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29 醞釀衝擊空性的力量

大家好快兩個月沒有課程你們有複習前面講的毗缽舍那吧很高興今天我們又繼續一起學習了

龍樹菩薩寫了著名的《中論》,而宗大師曾經寫了《中論》的解釋就是《中論大疏》,對於我們學習空性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因為透過大師所寫的《中論大疏》,我們能逐字逐句地學習《中論》的每一個成立無自性的理路這樣的好書,是不是期待馬上能夠看到中文譯本但是很遺憾目前還沒有完整的譯本因為最近譯經院的法師們也非常非常忙都在翻譯毗缽舍那──《四家合註》後面的部分我們在比賽以後有時間,一定請譯經院的法師們能夠翻出來希望我們有機會一起學習

中論大疏》在〈第十八品開頭的時候,就講過四諦中先說苦諦所以最初要多加修習輪迴總別的過患這個時候瑜伽師就會想要趣入真實性──修行者想要趣入真實性想要斷除輪迴的生死等過患以及貪等無餘的煩惱過失這個時候就要去看這些煩惱過失還有生死的過患有沒有因呢這個因是什麼這個時候看到如果沒有去除它的因的話比如說生死的因去不掉的話果是去除不了的就要去思考輪迴的根本到底是什麼就是根本因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有生死輪迴當去觀察的時候就看到「薩迦耶見」──薩迦耶見是輪迴的根本並且也看到了斷除了薩迦耶見就能去除煩惱和所有的過患

那麼問題來了怎麼樣才能斷除薩迦耶見呢很顯然找到了輪迴的根本所有的苦都是從那兒出生的就是這個薩迦耶見所以修行者當然要立志決定斷除它但是怎麼樣斷除這樣一個強悍的導致了一切痛苦的根本呢一般來說,《中論》各品都在顯示顛倒心所執取的境──我再說一遍──顛倒心所執取的境如果是存在的會有什麼違害由此去除這樣的顛倒心的執取尤其是〈第十八品抉擇薩迦耶見所執的我和蘊體到底是一還是異透過破除境的方式遮止我執及我所執

四百論》說:「若見境無我三有種當滅注意!這個「若」就是如果對吧如果「見」,見到什麼呀見到「境無我」,就是看見境上沒有自性成立的我如果看到這件事會發生什麼呢能夠怎樣呢就是「三有種當滅」,三有輪迴的種子將會被滅除就是被燒光、被打爛它不能再有什麼作用那麼既然三有輪迴的種子被滅除我們就能從三有當中解脫出來所以見到境上沒有我執所執取的我才能從三有輪迴中解脫出來就是這個苦才能夠止息才能夠停所以《釋量論》也說:「若不破彼境,則不能斷彼一切大車師也都是同樣的密意異口同聲地宣說這樣的道理

因此不曉得用無垢正理善加破除我執如何執取及其所執的我──注意喔!這裡邊又揭示兩個問題就是如果不知道不知道什麼呢用無垢的正理這個無垢的正理是誰傳的是當然佛傳給我們的那破除什麼呢要破除我執如何執取及其所執的我就是破除我執執取的那個我如果你不知道這件事的話那這個不知道的人他做了什麼呢只是修習──他有沒有修行?有,他修行了──修行把心意從執著我與我所中收攝回來把這個心拿回來,收攝回來就是:好嘛!那我不執著可以吧就不執著了,就收回來藏起來了,或者說好像找一個安全的地方放著認為這樣就能解脫注意!這是不合理的這也解脫不了

因為那樣做雖然沒有趣向我執的境所破的我──注意!因為他收攝完了他雖然沒有趣向我執的那個境所破的那個我但是他並沒有趣入無我的內涵所以修習它的時候是不會對我執產生任何些許的損害就是沒什麼用再者,如果那樣是對的如果收攝回來就可以的話你不強烈地去串習它收回來就可以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修習真實義也就不需要獲得無誤正見了你把心收回來就可以了那麼一切經論所要抉擇空性的正見還有意義嗎你把心收回來就好了一句話結束所以一切經論所抉擇的真實義的正見都變得毫無意義了大家覺得呢

那也不能認為:「在聞思的時候雖然是這樣但是在修的時候是不需要這樣的。」因為用聞思作抉擇就是為了在修的時候能夠用上就是把心串習在正見上如果聞思的時候要去研究正見然後修行的時候不修行只是把心收回來很顯然這個兩者是沒有什麼關係那為什麼要聞思呢

所以,看到要斷除薩迦耶見注意這四個字──薩迦耶見就是痛苦的根本你們最好咬牙切齒一下──薩迦耶見,把它記住這就是仇人的名字所以看到要斷除薩迦耶見要觀待於抉擇薩迦耶見所執境無自性並且要看到薩迦耶見的境是什麼呢薩迦耶見的境是「我」。進而要去思考執取我執的所緣──注意!執取我執的所緣的那個「我」,是有自性的?還是無自性的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去抉擇「我」。

上一堂課我們學習《廣論》的這段文中大師很攝要地宣說了輪迴流轉與還滅的次第其實就是要指引一個修行人超凡入聖的次第我們知道空性是解決生死的──注意──唯一途徑沒有第二條路,空性可是如果你沒有對生死生起厭離心你沒有討厭生死輪迴沒有恨之入骨沒有一刻都不想待在輪迴裡你有可能成為一個聽聞空性的具器者嗎因為空性就是斷除生死輪迴的你不想斷除那會成為聽聞空性的具器者嗎就不是一個聽聞空性的具器者

所以它前面的次第一定是要深刻地思惟輪迴的總別過患因為這個時候思惟了過患才了解這個生死如果不去斷它的話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會無邊無際地陷入苦海那麼這樣一個苦海自己覺得是正常的、是合理的甚至覺得這裡邊還有很多樂趣很多美好的東西你不去修厭離心的話你是不可能想要斬斷生死的你不想斬斷生死的時候是不會尋覓斬斷生死的那個智慧寶劍而空性就是那樣的智慧寶劍所以如果沒有生起厭離心有沒有可能成為一個聽聞空性的具器者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不是一個聽聞空性的具器者

賈曹傑大師在他所寫的六十正理論筆記》中,有說雖然自性無生滅但佛陀在經典中宣說了生滅這是為了什麼目的呢就是為了讓所化機證得勝義諦所以佛陀在經典中宣說了生滅那什麼是勝義諦呢就是空性空性是勝義諦佛陀在經典中宣說生滅就是為了讓所化機證得空性那為什麼透過宣說生滅還能證得勝義諦的空性呢大家有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了知有為法的生滅就能進一步地了知──注意喔──與生滅同義的無常法由於了知無常法就能夠進一步了知捨棄輪迴得到涅槃的趣入方法由於了知趣入的方法便能夠證得勝義諦微妙之法

對於希欲並且尋求空性的補特伽羅來說最初不去對他遮破諦實而是要先開示蘊、處、界等諸法因為證達名言諦是證達勝義諦的方便之後當他證達有為法生滅成為不再貪著輪迴的補特伽羅的時候就要為他開示自性空的空性妙法了為什麼?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成為一個能被開示空性的具器者了

所以非常期待大家在學習空性的時候偶爾翻一下前面的道次第對於生死輪迴的總別過患再再地串習這個時候我們才能夠醞釀出衝擊空性的那一股力量那股力量在哪兒呢就在我們的心續當中那心續當中這種力量會被誰啟發呢一定被佛陀的教法宗大師《廣論》裡邊那個生死的過患可以仔細地去思考思考之後你自然會產生一種想要斷除輪迴的強烈的渴望然後這個時候應我們熱切的渴望而來的毗缽舍那──空性真的是不死甘露啊這個時候你對它的感覺當然是非同小可是生命的最重要的事情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