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奢摩他0003 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諸佛正法賢聖三寶尊,從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聞法諸資糧,為利有情故願大覺成。

策發精進求證菩提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今天我們要開始學習的是廣論》的奢摩他〉。靜慮度和智慧度是六度之中的後二度靜慮度的前一度是精進度還記不記得精進的定義是什麼是「勇於善」,對吧勇於善法這裡邊的「勇」字是什麼意思是好樂歡喜的意思那麼勇於善就是對善法好樂、歡喜。「身心若振奮眾善皆易成我們平常做一件事情有時候覺得特別困難那個事情的難度似乎很大但是再難的事情都會找到下腳的第一步如果我們心意振奮的話

比如說菩薩修菩薩行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在《廣論》裡是有清晰的修持的次第看到菩薩的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心生怖畏覺得這些我怎麼可能做到但是在布施度裡邊讓我們學會從布施黃菜葉開始那麼黃菜葉是很容易布施的因為也沒有讓我們布施整棵的菜也沒有讓我們布施綠的只是黃的而已所以我們從這樣的一個捨心開始練的話慢慢地就可以用強大的布施來對治自己的慳貪心然後一步一步把我們的心從只愛著自己計較自己的苦樂轉化成關心越來越多的人乃至關心所有的有情把愛著自己之心,轉化為愛他勝自之心甚至為了利益盡法界、遍虛空界的如母有情發起了一顆志求佛果的這樣的心

思惟菩提心之利益

像《入行論》中有這樣說:「佛於多劫深思惟見此覺心最饒益無量眾生依於此順利能獲最勝樂佛陀真實地徹見了菩提心對於自他的饒益在《入行論》中以菩提心的種種利益來勸發我們能夠發起菩提心比如說會說菩提心能夠滅罪勝過其他的善容易獲得利益和快樂而且能夠成辦我們的所求比如說:「欲滅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眾不安欲享百種快樂者恆常莫捨菩提心

菩提心也是非常地珍貴難得它的快樂的果報沒有窮盡!「其餘善行如芭蕉果實生已終枯槁菩提心樹恆生果非僅不盡反增茂所以從生果的方面菩提心的利益的快樂的果實是沒有窮盡的而且菩提心能夠損定罪除去怖畏能滅不定罪菩提心像《入行論》還有一個偈子說:「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在劫末火出現的時候初禪天以下的器世間都會被這樣的劫末火燒成灰燼同樣地發起菩提心在剎那間就能夠燒毀就像劫末火一樣燒毀非常非常嚴重的各種惡業嚴重的各種惡業會感得什麼極其慘烈的苦果成熟在個人的身心上所以菩提心如果能夠在剎那間就淨化各式各樣的重罪的話那對我們來說實在是一大福音好消息喔

入行論》這些偈子是非常美好的美妙的希望大家能夠最好把它背下來

為成佛故學奢摩他

雖然外道也是會修止觀的聲聞乘還有獨覺乘也修止觀所以止觀是與外道與小乘共的但是宗大師是在六度中的後二度的章節裡邊廣講止觀大師這麼做一定是希望我們能夠以大乘發心或者隨順大乘發心來修學止觀

後二度的度」字就是波羅蜜多義譯過來就是到彼岸」,跟大乘道是同義的那到彼岸何處是彼岸是增上生是出離生死輪迴還是佛地如果沒有大乘發心的攝持即便我們獲得了止觀也不是靜慮波羅蜜多和般若波羅蜜多因此我們並不是僅僅為了自己得到禪定之後能夠享受禪定的快樂處在那種輕安之中也不是僅僅為了自己得到止觀之後能夠了脫生死只求自己了脫生死我們必須建立是為了將無窮無盡的如母有情從生死的流轉中救拔出來我必須去成佛這樣的一個目標為了成佛我們必須在心中生起止觀雙運的道生起止觀雙運之前我們必須要獲得真實的奢摩他所以我們先要了解如何才能夠生起真實的奢摩他

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

入行論》中說:「發起精進已意當住禪定內心散亂者如處惑牙中在發起樂於行善的精進之後應該讓我們的心安住於禪定如果沒有辦法安住於禪定的狀態我們的心就會非常散亂散亂的人就「如處惑牙中」,心生散亂者像什麼呢就像處在眾多煩惱猛獸的獠牙中是一樣的如果身處在猛獸的獠牙中的話大家可以知道那是一個非常危險的狀況因為只要那獠牙一動就沒命了我們的安全狀態是要在禪定中所以必須生起禪定那麼生起禪定要對治沉沒和掉舉,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地生起遠離沉掉的禪定

於顛倒境散亂能止息

宗大師在功德之本頌》中說:「於顛倒境散亂能止息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速疾相續生起求加持這裡邊的第一句於顛倒境散亂能止息」,這個最主要講的就是奢摩他也就是止觀中的「止」。奢摩他是內道與外道都必須修持的一種道前面我們已經講了外道和內道修持有什麼不一樣比如說外道的行者他透過修習奢摩他也能讓心完全專注在他的所緣境上而內道當中無論大乘或小乘也必須修學奢摩他這是大小乘都不可或缺的一種道

以內道而言最主要是讓我們的心安住在這樣的一個善所緣上比如說安住」,像把我的手安住在這個麥克風上一樣就這樣安住在這上面不是這樣的(手不安放於麥克風)。那個散亂的狀態就是這樣一直抓各種東西這是安住在善所緣這個(麥克風)是善所緣的話或者說我們觀想一尊佛像我們的心緣著佛像可是如果我們的心沒有辦法安住在善所緣而心會什麼也不緣嗎會老老實實待著嗎不會的它會緣著善所緣以外的法那麼心中就生起了散亂這就是《功德之本頌》當中說的於顛倒境散亂」。

當我們的心沒辦法專注在善所緣上產生散亂的時候而且不停地散亂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力量那個力量就是「止」。止什麼呢止息這個散亂就是比如說如果是這一隻手的話就這樣一直這樣(晃動),這個止就是把它握住乃至把它壓伏掉開始緣在善所緣上

所以說就是把它從原來散亂的軌道上拉到一個不散亂的軌道上把一件事把這個事挪到這上面這是需要力的有的時候可能像起重機一樣雖然我們舉的是心念可能會比舉石頭舉什麼還要費力氣因為它會咬不住就是你的心開始緣正念的時候會一直散一直散會抓不住因為心沒有力量止力不夠。所以需要我們不停地練習不停地練習我們要設法讓我們的心能夠止息散亂專注於善所緣上所以宗大師說:「於顛倒境散亂能止息」,這就是奢摩他也就是止觀中的止」的部分

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

外道透過修學奢摩他能夠對欲界離欲喔就是能夠離開欲界喔他的心甚至他可以層層增上獲得四禪八定連最高天的有頂定都能夠獲得而且透過奢摩他他能夠生起眾多的神通非常了不起的神通就是我們想像的那種像神仙一樣的而且還能夠進行種種神變但是即便是這樣就是已經像個神仙似的或者說我們看到這麼厲害的人會以為說:「欸,這是不是佛菩薩這麼厲害!」但是這樣夠不夠呢看起來像實際上是不是呢這樣是不夠的所以第二句話就提醒到說:「且於正義如理起尋思」,這裡邊的正義」,是說只有奢摩他是不夠的生起奢摩他之後我們必須要如理地觀察真實義這個真實義這個正義也就是空性的內涵

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速疾相續生起求加持

由是引發止觀雙運道」,然後我們速疾相續生起求加持」。那麼速疾相續生起什麼呢就是生起「止觀雙運道」。所謂的「止」就是奢摩他,「觀」就是毗缽舍那奢摩他能夠止息心中對顛倒境的散亂毗缽舍那能夠如理地觀察空性的內涵希望透過上師您的加持您的加持力讓我們的心續中能夠快速地生起止觀雙運的道

想要生起止觀雙運就必須要先獲得止也就是奢摩他。「奢摩他這三個字是梵文的音譯──奢摩他然後義譯過來就是寂止」,寂靜的寂停止的止寂滅沉掉專一安住於所緣境上並且被殊勝的輕安所攝持的三摩地就是奢摩他了祈求上師能加持我們心中能夠快速地生起止觀雙運的道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