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100 禮敬道次第與諸上師(四家註)

我們現在要看《四家合註入門》,所以請大家把書翻到六十三頁,還是要看那個紅字、藍字和黑字的部分。

說:「 其次讚歎尊師自身之親傳上師──虛空幢及法依吉祥賢等: 猶如遍視 無邊故為無央。﹞﹝ 一切語中最為勝,故為佛語。﹞

這個「 最為勝」是解釋佛語的。

之道次第與善知識 三士道次以及詮說彼諸至言, 易於趣入復賜大義,是故猶如賢種趣脫 度越輪迴大海最勝 階磴或 而於如此道次第,因由 其心, 令無自在, 依所化心志三種次第,引導直至佛地之便 切時處 依道次第之門,由聞思修而善開顯 一切至言文義,敬禮此諸善知識。 此為禮敬其餘此法諸上師。

我們下面看仁波切的講記。語王大師註解說:「 其次讚歎尊師自身之親傳上師」,「尊師」,指宗喀巴大師,是語王大師對宗大師的敬稱。宗大師是從何處聽聞道次第的呢?洛札大成就者虛空幢上師,和依怙大堪布──「 法依吉祥賢」。宗喀巴大師從這些上師聽聞了道次第,所以他在造《廣論》的時候,禮敬自己的親傳上師。

遍視無央佛語目」,「無央」就是指「 無邊」,「 猶如遍視 一切佛語目 之道次第與善知識」,這個「目」到底是指什麼呢?「應該理解為道次第」,注意!這是一種解釋,「和自己的善知識」。「賢種」就是賢善種性,趣往解脫和一切遍智。「 度越輪迴大海最勝 階磴或」,這個「津梁」是指碼頭。所謂的「階磴」,本來是指河壩、高起的台階,但這裡也是指碼頭;這句的意思是具有賢善種姓者從這裡出發,這是能度越輪迴大海最殊勝的入口,是在讚美善知識,也可以說是在讚美道次第、三士道次以及詮說彼諸至言。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道次第是善知識──也只有善知識──能夠傳承給我們的。

那麼這裡的階磴或津梁指什麼呢?就是「 三士道次以及詮說彼諸至言」,這是巴梭法王的註解。如果再加上妙音笑大師的註解,這句話可以指道次第與善知識,道次第的部分就包含了三士道次及詮說三士道次的經論。大家可能想說:三士道次及詮說三士道次的經論,有什麼差別呢?在這裡可以理解為,三士道次就是指內心中生起了三士道的證德,是證正法;詮說三士道次的經論,就是教正法。

易於趣入復賜大義」,這是妙音笑大師的注釋。「易於趣入」,是指如果修持三士道次第的話,不會走入錯道,非常容易趣往佛地。「復賜大義」,是說如果修持三士道次的話,能夠獲得佛果位的大義利。「 於如此道次第」,對這樣清淨的至言,「 因由 其心, 令無自在」,就是佛菩薩由於大悲心不能自在。依一切種「 所化」的眾生的「 心志」,結合著下、中、上三士夫的根機,三種次第,引導到哪裡呀?直至成佛、佛地的所有方便,而作善巧地宣說。這樣善巧地「 一切時處 」三士「 道次第門,由聞思修而善開顯 一切至言文義,敬禮這樣的善知識!所以「善開顯」,就是由聞思修而開顯道次第的修持,令未解的能夠解,以前不懂道次第的修持,上師宣說之後懂了修持,就是「善開顯」。另外這裡邊還有增廣的這個意思,增廣什麼呢?聞思修的證德。如果在世間的話,有人給我們介紹了一個賺錢的方式,而我們就用這個賺了萬貫家財,簡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善知識,善於開顯能夠趣入解脫道和一切智智的方便,就像賜予我們一個如意寶,這個如意寶可以解脫所有的悲愁,賜予最殊勝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沒有痛苦煩惱的染雜,一旦得到這種快樂,將永遠不停息地綿延下去,這就是善知識賜給我們的大義,大義是什麼?就是最勝的快樂!

後面又有問題了!說:「『敬禮此諸善知識』,是指除了深見派、廣行派、偉大行派,和匯集三派的傳承者阿底峽尊者之外的善知識嗎?」這個前面都講過了,當時我沒聽明白,我又來問。然後仁波切說:「主要是頂禮宗喀巴大師自己的上師──虛空幢及法依吉祥賢。虛空幢所傳的道次第,實際上就是阿底峽尊者所傳的《菩提道炬論》。」

然後某人就說:「啊,那弟子明白了!我想這三士道,好像只有阿底峽尊者明白地闡述出來,怎麼又有一派祖師闡述出來了?」當然現在我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還說:「好像都是道次第?」然後仁波切說:「道次第是自己的上師傳持下來的。道次第也不是宗喀巴大師自己創造出來的,而是從阿底峽尊者一代一代這樣傳下來,一直傳到他自己的上師──虛空幢尊者和法依吉祥賢尊者,所以在這裡面主要是頂禮自己的上師。」

然後說:「師父,如果是頂禮自己的上師的話,那第一句『遍視無央佛語目』,『遍視』是好像這一切他都看見了,他看見的是什麼呢?整個佛陀的語教嗎?」仁波切說:「對、對、對!透過道次第,八萬四千的法門都容易理解,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樣,大體就是這個意思。」然後說:「『目』在這裡面有一個解釋,就是道次第,還有一個就是善知識。」這裡面就是一些討論。

後來仁波切又說:「對於自己的上師禮敬這個偈子,要把自己的上師和一切上師都攝入其中。觀視佛語的『目』,要理解為道次第與善知識,善知識是指自己的上師。而『此諸善知識』,指禮敬一切有結法緣的善知識,禮敬一切的善知識!」後來師父又說:「讚歎這個道次第,也是讚歎自己的上師啊!道次第,這個道次第誰來給你傳呢?就是上師傳的呀!需要具足這兩個涵義。所以之前的註解也有提到『道次第與善知識』。」這裡邊還是解釋那個「目」字,就是道次第和自己的善知識要一併禮敬的意思。

跟隨著善知識們學法的時候,會深刻地發現自己的善知識他們對自己的上師,都有著非常深刻的感恩心,應該說永銘肺腑那樣的一個感動。以前聽仁波切講最初教他《現觀》的老師,還有講教他很多經典的老師、小的時候幫他學習的老師。我記得在很小的時候遇到仁波切的時候,仁波切說:「其實我的上師是一個普通的僧人,沒有什麼名氣,但是我所有的修行的來源都是他恩賜的!」那個時候我還不了解傳承,才剛剛開始跟仁波切學習,仁波切就非常非常感動地跟我講了這句話。當時因為仁波切的表情讓我印象很深刻,所以直到現在還歷歷在目。

所以當我們接觸到這個傳承的時候,傳承師長就會把對上師一份感恩、滿滿的感恩、深深的尊敬,還有從上師那裡來的加持力,傳遞到我們的身心上。所以在學習的時候,要注意跟自己的善知識好好地祈求,要恭敬虔誠,這樣可以得到所有學法的加持力,乃至源源不絕的動力!

〈皈敬頌〉可以總攝整本論的內涵,字數不多,但義理很深!仁波切常說:「學習〈皈敬頌〉主要是要生起信心,生起了信心之後,後面的法類就很容易生起。」要再再地思惟、再再地修才能夠生起。透過憶念善知識的功德、隨念深恩,才能生起。仁波切特別特別強調這一點,很多善知識也極為重視我們的信心。在很多經論裡都用大量的譬喻讚美信心的功德,所以我們在聽聞和學習的時候,最好能夠轉變內心,能令內心發生歡喜、發生感動!

為什麼對上師生起信心那麼重要?生起信心,可以得到三寶的加持。上師是一切諸佛的總聚體,透過對上師修習信心、隨念深恩,能夠獲得解脫、一切智智,這是最大的恩德,不是給我們一點點眼前的利益所能相比的。如果對上師習慣觀察過失、常常觀察過失,是很容易生起邪見的。如果生起了邪見,就得不到加持!善知識有很多功德,不是這樣隨便講講說:「啊!善知識很有功德。」應該再再地觀察思惟,沿著〈皈敬頌〉的文句義理,多次反覆地思考、專注思考、凝神思考。如果我們能對善知識生起信心的話,那我們學習《廣論》就太有意義了!最殊勝的修行方法就是這個!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