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10 小心盲修瞎鍊的惡習

上面我們講到造論的宗旨。為什麼要造本論呢?他的目的,他希望什麼呢?那麼我們已經簡單地說明了一下,今天繼續下去。說現在啊,這個現在不是單單我們目前,就是宗喀巴大師時代,離開我們現在已經有五百多年、快六百年了,就是那個時候的狀態,究實說起來,這佛法實際上的傳承的情況,要比我們好現在太多、太多,可是那時候的局面如何呢?說已經是這樣──講修行的人不要多聽聞,不要多懂道理,而道理本身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如何去修行。你必須了解了為什麼要修行,這個力量會推動你去修行;然後推動你去修行,更進一步告訴你如何修行;以及修行過程當中,對、錯、結果的驗證等等,這個都是要事先理論上了解了,你才能夠去做。現在你都沒有這個條件,你請問怎麼修得好?結果呢就產生了講修的人雖然想修,卻不一定得到正確的結果,通常我們說盲修瞎鍊,弄了半天哪浪費了一生時間,實際上這種惡習養成功,就多生多劫,真可惜!

好!這一段師父說在宗喀巴大師的時代,離現在已經五百多年了,快六百年,那個時候已經有了想要修行卻不重視聞思這種狀態了。師父又強調了一下說:為什麼修行的人卻不要多聞呢?應該要多聞的,因為這個道理本身就是告訴我們為什麼要修行,這個道理應該就是教理。

「如何修行」、「為什麼要修行」,這個力量會推動我們去修行,而且進一步會告訴我們在修行的過程中「對、錯」還有「結果」。注意!「結果」這裡邊出現了什麼?「驗證」,都是要事先教理上了解的,然後才能夠去做。這個「對、錯、結果的驗證」等等,其實這件事還是滿重要的。

就像我們聽聞的時候,很多人聽了之後,會發現聽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最簡單的例子:你交代一件事情,交代完了之後,那個人馬上就出去做了,做完了回來之後,你發現「欸!好像我不是這樣跟你說的。」他說:「我就是按照你說的這樣去做的。」如果你把你的想法告訴給十個人,讓十個人分頭去做,可能十個人做出的樣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就提出了什麼?一定要去驗證,我聽到的和你講的是不是一樣的?而且結果出來也會說:「欸,這是不是你要的結果?」比如說要一個橘色,我正好眼睛看不清楚,我就拿了一個紅色給你,我認為這就是橘色,但是不知道自己眼睛是有毛病的,那就是我認為的橘色。所以這裡面有太多的個人的習氣,會發生聽聞的過失、思惟的過失,會發生對教典的扭曲,這部分是需要善知識來簡別的,結果也是需要的。

有的時候自己覺得很好,但是可能善知識就會說這個東西是要捨棄的;有的時候是感覺到很歡樂的一個覺受,善知識不讓你耽著;有的時候可能是一個很苦的差事,但是自己的善知識會讓自己去扛起來。所以不是以自己的感覺為主的,而是應作、不應作,對、錯,這些是有一個驗證的標準的。最大的標準就是惡事千萬別做,善事多多做,甚至很小、很小的惡都不要做,很小、很小的善也都不要看不起它,要去做。

還有一個最明顯的,師父又提出,師父說了這四個字,前面說是照妖鏡,在這裡面說是「盲修瞎鍊」。盲修瞎鍊的盲字,是對什麼盲?很顯然是對修行的路看不見。那麼修行的路徑是誰指示的呢?佛陀,佛陀明了修行的路,為我們宣說怎麼修行;祖師、菩薩解釋佛陀的教誡,讓我們更明了修行的次第、結果的驗證等等,所以一定要學習教理,學習了之後要懂得教理,依照教理指示的去修行,而最好的為我們詮釋教理的就是善知識的教誡。所以教理和善知識猶如眼目,在修行的時候不能不重視教理和善知識,更不用說捨棄教理和善知識了!所以不盲修瞎鍊最重要的點,就是親近善知識、如理聽聞。

盲修瞎鍊的過患到底有多大?弄了半天浪費了一生時間。師父在這裡又說了一句:「實際上這種惡習養成功,就多生多劫!

看看!在此處師父又把我們的生命拉長遠了看。我們常常局限在此生,很多時候來生是不會想到的,但是師父常常在對我們講法的時候會提到「多生多劫」,他會在一個無限寬廣的生命的旅程中,去看我們此生的這個習氣對未來的影響力——就是業力的影響力。就好像我們騎腳踏車一樣,你用力地踩、用力地踩腳踏車,踩完了之後當你不踩的時候,這個勢頭還會向前去、向前去,它叫慣性,它會向前去的。

所以一旦養成盲修瞎鍊的習慣,他就是很多生都是這個樣子,很難改。所以這裡邊又把我們不去想後面、後世的事情的這個眼界,在此處又拉遠了一下,一定要考慮我現在的這個習慣對很多生、很多生以後的影響力。所以這樣看起來,這個習慣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它影響的不僅僅是此生,而是那麼長遠的生命都會被這樣的惡習影響。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