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開心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有沒有對林林總總的境向內調伏呢?在聽法之前要大乘發心。
好!請大家翻開《廣論》382頁第3行,《廣論》的校訂本是102頁倒數第2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
如是亦如《本地分》云:「何故唯於此等名『等引地』,非於欲界心一境性?謂此等定,是由無悔、勝喜、輕安、妙樂所引。欲界不爾,非欲界中於法全無審正觀察。」
舉了哪本論?對!是《本地分》。這也是如同《本地分》中所說的:「為什麼唯獨將此命名為『等引地』,對於欲界的一心專注就不能如此命名為『等引地』呢?」回答了,回答說:「這種等持是由於無悔、最殊勝的歡喜、輕安與安樂所修成的,欲界卻不是這樣的。」那麼在欲界中有沒有思惟正法呢?「並非在欲界中沒有思惟正法。」是有思惟正法的。
在《本地分》中這一段文中說:「無悔、最殊勝的歡喜,還有輕安、安樂」這四個條件,在這四個條件中,注意!「無悔」是指不會感到身心疲憊──跟我們那個無悔是不一樣的──無悔是指不會感到身心疲憊;即使獲得了一心專注的第九住心,也因為還沒有獲得什麼?還沒有獲得身心輕安,所以一旦入定的時間很長,會不會感到累呢?還是會感覺到身心疲倦。
我們接著再看原文,有找到行吧?
如是若未獲得輕安,雖三摩地不須相續依止正念,自然能成心無分別,復現似能合糅趨、行、坐、臥一切威儀,應知是名「欲界心一境性」,不可立為真奢摩他。
這段是在講什麼呢?是說既然如此,如果還沒有獲得輕安的話,即使不持續地依止正念,也會自然地趨入心無分別,而且彷彿還能夠融合於行走、漫步、安坐,還有眠臥等一切的行為當中,應當了知這樣的等持只能稱作──注意──「欲界一心專注」,不可以安立為真正的寂止。
這裡的「心無分別」是指什麼呢?格西拉解釋說,這裡是指「不散亂的心」,也就是專心致志的一種內心的狀態。
這裡的「趨、行、坐、臥」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四威儀。那麼四威儀它有不同的看法,漢、藏是不一樣的──漢傳佛法以「行、住、坐、臥」為四威儀;藏傳佛法是指「趨、行、坐、臥」。
那麼,其中的「趨」與「行」的差別是什麼呢?三世貢唐大師在《顯明義釋筆記》有解釋:「趨」是指遠行,「行」是指不去遠方,就是只在自己的住處附近來回步行、散步。
格西拉也解釋說,這個「趨」有點像有目的的行走,「行」是指有點沒什麼目的地、放鬆地這樣漫步。
好!大家有沒有發現,沒有得到輕安前的第九住心,即使不需要持續地依靠正念、正知,也能夠長時間地、任運地、無比自由地安住在所緣境上,而且還能怎麼樣?還能夠融入行、住、坐、臥等四威儀中,令我們的心時常保持在專注的狀態下。這是很了得的,要下一番苦功夫才能夠到達的。能夠長時間地保持專注的狀態,那學習一定是很快速的,在這個時代專注力很令人嚮往,但是我們可以透過九住心把它修出來,並且令專注力非常地超勝。
但這只是專注而已,後面還有更美的。後面更美的是什麼?就是輕安了,在還沒有得到輕安之前,只能稱為「欲界心一境性」,而不是真正的奢摩他。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停在欲界的心一境性就感到滿足了。如果心一境性就滿足了的話,就停在這兒了,那要怎麼辦呢?一定要為了徹底地證悟空性而修成奢摩他。
為什麼要證悟空性呢?如果只有奢摩他的話,大家想一想,連解脫的果位都是無法獲得的,更不用說是無上菩提了。所以我們為了最究竟地利益一切如母有情,一定要去希求一切遍智的果位,那麼修行奢摩他、證悟空性、發菩提心,都是為了無上菩提。記得吧?這就是師父希望我們建立的生命宗旨,也是我們學習佛法的初心。所以不忘初心!長養初心!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 | 行數 | 原譯(福智第三版) | 改譯 | 改譯原因 |
---|---|---|---|---|
382 | 3 | 如 | 如是亦如 | 據藏文補譯。 |
382 | 4 | 歡 | 勝 | 據藏文改譯。 |
382 | 5 | 由是因緣,未得輕安 | 如是若未獲得輕安 | 據藏文改譯。 |
382 | 5 | 一類 | 相續 | 據藏文改譯。 |
382 | 6 | 能無分別心任運轉 | 自然能成心無分別 | 據藏文改譯。 |
382 | 6 | 復能 | 復現似能 | 據藏文改譯。 |
382 | 6 | 行、住、坐、臥 | 趨、行、坐、臥 | 據藏文改譯。 |
382 | 6 | 然是欲界心一境性,應當了知不能立為真奢摩他 | 應知是名「欲界心一境性」,不可立為真奢摩他 | 據藏文改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