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們接著看《廣論》401頁倒數第4行。看原文:
又此正見,要依了義而善尋求,不依不了義,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乃能解悟了義經義。
這樣的正見,也就是空正見,必須要依靠了義經而尋求,不是依靠不了義經。如果要依靠了義經而尋求空正見的話,那我們必須先知道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了義經跟不了義經之間有什麼樣的差別;知道了了不了義經的差別之後,才能夠了解了義經的內涵。那麼如果我們想要了解如所有性的話,也就是想要了解空性,我們先要學習辨別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在分辨之後要依止了義經,透過跟隨善知識學習了義經的內涵,我們才能夠生起真正的智慧,所以大師說:「又此正見,要依了義而善尋求,不依不了義」。
所以要尋得空性的正見,就要依著了義而尋求,而不依不了義。這裡邊提到的四依中的「依了義,不依不了義」,而「依不依」的意思,妙音笑大師解釋為:「欺不欺誑、可不可信、可不可以隨學」,所以這裡邊的「依」字,就是信賴和可信的意思。
那麼有人聽到這裡,會不會想:佛陀為我們講的不了義經難道會有欺誑嗎?佛陀宣說的不了義經,主要是直接開示世俗諦的法,這些法不是諸法究竟的本質空性,所以在尋求空性的時候,如果認為世俗諦的法就是空性的話,這是欺誑的,所以才說:「依了義,不依不了義」。
接下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果沒有仔細辨析的話,我們看宗大師的這段文,依文解義很有可能會產生誤解,經過仔細辨析,我們才能夠了解宗大師真正的意思。這個問題在《辨了義不了義》的開頭就有詳細地討論,我們今天只是略略地學習一下,以後大家有機會可以學到什麼?宗大師那個著名的著作《辨了義不了義》的時候,我們再會詳細地學習。分辨了義經和不了義經,我們知道了義經和不了義經有什麼差別之後,才能夠去了解了義經的內涵,要依著了義經來尋求正見。所以,注意喔!到重點──如何分辨了不了義經,就變成了非常重要的問題!
那大家讀到這兒會不會也跟我一樣有個疑問:如果正見要依著了義經典來尋求的話,依著了義經典才能證達,那麼這裡又說要先知道了不了義的差別,才能夠解悟了義經的內涵。那所謂的「了義」就是空性嘛!為什麼先知道了不了義經的差別,才能夠了解了義經呢?了義經的經義才能夠了解呢?
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想,佛經當中說對於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是不是有一個確定的說法,就照著那樣的經典就可以了呢?注意喔!佛經當中對於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像《般若經》中就宣說《般若經》才是了義的,但是《解深密經》說有些《般若經》的經文是不了義經。《解深密經》說《解深密經》才是了義經,但是從《般若經》的角度來看,《解深密經》是不了義經。所以不能因為某一部經典說這一部經典是了義經,就代表這一部經典是了義經。因為對於同一部經典,甚至同一段經文,有的經典說它是了義的經典,有的經典說它是不了義的經典。說到這兒有沒有發矇呀?發矇就繼續聽啊!
如果無法直接依著佛語來斷定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那我們又如何依著了義經來證達了義、證達空性,獲得空正見呢?這是不是一個大問題?對呀!所以要依著了義經。而了知了義經的意涵,這之間有兩個層次喔!第一個層次是了解「字詞的了不了義」,第二層是了解「意涵的了不了義」。
大師在這裡邊說:「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乃能解悟了義經義」,就是闡釋了──注意喔,闡釋了幾個層次?闡釋了兩個層面的。這裡邊說:「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指的並不是真正了解了義以及不了義,實際上是指我們剛剛解釋過的:「必須先知道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了義經跟不了義經之間有什麼樣的差別」。如果把「故須先知了不了義所有差別」,直接解釋成了知道了義以及不了義,那就成了自己不依靠經典,就得先了解什麼是了義、什麼是不了義,之後才能證達了義經,那就不用先依了義經,自己證達就好了,會不會?所以就必須把它解釋為:「知道什麼是了義經、什麼是不了義經,了義經跟不了義經之間有什麼樣的差別」。
而了解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差別,並非就是了解了義與不了義,三世貢唐大師在《辨了不了義釋難論》中,有特別地解釋說:第一個層次,了解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差別,稱之為「辨別佛語的了不了義」,或者叫做「辨別能詮的了不了義」。這個層次的辨了義不了義,還沒有達到真正地了解了義與不了義的內涵。貢唐大師說:就像一個鐮刀,它不能砍斷樹,但是卻能夠割草;同樣地,對於義理分辨了不了義,必須用量的力量來分辨,但是辨別文詞的了不了義只要用伺察意就夠了。因為對於義理分辨了不了義是思所成慧的階段,因此須要善為顯現──注意喔──善為顯現義共相,遮除增益執而作分辨。至於辨別文詞的了不了義,則是聞所成慧的抉擇方式,所以只要用具有聲共相的理解的伺察意就已經足夠了。
貢唐大師所說的伺察意,就是在字面上知道怎麼樣立正確的立宗,但實際上還並沒有了解真正的內涵。你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例如我們親近善知識,在經典裡會學到經論裡面宣說、常常辯論「瓶子是無常」,那在字面上知不知道瓶子是無常?知道啊!之後別人問我們說:「瓶子是無常法還是常法?」我們就立刻回答說:「瓶子是無常」,並且能解釋出瓶子為何是無常的原因,但是我們不一定真的證得了瓶子是無常。這種狀態是什麼啊?就是以伺察意了解瓶子是無常,但是還沒有以量的力量──量,以量的力量證得瓶子是無常。
那麼更進一步,我們不斷地思惟善知識教導我們瓶子是無常的教理依據,當我們遮除執取瓶子為常法的增益執的時候,我們的心中就生起了證得瓶子是無常的比量。這個時候我們心中對於瓶子是無常的這一點完全不再疑惑,也就是對瓶子是無常這一點獲得了什麼啊?思所成慧的定解。
所以當我們經過一開始的聽聞,聽到了了不了義的分辨方式,雖然還沒有真正地了解,但是字面上已經知道該怎麼承許了。依著這個程度的理解,我們就可以分辨:這部經是了義經、這部經是不了義經;繼而依著了義的經典再深入地學習,之後才能證達了義,也就是證達空性。
總結一下:大師在這裡為我們宣說的是,我們要先以伺察意來分辨了不了義──什麼是了義的經典、什麼是不了義的經典;再進一步才能夠依著真正的了義經,而以量證達了義空性的內涵。但是即便是要辨別經典的了不了義的差別,也不是我們一般人能夠依著自力能夠做到的,必須要跟誰啊?還是要跟善知識啊!必須要依著開大車軌的論典來學習。那開大車軌是什麼樣呢?接著我們就可以學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