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學完了破太過的他宗的想法,今天我們要接著學習大師如何破斥他宗的這些想法──大師對這四點是怎麼看的、從哪些觀點。請大家翻開《廣論》411頁,第幾行?最後一行。如果是我們現場一起學的話,我就會每次希望我們一起能讀原文,慢一點,你們也可以跟我一起讀喔!
第二、顯其非理,分二:一、顯彼破壞中觀不共勝法;二、顯所設難皆非能破。初又分三:一、明中觀師勝法;二、其宗如何壞彼之理;三、諸中觀師如何答彼。今初:
第二科,開示他宗的觀點不合理,分為兩科:一、開示他宗的這個說法破斥了中觀的不共勝法;二、開示他宗所陳述的問難其實都無法破斥自宗。第一科又再分為三科:一、辨識中觀師的勝法;第二、他宗的說法是如何破壞中觀勝法的道理;第三、中觀師對此如何回覆。我們來看第一科。接著往下看原文:
如《六十正理論》云:「此善願眾生,集修福智糧,獲得從福智,所出二殊勝。」由大乘行,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得勝法身及勝色身二勝事者,須依於道位時,積集如前所說方便般若不單分離之無量福智資糧。
好!這一段在講什麼呢?是在講如同《六十正理論》中說:「願此善行的力量,令一切眾生都積集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獲得從福德資糧與智慧兩種資糧所出生的兩種什麼呀?殊勝的果位──也就是從智慧資糧出生的法身,以及福德資糧所出生的色身。」由最勝乘前行的眾多所化機,「最勝乘」就是指什麼?是指「大乘」。「由大乘行」,就是指行於大乘的這一些所化機,最終會在果位階段獲得殊勝的法身還有殊勝的色身二者。這取決於什麼呀?這取決於在道的階段,如同前面所說積集方便與智慧不可分離的無量的福德與智慧資糧,無量的福德與智慧資糧!我們再往下看:
此復必當觀待由衷引發定解因果係屬──世俗因果,從如此因生如此勝利過患之果,即於盡所有性獲得定解,及由衷獲得定解諸法皆無自體成立自性如微塵許,即於如所有性獲得定解。若無此二,則於雙具方便智慧二分之道,不能至心而修學故。
這段在講什麼呢?是不是要積集方便與智慧不可分離的無量的福德與智慧資糧?那又必須要觀待於對世俗因果獲得定解。等一下喔!等一下!你們要仔細地聽這一段:是不是我們要積聚兩種資糧,第一個是什麼呀?方便、智慧不能分離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那這兩個資糧要觀待於──注意喔──對世俗的因果獲得定解。
大家都知道,「獲得定解」就是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動搖你的看法。那什麼是「世俗因果」啊?如果我問你,你會怎麼回答?例如:惡因會感生哪裡呀?是惡趣呀!或者說痛苦,對吧?善因感生善趣,甚至善因能讓我們獲得解脫等因果,從如此的善因生出如此的利益。比如說:從善因出生善趣,乃至解脫與一切智智的佛果;又從如此的惡因出生如此的過患果報,比如說:從惡因出生惡趣等等、等等。是對於這樣的因果係屬,要引發內心深處不可動搖的那個叫什麼?定解!
對於盡所有性世俗諦獲得定解,這是屬於什麼分?方便分,對不對?另外一個方面:對於一切法──注意喔──對於一切法連微塵許的自體成立的自性都不存在,發自內心深處獲得定解。對於如所有性勝義諦獲得定解,這屬於什麼分啊?智慧分。為什麼必須對盡所有性與如所有性這兩者引生定解呢?你們現在考慮一下,你們會怎麼回答?因為如果沒有它們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沒有方便、智慧這兩者一起──叫雙運──這兩者沒有,就不會發自內心地去修學完整的方便、智慧二分的圓滿道體。然後你會想:「是真的嗎?沒有這兩個、不發生定解,我就不能發自內心地去修學嗎?」你考慮、考慮是不是這樣的?
我再重複一遍:為什麼要對盡所有性、如所有性這兩者引生定解呢?因為如果沒有方便與智慧這兩者雙運,就不會發自內心地去修學完整的方便與智慧二分都圓具的圓滿道體。記不記得我們總是說:「清淨圓滿的大師教法,我們要生生世世地去學!」那清淨圓滿是怎麼成立的?你們可以就這點去自己觀察一下。如果觀察到了,也可以深深隨喜自己和他人!能對這樣的法,哪怕有一點點地了解,生起了一種探索的心情、好樂心,甚至跟著聽,是不是都是生命的一大幸事?應該生歡喜心!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 | 行數 | 原譯(福智第三版) | 改譯 | 改譯原因 |
---|---|---|---|---|
411 | 13 | 明中觀勝法 | 明中觀師勝法 | 據藏文補譯。 |
412 | 1 | 彼如何破壞 | 其宗如何壞彼之理 | 據藏文補譯。 |
412 | 3 | 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二勝事,謂勝法身及勝色身。此於道時,須如前說方便般若,未單分離積集無量福智資糧。 | 令所化機於果位時,獲得勝法身及勝色身二勝事者,須依於道位時,積集如前所說方便般若不單分離之無量福智資糧。 | 據’48年版《廣論》改譯。 |
412 | 4 | 觀待 | 必當觀待 | 據藏文補譯。 |
412 | 4 | 至心定解 | 由衷引發定解因果係屬 | 據藏文補譯。 |
412 | 4 | 從如此因生如此果,勝利過患信因果系 | 從如此因生如此勝利過患之果 | 配合箋註故改譯。 |
412 | 5 | 由至心定解 | 由衷獲得定解 | 據藏文補譯。 |
412 | 5 | 自性 | 自體成立自性 | 據藏文補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