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72 辨識聖教

把《四家合註入門》翻到162頁看文

  第三、宣說具足四種殊勝此論教授殊勝,分四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三、 少勞即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極大罪行 謗法之業自趣消滅殊勝今初 分八第一、辨識聖教者

看下面的紅字

 此法若具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然夫聖教為何通達無違之理又為何耶

問問題了

聖教者 觀音禁行論師所造清辨論師《中論》註──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

這個甘露是什麼呢

梵音阿彌達意謂無死。〕無死無住涅槃勝位 或得解脫

什麼呀?就是

堪為修法之所依身故云若人若天。〕所應遍知 所應斷除 所應現證 所應修行 道之理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 以此所表勝者所有善說

這是這一段文

看到這個文的時候希望大家不要感到害怕因為你看著、看著就會覺得滿簡潔的語言然後慢慢就看進去了看進去就覺得很有韻味就慢慢讀這個時候心也很澄淨其實你心裡是會有一點慢慢的喜悅靜靜的比瘋狂滑手機的狀態是要好得太多了

接下來我們看講記喔!「顯示法殊勝中」的辨識法者」,這個「第二宣說具有圓滿、易於受持派軌殊勝三法結束了,對不對

接下來就是第三、宣說具足四種殊勝」,這裡是妙音笑大師的第幾個科判啊是第三科,對吧?「此論教授殊勝,分四」,哪四個可以跟我一起唸:「一、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二、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三、少勞即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四、極大罪行謗法之業自趣消滅殊勝。」

我們回頭看一下這個少勞即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大家都覺得很累,對吧現在說:「哎呀!節奏感太快了世界也變化太快了一切都變得太快每天疲於奔命。」如果你用很少的力氣就能夠得到「勝者密意」──佛陀的密意的話哇!學佛就不用覺得太沉重因為你用很少的力氣就可以獲得

而且「極大的罪行」,極大的罪行是什麼就是那種身上的重擔啊我們相續裡的像背負重擔一樣因為它會出生苦啊它會出生苦欸!這個「極大的罪行是什麼呢是「謗法之業」,它「自趣消滅殊勝」。聽著、聽著、聽著學著、學著它就消滅了有這樣的兩種殊勝那你說這樣的兩種殊勝它是不是殊勝呢它是非常殊勝的

我們回到第一科第一科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妙音笑大師分了八科第一個「辨識聖教」,就所謂「聖教」是什麼

接下來巴梭法王的註,「此法」,注意紅字!「此法若具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然夫聖教為何通達無違之理又為何耶如果說這個法它具足了通達一切聖教無違的殊勝所謂的「聖教」指什麼呢?「通達無違之理」又指什麼呢

然後真師的那個就略過了當時仁波切講的時候我常常在中間提問題有一些問題問得很幼稚你們就原諒一下因為當時我有請問過仁波切說:「我可不可以提問題?」仁波切都說可以當時我問這個科判

接下來,「聖教者」,這裡邊就有巴梭法王的註巴梭法王的註就說:「觀音禁行論師所造清辨論師《中論》註──般若燈廣釋》中云」,這個《中論》的註疏就是《般若燈論》,是清辨論師所著的。《般若燈廣釋》的作者是誰啊是觀音禁行論師他的名字好美觀音禁行論師觀音禁行論師他說什麼呢?「言聖教者」──他就解釋了有人問、有人答了──「什麼叫聖教啊?」「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

你們會不會背呀配合箋註來解釋的話就是堪為修法的所依身」,注意喔你擁有這樣的身體你才能夠修行,「故云若人若天」,堪能修法的所依身除了人和天就沒有其他的有情了那現在生為人大家都對自己有很多的不滿很多的要求哎呀!很多的批判但是這是一個堪能修法的所依身啊除了天就是人了在六道裡非常地高尚和富足啊,對吧能修法,這是一個多麼大的福報除了人和天,就別無他有情了

接下來這個「甘露」,梵音叫「阿彌達」,就是「無死」。這個「阿彌達讀起來就很悅意是無死的意思──甘露就是無死的意思。「無死無住涅槃勝位或得解脫」,對獲得這樣的果位注意!這個果位稱作什麼?「無死」。想要有這樣一個目的又有這樣人或天的這個身體的條件他的希求心又是想要得到無死而希欲獲得解脫及一切遍智果位的這些有情

你看它條件是很多的喔說若人、若天要希求無死的果位希欲獲得解脫及一切遍智果位的這種要怎麼樣啊就要觀察這裡邊所說的四諦了用什麼觀察啊肯定不是用手機、電視觀察對不對觀察佛所說的這個法蘊──四諦法

那麼觀察什麼呢對「」是「所應遍知」,注意喔這裡邊的「是『所應遍知』」不是「是『所應體驗』」,它是「遍知」──你要知道你要知道這是苦比如說我們要知道三惡趣苦跟我去體驗三惡趣苦是不一樣──這是苦我們要知道那麼「集就是「應斷除」的

一談到苦有的人就長吁短嘆:「日子什麼時候是個轉折呀看來此生什麼……。」有人就開始慨嘆了但是那個時候是感知到的苦呢還是你自己透過學習教理知道的苦那透過學習教理知道苦要做什麼呢你要尋覓苦的原因就是:這麼不舒服的日子這麼不舒服的感受到底是怎麼來的呀我們通常就會說:「啊是某某人做了什麼某某事讓我感到被傷害。」或者我的身體有病或者說錢不夠房子等等,或者災難當然這些都會產生苦但是佛陀對這個苦的因是怎麼看的呢你就看佛陀有他獨到的看法就是這個因你要看它叫「」,是「所應斷除」的然後我們可以學嘛!「」是「所應現證」的,「」就是「所應修行」的所以對這樣的道理能無倒地開示的論典就是「薄伽梵所說至言」,這就名為「聖教」。

大家看看佛陀所說的聖教是不是可以列為是滅苦的呀滅苦的,對不對那當我們感受到苦的時候我們知不知道這是苦呢不一定喔當我們感受到強烈的痛苦我們是會陷溺在苦裡面對苦生起了常執認為它是永遠的甚至是不可變異的是不可改的然後就沉在裡邊令心完全地昏掉、昏掉了跟苦一起昏掉實際上我們去聽佛所說的教法或者聽善知識的教言的時候要知道這是苦要知道苦的因是什麼要知道這個因是可以斷的可以滅掉它然後為了滅掉這件事,要修行所以修行的目標非常明顯就是離苦得樂──當下、當下的離苦得樂

薄伽梵所說的至言──聖教,是什麼意思就教我們認識什麼是苦苦的因是什麼這個因可以斷掉斷掉應該用什麼辦法──做什麼能讓這個苦消失呢這就是佛陀的教法對不對所以,「謂盡以此所表勝者所有善說」,薄伽梵所說的一切教法就是「聖教」!

是不是聽起來很美原來是一個讓我離苦得樂的方法這個方法是要學習、要聽聞要實踐的而且實踐還易於受持所以大家覺得這個辨識教法」重不重要就是你學佛,學什麼呀到底學什麼不是學一大堆規矩去要求別人好像自己懂了很多反而看不起別人不是這樣的是要了知自己生命中和他有情生命中的苦和苦因然後這個苦因能不能滅掉是可以滅掉用什麼方法滅掉它所以是不是非常嚴謹非常接地氣的完全結合到我們生命中的就是佛陀的教法

師父曾經說過:「如果有人了解佛陀的教法是講什麼的哪有人不信佛啊!」師父慨嘆說:「為什麼他不信是因為他不了解他不知道佛法是講什麼的。」講的就是你這顆心怎麼樣離開痛苦用什麼辦法離開痛苦那所有的有情有痛苦的都要學呀對不對所以學佛就不要成為負擔因為這有個易於受持當你感覺到有負擔的時候你就想想:「欸!為什麼它成了一種負擔了呢?」

如果課上得太多了覺得累那你就可以調整一下如果你發心(護持)多了覺得身體累你也可以調整一下但是不要因為疲憊而覺得自己學佛法沒有意義或者退心了這都不需要你調整一下即可因為煩惱更累對不對煩惱和各種痛苦壓在身心上是更累的所以必須不停地聽聞教法思惟教法去把那個苦除掉一直用一種除掉的覺知的辦法讓我們的正知歷歷分明不要跟這個苦混為一談

你要知道這個苦是無常的剎那、剎那無常的而且這個心也是沒有自性沒有自性是什麼意思就是我們擁有無限的創造力在每時每刻都可以創造下一個美好的未來如果可以創造的話為什麼我要沉在當下的苦受裡不能自拔呢因為我完全有能力改變對不對有的時候看到眼前的果可能生老病死是不能改變的但是我依然可以種下不是生老病死的因啊比如說我們就要聽聞毗缽舍那了就去聽聞空性啊去思惟空性這都是對三有輪迴直接摧毀它的根本的法所以佛教的教理雖然是浩瀚精深但是離不開當前一念的這個心念離不開這顆心啊大家認為呢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