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第213頁「悅意慈」與「與樂慈」的討論。

  • Post category:廣論問答

問題敘述:

《廣論》第213頁最後三行,法尊法師翻譯了「悅意慈」、「與樂慈」請問:

  1. 悅意慈是七因果教授中的「慈從報恩」、「大悲從慈」嗎?
  2. 「與樂慈」跟「悅意慈」是不一樣的行相嗎?那麼各是什麼?
  3. 為什麼宗大師在第213頁最後一行說「欲與樂慈及拔苦悲因果無定」?但是第210頁最後一行已經告訴我們「大悲從慈」,第216頁第八行宗大師引「修次中篇」似乎也是證成這樣的修行次第,難道這中間有些區分?
  4. 師父在手抄第12冊第159頁也說慈悲之間那一個是因,哪一個是果,沒有一定。

解答法師:釋性柏

修菩提心的七因果中「悅意慈」和「與樂慈」兩者是不一樣的內心狀態。

「悅意慈」是《廣論》中「慈從報恩」和「大悲從慈」的「慈」。

是指透由修習「知母」、「念恩」、「報恩」之後,對一切有情有著視同獨一愛子的上品悅意之相。

所以「悅意慈」的所緣,或者所對的境是一切有情,行相是視同獨一愛子的上品悅意。

如《廣論》所說:「故修知母、憶念母恩、及報恩三,是為引發悅意可愛,愛執有情猶如一子,此悅意慈是前三果」。又說:「所說慈者,謂於諸有情,見如愛子悅意之相。」

「與樂慈」是和「拔苦悲」因果不定的慈心。是「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之後,對沒有安樂的一切有情,希望能讓他們獲得安樂。

所以「與樂慈」的所緣,或所對的境是一切沒有安樂的有情,行相是希望令得安樂。

如《廣論》所說:「初修慈中慈所緣者,謂不具足安樂有情。行相者,謂念云何令遇安樂、惟願令其獲得安樂、我應令其遇諸安樂。」

這兩者在修菩提心七因果中是因果關係,「悅意慈」是因,「與樂慈」是果。先對有情有了悅意相,在發現有情沒有安樂時才會想要給予安樂。我們對物品也會有這樣的心理狀態,一個特別喜歡的珠寶,我們會想要保存愛護,一個談不上有什麼感情的面紙,我們用完即丟。同樣在對有情時也是這樣。

這樣的「與樂慈」和「拔苦悲」在七因果中同樣都是在修大悲心的階段,都是在修「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之後,修增上意樂之前。所以《廣論》說「大悲從慈」和「欲與樂慈與拔苦悲因果不定」並沒有矛盾相違。

一般提到的慈悲是指「與樂慈」與「拔苦悲」,在七因果中提到另外一種「悅意慈」或者説是「悅意相」。這是能引發慈悲利他心的關鍵所依。所以《廣論》說:「總欲離苦,數數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堅固者,則彼有情先須悅意愛惜之相」。而且科判中,把「修此一切成悅意相」放在「修習希求利他之心」下面的「引發生起此心所依」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