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經典:為世人留下無價珍寶

保存佛教經典,是這個時代共同的使命,也是刻不容緩的任務。

雪域西藏的稀世瑰寶

西元7世紀,玄奘大師從印度帶回來數百部梵文佛教經典,在長安大慈恩寺主持修建了一座藏經塔,即著名的「大雁塔」。這些經典構成了後世翻譯的主要依據,也成為中國漢土千年以來,學佛修行者的智慧眼目。

同時在西元7世紀起,佛教傳入西藏,對梵文傳統的佛教經典,展開了系統性的翻譯與聞思事業,特別保留古印度佛教大學那爛陀寺重視邏輯思辨之傳統,其經論體系豐富而完整。此後藏傳佛教遍傳藏、蒙、漢等廣大地區,近年更傳播至歐美各國,特為當代西方學界所重視。

目前在西藏、印度、尼泊爾、蒙古等地,保有數量驚人的藏傳經典,其中有卷帙浩繁的大藏經——《甘珠爾》與《丹珠爾》,部數5,900餘種,內容遠超過漢譯藏經,它由佛陀親自講授的言教、僧人行持的戒律和菩薩祖師的釋論所組成。要了解佛陀甚深的教授,釋論是其中的關鍵要素,大量未曾間斷傳承下來的釋論,蘊含著非常明確的解釋,鉅細彌遺地闡揚佛陀教導中的精髓。而西藏學者們為諸大經論撰寫的註疏及教授,更多如天上繁星,其中富藏深刻觀點及修行體驗,皆屬無價的珍寶,也是對後人永恆的教誨。

留下人類最珍貴的遺產

由鑒於此,真如老師發起保存各語系佛教經典之宏願,自2006年以來,我們開始在全世界各地尋找及收藏經典。時為尋覓探詢一傳說中的孤本,上窮碧落下黃泉,歷時數年方有所獲,由此深感經典之稀有難逢,應傾盡身心,留下此人類文明最珍貴的遺產。

這過程令人難以置信,我們得到了很多單位的協助,也取得了許多前所未見的經典。不僅將實體紙本妥善收藏,也開始進行數位建檔與建立目錄分類。首先將經典逐頁拍照、掃描,然後陸續打字建立電子文本,無論未來是以數位方式傳遞或出版印刷成書,這對於經典的學習與翻譯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除了保存文化的永續意義之外,廣泛搜羅各種經論,更是為了譯經的精確與詳實。假使版本文字有誤,翻譯的錯謬亦隨之而生,所以譯師必須參閱各種不同的版本,針對相異之處判斷各家間的合理性,選取相對正確的原文,刪繁補缺以臻圓滿。

例如,在翻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一冊期間,為求各種版本,直是上下搜求。每新得一版,譯師即將校勘記全文重新更改,總共校勘了九種版本。

而豐富的參考書籍,使譯師能借助古今大德對一部經典的不同解釋來思考文義、考據出處,往往因此攻破許多理解上的難題,令譯文更加符合原典之深邃真義。

世界性的藏經計畫

10年多來,尋覓經典的僧俗,足跡踏遍美國、印度、尼泊爾、蒙古、西藏、甘肅、青海、四川等國家地區。截至目前,藏有藏文長函、漢英藏各語系書籍、梵本數位經典、藏文數位經典等館藏,超過七萬冊以上。

我們深知讓世人閱讀到這些經典是多麼的重要,然而收藏經典只是第一步,藉由理解這些內容以饒益自他的生命,才是最終極的目的。為此,我們將矢志不移地堅持下去,令其智慧之光,萬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