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修學共下士道的法類,我們來世能夠獲得增上生,但是僅僅獲得增上生夠不夠?是不夠的,因為我們還沒有脫離輪迴!只要還沒有脫離輪迴,我們就必須要承受輪迴的痛苦,永遠在生死中輪轉;並且很有可能遭遇惡緣,再次地墮入惡趣,領受難以忍受的痛苦。所以在修學共下士道的法類之後,更進一步,我們希望能夠脫離輪迴,獲得解脫,就要學習中士道的法類。
接著我們就要開始學習十九、二十偈。
苦諦過患不勤思 不生真實解脫欲 不思集諦轉次第 不知輪迴斷根理
應厭三有希出離 了知輪迴何所繫 瑜伽師我如是修 汝求脫者亦應行
我們一開始必須要先思惟苦諦和集諦的過患,如果沒有精勤地思惟三惡趣苦,還有什麼?善趣苦、輪迴總苦,各別生、老、病、死等苦諦所攝的輪迴過患的話,便不能想要從痛苦中解脫,因為不認識苦啊!所以無法如實地生起厭離輪迴、希求解脫的心。如果沒有生起這樣的心,道的根基就沒法建立了。
一切輪迴都具有痛苦的自性,三有當中的苦,苦苦是我們都能夠感受到的痛苦,不用說是人,就連很多小動物也都不想要痛苦。除了苦苦之外,還有什麼苦啊?壞苦。壞苦什麼樣啊?一開始看似安樂,可是你靠近了,到最後就樂極生悲,苦不堪言。除了苦苦與壞苦之外,還有行苦,只要輪迴沒有脫離,無論在輪迴中的任何地方、我們變成什麼樣的相貌,都是要被煩惱所控制,沒有自在。一定會領受輪迴中的種種痛苦,一點自在也沒有的!
所以平常都說:「啊!我們想要自由,不想要被什麼東西管束。」但是我們自心的煩惱、輪迴的痛苦,這些因和果在我們的相續中,一定會使我們不能自在。思惟這些道理之後,就引發了一個希求從三有解脫的強猛的出離心,厭離輪迴的一切圓滿盛事,發自內心深處生起堅固的希求解脫的心。
什麼是解脫啊?就像把一個人手腳都綁起來丟在荊棘叢中,這個人還沒有解開繩子以前是不會感覺到快樂的,因為一刻不停地痛苦;相同地,我們不了解無我的內涵,被業惑的繩索緊緊地束縛,只要我們還沒斷除煩惱,就無法從生死中解脫。
生起厭離輪迴、希求解脫的心之後,更進一步探究: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無始以來在生死中流轉呢?如果不思惟集諦流轉輪迴的次第,就不會知道輪迴的根本是無明;由於無明我執而出生了貪瞋等種種煩惱,進而造業,然後不斷地經歷生老病死、生老病死、生老病死……這樣的痛苦,我們也就無法了解輪迴的根本是我執,也無法了解怎麼斷除我執。就像射箭不看箭靶一樣,我們無法了解斷除輪迴根本的方法。打個譬喻,就像我們生病,一定要了解病症、病因以後,才能確定要服什麼藥,所以就要請醫生來看,我們自己不知道。輪迴的病就請佛陀來看,大醫王!佛陀看了,就告訴我們必須透過思惟苦諦的內涵,才能生起真實希求解脫的心,脫離輪迴這個心要生起來,並且還要了知如何斷除輪迴根本的方法才行。
在見到輪迴中有生、老、病、死,以及憂惱、愁嘆、不悅意、冷熱、鬥爭等等的痛苦以後,必須生起視三有如火坑,想要從三有中出離的強猛厭離心。
是什麼將我們繫縛在輪迴裡呢?
了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讓我們在輪迴中流轉、繫縛我們在輪迴中的因有兩個元凶:業及煩惱。那麼,在這二者當中,哪一個是最可惡的、最主要的呢?在業、惑兩者當中,注意!是煩惱,一旦有煩惱,就會繫縛於生死。單純的業並不會繫縛於輪迴,雖然阿羅漢的心中還是有過去造下的無量的業,但由於阿羅漢已經斷除煩惱了,所以他不會受生。譬如即使有成堆的乾燥種子,然而沒有濕潤等等這樣的因緣的話,就不可能長出苗芽;反過來,一旦具備了發芽的因緣,就會長出苗芽。同樣地,沒有業,但是有煩惱的話,也會由於煩惱的力量在剎那間造業,所以煩惱是生死的主因!
那麼在聚焦煩惱之後,我們就看看煩惱它到底有多少種類?分類是很多種的,但是眾生心續中的貪欲、瞋恚、我慢、無明、疑惑,還有嫉妒等這一切的煩惱,它都是屬於煩惱的集諦;由於這些煩惱作等起而造作的任何善業或者不善業,都是業的集諦。主要是由於無明引生煩惱,然後由於煩惱而造種種業,由於這些業,讓我們在生死中流轉的這個什麼?十二緣起次第,這些也都是我們要了解的。還好《廣論》裡都有了解了,對不對?總之,依靠上師的教授,了解了由於業、惑二者流轉輪迴的道理,就是了解集諦流轉次第的道理。
想要治一個病,就要知道病根是什麼;想要脫離輪迴,就必須了解輪迴的根本是什麼,從根本上斷除,才能徹底脫離這個一刻不停地旋轉的苦輪。那麼如何斬斷輪迴的根本呢?如果沒有方法的話,我們想這些也沒有用!如果有方法的話,那到底是什麼方法這麼神祕、這麼高端、這麼不可思議?真的有嗎?佛陀說:有的!藉由證得無我的智慧,破除無明我執所耽著的這個我,經過不斷地練習、練習、練習,像磨劍一樣不斷地練習、練習,最後像文殊的寶劍一樣斷除無明的時候,就是斷除了輪迴的根本。注意!再說一遍,最後斷除無明的時候,就是斷除了輪迴的根本──它的名字叫無明──因此也斷除了其他一切煩惱,因為它是根嘛!斷除了集諦,苦諦也隨之斷除,就像斬斷樹根之後,那棵樹就枯死了一樣。
然而對於現今的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無法立刻從根本上斷除煩惱,這個時候怎麼辦呀?依靠四力懺悔斷除集諦所攝的罪墮,就是一大扼要了!尤其是必須致力修學於戒律等三學。戒學,主要是斷除十種不善的能斷心;定學,是以寂止為主,就是修禪定為主,然而對於善所緣或者清淨的所緣一心安住的心,都是被什麼學所攝啊?定學所攝;那慧學就以勝觀為主,然而觀察粗細無我,以及善為抉擇其他正法的智慧,都是慧學所攝的。所以我們要想脫離輪迴,就必須精進地修持三學,以增上戒學作為基礎,以增上定學降伏煩惱的現行,最後什麼?以增上慧學拔除煩惱的種子。
為了拔除輪迴的根本──就是這個無明我執,我們必須要生起證達無我的智慧,必須具有堅固的定力才能證達,才能斷除、斬斷我執。如果缺少堅固的定力的話,即使再努力觀察,所緣也無法堅固,所以無法斷除我執。就像一個人想用鋒利的斧頭砍樹,如果雙手顫抖,他沒法砍斷樹幹;如果雙手緊緊地握住斧頭,他那力道很堅固才能砍斷樹幹。而智慧與禪定兩者,必須是依靠戒律才能夠生起的,戒律是一切功德的所依,就像大地作為草木、森林的所依一樣,戒律同樣也作為一切功德的所依。因此必須如理守護所承許的誓言、律儀,精進地斷惡修善。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共中士道的法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