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54 至心定解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

前面我們學完了破太過的他宗的想法今天我們要接著學習大師如何破斥他宗的這些想法──大師對這四點是怎麼看的從哪些觀點請大家翻開《廣論》411頁第幾行最後一行如果是我們現場一起學的話我就會每次希望我們一起能讀原文,慢一點你們也可以跟我一起讀喔

第二、顯其非理,分二一、顯彼破壞中觀不共勝法二、顯所設難皆非能破初又分三一、明中觀師勝法二、其宗如何壞彼之理三、諸中觀師如何答彼今初

第二科,開示他宗的觀點不合理分為兩科一、開示他宗的這個說法破斥了中觀的不共勝法二、開示他宗所陳述的問難其實都無法破斥自宗第一科又再分為三科一、辨識中觀師的勝法第二、他宗的說法是如何破壞中觀勝法的道理第三、中觀師對此如何回覆我們來看第一科接著往下看原文

如《六十正理論》云:「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由大乘行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得勝法身及勝色身二勝事者須依於道位時積集如前所說方便般若不單分離之無量福智資糧

這一段在講什麼呢是在講如同《六十正理論》中說:「願此善行的力量令一切眾生都積集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獲得從福德資糧與智慧兩種資糧所出生的兩種什麼呀殊勝的果位──也就是從智慧資糧出生的法身以及福德資糧所出生的色身。」由最勝乘前行的眾多所化機,「最勝乘」就是指什麼是指「大乘」。「由大乘行」,就是指行於大乘的這一些所化機最終會在果位階段獲得殊勝的法身還有殊勝的色身二者這取決於什麼呀這取決於在道的階段如同前面所說積集方便與智慧不可分離的無量的福德與智慧資糧無量的福德與智慧資糧我們再往下看

此復必當觀待由衷引發定解因果係屬──世俗因果從如此因生如此勝利過患之果即於盡所有性獲得定解及由衷獲得定解諸法皆無自體成立自性如微塵許即於如所有性獲得定解若無此二則於雙具方便智慧二分之道不能至心而修學故

這段在講什麼呢是不是要積集方便與智慧不可分離的無量的福德與智慧資糧那又必須要觀待於對世俗因果獲得定解等一下喔!等一下你們要仔細地聽這一段是不是我們要積聚兩種資糧第一個是什麼呀方便、智慧不能分離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那這兩個資糧要觀待於──注意喔──對世俗的因果獲得定解

大家都知道,「獲得定解」就是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動搖你的看法那什麼是「世俗因果」啊如果我問你,你會怎麼回答例如:惡因會感生哪裡呀是惡趣呀或者說痛苦,對吧善因感生善趣甚至善因能讓我們獲得解脫等因果從如此的善因生出如此的利益比如說:從善因出生善趣乃至解脫與一切智智的佛果又從如此的惡因出生如此的過患果報比如說:從惡因出生惡趣等等、等等是對於這樣的因果係屬要引發內心深處不可動搖的那個叫什麼定解

對於盡所有性世俗諦獲得定解這是屬於什麼分方便分,對不對另外一個方面對於一切法──注意喔──對於一切法連微塵許的自體成立的自性都不存在發自內心深處獲得定解對於如所有性勝義諦獲得定解這屬於什麼分啊?智慧分為什麼必須對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這兩者引生定解呢你們現在考慮一下你們會怎麼回答因為如果沒有它們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沒有方便、智慧這兩者一起──叫雙運──這兩者沒有就不會發自內心地去修學完整的方便、智慧二分的圓滿道體然後你會想:「是真的嗎沒有這兩個、不發生定解我就不能發自內心地去修學嗎?」你考慮、考慮是不是這樣的

我再重複一遍為什麼要對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這兩者引生定解呢因為如果沒有方便與智慧這兩者雙運就不會發自內心地去修學完整的方便與智慧二分都圓具的圓滿道體記不記得我們總是說:「清淨圓滿的大師教法我們要生生世世地去學!」那清淨圓滿是怎麼成立的你們可以就這點去自己觀察一下如果觀察到了也可以深深隨喜自己和他人能對這樣的法哪怕有一點點地了解生起了一種探索的心情、好樂心甚至跟著聽是不是都是生命的一大幸事應該生歡喜心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41113明中觀勝法明中觀師勝法據藏文補譯。
4121彼如何破壞其宗如何壞彼之理據藏文補譯。
4123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二勝事,謂勝法身及勝色身。此於道時,須如前說方便般若,未單分離積集無量福智資糧。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得勝法身及勝色身二勝事者,須依於道位時,積集如前所說方便般若不單分離之無量福智資糧。據’48年版《廣論》改譯。
4124觀待必當觀待據藏文補譯。
4124至心定解由衷引發定解因果係屬據藏文補譯。
4124從如此因生如此果,勝利過患信因果系從如此因生如此勝利過患之果配合箋註故改譯。
4125由至心定解由衷獲得定解據藏文補譯。
4125自性自體成立自性據藏文補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