琴弦是不能太緊也不能太鬆的要恰到好處才最適合彈奏那麼怎樣找到這種狀態呢一定要有一個會彈琴的老師教你這個弦怎麼樣地去鬆緊度調它的音也就是要善知識的指導正確的方法然後我們經過重複地練習

所以獨自處在僻靜處令心安住之後要做什麼呢要做什麼對於善思惟的法善思惟什麼法呢就是善思惟先前所聽聞的那些義理一定是要先聽聞然後思惟所聽聞的義理,「作意思惟」,緣著那些義理而作意。「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也就是作意之前所聽聞的那些義理在作意的時候必須要注意到這顆心不受沉掉這樣的一個影響然後我們的內心相續作意在原來的那個聽聞的法上相續作意而作意

作意包含作意心所與心識的動作兩者

即於如是善思惟法」「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果藏文直譯的話就是「即於如是善思惟法作意復即於此能作意心內心相續作意而作意之」。在這段經文裡出現了四次哪兩個字啊?「思惟」。後面的三個「思惟」,藏文直譯就是「作意」。在經論中說心識就包含了心王與心所在《般若經》、《大寶積經》,還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還有《俱舍論》、《阿毘達磨集論》、《大乘廣五蘊論》等等很多經典裡當中都有宣說心王與心所的內涵在《賽倉攝類學》的第七章中也有一個「境與有境」,解釋了心王與心所的內涵賽倉大師所寫的心類學的著作中說:「以自力各別明了自境的主要的識」,是心的定義心王可以分為六識;《賽倉攝類學》中說:「有自己所從屬之心的心識」,是心所的定義心所就可以分為五十一種心所

這五十一種心所列舉一下就是五遍行五別境六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十一種善四種不定那麼五遍行是什麼呢就是觸作意受、想思這五個心所心王可以分為六識六識都會與這五個心所相應所以這五個心所稱之為遍行。「作意」就是其中的一個遍行心所是指讓心王還有其他的心所注意對境的一個心所換句話說心王與其他心所為什麼能夠注意到對境呢就是因為作意的力量作意的力量但是在《解深密經》的這段文裡所說的「作意」,不是特指作意這個心所是泛指心識的活動我再說一遍是泛指心識的活動那麼心識的動作心識的活動就包括安住啊思考啊回憶呀還有觀察抉擇等等

獲得奢摩他的界限:身心輕安

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

如此地安住並且多次地安住於這樣的作意中最終能生起身輕安還有心輕安生起了身輕安與心輕安的這個等持就是奢摩他了這就是菩薩周遍尋求的奢摩他這段《解深密經》的經文不只是開示了奢摩他的體性也開示了獲得奢摩他的界限界限是什麼還記得剛才講過吧對了就是要獲得身輕安心輕安所以得到奢摩他之後是非常快樂的因為身也輕安心也輕安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381第三、止觀自性,分二:初、奢摩他自性第三中,奢摩他自性者今據藏文改譯。
3381空間空閒依48年版廣論改譯。
3383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如是是為菩薩遍尋奢摩他今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