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07 佛法是內心的事業

還有一點如果我看我自己有這麼多毛病都沒有改我如何在大眾中自我傲慢呢學了很久、聽了很多但是有依照經論修改自心嗎修改了修改的深度又如何呢論典有修治和救護兩種功德──修治煩惱救護我們脫離惡趣我們都了解惡趣也是由於煩惱導致的可是煩惱和惡趣的因在哪裡呢在我們的心裡邊所以最關鍵的問題是聽了很多真的有沒有聽懂聽懂了的話是不是一定會把佛法用在身心上因為佛菩薩就是為了改變我們痛苦的現行才說法的不是讓我們聽聽就算了因為光是聽到了沒有真實地對治苦因的話痛苦是不會消除的更不是讓我們聽了很多很多徒具多聞的虛名佛法是要在身心上真實操作的所以一定要改惡向善改變缺點一定是首當其衝

學久的人應該是什麼樣應該習慣向內觀察對法義串習得相對熟練一旦我們認真地降伏自己觀察自己的時候我們就不會拿這個照妖鏡到處去照別人的過失我們會去判斷內心和自己的行為何者是照妖鏡的老習慣何者是法鏡自照的新習慣一旦我們看自己的缺點看自己的內心越看越多、越看越深一個問題後面還有一個問題我們會忙於對自己相續的觀察探索會發現內心真是千變萬化每一天、每一個小時都會有不同的顯現在這個顯現中我們怎樣提正念用所學的教典引導自心朝向解脫、朝向菩提心甚至朝向思惟空性的方向

我們會發現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相凡有事情發生是基於此世的安樂考慮還是有發生希求後世安樂之心呢觀察越久越發現我們的現行是經典的對面要改的東西幾乎比比皆是凡有力量都想用來改變內心改變內心不如法的現行也即是修改苦因也即是改缺點我們好想體會佛法深邃偉大的改變內心的力量

如果你拚命地想改變自己的話那麼當我們遇到一個人我們會從哪個點去看他呢我們會發現說喔!他好像比我更敬重教典他背經、背論背得好多,比較厲害還有他思辨的理路比較犀利還有這個修行人他比較踏實口業守得非常好幾乎很少出口傷人雖然這個修行人其他的優點都不是那麼突出但語言真的是非常地調柔不傷人這一點就會讓我們五體投地地佩服因為自己做不到嘛!對不對

當我們想要改變我們內心的一個缺失的時候我們就會一直在尋找誰在那一點做得好做得好我要趕快學他是怎樣改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收拾廚房當我們想要把一個廚房擦乾淨確立這個目標我們就會留心哪些人特別擅長整理廚房他整理的廚房井然有序乾淨、光潔所有的器物都一塵不染好像會發光似的他是怎麼用心的他有什麼方法我們一定就會從這些角度去觀察、學習他的發心和技巧所以一旦我們把目光鎖定改變自己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就好像很多順緣都會出現因為你會發現這個人也在教我、那個人也在教我這個人也比我強、那個人也比我強……,每個人都有比我強的點那麼我在大眾中還怎樣傲慢呢我還怎麼看人家都是妖魔鬼怪自己心裡的妖魔鬼怪都已經降伏不完了

我們看很多人都有那麼多優點因為自己有太多不足的東西師父的這個話再反過來一個狀態其實應該是那樣的所以有「眾生腳下行」。大德們的修行對一隻螞蟻都不曾輕視因為他說:「這個腳下的螞蟻和我誰先成佛還不一定。」像我常常說我曾經在求法的時候在五臺山遇到一位法師他遇到任何人都觀想在那個人面前頂禮三拜因為他說他一定會拜到佛菩薩因為不知道誰是佛菩薩我們這個地方是「凡聖同居土」。

一旦我們注意到所聞的法義能結合內心修習的時候實在是太少太少聽到和做到距離很是遙遠珍貴的法理佛菩薩、善知識完全是為了我們能夠用在內心上講的因為真正的苦因就在自己的內心苦因不去消除苦果就會再度出現我們就會在痛苦中漂泊、沉淪無法獲得生命的大自在所以「廣聞不善於修要」,這該有多麼地遺憾如果把這個毛病改了開始拿所聞的法義來修心的話我們看世界、看外面,「沒有一個像樣的」、「世界這麼多妖魔鬼怪這種所謂的顛倒的在內心上顯現的現象一定也會翻轉過來的

既然觀察自己的內心改變內心這麼重要那是不是其他的都不重要我什麼都不想管因為沒能力管大家想想觀察內心的時候遇到了這個念頭怎麼辦因為我們會發現忙碌的時候看內心就很不得力好像有很多閒工夫才能看到內心所以到這裡問題的關鍵演變成了什麼呢是不是成了忙很多事還是不忙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向內調伏還是不向內調伏

我看自己到處都是毛病不是什麼也不要做了而是說正因為有這麼多毛病我要趕快積資糧啊我趕快承事父母師長承事大眾呀我這麼多缺點還不累積資糧怎麼能夠改變越來越多看到的缺點呢所以看到自己毛病的人是很忙的不是說他不敢去做事情他是透過做事情要改變自己這是師父說的歷事練心啊在事項上忙碌只重視事項的成敗這是以往的習慣我們要把做事情當成是修行就是修行本身在做事的時候精勤地觀察內心提起正念、向內調伏

每一件事都會推動我們的心去靠近真理每一件事都提醒我們自己我在哪裡對境又迷失了正知正念在做事的時候會跟很多人打交道我們可以觀察「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替他人著想」的老習慣是怎麼出現的行相是怎樣的把每件事很莊重地、很認真地做好盡心盡力地做好專注地做好以此集資淨障實踐以法調伏內心的生命宗旨雖然辛苦練習但這才是佛菩薩所歡喜的修行之路如果不這樣練習在煩惱中輾轉不是更辛苦嗎

我小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男孩有口吃的毛病可是他卻很想當個演說家他為此非常苦惱因為他連講清楚一個簡單的事情都很吃力一說話就常常被同學們嘲笑可他並不死心還是想當個演說家後來有一個人告訴了他一個方法從此每天早晨他就去河邊嘴裡含一塊石頭練習說話大聲說話風雨無阻日復一日他從不間斷即使舌頭很痛他要克服疼痛有的時候甚至舌頭磨出了血他依然不想間斷後來他改掉了口吃的習慣開始流暢地表達他的思想而最終這個男孩如願以償成了一個大演說家

佛法的事業始終是內心的事業雖然很多事情做出來了但是如果只是為了把事情做出來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要在做事情的過程之中調伏煩惱調伏煩惱才是真正寂靜的事業唯有調伏煩惱我們才能夠體會佛法震撼人心的力量我們才能夠在生命中真實地體驗到佛菩薩所講的法對我們的內心、對我們的生命甚至對我們的命運到底有怎樣離苦得樂的偉大的作用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