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數 |
行數 |
原譯(福智第三版) |
改譯 |
改譯原因 |
---|---|---|---|---|
399 | 2 | 如其所欲安置而住,無諸分別 | 如其所欲安置,故隨所安而住,具無分別 | 據藏文改譯。 |
399 | 3 | 無倒引發決定 | 引發無倒決定 | 據藏文改譯。 |
399 | 4 | 其 | 僅 | 據藏文改譯。 |
399 | 4 | 如 | 如是亦如 | 據藏文補譯。 |
399 | 5 | 如是於所緣境心堅固已 | 如是既於所緣心堅固已 | 據藏文改譯。 |
399 | 5 | 應以智慧而善觀察,若能發生 | 應以智慧觀察。如是若能發生 | 據藏文改譯。 |
399 | 6 | 如經亦云 | 如經中云 | 據藏文改譯。 |
399 | 9 | 若爾 | 設作是念:若爾 | 據藏文補譯。 |
399 | 10 | 「設若於法觀無我」 | 「設若於法觀無我」等 | 據藏文補譯。 |
399 | 11 | 若能 | 將護 | 據藏文改譯。 |
399 | 12 | 得涅槃果 | 得涅槃或解脫果 | 據藏文補譯。 |
399 | 12 | 如由修此 | 設作是念:若爾,如由修此 | 據藏文補譯。 |
399 | 12 | 若修餘法 | 若無此而修餘法 | 據藏文補譯。 |
400 | 1 | 謂「除此外而修餘道,若全無此,苦及煩惱不能寂靜。」此言明顯,唯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 | 謂「若除此而修餘道,全無此者,不能寂靜苦及煩惱。」此於唯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所言極為明顯。 | 據藏文改譯。 |
400 | 2 | 《修次論》中 | 《中觀修次論》中 | 據藏文補譯。 |
400 | 2 | 亦引此文破和尚執 | 亦引據此破斥和尚 | 配合箋註改譯。 |
400 | 3 | 外道 | 以外道 | 據藏文補譯。 |
400 | 3 | 等德 | 等多功德 | 據藏文補譯。 |
400 | 5 | 由從他聞解脫生死 | 由從他聞解脫老死 | 據藏文改譯。 |
400 | 6 | 又此 | 是故 | 據藏文改譯。 |
400 | 6 | 聽聞思惟無我深義 | 聞無我義而行聞思 | 據藏文改譯。 |
400 | 8 | 有者直顯真實性義 | 有者直接顯真實性 | 據藏文改譯。 |
400 | 8 | 真實慧光 | 了真實光 | 據藏文改譯。 |
400 | 9 | 智不能淨 | 不能淨智 | 據’48年版廣論改譯。 |
400 | 10 | 達真實性無我空義定解智慧 | 定解真實性無我義慧 | 據藏文改譯。 |
400 | 12 | 永離 | 遠離 | 據藏文改譯 |
401 | 2 | 有事 | 實事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1 | 2 | 由補特伽羅及法二我空性 | 由補特伽羅及法我二者空性 | 據藏文改譯。 |
401 | 3 | 莫於靜慮 | 莫但於靜慮 | 依藏文補譯。 |
401 | 3 | 以何等 | 以何 | 據藏文改譯。 |
401 | 5 | 若諸菩薩不住般若,信解大乘 | 若不住般若,諸菩薩之信解大乘 | 據藏文改譯。 |
401 | 6 | 第二 | 若如是者,第二 | 據藏文補譯。 |
401 | 8 | 佛語 | 至言 | 據藏文改譯。 |
401 | 9 | 實義 | 本相之義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1 | 9 | 決定 | 決斷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1 | 9 | 毘缽舍那 | 毘缽舍那證德 | 據藏文補譯。 |
401 | 11 | 定量大轍 | 成量開大車軌大師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1 | 11 | 為當依止何等釋論 | 其應依止何等釋論者 | 據’48年版廣論改譯。 |
401 | 12 | 明了 | 至極明顯 | 據藏文改譯。 |
401 | 12 | 能解深義聖教心藏,遠離一切有無二邊 | 能解聖教心藏──遠離一切有無二邊深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 | 如何解釋龍猛意趣 | 解釋龍猛意趣之理為何 | 據藏文改譯。 |
402 | 2 | 諸欲通達 | 若作是念諸欲通達 | 據藏文補譯。 |
402 | 3 | 真實 | 真實性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2 | 3 | 名為了義 | 是為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3 | 名為不了義 | 是為不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4 | 是名 | 執為 | 據藏文改譯。 |
402 | 4 | 應知即為 | 執為 | 據藏文改譯。 |
402 | 4 | 如《無盡慧經》云 | 如是《無盡慧所說經》亦云 | 據藏文改譯。 |
402 | 4 | 何等名為了義契經,何等名為不了義經 | 何等為了義契經,何等為不了義經 | 據藏文改譯。 |
402 | 5 | 安立顯示 | 顯示成立 | 為配合箋註故改譯。 |
402 | 5 | 不了義經 | 不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5 | 安立顯示 | 顯示成立 | 為配合箋註故改譯。 |
402 | 6 | 了義契經 | 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6 | 若有 | 若有契經 | 據藏文補譯 |
402 | 6 | 顯示種種字句 | 種種字、句顯示 | 據藏文改譯。 |
402 | 6 | 不了義經 | 不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6 | 若有 | 若有契經 | 據藏文補譯 |
402 | 7 | 了義契經 | 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8 | 若 | 設作是念:若爾 | 據藏文補譯。 |
402 | 8 | 勝義復云何顯 | 勝義之理復云何顯示 | 據藏文改譯。 |
402 | 9 | 即彼經中 | 此復即彼經中 | 據藏文補譯。 |
402 | 9 | 明顯 | 極為明顯 | 據藏文補譯。 |
402 | 9 | 若有 | 若有契經 | 據藏文補譯。 |
402 | 10 | 我 | 主者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0 | 我 | 主者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0 | 不了義經 | 不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0 | 若有 | 若有契經 | 據藏文補譯。 |
402 | 11 | 及無我等 | 以及無我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1 | 了義契經 | 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2 | 此說 | 謂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2 | 開示無我及無生等,斷絕戲論 | 由遮戲論之理開示無我及無生等 | 據藏文改譯。 |
402 | 13 | 《三摩地王經》云 | 《三摩地王經》亦云 | 據藏文補譯。 |
402 | 13 | 當知善逝宣說空,是為了義經差別 | 即如善逝宣說空,知諸了義經差別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 | 其法皆是不了義 | 知其法皆不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 | 《中觀光明論》云 | 《中觀光明論》亦云 | 據藏文補譯。 |
403 | 2 | 《入一切佛境智慧光明莊嚴經》云 | 《聖入一切佛境智慧光明莊嚴經》亦云 | 據藏文補譯。 |
403 | 2 | 《無盡慧經》說無生等是名『了義』 | 又無生等於《聖無盡慧所說經》中,說為『了義』 | 據藏文改譯。 |
403 | 3 | 故定應知唯無生等說名『勝義』 | 故應知唯無生等說為『勝義』 | 據藏文改譯。 |
403 | 3 | 應知 | 應執為 | 據藏文改譯。 |
403 | 4 | 戲論 | 戲論聚 | 據藏文補譯。 |
403 | 4 | 何故如是 | 若作是念:何故如是 | 據藏文補譯。 |
403 | 5 | 過此已去不可引轉,所決擇事到究竟故 | 所決擇事到究竟故,過此已去不可引轉 | 據藏文改譯。 |
403 | 6 | 能成 | 能立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3 | 6 | 如 | 如是亦如 | 據藏文補譯。 |
403 | 8 | 謂若此義不可如言而取 | 謂若此義如所宣說,不可如是而取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0 | 是如實說 | 是如言可取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3 | 11 | 如實 | 如言可取 | 據譯經院體例改譯。 |
403 | 11 | 然不應理 | 然亦未見應理 | 據藏文補譯。 |
403 | 11 | 如是說法大師,現見眾多了義之經 | 以現見眾多了義之經,如是說法大師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2 | 遮生等時加勝義簡別 | 於遮生等時加勝義簡別故 | 據藏文補譯。 |
403 | 12 | 於未加者 | 於未有時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3 | 豈能成立 | 故豈能成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3 | 總破生 | 破總體生 | 據藏文改譯。 |
403 | 13 | 故亦別破句 | 故亦須破別句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 | 故經或論 | 是故應知或經或論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 | 唯由其中少分語句不可如言而取義者 | 唯由少分語句之字面所示不可如言而取者 | 據藏文改譯。 |
404 | 2 | 應知不壞為了義經 | 不壞為了義至言 | 據藏文改譯。 |
404 | 2 | 又若彼語 | 又凡彼語所說 | 據藏文改譯。 |
404 | 3 | 如何解釋龍猛意趣 | 解釋龍猛意趣之理為何者 | 據藏文改譯。 |
404 | 3 | 《般若經》等 | 若作是念:如是《般若經》等至言 | 據藏文補譯。 |
404 | 3 | 無生滅等 | 生滅等 | 據藏文改譯。 |
404 | 3 | 解釋經者 | 解釋者 | 據藏文改譯。 |
404 | 4 | 答: | 答:此中, | 據藏文補譯。 |
404 | 4 | 佛護、清辨、月稱、靜命等大中觀師,皆依聖天為量 | 若聖天者,阿闍黎佛護、清辨、月稱、靜命等大中觀師,皆依之為量 | 據’48年版及藏文改譯。 |
404 | 4 | 等同龍猛 | 等同阿闍黎 | 據藏文改譯。 |
404 | 5 | 根本 | 根本教典 | 據藏文改譯。 |
404 | 7 | 又有 | 於此又有 | 據藏文改譯。 |
404 | 7 | 知識 | 善知識 | 據藏文改譯。 |
404 | 7 | 就立名言 | 就立名言軌理 | 據藏文補譯。 |
404 | 7 | 略於 | 略有 | 據'48年版改譯。 |
404 | 8 | 外境者 | 外境有者 | 據'48年版改譯。 |
404 | 8 | 不許 | 許無 | 據藏文改譯。 |
404 | 8 | 就立勝義亦立二名 | 就許勝義理而立名者,亦有二種 | 據藏文改譯。 |
404 | 9 | 名理成 | 名說理成 | 據藏文改譯。 |
404 | 9 | 極無所住 | 說極無所住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2 | 勝義門 | 許勝義理之門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2 | 希有 | 希有之立論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3 | 以彼所說 | 以見彼等所許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3 | 為勝義諦 | 許為勝義諦 | 據藏文改譯。 |
404 | 13 | 順勝義諦故 | 為勝義諦隨順故 | 配合箋註改譯。 |
405 | 1 | 唯以正理斷除戲論 | 以正理斷除戲論之義 | 據藏文改譯。 |
405 | 3 | 智軍論師云 | 於此,智軍論師云 | 據藏文補譯。 |
405 | 6 | 次第實爾 | 形成次第顯為如此 | 據藏文改譯。 |
405 | 6 | 宗 | 宗義師 | 據藏文改譯。 |
405 | 7 | 後宏教時,有諸智者 | 後弘智者 | 配合箋註改譯。 |
405 | 8 | 此順《明顯句論》 | 此順《明顯句論》故 | 據藏文改譯。 |
405 | 8 | 非出杜撰 | 莫謂杜撰 | 據藏文改譯。 |
405 | 8 | 自心 | 相續 | 據藏文改譯。 |
405 | 9 | 正見 | 正見道理 | 據藏文補譯。 |
405 | 10 | 若爾 | 設念:若爾 | 據藏文補譯。 |
405 | 10 | 大依怙尊 | 現見大依怙尊 | 據藏文補譯。 |
405 | 10 | 又此教授隨行尊者之諸大先覺 | 隨行於彼,於是此教授之諸大先覺 | 據藏文改譯。 |
405 | 11 | 亦於 | 亦以 | 據藏文改譯。 |
405 | 11 | 解釋 | 釋者 | 據藏文改譯。 |
405 | 12 | 彼 | 彼宗 | 據藏文補譯。 |
405 | 12 | 略有 | 顯現略有 | 據藏文補譯。 |
405 | 13 | 彼 | 見彼 | 據藏文補譯。 |
406 | 1 | 月稱論師 | 具德月稱 | 據藏文改譯。 |
406 | 3 | 何者 | 若作是念:此中何者 | 據藏文補譯。 |
406 | 3 | 現證 | 獲得 | 據藏文改譯。 |
406 | 3 | 及能證得涅槃之方便 | 及能得彼方便 | 配合箋註改譯。 |
406 | 3 | 其悟入真實 | 悟入實性 | 據藏文改譯。 |
406 | 4 | 現似真實 | 現真實性 | 據藏文改譯。 |
406 | 4 | 一切種 | 一切相 | 據藏文改譯。 |
406 | 5 | 是為此中所應證得 | 為此所得 | 配合箋註改譯。 |
406 | 5 | 真實之 | 實性 | 據藏文改譯。 |
406 | 5 | 生死 | 輪迴 | 據體例改譯。 |
406 | 6 | 於彼生死生棄捨欲 | 於彼生起希欲棄捨 | 據藏文改譯。 |
406 | 7 | 生死 | 輪迴 | 據體例改譯。 |
406 | 7 | 由求其本,便於 | 而求其本,故於 | 據藏文改譯。 |
406 | 7 | 生死 | 輪迴 | 據體例改譯。 |
406 | 7 | 須由至心 | 須當至心 | 據藏文補譯。 |
406 | 8 | 必賴 | 賴於 | 據藏文改譯。 |
406 | 9 | 次依教理觀察其我,有則有害,能成其無而獲定解 | 次依能害此我為有、能成其無之教理而獲定解 | 據藏文改譯。 |
406 | 10 | 如 | 此復如 | 據藏文補譯。 |
406 | 11 | 真實 | 真實性 | 據藏文改譯。 |
406 | 11 | 惑諸愚夫,實非真實現真實相 | 實非真實,於諸愚夫現真實相 | 據藏文改譯。 |
406 | 12 | 真實 | 真實性 | 據藏文補譯。 |
406 | 12 | 於真實義云何悟入耶 | 悟入真實性復是如何耶 | 據藏文改譯。 |
406 | 12 | 一切種 | 一切相 | 為順文故改譯。 |
406 | 13 | 真實性義 | 真實性也 | 據藏文改譯。 |
406 | 13 | 通達我為此緣境 | 證達我為此境已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 | 修觀行者,若於真實起悟入欲 | 此中瑜伽師欲悟入真實性 | 據藏文改譯。 |
407 | 2 | 生死 | 輪迴 | 據體例改譯。 |
407 | 3 | 生死 | 輪迴 | 據體例改譯。 |
407 | 3 | 所緣境界 | 所緣 | 「境界」依藏文改為巴註。 |
407 | 3 | 由 | 見 | 據藏文改譯。 |
407 | 4 | 永斷煩惱及諸過失 | 煩惱及諸過失無餘遮滅 | 據藏文改譯。 |
407 | 4 | 何為我執所緣之境,何等名「我」 | 我執之境所謂「我」者,此為何耶 | 據藏文改譯。 |
407 | 6 | 之法 | 有法 | 據藏文改譯。 |
407 | 6 | 佛說無量 | 有說眾多 | 據藏文改譯。 |
407 | 6 | 修觀行者 | 瑜伽師 | 據體例改譯。 |
407 | 6 | 應略決擇修習我及我所悉無自性。此是《中論》第十八品之義,月稱論師依佛護論師所說而建立 | 應略攝而決擇我及我所悉無自性而修習之,佛護論師說此乃《中論》第十八品之義,月稱論師依而立論 | 據藏文改譯。 |
407 | 8 | 此中 | 於此 | 據藏文改譯。 |
407 | 8 | 真實之法 | 真實性理 | 據藏文改譯。 |
407 | 9 | 故名 | 故為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0 | 真實之道 | 真實性道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0 | 永滅 | 永盡 | 據體例改譯。 |
407 | 10 | 一若以 | 若以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1 | 由永斷內外 | 由內外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1 | 戲論 | 一切戲論 | 據藏文補譯。 |
407 | 11 | 皆無可得 | 皆畢竟無可得而斷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1 | 即是法身 | 即法身故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2 | 自性執 | 自性執故 | 據藏文補譯。 |
407 | 12 | 如《明顯句論》云 | 此復於《明顯句論》云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3 | 依緣假立 | 依而假立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3 | 顛倒執 | 顛倒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3 | 即是能取五蘊為性 | 此等五蘊即顯現為彼之近取 | 據藏文改譯。 |
407 | 13 | 然所執我 | 此 | 據藏文改譯。 |
408 | 1 | 若一切 | 若於一切 | 據'48年版改譯。 |
408 | 1 | 故於彼云 | 是故於彼等,云 | 據藏文改譯。 |
408 | 3 | 其車支分亦為燒毀 | 其支亦燒 | 據藏文改譯。 |
408 | 3 | 觀行師 | 瑜伽師 | 據體例改譯。 |
408 | 4 | 云 | 亦云 | 據藏文補譯。 |
408 | 5 | 於諸蘊施設我事 | 於施設我事諸蘊 | 據藏文改譯。 |
408 | 7 | 若即 | 若作是念:設若 | 據藏文改譯。 |
408 | 7 | 而是通達蘊無性慧 | 即是通達蘊無自性 | 據藏文改譯。 |
408 | 12 | 如 | 此亦如 | 據藏文補譯。 |
408 | 13 | 此是『我之所有 | 『我之所有是此 | 據藏文改譯。 |
408 | 13 | 譬如 | 當如所說而解。譬如 | 據藏文補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