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〇〇 2023-12-11 04:53:12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再度複習110講,這是延續104-109講次,持續引導認識「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的相狀,與務必破除此種錯誤的思路。
六百餘年前, 大師就指出「修者不廣聞、聞者未實修」的毛病。用現在的說法,是「知」、「行」不同步,沒對焦,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層層深進。 大師深知此種現象如果沒有被導正,就會導致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沒有善知識指導,聽聞時會習慣用自己有限的所知,對師長開示內容妄加詮釋;而且不懂得要將學習總結回報善知識,因而就容易會錯意,導致無法獲得師長所要傳遞的真義。其次,聽聞時會出現選擇性的聽聞,有些不懂的地方會跳過去,不專心也導致某些內容沒有聽進去,致使一座法下來,缺東缺西的結果,只能依著細碎的法理展開修持,難以有所成果。第三,遇到不解之處,不習慣向師長提問,疑惑無法被開解,後續的修行練習就走樣。聽聞之後的種種不如法反應,又憑自己的見解修持,必然就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導致此種現象,必然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沒有徹底依止善知識,應該就是最關鍵的導因。聽聞正法,是實修的基本功課。透過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並獲得實修指導,才有機會體悟法理、遍改身心。 大師造論的一開始,就提醒著聽聞之前要做好「斷器過、具六想」的基本修為,這是善聽聞的基礎。能聽聞,修行才有依據。
感恩 老師特別提點:修行的力量來自師長教言所給予的引導,沒有理論為依據的修行,就不知道為何要修、以及如何修。有了理論指導之後的修行,必然會對理論有明晰的體悟,進而希求更深入的理論來引導持續深入修行。因而,唯有依止善知識,才能避免盲修瞎練的錯誤,才能不浪費時光、心力。這是破除無始劫來的惡習氣之開端。
感恩 老師持續引導學習 師父開示的精要。 大師造論前的皈敬、與指陳當時學法環境的特徵,就是引導著認識當前自己的學法狀態,並努力調整為如法的狀態。所以,努力的跟著 老師學習,一點點的破除舊習氣,與持續積累依止善知識的習氣,種下能生生世世得善知識攝受之因,期望能得到 老師生生世世的指導。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至誠恭敬叩首
再度複習110講,這是延續104-109講次,持續引導認識「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的相狀,與務必破除此種錯誤的思路。
六百餘年前, 大師就指出「修者不廣聞、聞者未實修」的毛病。用現在的說法,是「知」、「行」不同步,沒對焦,無法做到知行合一、層層深進。 大師深知此種現象如果沒有被導正,就會導致愈來愈嚴重的問題。
沒有善知識指導,聽聞時會習慣用自己有限的所知,對師長開示內容妄加詮釋;而且不懂得要將學習總結回報善知識,因而就容易會錯意,導致無法獲得師長所要傳遞的真義。其次,聽聞時會出現選擇性的聽聞,有些不懂的地方會跳過去,不專心也導致某些內容沒有聽進去,致使一座法下來,缺東缺西的結果,只能依著細碎的法理展開修持,難以有所成果。第三,遇到不解之處,不習慣向師長提問,疑惑無法被開解,後續的修行練習就走樣。聽聞之後的種種不如法反應,又憑自己的見解修持,必然就會產生嚴重的問題。
導致此種現象,必然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沒有徹底依止善知識,應該就是最關鍵的導因。聽聞正法,是實修的基本功課。透過依止善知識、聽聞正法,並獲得實修指導,才有機會體悟法理、遍改身心。 大師造論的一開始,就提醒著聽聞之前要做好「斷器過、具六想」的基本修為,這是善聽聞的基礎。能聽聞,修行才有依據。
感恩 老師特別提點:修行的力量來自師長教言所給予的引導,沒有理論為依據的修行,就不知道為何要修、以及如何修。有了理論指導之後的修行,必然會對理論有明晰的體悟,進而希求更深入的理論來引導持續深入修行。因而,唯有依止善知識,才能避免盲修瞎練的錯誤,才能不浪費時光、心力。這是破除無始劫來的惡習氣之開端。
感恩 老師持續引導學習 師父開示的精要。 大師造論前的皈敬、與指陳當時學法環境的特徵,就是引導著認識當前自己的學法狀態,並努力調整為如法的狀態。所以,努力的跟著 老師學習,一點點的破除舊習氣,與持續積累依止善知識的習氣,種下能生生世世得善知識攝受之因,期望能得到 老師生生世世的指導。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至誠恭敬叩首
孫〇〇 2022-06-24 06:21:51 (k**9@r*s.***.**)
頂禮老師
修行應要要多聞,了解去修行,修行過程對、錯的結果驗證
卡點:
1.講修行的人不要多聞
2.盲修瞎練,空忙一生,惡習養成就多生多劫
修行人應該要多聞
卡點:想要修行卻不重視聞思
道理告訴為何要修、如何修,了解去修行,修行過程對、錯的結果驗證
喻:交代一件事情,告訴十個人有十種想法
習氣、聽聞過失、思維過失,會對教典扭曲,需要善知識來簡別,結果也是需要
不是以自己的感覺為主,而是應做、不應做、對、錯事有驗證的標準
卡點:盲修瞎練
1.一定要學習教理,依照教理修行
2.親近善知識、如理聽聞
宗:養成惡習,就多生多劫難改
卡點:侷限在此生看對錯
1.師父用多生多劫來看,此生習氣對未來的影響力
喻:騎腳踏車,用力踩後,不採仍會往前
2.一定要考慮我現在的習慣對很多生的影響力
感恩老師
弟子孫維政虔十
修行應要要多聞,了解去修行,修行過程對、錯的結果驗證
卡點:
1.講修行的人不要多聞
2.盲修瞎練,空忙一生,惡習養成就多生多劫
修行人應該要多聞
卡點:想要修行卻不重視聞思
道理告訴為何要修、如何修,了解去修行,修行過程對、錯的結果驗證
喻:交代一件事情,告訴十個人有十種想法
習氣、聽聞過失、思維過失,會對教典扭曲,需要善知識來簡別,結果也是需要
不是以自己的感覺為主,而是應做、不應做、對、錯事有驗證的標準
卡點:盲修瞎練
1.一定要學習教理,依照教理修行
2.親近善知識、如理聽聞
宗:養成惡習,就多生多劫難改
卡點:侷限在此生看對錯
1.師父用多生多劫來看,此生習氣對未來的影響力
喻:騎腳踏車,用力踩後,不採仍會往前
2.一定要考慮我現在的習慣對很多生的影響力
感恩老師
弟子孫維政虔十
總共 2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