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518 觀察自心「修定才重要」的邪宗

觀察修這麼重要是不是所有的修行的路上只有一少部分需要觀察修呢就往下聽

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

眼前當下極大部分的經論當中所說明的道理都要用思惟、觀察這個智慧去如理地辨別邪正是這樣的

此復修時若棄捨者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見為最勝教授

萬一你沒有這個認識把握不住這一點那麼對於這個經典你就沒辦法產生確定的認識因為你修行不要它不要它當然不會說:「啊!這個是最勝的。」根本用不著在這種狀態之下請問,還有誰能給你最佳指導真正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曉得最佳指導是佛現在佛講的經論是沒有用了請問:佛以下的人反而有用嗎所以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不應該學佛說:「我學某人啦!」這個才對呀現在你既然學佛的話這個明白有問題在裡頭啊這個下面說

此等若非最勝教授

假定說前面那個佛所說的大菩薩說的經論不是最勝教授請問

誰能獲得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

還有誰能夠找到比這個更好的這種大論師沒有了所以說不可能,不可能這個是錯誤

剛才我問那問題有在師父的講說中發現結論吧?「現見諸大經論中所詮諸義多分都須要觀察慧而正觀察。」所以師父說極大部分的經論當中所說的道理都要用思惟、觀察如理地去辨別取捨

那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這句話這樣師父講了之後你會覺得你心裡能信任嗎你心裡的執著是什麼或者你的觀點是什麼在廣論班大家可以討論一下比如說現見諸大經論中所詮的諸義不是要修定嗎?對不對往那兒一坐然後很多問題就是在修定的時候解決嘛那才叫修行啊怎麼要觀察修

觀察修就是討論啊比如說辯論啊你要對經典觀察──聞的時候要觀察思的時候觀察修的時候也要觀察,對不對反覆地觀察經論、觀察自己一直都要觀察我們就發現「多分」,這個「多分」多到什麼強度啊它不是少分、它不是一半啊它一定是超過一半的一多半的都要觀察修那我們可以去自己思考一下我們對我們修行的這個重點會放在觀察修上嗎還是我們可能會認為多半都要止住修如果不修定就全完了甚至是全部我們有給觀察修留一點位置嗎留一半?留百分之十甚至像這樣說「多分」?有留這麼多嗎

那請問:我們心中那個修定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概念是哪來的呢是哪部經典教的呢是哪個善知識教的呢有傳承嗎如果沒有的話我們為什麼會固有這樣一個感覺呢這感覺從哪來的呢是未見清淨依據如果未見清淨依據學了經典之後就會瞪大眼睛說:「喔,事實是這樣的!」但是你會發現你的習氣還是不願意動轉你還是認為可能修定比較有功夫好像學習教典只是口上說說而已這上面可說「不是口上說說」,是要什麼開正知見眼的。對不對

所以諸大經論是要多分觀察的那接著下面到修的時候要不要觀察呢也要觀察,對不對如果修的時候棄捨了觀察那你也不能把透過觀察修得來的經驗在心續上再進行觀察然後再去依靠經論這樣反覆地來回觀察這樣你才會徹底地建立什麼知道經典是最勝教授因為它是透過觀察慧才能得出來的這樣一個修行的經驗或者一個口訣教授如果棄捨了觀察就不知道這裡邊有什麼好東西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們沒有用眼睛去看這一片美麗的風光去辨別這裡邊有多少顏色其實你是無法說出它有多美的──如果對一處美景對一個庫房裡裝了很多、很多的好東西如果你不去用眼睛看一看你也不知道比如說:就在這兒止住修就直接修定那你怎麼知道這個教典所講到的那麼多那麼多的取捨法

我今天只是把修定和觀察列出來大家可以向內心看一下我們心中那種見解是不是很牢固學了這一段之後你會不會轉不轉的話就會發現學學開始發慌好像自己沒有修行但是修行是不是要多分用觀察慧如果你多分用觀察慧的話就會產生一定要依照教典來修行一旦產生定解的話這是很了不起的修行因為你不再會誹謗佛菩薩講的經論不再會造那麼大的惡業這都是透過什麼透過對經典觀察修甚至對這一段好好地觀察修然後扭轉我們內心的習氣我們內心中所謂的那點經驗和看法和執取未見清淨依據的那些所謂的心裡的感覺

所以要去調整它調整了之後師父說就會明白學佛和學某人的差別因為師父在這裡邊又說修學佛法的人最佳的指導就是佛如果佛講的經論都沒用了那請問佛以外的人講的有用嗎有用啊誰啊?就是自己自己的經驗喔就只用自己的經驗啊因為佛的經驗進不來嘛

那我再問大家一句佛講的經論為什麼會變成沒有用呢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觀察修請問對什麼樣的道進行觀察圓滿的道體進行多分觀察修對不對對圓滿的道體多分進行觀察修之後我們絕對不會說:「經論不是最佳指導」,不會得到這個結論

棄捨觀察修容易造地獄業甚至會誹謗經典、誹謗佛說誹謗佛說就剩自己了然後自己下地獄──那時候謗佛了嘛謗佛、謗法所以非常容易造極大的惡業而這個造極大惡業的可能性和這個機會就是棄捨了觀察修造成的所以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個小毛病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毛病是我們生命中非常大的一個黑暗在這裡邊宗大師用這樣的文字這麼清晰地寫出來然後師父一行、一行地給我們講仁波切也講很多上師都這樣講

所以你要觀察內心你有沒有真的認為:「現見諸大經論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這宗大師說的吧?「現見諸大經論」,我們見到幾本經論宗大師一講的時候可以講二十一部論,對吧所以他是看了多少經論然後他「現見」,對不對?「多分以觀察修」。而宗大師是誰是文殊、是第二佛他用那麼短的時間把顯密的教法按照次第給我們捋得這麼清楚所以這種上師的口訣教授如果一朝聽聞了哇!那一定要把它放在心上什麼放在心上觀察修、觀察慧就像寶珠一樣、像夜明珠一樣可以為我們引路然後我們可以進入經論的大海不會迷路而且會找一條快的路離苦得樂對不對

注意這個要點都在說:「觀察修重要啊觀察修重要觀察修重要!」還說什麼?「一定要是圓滿道體圓滿道體!」圓滿道體一定要觀察修對不對所以他把觀察修提到了一個它該有的位置就是多分諸大經論都需要觀察修棄捨觀察修是沒法學佛的可以這樣認為吧你們覺得呢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