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388 圓滿德相發心的差別

你們會覺得我們在這個問題討論多了點嗎現在還有耐心嗎我們再可以看一下《廣論209頁

又前所說初二發心曾未見說慈悲所引諸餘經論亦多僅說見佛色身法身功德引起欲得成佛之心名曰發心又說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亦名發心故此二中雖一一分亦應預入發心之數

看這段喔這接下來了前面是講什麼四緣發心的前面兩種是不是由慈悲心引發的不是啊說:「見佛色身、法身的功德就想要成佛了!」這就是發心了還有人是想要「安立一切有情成佛」,這也是發心這兩個都不是由慈悲心引發的,看起來對不對是由佛的功德引發的還有一個是想要讓有情成佛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這個也是進入發心之數就是是發心

那麼接下來我們看

圓滿一切德相發心者僅見利他必須成佛引起欲得成佛之心猶非滿足即於自利亦見成佛必不可少而引欲得又此亦非棄捨利他亦須為求利益他故,《現觀莊嚴論》云:「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此說雙求菩提與利他故

所以我們看到宗大師在這裡明確地說到,四緣發心的前兩種並不是由慈悲心引發的,對吧但是它絕對地進入了──預入發心之數也一定要算發心但是不是圓滿一切德相的發心呢圓滿一切德相的發心就像《現觀莊嚴論》中所說的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所以必須要先看見唯有成佛才能徹底圓滿自他二利然後發起希求菩提與利他的心

那如果只是發菩提心不一定要圓滿德相的菩提心的話就不一定要先學小乘法藏對不對是不是就會推導出這樣的一個推論呢?你們可以觀察一下就像《廣論》中依據《菩薩地》中所說的四緣發心不一定要先學習小乘法藏也能發起菩提心這就是仁波切在前面一直講的,對不對但如果我們想要依著阿底峽尊者的教授修學的話應該要先學清楚大、小乘的差別然後再發菩提心發心之後要遍學一切才能攝受各種種姓的眾生

這個問題我們探討得有點廣不知道你們會不會怕我想問前面那兩種發心是見佛的色身、法身的功德或者誓願安立一切有情成佛那你是要這樣的發心呢還是要圓滿德相發心呢像學《道次第》的,基本是要從共下、共中開始對吧?要這樣修學

討論這些是讓我們明白進入發心之數是有各種方式進入的但是圓滿德相的發心,就要紮實地修起菩提心的七重因果還有自他換還有前面的出離心甚至是共下士道念死無常啊皈依呀、業果……,這都要修

從親近善知識開始我們前面就有說:「近諸佛位諸佛歡喜」,提出了佛會歡喜、會離佛位越來越趨近其實親近善知識的勝利就告訴我們我們這裡邊的善知識是從一開始到成佛這樣引導的一個善知識不是階段接引你就把你放在那兒這裡的大乘善知識一定是攝受我們從一開始修行到最後給我們一個完整的道次第所以能夠聽到這種完整的道次第的教法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因為聽完了之後我們去閱藏──開始看大藏經的話其實我們會清楚這個部分是講出離心這個部分是講菩提心那個部分是講空性那個部分講密續那部分講戒律等等我們會因為學習《道次第》的原因把佛所說的法藏都安置在一個有情成佛的次第上

這就是大師對我們的深恩我們並不會輕視哪個輕此薄彼,或者特別看重一個覺得那些是我不需要的非常容易就謗法了廣論》一開始我們就慢慢地去學習謹慎地下定義細心地學習教典不要粗枝大葉、馬馬虎虎的學久了之後我們就沒有那麼著急會具有耐心對該抉擇的該思考的也會看得全面一點──多看幾本教典看看傳承祖師是怎麼說的他們對於一個字的問題是怎麼討論的像在《現觀》、在很多教典到底是怎麼講的

五大論的學制開始之後法師們學習的角度非常地廣博我們可以從很多教典上都讀到一樣的說法這真是一件盛事喔我們這個時代的盛事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珍惜呀這些有傳承的清淨的教典還有傳承清淨的口訣教授我們不是在盲修瞎練不是自己想一齣是一齣都是有教典根據有上師的教誡這樣依序修下去就不會落空啊你們認為呢

今天的一個作業就是你要學習圓滿德相的發心嗎那你該如何做呢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