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094 棄自自在,捨於尊重

在跟師父學習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這樣的例子某位法師一直要推展事業有很多很多的計畫很希望師父能夠批准他的計畫但實際上師父是一個也沒有批准的後來我就請問師父說:「為什麼他不能做那些事業?」師父就說:「哎呀!某人啊非常容易好高騖遠沒有注意到當下的緣起而且一衝起來誰也攔不住到時候他要吃很大的苦頭他那個習性很難轉彎一旦強轉必定弄得人仰馬翻頭破血流!」師父對他的指導,就是攔截他的計畫給他踩煞車外相上看起來就是這個也不讓做那個也不讓做只能老實看經典學習一直喜歡做很多事情的人可能就會覺得憋悶但是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調整自己隨順善知識的言教用這段時間用心補足過去在學習教典上的缺失那該是多麼令人高興的事情而且在自己最執著的事情上也能夠修行觀父容顏棄自自在捨於尊重很美好

但談到棄自自在談何容易啊自己的習性會一直把自己拉到自己特別執著的那個地方所以這個時候要再把自己努力拉回來在拉拔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對善知識非理作意會認為善知識不信任自己不重視自己甚至會懷疑善知識覺得自己沒用這樣的心思一旦出現又沒有及時調整就會跌入觀察過失非理作意等等這樣的深淵一旦沒有注意努力修信──修改自己內心中不信的那些觀點和感受在善知識調整自己習性的時候那是很危險的反之要朝著善知識指導自己的方向認真地改變自己努力在很多緣起點上修信念恩踏實地追隨善知識調伏自己幾年之後我們可以觀察自己和他人順善知識教和不順善知識教的這兩類結果一定是天上地下實在是差距太大了十年看下來十五年看下來十八年看下來二十年看下來會越來越覺得師父的洞悉力是那麼準確那麼慈悲不敢忽視啊

還有的人除了學經典其他事情也不想管能夠深入經典不是一個很美妙的習氣嗎對此師父會鼓勵一種人繼續學、繼續深入很讚歎他認真學教典而對另一種同樣很喜歡學教典的人師父就會勸他多承擔因為他越來越喜歡獨自寂靜少事少業少希望住越來越離群索居一跟大家在一起就不能修行看到人會覺得有點煩這樣的話怎樣去關心他人呢實踐利他的這個修行的目標也很困難所以善知識一定會調整我們的但被調整的時候千萬不能錯以為師父是不喜歡自己學經典要被調整的是那個學經典的動機和以後的方向一定是為了利樂他人解決一切有情的憂苦而不僅僅是為了自得其樂呀所以善知識有如我們修行的眼目和燈塔會讓我們注意到腳下也會讓我們瞭望到遠方

師父又提到說:「處處講方便方便出下流方便本來是一種善巧的方式,對吧好像是一種捷徑在幫忙他人的時候,給別人一個很容易的下腳處然後步步增上這也很好但是這個方便如果變成處處講方便會不會沒有向上一步呢只是注意到怎樣更容易而沒有注意到該守護的原則在需要絕對要守護原則的時候如果開了方便就是放棄原則那即不是方便那是走下坡路會一天不如一天一旦曲解了方便真正的意思而隨了自己的習性如果沒有善知識指出來還覺得自己不錯、挺聰明的遇事腦筋靈活、左右迴旋殊不知忽略了正道再聰明也沒用啊反而越是聰明還被聰明害到所以修到後來就修到地獄去了因為在方便與戒律上如果方便到連戒律都忽略了而以那種方便為主要的方向忽略了戒律而養成惡習在因果上都不在意來世堪憂啊堪憂的地方就是三惡道啊所以我們一片好心想要幫忙他人如果沒有重視戒律雖然一片好心也是徒然只是對自他傷害罷了

像這一段師父提醒我們不同習性的人有不同的特點如何能夠擺脫自己的習性給自己帶來的困境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依著善士的言教觀察內心如果發現內心有不順善知識言教或教典所開示的次第之處應該及時調整在修行上真的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自己教自己怎麼修行過分注重自我的感覺甚至以感覺為主來修行忘記了自己是個凡夫很多感覺是顛倒的很多感覺是宿業的再現這種宿業如果是順生死流轉的甚至是趣向惡道的那怎麼能夠隨順而大乘善知識的言教恰恰是讓我們出離生死遠離惡趣的所以才需要棄自自在捨於尊重棄了什麼自在啊棄捨了流浪三惡趣的自在祈請善知識引導我們脫離惡趣脫離三有在任何時處準確地捨惡取善邁出當下踏實的向上的一步所以師父這一段的叮嚀殷重的叮嚀如果能放在心上常常警誡自己這一生乃至生生世世都會受用無窮啊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