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2021-04-10 01:19:07
是不是先修止可以成為修勝觀的助緣,但不一定需要?
解答法師:釋如法
一定要,因為勝觀是一種止觀雙運狀態下的智慧,沒有止是不可能有勝觀的。
洪〇〇 2021-04-10 01:18:36
前面修習止觀的勝利有提到,都需要止觀,為何此處會說不需要呢?
解答法師:釋性華
宗大師此處是說對某個法類生起轉變心意的覺受不需要觀待止。
M****** H**** 2021-04-10 01:17:34
沒有修止, 也能證得空性是弟子之前完全沒有意料到的。但是否先修止, 能讓空性的修行變得較為容易?
解答法師:釋如法
次第有兩種:1修習比量證達空性、修習緣著空性的止、修習緣著空性的勝觀。2修習空性以外的所緣的止、修習比量證達空性、修習緣著空性的勝觀。先得止,主要是讓證達空性的智慧堅穩。
黃〇〇 2021-04-10 01:17:30
前一講說奢摩他就是要把所有的那個善行都用這種強的力量把它攝集回來,讓我們擁有強大的心力。所以這一講說沒有修止,以觀察慧修各種法的覺受,是不是會比較弱?
解答法師:釋如法
會比較弱沒錯。
陳〇〇 2021-04-10 01:17:19
沒有止,透過思所成也能證得各法類,但思惟中不是要有止所攝才能深入思惟嗎?我的概念有問題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止是非常高層次的定,思所成會有與之相應的一般性的定,但不會有止。
c*** h* 2021-04-10 01:17:01
請問有法與法性是否可以理解為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
解答法師:釋如法
有法的包涵面很大,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都在其中。法性與如所有性一樣。
黃〇〇 2021-04-10 01:16:58
先修寂止後修勝觀是指修所成慧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
J**** C*** 2021-04-10 01:16:58
第五講提到「三乘功德皆止觀之果」,那麼為什麼修無常生死過患菩提心等,引生強之力感覺。不用需依著止與觀呢?
解答法師:釋如法
要,但是多是止觀隨順。
張〇〇 2021-04-10 01:16:47
為何次第還是先須修止?因為想要堅固的轉變心意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勝觀是止觀雙運狀態下的慧,並不是說證達空性就是獲得勝觀。要獲得證達空性的勝觀,先前有兩件事要完成:證達空性,得止,隨後合起來才會有證達空性的勝觀。
T**** V**** 2021-04-10 01:16:18
引生強力感覺,是比量嗎?
解答法師:釋性華
最下的強烈感受,在生起比量之前就可以生起。
M*** C***** 2021-04-10 01:15:58
要生起觀慧,一定要修止?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因為觀慧不是一般的慧,而是止觀雙運狀態中的慧,所以先無止不能成勝觀。
妙〇〇〇〇〇〇 2021-04-10 01:15:53
為什麼說要先證得止呢?
解答法師:釋如法
觀不只是證達空性的智慧而已,還必須是止觀雙運狀態下的智慧,所以要得勝觀一定要先有止。如果是指證達空性的勝觀的話,前面的步驟一般會是:先比量證得空性,接著修緣著空性的止,接著修緣著空性的觀。或者是先得一般的止,再以比量證達空性,接著修緣著空性的勝觀。
蔡〇〇 2021-04-10 01:15:27
次第不是要先修止再修觀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修觀不等於證達空性。證達空性可以用思所成,不用勝觀。
鍾〇〇 2021-04-10 01:15:18
請問「說引生證無我正見之領解」中的「證無我正見」與「證無我」之意涵差別?
解答法師:釋性華
「獲得證無我的正見」與「證得無我」是同義的。
黃〇〇 2021-04-10 01:14:49
止之前?動轉心意,可以證空性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可以,用思所成。
L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2021-04-10 01:14:45
没有奢摩他生起的觉受是不是力量很小呢?
解答法師:釋如法
相對而言力量是小的。
J*** R*** L* 2021-04-10 01:14:38
心意產生轉變是指到思所成嗎?
解答法師:釋性華
心意產生轉變的生起界限有不同的說法。最下從聽聞時就能轉變心意,不用到思所成。
R*** D*** 2021-04-10 01:14:35
比量证得空性的标准是什么?
解答法師:釋如法
用正因、推理的方式,對於空性斷除錯誤的理解,不多不少地新認知到空性的意涵。
林〇〇 2021-04-10 01:13:37
證達空性的勝觀和勝觀不一樣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勝觀不一定證達空性。例如:證達無常的勝觀。
何〇〇 2021-04-10 01:13:18
這是說比量證達空性可以不需寂止,現量證達就需要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
Y**** H**** 2021-04-10 01:13:15
出離心只需要到轉心覺受即可算是出離心嗎?還是說有勝觀以及僅是轉心覺受兩種不同程度的出離心?
解答法師:釋性華
關於轉心覺受的生起界限有不同的說法。一般而言,對出離心生起不需造作的轉心覺受時,即是生起出離心。
林〇〇 2021-04-10 01:13:15
可以舉例不一定緣著善修定是緣什麼嗎?譬如說緣著石頭修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
L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2021-04-10 01:12:31
沒有奢摩他之前也可以生起空正見,那個時候是聞思相應的空正見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
秦〇〇 2021-04-10 01:11:56
所有的差別事上,都有空性,所以空性是個別針對所屬的差別事,而非單一整體的空性嗎?
解答法師:釋性華
所有的差別事之上都有空性,所以空性本身雖是一個整體,但包含了所有差別事之上的個體。
L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2021-04-10 01:11:01
科判第五的次第決定是什麼次第決定呢?是說要先有奢摩他再有毗婆捨那這樣的次第是決定的是嗎?
解答法師:釋性華
是指先獲得止,後獲得觀的次第決定。
J**** B** 2021-04-10 01:10:23
修成勝觀和證達空性是三句型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四句型。修成外道的勝觀未證達空性;只以思所成的比量證達空性而未成就止的行者,並未修成勝觀。
J** C*** 2021-04-10 01:10:09
缘着空性的止修成的时候,是不是止观同时生起呢?
解答法師:釋如法
不是,會先成就緣空性的止,再進一步才會有緣空性的觀,成就緣空性的觀時,便成就了緣空性的止觀雙運。
李〇〇 2021-04-10 01:09:33
存在事物上的空性是什麼?
解答法師:釋如法
指的是一個事物最究竟的存在狀態,每一個空性都是指某個事物究竟的存在狀態,如果它不存在的話,它之上便不會有空性。
s********* 2021-04-10 01:09:02
差別事跟法性是三句型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法性一定是差別事,差別事不一定是法性,如瓶子。
J**** B** 2021-04-10 01:07:53
原來修成勝觀,不等於證得空性?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不等於。
J**** B** 2021-04-10 01:06:27
外道修到的只是隨順的勝觀?
解答法師:釋如法
外道可以修成真正的勝觀。如觀上界為靜,下界為粗的粗靜相勝觀。
林〇〇 2021-04-10 01:05:30
所以外道修定不一定是緣「善法」嗎?那可能緣什麼呢?有可能是惡法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不一定,可以緣著無記法,像一顆石頭。
J**** B** 2021-04-10 01:04:52
外道不是緣善修的嗎?
解答法師:釋性華
外道不一定緣著善法修定。
E******** 2021-04-10 01:04:42
善所缘通常是佛像对吗?
解答法師:釋如法
不一定,有很多種,後面在講止的所緣時會提到,如四諦,空性、不淨相、十二緣起等等都是。
陳〇〇 2021-04-10 01:01:21
緣著存在事物之上的空性而修,這是什麼意思呢?
解答法師:釋如法
空性必定要依著一個存在的事物,因為所謂的空性,就是事物最究竟的存在狀態,因此又稱作本相,實相、真實性等等。瓶子的空性就是瓶子最究竟的存在狀態,而瓶子是瓶子的空性的「空依事」。所以修習空性其實就是緣著存在事物上的空性而修。
張〇〇 2021-04-10 01:00:25
沒有止,也是能有智慧,是嗎?只是不究竟,是嗎?
解答法師:釋如法
是的。
李〇〇 2021-04-10 00:57:57
已知:止(意譯)=奢摩他(音譯),請問「定」與「三摩地」、等持的定義範圍或關係為何?
解答法師:釋如法
定、三摩地、等持都是同義的。定是專注一境的心所,一般人都有。
J*** R*** L* 2021-04-10 00:42:17
请问老师在25讲最后提到「一定要修观!... 我们才能够...获得寂静涅槃的果位。」这里指的寂静涅槃,是小乘行者所证的涅槃吗?又,是否要证得佛陀的无住涅槃,还必须有其他条件?
解答法師:釋如法
這裡所說的不只是小乘涅槃。須要斷除所知障,才能獲得佛陀的無住涅槃,要獲得此,比起小乘的修持,還必須有菩提心的修持與更深廣的般若慧。
林〇〇 2021-04-10 00:22:44
上師說:「透過世間的智慧能獲得出世間的智慧。」這裡的世間的智慧跟出世間的智慧指的是什麽?他們兩者的界限、關係是什麽呢?
解答法師:釋性華
此處世間的智慧是指凡夫的智慧,出世間的智慧是指聖者的智慧。
總共 39 則課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