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60 此處所修三摩地的二種殊勝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過得還好嗎準備好了嗎我們要一起向下學了

前面我們學完了「明心住之事──所緣」這個科判今天我們要繼續往下學如何心注所緣之理」。請大家翻開《廣論359頁倒數第4行看科判,有找到吧

第二、於彼所緣如何注心之理分三一、立無過規二、破有過規三、示座時量今初

這個第二科就是內心如何投注於所緣的方法分為三個科判第一個是安立沒有過失的作法第二是破除有過失的作法第三、說明上座修定的時間長短的這個標準我們看第一科看原文

此中所修妙三摩地具二殊勝一、令心極明具明分力二、專住所緣無有分別具安住分有於此上加樂為三餘有加澄共為四者

此處所要修持的三摩地具足了兩種殊勝是哪兩種殊勝呢第一是具足內心極為明晰的明晰部分的力量第二是具足專一安住於所緣的無分別安住的部分也就是「明分力」與「住分」。在此之上有人加上了「安樂」,成為三種殊勝還有人再添上了「澄明」,就成為四種殊勝

此處提到的這個三摩地也就是奢摩他說要具足兩種特點還記得吧一個是「具力明分」,「明分」就是指心能清楚地呈現所緣境;「具力」,是強調心在面對所緣境的時候它具有一種力量來執持這個所緣境就像我們要舉一個東西的時候為了將這個東西舉起來手會牢牢地抓緊它有一個力量在

第二個特點就是「住分」,你看那個字,停住的「住」,住分就是一心專注於同一個所緣境注意不能作過多的觀察比如說當我們以佛身為所緣境的時候不要說你上座觀想佛像的時候心裡想吃飯、走路想這些讓心散亂的各種雜事了不要說這種事不能緣就連慈悲、出離心還有很多善法、暇滿都不能思惟就是應該設法專注地在自己設定的所緣上讓我們的心能夠緊繫所緣

接下來,宗大師說──看原文找到行了嗎

然澄淨者初殊勝攝不須別說具適悅相喜樂之受是此所修定果然非初靜慮近分攝定相應中所能生起說為成辦三乘功德最勝依處第四靜慮三摩地中皆無身樂心樂相應而起故此不說

剛才提到有人會加上「澄明」,成為四種殊勝然而澄明已經包含在第一種殊勝當中也就是包含在明分力當中如果具足明分力的話就一定具足澄明所以是不需要另外提出澄明這個殊勝的

還有一個是具有舒適感受行相的這個喜樂雖然此處所修持這個定的果當中會出現一種具有著舒適感受行相的喜樂但是這種喜樂不會與第一靜慮近分定所含攝的定相應而生起在第一靜慮近分定當中不會出現這樣的喜樂不會與這樣的喜樂相應而且在修持三乘功德的所依當中被稱為最殊勝的第四靜慮定也不會與任何身安樂以及心安樂相應而生起所以在此沒有列出這個殊勝

換句話說第四靜慮是成辦三乘功德所依當中最為殊勝的所依但是第四靜慮不會與這樣的喜樂相應為什麼呢因為在第四靜慮當中不會與任何的身安樂以及心安樂相應那麼第一靜慮近分定不會與這樣的喜樂相應第四靜慮也不會有這樣的喜樂相應所以就沒有特別列出喜樂這個殊勝了為什麼?因為它不周遍,對吧

再說一遍就是所修奢摩他必須具足哪兩個明顯分及安住分那麼什麼是明顯分呢不只是心把境看得很清楚而且要把境怎麼樣要抓得緊緊的整個人非常地振作非常地有精神有人在明顯分和安住分上面又多加了什麼第三個「樂」,及第四個「澄明」,變成奢摩他必須具有四種功德那麼到底什麼才是奢摩他所必須的呢宗大師教誡我們說澄淨分已經被明顯分所攝了不需再加入樂是定所生的果不是一切定必須具有的

在入根本定的時候要以三界何地所攝的心緣空性最合適呢對於初修業者來說有沒有可能是欲界心啊是不可能的為什麼欲界心太粗糙了那往上去以非想非非想天的心行不行呢那很高也不行為什麼?因為太細微了,不明顯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不能用這兩個心呢不是的到了修道位的菩薩的階段就可以用欲界心還有非想非非想天的心來緣空性修道位的菩薩就可以了

如果是用密法的方式修行的話也不會有這兩個問題因為即使是心處於非常微細的狀態因由大樂的緣故使心非常地明顯這與非想非非想天的心是不同的像無色界諸天的禪定都是止力勝過慧力因為心不明現所以適不適合修空性呢?不適合色界第三靜慮以下的禪定都是什麼慧力勝過止力只有色界第四靜慮是止力和慧力剛好平均的所以以此修空性是最好的色界第四靜慮相應的受中沒有說到樂受所以「樂」不是妙三摩地所必須具有的

那麼我們可以再探討一下何謂「澄淨」?首先這裡邊的澄淨可以從心和境的兩種層面來探討這個在《略論》中有講當心完全安住在所緣境時心的狀態就是極為澄淨這個大家可以想像完全沒有雲的那種日光——有善知識這樣譬喻——照射在裝滿清水的玻璃杯中的那個樣子,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個澄比那個還要清澈這是「心的澄淨」。此外當下所緣境的影像也會比往常更加清晰即使相當微細的部分也能看得十分地透澈這是「境的澄淨」。但以上兩種境界都必須先斷除細分的沉沒經過具力的明分才能成辦所以它的內涵已被含攝在「具力明分」當中了也是不需要在這之外再加上「澄淨」這一點

那至於「安樂」,就像前面講過的具有舒適行相的這種喜樂的感受在此就是指身和心兩種的喜樂雖然這也是修學三摩地的果可能是我們很想要得到的就是身心輕安嘛但是不能因此就認定是三摩地的特點因為不是所有的三摩地都具有注意!都具有安樂的特質剛才舉過什麼比如說第一靜慮近分相應的受是什麼是捨受而非樂受喔另外第四靜慮根本定相應的受也不是樂受所以「安樂」並非三摩地所必備的特點

修學三摩地的時候實際上也會遇到相當多的阻礙例如在修學期間內心生起貪、瞋煩惱這都會障礙三摩地的生起但是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特別強調沉沒與掉舉呢就是如同前面所說的三摩地要具足具力明分」和「住分」的兩種特點而這兩者的違品是什麼呀就是沉沒及掉舉在後面我們會學到所以在眾多的阻礙中障礙這兩個的要特別強調的沉、掉二者原因就在此

今天詳細地講了一下這個妙三摩地的兩種殊勝以及為什麼是兩種作了詳盡地分析我們對於三摩地的特色在這一段文字中也有一個更清晰的了解然後隨著我們一直在學習修奢摩他我們對奢摩他如何修乃至修的時候會遇到的狀況就會了解更多了

這一節的含量稍稍對你們來說有點複雜嗎

我重複講了好幾遍希望大家如果沒聽清楚的話就重複地聽一下

在此也希望一切有緣者都一起學習這麼美的大師教法能夠學到這麼清淨的傳承教授這對我們來說真的是稀有的、難得的機會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地珍惜

謝謝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5910心於彼所緣如何安住於彼所緣如何注心之理據藏文改譯。
35910修時座時據藏文改譯。
35911令心明顯具明顯分令心極明具明分力據藏文改譯。
35912據藏文改譯。
35912適悅行相具適悅相據藏文改譯。
35913非初靜慮未到分然非初靜慮近分據藏文改譯。
35913三乘功德說為成辦三乘功德據藏文補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