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413 顯密二乘沒有交集的邪宗

設作是云,

有人這麼說,假定有人這麼說:

若入波羅蜜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

那麼有的人這麼說,說:沒錯、沒錯,你要學大乘哪,是的,它要那個小乘一步一步上來作為基礎,這是你的共道。但是呀,對於密乘的人來說,要趣入金剛乘密乘的人來說,那個是另外一條路,那個是另外一條路。「度彼岸」就是大乘的顯教所走的這個路,是不共同的,為什麼?這個並不相順。那波羅蜜多大乘是走這個慢的,這樣地慢慢地來,說金剛乘我走的這條直路,一直上去的。他下面怎麼說?

接下來到了:「設作是云」,有人這麼說了。有人這麼說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說出他對修行的一個觀點。他的觀點是認為:如果是大乘,需要小乘是共因;但是如果是金剛乘的話,金剛乘是快的,大乘──波羅蜜多乘是慢的,所以好像是金剛乘有一個直的路,然後這個直的路是不經過波羅蜜多乘的;好像說波羅蜜多乘、金剛乘是兩條線。他這裡邊有一個什麼?「道不順故。」道不順就是它不能一起走,它必須一開始就分開,因為它是一個直的、快的。所以這一點就是又把金剛乘和大乘作一個比較。

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討論這個人的說法?為什麼要討論金剛乘呢?說:「欸!我可能沒有這種觀點,為什麼我還要聽這種觀點,還要去討論這種觀點呢?」因為佛要盡一切過失、發生一切功德,那你作為一個菩薩,有沒有可能不會金剛乘呢?你不會金剛乘,有金剛乘根基的人你要怎麼教他呢?所以我是從這一點說要去了解的。這樣的話就避免說:「欸!一看這觀點我沒有,我就不想學了。」你沒有的話,你對那種有這種觀點的人,怎麼去引導他?可能就不會了。

那麼去觀察一下他這個思路是怎麼來的,是學來的嗎?還是自我感覺?然後非常驚訝,我們會發現我們沒學,但是我們就有一種感覺。誰詳細地學金剛乘了嗎?現在都在聽聞顯教的教理,對不對?我們向內觀察,可以看到:欸,金剛乘是什麼?就是咒語啊、儀軌啊、各種手印啊,還有那種唱誦,對不對?好像我們認為金剛乘就是這樣的。那這種思路來源於哪兒呢?自己相應的,也可以說是好像自己看一看,就以為事情是那樣。但是提到金剛乘,我們甚至沒有想把它跟大乘比一比,對不對?甚至都沒想。這個他宗還比了,還說它是兩個,我們根本沒想、沒比。

沒比的意思是什麼呀?它完全就是另一個!它還不用比就是另一個。所以我們心中那個他宗說得更狠,因為不需要比較,它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好像不是順道次第的特別存在的一個乘,跟大、小乘的關係有嗎?大乘、小乘、金剛乘,我們基本就是這三條路,這三條路有什麼交集嗎?沒有交集!

如果三條路沒有什麼交集的話,沿著這幾條路確定的教典,那些教典也沒有什麼交集,那麼沿著這幾條路學習的信眾彼此會成什麼樣?(瞋他法脈。)對!就是你是你們的、我是我的,我們完全都沒有交集!就是不同派別,完全沒有交集。所以看這一個他宗,實際上會導致佛弟子內部相互地排斥,和可能會有一些不團結。因為我不學你的,你的跟我沒關係。

那大家為什麼學金剛乘,難道不是為了學佛嗎?為什麼學大乘,難道不是為了成佛?都是為了成佛!說:「欸,這怎麼回事?都是成佛的,為什麼這樣子完全沒有關係?為什麼沒有交集?」

其實這個事情多問幾遍為什麼,就會發現:「奇怪!我心裡怎麼會有這種念頭?為什麼?這思路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就是習慣把佛法一直分、一直分?」還是因為現在的世界就是這樣,把所有的學科都一直分,一直分、分、分,分得特別細,然後學一個局部。分科越來越細,不是嗎?學一個局部之後,都是局部的問題,把研究全人類那個綜合的東西都分成局部的,所以每個人只能完成局部的。離遍智會不會越來越遠呢?因為每個人都不想了解全部的東西。

這裡邊還有一點,說:「波羅蜜多大乘是慢的,金剛乘之路是快的。」這裡面還有這樣的一句話,這句話其實也很可怕,對不對?發菩提心慢在哪兒了?發菩提心還慢嗎?所以這裡邊很多東西,你仔細去抉擇的話,會發現人為什麼會被一些似是而非的東西影響,好像事情就是這樣的這個狀態,他不去詳細地抉擇就認為事情是這樣。

比如我們眼睛看出去,看出去會覺得:欸,一切好像都是在我的心之外成立的,都跟我的心沒有什麼關係。然後我們就會認為世界在我之外獨立,並不認為因為我的心安立一個什麼,這世界有一個緣起性的變化,完全是靠眼、耳、鼻、舌、身這些東西產生的感覺,然後我們去判斷。所以那這個也是不是眼睛看了、耳朵聽一些,然後湊一湊,腦海裡這個工廠湊一湊,然後就出這樣的一個見解,經不起實際正理的抉擇。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