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鳳山寺版)38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鳳山寺版 第三十八卷

我們繼續下去,就是思惟這個死了以後二趣苦樂當中──地獄。那麼地獄裡邊,首先前面講是大地獄,然後其次是這個近邊地獄,然後這個寒冰地獄,最後一個獨一地獄,有的時候我們稱它為就獨孤地獄。為什麼講「獨孤地獄」呢?因為這個業是個別的,不是很多的、大家共同的。下面的文再解釋,九十一頁的最後一段:

獨一地獄者。謂於寒熱地獄近邊,〈本地分〉說人間亦有。《事阿笈摩》亦說住於近大海岸,猶如《僧護因緣》中說。

那麼就靠近前面這個寒地獄、熱地獄,那個近邊地獄再過來那就是。那個〈本地分〉跟《事阿笈摩》,《事阿笈摩》上面說大海岸也有。那麼下面說《僧護因緣》,這是僧護是佛世的時候一位比丘,那麼這個《大藏經》裡面有這個經,主要的就是──那個《僧護因緣》不詳細說,滿厚的一部──簡單地來說,那個比丘親眼看見那個很多,這個裡邊一共僧護這位比丘看見五十六類的這個獨孤地獄。那我現在簡單地講一下其中的一、兩種。

他就看見那個地方,這個曠野當中就聽見那個寺院的打楗槌聲,他就聽楗槌聲很高興跑得去看見寺院。那幹什麼?他們在洗澡。他就說:「啊!我走得很累,正好要去洗澡。」那他正跑到這個出家人的僧房裡去洗澡的時候,發現裡邊都是火,啊!那真是烤得、很多人在那兒痛苦得要命,這樣。奇怪,怎麼一回事情呢?他趕快跑掉。那以後又另外一個地方,又看見一個寺院,那個寺院非常地華麗。然後那麼他就進去了,進去了看那些寺院裡的人,正在要吃東西,他也覺得:「那我肚子餓了。」既然是寺院,他就跑得去吃。那沒想到那一進去的就看見那個缽裡邊,都是裝的那個什麼?這個大糞,又臭、又爛、又火,就這樣,然後馬上就很快就燒出來了。這樣他一路上面看見很多這種東西,乃至於又看見什麼這個駱駝被火燒,動物被火燒這些。後來他就一路上面經過,經過我就不細說了。

回去就問佛,那佛就跟他說,說:「你看見那個這不是寺廟,這是看見了什麼呢?看見了地獄。」這些人是在這個迦葉佛的時候,那是出家人,其中有的是出家人,有的是寺院的淨人,最主要的都是以這兩類為主。那麼這些出家人出了家以後不如法地去做,還亂搞,因此感得這個果報。

另外還有一個寺院的淨人也是這樣。他那個寺院的淨人這個公案:他就看見一塊地,那個地是肉做的地,可是那個肉都火燙、燒得──「啊!」那只聽見那個叫的聲音。奇怪,那怎麼一回事情?他也問佛。佛就說寺院裡面有一個淨人幫那個寺院種東西,那麼當然種東西,那個淨人他也不照著那個淨人應該有的方法去做,種了東西以後說這個人如果歡喜他,他就多給他一點,不歡喜的人家少給他一點。我想我們的《沙彌律儀》上面也看見這種類似,說一個小沙彌對他師父,他就歡喜他多給一點,別人不歡喜的少給一點。那最後就因為這樣的因緣,就感得了這種果報都是孤獨地獄,不跟其他人不共的,他一共有出了五十一類,這個。所以他下面:

《俱舍釋》亦云:「如是十六有情地獄,是由一切有情共業增上而成。獨一地獄,或由眾多或二或一別業而成。

上面那個十六個就是八個大熱地獄、八寒地獄,這是共同的增上。那麼完了以後,出來以後到那近邊地獄,那個「獨一地獄」或者叫獨孤地獄,是或者幾個、或者兩個、或者一個個別的別業。所以我所了解的這種別業在人間,不是!因為這個出家人是只有少數人,而且出了家以後,或者是淨人到寺院裡面去,這樣。也許可能有幾個,就像這個《僧護因緣經》裡面有幾個,比如說那一幫人,那個寺院裡邊那些人,那就是寺院裡或者是出家人或者淨人,這樣所感得的,所以是「別業而成」。

此等形相差別非一。處所無定,若河若山,若曠野處,若所餘處,若於地下,悉皆有故。」

那麼它們什麼形狀呢?感得的果報在哪裡呢?都沒有一定,都完全看他的業。所以關於那業的部分,最好我們現在盡可能地隨時注意內心。假如不太了解,那向下面回頭我們講了皈依,正皈業會講,所以下士、中士,乃至於上士都是講的這種現象。那到那個時候,我們要很認真、很仔細地去體會、去觀察。現在我們看文:

如是能感於彼等中受生之因,如下當說,

說上面這麼可怕的這種地獄,是什麼原因呢?再向下面會告訴我們。那最主要的就是業,這個造業也就是從我們起心動念,完了以後我們的身口就跟著它。有的時候我們講得很好聽,可是心裡邊不是那麼一回事情,好聽也沒用,做得很好看,業是如此。不是說常常我們說:「喔,我可是為了你好啊!」實際上心裡面完全是自己,有很多情況之下,自己乃至於不知道,我們最可憐的就是這一個。那麼像這種業,是

極近易為,於日日中亦集多種。先已集者現有無量,

這個是特別啊,那是造這種業非常容易,眼前處處都是,我們每天都造太多、太多這種業。以前我們不知道,現在修學了佛法以後,我們自己可以觀察一下。平常聽懂了這個道理,比較一下,我們內心當中儘管也覺得:哦!這個法對我們很重要、很好。可是我們很認真,內心當中感受很深地願意照著去學的,有多少時候?然後我們根本不管那個法,隨順著自己習氣去走的,又有多少時候?我們碰見任何境界,一碰起來的反應是些什麼?我們很容易感受得到。就算我們有的時候想修行,又能夠維持多久?平常我們譬如說現在這裡大家聽,或者是大家自己看書唸,或者作早晚課,是什麼心情?說今天我們坐在這裡聊天、吃、喝,今天「喔!煮了一點酥油茶了。」大家有什麼心情?自己稍稍比一下,很容易就感受得出來。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仔細地去檢查的話,是每天太多、太多的,非常容易,而且隨時碰得到。眼前是這樣,以前呢?業已經不曉得積了無量無邊了,這是實際狀態。那麼在這種狀態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下面:

是故不應安穩而住,應思此等深生畏怖,

平常我們大家還覺得舒舒服服、安安樂樂,了解了這個特點就不可以啊!不可以啊!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多去思惟,多去思惟,使得生起很大的恐怖。那生起了恐怖有什麼好處呢?那我們自然而然它會策勵我們──啊!有這麼害怕、這麼可怕的事情。當我們感到可怕,那我們就努力去修行。就像我們生了病,曉得這個病是非常嚴重,或者感受非常嚴重,或者曉得必死,那我們一心一意找醫生。而我們現在造了這麼多嚴重的業,還沒死,而實際上跟那個死的距離是什麼呢?看文:

與彼中間,唯除隔絕悠悠之息而無餘故。

就是真正跟這個,這個什麼時候感,造了這個業什麼時候感果報呢?那一口氣不來,就這樣。所以是「悠悠之息」,那看起來就是一口氣不來,馬上就去了。所以我們現在與其忙世間的忙長、忙短,有很多人就是講這個、講這個,我現在真的感覺得真正最重要的,與其是講世間的太多道理,不如把心放在這個上面,真正重要的。

想到這裡,我也想起我以前跟我自己老師這個情況。我現在有的時候同學來跟我談這種事情,我心裡面真是覺得:唉!也是非常地難受,非常地傷心。難受我自己我沒有早一點覺醒,難受我現在沒辦法幫大家的忙,這使我又難受、又傷心。以前我也是這樣,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覺得會跑到去師長面前去,也常常把那這種事情,所謂是抱怨或者要訴說。老師總歸說:「唉,你不要多管這些事情了!」我一直感覺得這個這麼重要的事情為什麼不管呢?但是老師告訴我的話,我總是不大容易聽得進,我總覺得心裡面有這麼多的話,他為什麼不聽我講呢?這樣。我現在才感覺到,其實老師他早就經驗過來了,這個不是我們應該想的事情。所以如果你們好好地聽這一句話,你條件夠了,你現在就懂;否則你聽進去了,過了多少年以後,你會真正體會到這樣的一件事情。這件事情你體會得越早越好,即使你到我那個時候體會,你還來得及;如果你這一輩子體會不到,那這一趟我們就很遺憾了!這是我們要了解的。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這種特點,使得我們了解:我們眼前應該解決的問題的輕重要分得清楚。所以世間上面不管哪一些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是非關係,這種是非不管你說得多少清楚,永遠在煩惱當中,永遠在是非當中,就這樣。既然是是非,你理清、理也理不清,理清了還是是非,理它幹什麼呢?最好的辦法一刀斬斷,說智慧火,往這個火裡面一燒,沒有了!那我真正重要的是緣念那個法,想想我眼前緣念的什麼?那個才是重要的。那在這個裡邊最有效的,想這個!

所以這個,除了說明這個以外,大師特別地說明以外,又告訴我們論上面:

如是亦如《入行論》云:「已作地獄業,何故安穩住。」

這個業是一定要感果,一口氣不來馬上要來喔!我們還有哪有這個時間忙這些世間無關緊要的事情喔!

《親友書》亦云:「諸作惡者唯出息,未斷之時而間隔,聞諸地獄無量苦,如金剛性無所畏。見畫地獄及聽聞,憶念讀誦造形相,尚能引發諸恐怖,況諸正受猛異熟。」

說造了惡以後一定可以感果的,那現在就是一口氣,一口氣不來馬上要去。你真正了解要去的地獄這個地方的……,啊!那你簡直無法忍受。我們現在居然像金剛一樣動都不動,那實在是很顛倒的事情。照理說我們一般人不要說親自去,看見畫的地獄,或者聽見人家講,或者聽見地獄裡這種,那我們尚且會恐怖,何況是正式地將來要受。要曉得:

生死苦中,諸惡趣苦,極難忍受,其中復以地獄諸苦極難堪忍。於一日中,以三百矛,無間猛刺,所有痛苦,於地獄中,微苦少分,亦莫能比。諸地獄中,又以無間苦為至極。

在我們整個的生死輪迴當中,當然惡趣是痛苦,惡趣當中是地獄是最痛苦。說地獄裡的苦惱,每天以三百個矛,「無間」是不停地來刺,所有的痛苦比起地獄來,這個是非常少、非常少、一點點!那麼所有的地獄當中,無間地獄最可怕。

《親友書》云:「如於一切安樂中,永盡諸愛為樂主,如是一切眾苦中,無間獄苦極粗猛。此間日以三百矛,極猛貫刺所生苦,比於地獄輕微苦,非喻非能及少分。」

一切的安樂當中,什麼安樂是最安樂、最快樂呢?這個「諸愛永盡」。我們現在的快樂都是根據什麼?貪愛而來的,「啊!我歡喜要!」真正的快樂要把那個貪愛去掉了,才算真快樂。所以這個有一個比喻,有一個比喻,說這個痲瘋病人癢得要命去抓抓,覺得很舒服,其實不知道真正最快樂最好不要痲瘋病,這樣。那個是身體上的病,我們現在的心病是什麼?貪愛、貪著。因為貪著所以歡喜這個、所以歡喜這個。當貪著滿足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歡樂;然後我們心裡一直渴望這個東西,得不到的時候就去發瞋心;對事實的真正的苦樂分不清楚,這癡心。那麼真正的快樂是什麼呢?認識了這個東西,拿掉,這個才是真正的快樂,所以「永盡諸愛」這個才是真正的快樂。

反過來,痛苦呢?無間的地獄最最厲害。這個無間的地獄是什麼?就是三百矛猛刺,這種像我們無法想像,我們一根針刺都受不了,刀割更是非常嚴重。那現在三百個不停地刺,可這種那比起地獄來那簡直是什麼都比不上,這麼個嚴重法。那麼請問這個痛苦哪來的呢?看:

能感如是眾苦之因,唯是自內三門惡行。

這個不是外來的,這個苦不是無因、沒有原因,不是沒有原因,也不是別人能夠加到我們身上的,都是什麼?都是我們自己,不是外來的,所以我們怨別人都沒有用。我們平常都是怨別人,真正重要的是在自己。「三門」呢,身、口、意,這樣;這個門是能夠進出的,現在那個善惡也透過這個而造的。

如是知已,

這樣了解了以後,

應盡士夫力用策勵,輕微惡行,莫令染著。

了解了這個以後,那我們盡我們的最大的努力,哪怕最小的罪,也不要去犯。

即前書云:「此諸不善果種子,即身語意諸惡行,汝應盡力而策勵,縱其塵許莫令侵。」

那就是這個引一下前面的《親友書》,這個道理前面已經說過了,一樣的。

那麼上面的地獄苦,地獄苦了以後,下面緊跟著就旁生苦,旁生就是畜生。那平常我們講苦的話,這個次第是地獄、餓鬼、畜生;現在本論不是,地獄完了以後旁生,最後是餓鬼,這個次第跟普通一般人不太一樣。這個有個原因的,他並不是隨便亂安排,這個要說明一下,我們往往不了解隨便亂安排,不是。平常一般這個分,是根據他的痛苦的、所感受的痛苦的特徵來分的,那麼這個是地獄最苦,然後餓鬼其次,畜生最輕。現在《廣論》並不是以感受的痛苦來分的,以這三個地方的智慧來分,所以地獄裡面根本談不到,然後畜生其次,這個餓鬼那他最輕,這個分法是這樣,這個要了解。因為真正的果,果是講苦,而真正的因還在愚癡。所以愚癡最重的,那麼感苦最嚴重,放在第一;其次第二是畜生;所以餓鬼他的愚癡三種當中最輕。這當然是總的來說,從整體來說,並不是個別的,這我們要了解。那我們現在看文:

思惟旁生苦者。謂旁生中諸羸劣者,為諸強力之所殺害。又為人天資生之具,自無自在,為他驅馳,遭其傷殺撻打損惱。〈本地分〉說,與諸人天共同依止,無別處所。

那麼這個旁生的苦是什麼樣的苦呢?旁生的苦,原因是因為畜生當中比較差的被強的,這個畜生當中最明顯地看到這個特點來,這樣,大的吃小的、強的吃弱的,這是畜生的這個特點。那我們現在世界上面,所謂科學上面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是什麼啊?說明什麼叫達爾文講的這個什麼?「進化論」,這是畜生的進化論,人不是這個樣的。所以我們現在拿這個條例,拿畜生的作為人的標準,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畜生是因為愚癡所以不曉得互助的,所以這個弱的被強的吃,強的要吃弱的。那現在我們人,是有智慧的那一面、有愚癡的那一面,我們現在把我們智慧的那一面否定、扼殺,這個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

所以因為這個畜生,在畜生當中這樣。「又為人天資生之具」,那麼在畜生道本身,強的吞弱的;那其他的呢,「人天資生」,就是我們人或者什麼,乃至於天。當然我們人是要吃肉,那個天難道要吃嗎?不是!那個天上面我們就看得出來,他那個比如說也用這個坐騎,比如帝釋的白象或者什麼,這樣。所以他也駕馭牠,這樣的一個特徵,我們要了解。所以牠自己沒有自在,都是為別人逼,或者是傷、殺等。

所以那個畜生牠有幾個特別的苦,第一個在畜生道自己本身共相是愚癡,愚癡;然後在畜生道裡邊的話,這個弱的被強的,弱的被強的所侵略,這樣;然後無法擋住的寒、熱,又是飢渴;還要遭種種的人天的負載重、打、驅馳,這個幾種,那畜生道的特別的苦處。那麼牠住在哪裡呢?就在人、天共同的地方,相共處的。

《俱舍釋》云:「旁生謂諸水陸空行。其處根本是謂大海,餘者皆從大海散出。」

這個畜生住在哪裡呀?不一定,水、陸、空都有,空就是飛的一類,陸地上的,然後水中的。而牠的根本是從大海裡邊,從大海裡邊散到別的地方去。

《親友書》亦云:「旁生趣中遭殺害,繫縛打等種種苦,諸離寂滅淨善者,互相吞噉極暴惡。有因真珠及毛骨,由肉皮故而死亡,無自在故由他驅,足手鞭鉤及棒打。」

那這個裡邊有兩個頌: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其第二頌顯示別苦。

那我們現在看看,那個《親友書》當中有兩個。那總苦它的特點什麼呢?「旁生遭殺害」,這個殺害不但是自類、他類,譬如說自己也是一樣,那麼固然是我們就說強的可以吃弱的,可是弱的如果集起來的話,也一樣地可以吃強的。平常有一句話叫「螞蟻雄兵」,這螞蟻非常小,可是螞蟻成群結隊來的話,喔!牠什麼很多大的東西,牠都會能夠把牠吃得掉,這麼個厲害法,這樣。那這個就是彼此間的互相侵略、互相傷害。傷害那麼還有人天,「繫縛打等種種苦」,那這個都要從人類那裡邊來的。第三,「諸離寂滅淨善者」,那就是牠的愚癡,這樣。因為牠的愚癡,所以沒辦法真正地修道,所以真正的寂滅、修善淨之法,跟牠是永遠沒份的。所以「互相吞噉極暴惡」,這個是牠自己本身。

那麼下面那個所謂別苦的話,有因真珠、有因毛骨,這是我們可以體會得到的,就是人家取牠的這個東西,或者是有毛、或者有骨、或者皮、或者肉,那沒有自在,根本牠沒有自在。那麼或者被他所驅使,那就是人來利用牠,人來利用牠或者用足、或者用手、或者用鞭、或者用鉤、或者用棒。那這個五樣指什麼而言呢?下面說,「馬」,我們驅馬是用腳,這個騎馬的人腳上面有個馬刺,要那個馬那走得快的話,馬刺用那個腳一來;然後水牛用手;驢是用鞭;象用鉤;牛是用棒打,後面有說。

言打等中,等攝驅馳及穿鼻等,此是依於由人非人作殺害等。互吞噉者,是約旁生眾同分中,所為損害。寂滅淨善者,謂能證得湼槃善法。遠離此者,顯極愚蒙,不堪道器。從足踢使,至以棒打,而為驅使,五事如次,謂馬,水牛,驢,象,牛等。此等是如《親友書釋》中所說。

那這個就是前面,下面這個文就是解釋《親友書》,《親友書》有一個解釋,這個文大概是如此。我們再繼續看下去:

其餘尚有生於黑暗及以水中,老死於彼,

這是一種,永遠在水裡邊,黑得什麼都看不見。

負重疲勞,耕耘剪毛,強逼驅使。

那這是我們看得見的,像牛啊、馬啊、羊啊這些東西。

又以非一,殺害方便,苦惱而殺。

各式各樣非一式,或者是遭殺害。

又受飢渴,寒暑逼惱。又由獵士,多方惱害。應於此等,常懸畏懼,思惟眾多苦惱道理,厭患出離。

各式各樣的,那這個畜生是這麼個可怕法!永遠懷著恐懼心,還要遭到傷害。那各式各樣的道理我們去多去思惟,思惟了以後,我們會對我們現在貪著那個生死,會生起非常強大的厭惡心,我們這個時候才能夠對治我們的耽著心。我們平常因為耽著所以樂此不疲,所以現在我們一心想跳出。那麼最後,前面是形容牠的,說牠的特徵、牠的苦,現在牠的壽命呢?

其壽量者,《俱舍論》云:「旁生長經劫。」謂壽長者,能達劫量,短則無定。

那《俱舍論》當中說:畜生的壽命長的非常長,短的不一定,那麼這個是畜生。那現在我們再先翻過來,九十四頁,就看餓鬼。先看文:

思惟餓鬼苦者。謂諸習近上品慳者,生餓鬼中。

第一個,現在我們現在要思惟餓鬼,那個餓鬼的原因是什麼呢?總的來說,真正重要的就是小氣,我們現在說「慳」。慳跟貪不一樣喔!「慳」,是自己有的東西捨不得給別人,就這樣,這個是慳,處處地方我們說這個小氣。「貪」,是外面的東西我要去獲得。這是兩樣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慳跟貪是屬於同一個性質,可是行相稍有差別。那因為處處地方那個上品的、非常地吝嗇也是這種,那個就是餓鬼的真正的因。

彼復常與餓渴相應,皮及血肉悉皆枯槁,猶如火炭,散髮覆面,口極乾焦,舌常舐略。

那就是前面是餓鬼的因,這一個地方就是出那個餓鬼的行相。第一句是總的行相,那個餓鬼永遠是又飢、又渴──又吃不飽、又渴,兩樣東西沒有。然後除了這個以外,皮跟血都枯得像燒焦一樣,所烤乾的一樣,那就像火炭一樣。然後這個披頭散髮,口是乾得非常地乾,舌頭老是舔可是沒東西,那個就是餓鬼的行相。所以真正餓鬼的真正的苦,他主要的有幾種苦:那餓鬼的第一個──飢渴,他這個是永遠存在的,還有怖畏、還有寒熱,這個是餓鬼的三種苦的特徵,那麼這個裡邊最重要的就是飢渴。

那麼這個飢渴的特徵一共有──吃不到東西分成功三種。看:

此中有三,於諸飲食有外障者,謂彼若趣泉海池沼,即於其處,為餘有情持劍槍矛,遮其泉等不令趣近,及見其水變為膿血,自不樂飲。

有一類餓鬼,所以餓,然後因為沒東西吃。那個障礙來自於外面,什麼叫外面呢?譬如說很渴,跑得去,跑到河邊、乃至跑到海邊,去的時候偏偏有人,有一種大鬼,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擋住他,要傷害他,所以這東西雖在前面,沒辦法。再不然的話,就算是沒有人擋,跑得去,那個水變成功膿血,他沒辦法吃,他也不想吃。這是第一種,說這個障礙來自外面。第二類:

於諸飲食有內障者,謂有其口細如針孔,口或如炬,或有頸癭,或腹廣大,縱得飲食無他障碍,然自不能若食若飲。

那另外第二類,這個障礙來自裡邊。什麼叫裡邊呢?他那個肚子很大,但是那個喉嚨很細,細得像針孔一樣,那不管怎麼樣你吃下去,那個針孔裡根本吃不下。再不然那個脖子裡有很大的長那個瘤,那個腫得就把那個喉嚨都整個地擠住了,下不去,那個肚子大得非常大、非常大。所以那一類餓鬼很可憐,這個上面這麼說。這餓鬼的行相非常奇怪,肚子大得要命,然後這個腳很細,他撐也撐不住,這樣,走都走不動,滾動的,跌跌撞撞,這樣的。那麼所以這一類東西,縱然他得到飲食,或者沒有人障礙,但是他沒辦法吃進去,所以永遠餓,那個障礙是來自於裡邊的。

還有一個,第三類,第三類的這個障礙什麼呢?

於諸飲食自有障者,謂有餓鬼名猛燄鬘,所有一切若飲若食,悉皆然燒。有名食穢,食糞飲溺,及有唯能飲食不淨,生熟臭穢,有損可厭。或有唯能割食自肉,不能受用淨妙飲食。

那第三類是什麼樣呢?那飲食本身有問題,這樣。那種鬼叫作「猛燄鬘」,為什麼叫他猛燄鬘呢?他拿到了吃的東西,那個吃的東西一下都變成功火燒,這樣。或者不是火燒,那個火燒的東西怎麼可以吃呢?再不然的話,就是吃的東西都是髒的東西,大糞、小便種種的臭的、爛的,這種吃了下去對我們有損害的,使我們一看非常可怕的,這一類。乃至於吃下去他會吃自己身體上的肉,好的東西都沒辦法受用,這樣。所以實際上這個餓鬼,跟那個地獄裡的獨孤地獄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情況,還有跟那個熱地獄也有類似的這種情況,所以鬼──餓鬼跟地獄兩類,很多地方是有互通的特徵。

是等處所,如《俱舍釋》云:

那麼這餓鬼在哪裡呢?下面解釋:

「諸餓鬼王名為琰魔,諸鬼本處琰魔王國,於此贍部洲下過五百踰繕那而有,從此展轉散居餘處。」

這是《俱舍釋》解釋這個,這個鬼王叫琰魔,我們說琰魔王,我們這裡平常習慣稱叫閻羅王。那個閻羅王他自己在鬼道,可是他的福報是天福,他統管那個地獄裡的,他在這個地方,但是他不受地獄之苦的果。那麼就在我們的南贍部洲的下面,在五百踰繕那下面,輾轉地在那一帶。

《親友書》亦云:「於餓鬼中須依近,欲乏所生相續苦,無治飢渴寒熱勞,怖畏所生極暴苦。

這是第一個。這餓鬼總的來說,他是什麼?就是「欲乏」,他永遠飢渴,要的東西永遠得不到,這樣。而這個呢,「相續」,永遠不停地,那這樣的苦。所以前面說餓鬼的因是慳,他永遠怕自己東西失去,結果感得的果報,永遠要的東西得不到,他是這樣。所以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不但飢、不但渴,而且這個沒辦法,「無治」是永遠無法解決的。我們人也是一樣,渴了喝一點水,好,不渴了,餓了吃一點東西就不餓了,他永遠無法解決。這樣的嚴重法!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寒」,或者冷得要命,這個下面會說。冷的時候,太陽曬,他也冷得受不了,這樣。「熱」,熱的時候冰放在身上,他也像火燙一樣。「勞」呢,就是會忙飲食種種,因為一天到晚餓嘛!就像我們現在人很苦,所以一天到晚辛苦地去賺錢,餓鬼是一天到晚要找東西吃。那麼「怖畏」呢?因為去找東西的時候,所以遇見各式各樣的障礙,有人就傷害他等等,那生起非常嚴重的苦,這個是餓鬼的整個的總相。那下面出他的各別的行相:

或有口細如針孔,腹等山量為飢逼,下劣捐棄不淨物,尚不具足尋求力。

那就是說明這個。這個肚子大得像山一樣,而口細得像針,因此他一天到晚餓。那麼要去找東西,就是非常差的、最下賤的東西,我們現在看見畜生有的時候,那個人排棄東西吃,牠畜生不一定吃這個,餓鬼連它這個東西都吃不到。所以這些東西他都找不到,反正就是找的話,還要被種種的人家來障礙他。

有存皮骨裸形體,如枯枝葉多羅樹,有於夜分口熾然,受用口中燒然食。

有很多呈現成什麼樣呢?只存皮包骨頭,身上裸體,什麼衣服都沒有,啊!這樣。這個像什麼?像多羅樹的枯葉一樣。還有到了晚上,到了晚上特別地餓,餓得那個嘴巴說像火燒一樣,真的燒出來。

有下種類諸不淨,膿糞血等亦無得,面互相衝有受用,頸癭成熟所生膿。

有很多下劣的東西、種種不淨的東西,膿啊、血啊,這個,這個東西也得不到,然後又爭得這個東西來互相撞。還有呢,受用什麼?自己不是脖子上面生很大的這個「癭」嗎?就是我們說毒瘤,那個毒瘤化了膿,然後吃這個東西。啊!真是,現在我們想像這個膿是多麼地可怕、多麼地難受。除了這以外,還有受的寒、熱之苦,看喔:

諸餓鬼中於春季,月炎冬季日亦寒,令樹無果諸餓鬼,略視江河亦當乾。」

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寒、熱之苦。那夏天,也就是說當他感覺到熱的時候,哪怕到了晚上,月亮是照理說不會熱的,通常我們感到月亮會清涼之感,可是他看到月亮,他也像火一樣受不了。到了冬天,平常到了冬天,那個太陽應該是暖和的,可是到了冬天,曬到太陽他也冷得受不了。因為他的業,他的業所以感得的長出很多果子的樹,對不起,它會使得這種長果子的樹長不出果子來。就是眼前已經有的那種江河,那都是水,結果他跑得去一看,那水也沒有了。這個什麼?都是業感,造了惡業就會這個樣。

像這種道理,我們現在也不妨眼前看。這個造業是由煩惱所造的,你看普通一個人透過他自己的煩惱看同樣一個境界,因為人不同,所以對同樣的一個境界,他的看法也不一樣。有很多人對同樣的境界看好的,可是另外的人看壞的。所以我們仔細地了解了這一點以後的話,真正重要的,不是在這個境界的好壞,是內心上頭的認識不認識;認識了,壞的也是好的,不認識,好的也是壞的,那將來感得的果報就是這個樣。這是我們在這一個地方順便一提,後面會很仔細地告訴我們。所以當我們了解了這種特徵以外,對我們眼前的,我們這抱怨會慢慢地減少;就是有什麼,我們也會觀業忍受,就這樣。這個是佛經帶給我們的最大的好處,我們必須從這一個地方深深地體會、契入。

其中初頌顯示總苦,

剛才已經說過了。

所餘諸頌顯示別苦。

那麼上面講「勞」是為什麼呢?

勞為食故,徧處馳求。

「畏」是指什麼呢?

畏謂由見執劍杵索諸士夫故,而起畏怖。下劣捐棄,謂隨意棄。

那就是別人普通吐的痰、大小便這些。

夜分者,謂至夜間其口燒然。口中燒然者,謂隨所食皆燒其口。

不管什麼東西吃下去,他會燒。吃冰,我們是冷得要死,他吃冰也會像火一樣燒。

受用謂食。

那這個都是解釋上面的。

眼如惡毒之所然燒,甘涼泉河,悉當枯竭。又於一類顯似猛燄,火炭充滿。又於一類顯為膿河,種種穢蟲彌滿流注,是釋中說。

那就是說,那同樣的清涼的河,這個裡邊充滿著很甜美的泉水,或者你跑得去,看見沒有了。或者你看得去,像火炭。或又變成膿血、或者充滿了蟲,那是由於個人的不同的業所感得的。下面再看:

《弟子書》亦云:「猛渴遙見無垢河,欲飲馳趣彼即變,雜髮青污及爛膿,臭泥血糞充滿水。

明明這一個地方是很乾淨的、無垢的河,然後你老遠看見。看見了因為餓鬼一直在很渴,而且渴得非常厲害,「猛渴」,所以趕快跑得去。急急忙忙跑得去,等到你跑得去一看,卻變成什麼?雜髮、青污、爛泥,又臭、又髒、又爛,樣樣東西,這個清淨的水沒有了。下面:

風揚浪灑山清涼,檀樹青蔭末拉耶,彼趣猛燄遍燒林,無量株杌亂雜倒。

說那個地方另外一種狀態,「風揚浪灑山清涼」,換句話說,那個水裡邊哪,啊!那風一吹,那個波浪現起來。然後換句話說,那一個地方又山、水都是非常清涼的,那水是這麼好的,所謂「浪灑」;山上「檀樹青蔭」,這個「末拉耶」是香山生產的,香山一種非常好的一種藥物,都是最好的地方。可是那個餓鬼跑得去,那消失掉了,都變成功什麼?「猛燄遍燒」,都火燒,統統燒得光光的,又剩下來那亂七八糟的那個雜亂的那個燒焦的木頭。

若奔畏浪高翻滾,泡沫充溢大水藏,彼於此見熱沙霧,紅風猛亂大曠野。

明明那個地方是這個浪很高,然後這個水充滿著這個水泡沫,就是這個我們看那個浪翻滾的時候,不是那個白浪淘天那樣。可是等到餓鬼跑得去,那個這麼大的水不見掉了,是什麼?「熱沙霧」,就是這樣。這樣的,那個很紅、那燒紅的這個熱沙,那個大的曠野水沒有了,只是熱得要命的這個乾沙,那碰到人身上燙得要死,就是這樣。

此住其中望雲雨,雲降鐵箭具炭烟,流飛熾炎金剛石,金色電閃降於身。

那你看看那地方是有雲,又會下雨的樣子。結果呢,它雲裡面下的不是雨,什麼?鐵箭,不但鐵箭而且烟灰,燙熱、燙熱的這些,像金剛石一樣。那統統閃電當中,喔!掉下來打在他身上,這麼可怕法!那下面總出:

熱逼雪紛亦炎熱,寒迫雖火亦令寒,

說,當他感覺到熱逼迫的時候,這個冰雪打在他身上,他也熱得受不了;反過來,冷的時候去火燒他,他也受不了。為什麼?

猛業成熟所愚蒙,於此種種皆顛倒。

「猛業成熟」,記到這幾句話。當造了這個可怕的業成熟的時候,就會感得這個,所有的這些顛倒了!現在這種因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感得到,當你強盛的瞋心、強盛的貪心來的時候,你就會這樣,到那時候你完全控制不住。那為什麼原因呢?根本的原因就癡,對事實的真相就是不了解。所以我們現在要最注意的,那現行一點點的時候覺得無關緊要,等到一旦厲害就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必定要在這個上面,這才是我們真正努力的地方。這個地方都顛倒了,產生的結果呢?

針口無量由旬腹,苦者雖飲大海水,未至寬廣咽喉內,口毒滴水悉乾銷。」

餓鬼的特徵:肚子大得無量由旬,大得像山一樣;嘴巴小得像針一樣,那苦得要命,一直這樣渴,這個就算大海水,還沒進去的時候再不然就變成功毒,再不然就是乾掉了。這前面就是說的幾種,他是總括起來說一說。那個就是餓鬼的因及餓鬼的行相,總的、別的,或者是交叉地來說明。那現在他的壽命呢?請看下面:

其壽量者。〈本地分〉及《俱舍論》說,

這個兩邊都告訴我們,這個是鬼道,就是餓鬼。

鬼以人間一月為一日,乘此自年能至五百。

人間的一月為一天,然後「乘此自年能至五百」。所謂「乘此自年」的話,這個年數的分、算法也跟我們一樣的,三十天一月,十二月一年,只是它這個天數是相當於我們人間一個月,換句話說,它那個一年比我們要長多少啊?長三十倍。那現在的壽量多少呢?五百歲,五百乘這個三十的話,就是一萬五千歲。

《親友書》云:「常無間息受眾苦,由其惡行堅業索,繫縛一類有情壽,五千及萬終不死。」

他那個苦從來不停止的,從我們人乃至個畜生,受苦有停止的時候。所以剛才說,從受苦來說,畜生是三惡道當中最好的。那為什麼原因呢?就是「惡行」,造了惡業的這個業,這個業非常強固,被它綁得死死的。在業沒有消失之前,沒辦法,他餓也餓不死,我們人餓幾天就餓死了,這樣,不管你燒也好、凍也好,人很脆弱。人是最好的卻偏偏那麼脆弱,這種地方這麼可怕的就是不死,所以這個業的不可思議啊!

關於業這個特點,這是真正對我們真的修學佛弟子最重要的基本,應該認識而且應該產生深信的。但是業這個又那麼不容易了解,不像眼前我們看得見,一看就很清楚,這個所以我們要花很多時間,要去多去思惟、多去觀察的。實際上呢,這個還需要多去祈求、懺悔,多去閱讀無垢的經論,這個都是很實在的問題。

其釋說為一類餓鬼壽量五千,或有一類壽量萬歲。

那至於這個壽命,有各種說法,那《親友書》上面解釋是有差別的,

〈本地分〉說,三惡趣中身量無定,由其不善增上力故,大小非一。

那麼這個〈本地分〉當中說,他的──除了壽量以外,他的身量沒有一定,都看他這個造的業,這個業的大小來決定他的大小。總共那像上面就說這個三惡道的大概的行相。那麼我們現在看哦:

若思如是惡趣眾苦,應作是念,現在探手煻煨之中住一晝夜,或於嚴冬極寒冰窟,裸而無衣,住爾許時,或數日中不用飲食,或蚊虻等,哳咬其身,尚且難忍,何況寒熱諸那落迦,餓鬼旁生互相吞噉,是等眾苦,我何能忍。

那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這就是我們學這個真正主要的原因。對於上面所說的種種的惡趣,總的是三惡道,我們應該這樣地去想。因為自己去思惟我們不大容易思惟得到,無從想起,那從我們眼前能體會到的,把手伸在那個煻煨當中去,那個爐子、那個炭,你把它放進去試試看。我們碰一碰都不敢碰,他現在叫我們「住一晝夜」,那怎麼受得了!這個是熱的。再不然的話,冬天「極寒冰窟」,在那個冰窟裡邊,衣服不穿,然後你住一些時候看看。或者這個第一個是熱的,第二是寒的,那對我們來說我們不大容易找得到那個冰窟,可是我們有冰塊,到了冬天很冷的時候,然後你不要把全身脫掉,把上衣脫掉,然後拿一個冰塊放在手上,或者放在身上,自己就感覺得就無法忍受,這樣。所以總之一句話,他在這地方策勵我們,教我們認真地不要當作個學問看,而是幫忙我們去思惟這個痛苦,我們應該怎麼樣從這個痛苦思惟策勵我們,這個重要的。

除了熱、寒以外,還有餓,那幾天當中不吃。那麼除了這個以外,還要什麼呢?還要別的東西來咬我們。那我們看見蚊子或者什麼,「哳咬」,那來咬我們,那我們這個時候尚且何況很難忍。或者我們看,現在我們一個虎頭蜂,把牠趕走,因為那個虎頭蜂叮一下,啊!那很痛。那現在在地獄裡邊,那種鐵嘴那個嘴非常厲害來啄,除了上面受熱、寒、餓以外,還要這東西來傷害我們。這個我們單單這樣的尚且無法忍受,何況是地獄──熱地獄、寒地獄,乃至於餓鬼、旁生當中產生這種,像這種情況我怎麼能夠忍耐呢!那要到什麼程度呢?下面這一句話:

度現在心,乃至未能轉變心意,起大怖畏,應勤修習。若雖知解,或未修習,或少修習,悉皆無益。

這句話是個總示,對我們非常重要的!前面的總結起來告訴我們,我們看了這種東西,來「度」,度是衡準一下我們現在的心。要達到什麼程度呢?「轉變心意」。我們想到了這個,心裡起大恐怖,只要這恐怖心還沒有現起要去修習,修習了以後使得我們恐怖了,然後我們推動我們努力去做了。否則的話,就算我們知道,說「若雖知解,或未修習,或少修習」,那沒有好處的。了解是了解了,但是我們不經過思惟,沒有推動我們的力量,不行!或者雖然我們修了,修得很少一點點,前面已經說過了,那象徵性地修一下,這個也沒有好處。好,那麼今天就到這地方為止。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