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04 唯無我慧能斷三有根本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們會接著學在學習之前請大家端正自己的發心為成就無上正等菩提而來聽聞毗缽舍那為什麼要成就無上正等菩提呢因為要救自他於輪迴的苦海之中像釋迦佛或者無量諸佛那樣我們要發這樣的心

今天我們要學習《廣論》的399頁有沒有找到?第7行有看到的話,就跟我一起看原文看原文喔

此中說言「雖修三摩地」者謂如前說具無分別、明等差別妙三摩地雖修習此然終不能斷除我執故云:「然彼不能壞我想。」

這一段是大師為我們解釋修次初篇》裡面所引的這段經文經典中說:「雖修三摩地」,是指前面所說的哪一種三摩地它是要具足無分別還有明晰等等特徵的這個三摩地雖然修持具有無分別、清晰還有喜樂的三摩地──就是得到這個三摩地的時候他內心也是愉悅無比的──即便是這樣,還是無法斷除我執就提到:「然彼不能壞我想就是再怎麼修持禪定只透過定力完全無法破壞輪迴根本的這個我執所以定力碰到我執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好!我們接著往下看原文

由其我執未能斷故其後仍當生諸煩惱故云:「其後仍為煩惱惱。」

由於沒有斷除我執所以之後仍會生起煩惱,「其後仍為煩惱惱」,之後還是會被煩惱強烈地襲擾只憑藉著三摩地的力量是無法斷除我執的雖然在生起三摩地的當下──不是有那個增上行外道嗎他有能力進入有頂的根本定喔這是三界中最高的禪定了透過有頂的根本定能夠暫時地降伏無所有天以下的這個粗分煩惱但是因為沒有斷除煩惱的根本之後由於種種的因緣──這種種的因緣就多了比如說外在環境的改變啊還有一個就是壽命將盡啊定力消退等等之後他還是會在心續中生起種種煩惱

不知道大家學到這裡的時候會不會有一個疑問,說:透過修行可以獲得色界與無色界定那麼所謂的無色界與色界是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來安立的呢所謂的色界可以分為四重天色界有一個位置但是無色界中並沒有這種具體的位置哪個界裡邊有位置?色界那無色界有沒有具體的位置指不出來,沒有也就是無色界並沒有所謂的高低處所的差異

如果我們想要投生到無色界的話我們必須要降伏心續中色界煩惱的現行透過修持無色界近分定來降伏色界的粗分煩惱而獲得無色界的根本定來世就會投生到無色界投生到無色界的天人的壽命會變得非常非常長無色界的天人大家可以想想他有沒有色身呢他沒有色身的就是沒有身體他只有什麼呀受、想、行、識四蘊他沒有色蘊他本身就是處在一個無色界的狀態中

投生到無色界之後無色界的天人在大部分的時間裡想想他們都在做什麼呢不像我們這樣啊!一會兒吃飯、一會休息一會又去做這個、做那個無色界的天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安住在禪定當中等到他的業力消盡之後還是必須趣向來生因為他沒有降伏老、死所以他還是要趣向於來生

如果投生到無色界有頂天天人的壽命知不知道是多少啊你們有沒有答對的八萬大劫這個八萬大劫我們想像一下人壽一百年啊!我們覺得有點短但是要如果有百歲以上我們都說:「啊,您老高壽了!」你看!有頂天的天人他們的壽命是八萬大劫那簡直不可想像地長但是因為他多半都在修禪定在入定的感覺中卻是很短的時間短到什麼程度呢有可能一下子就過了但因為他在八萬大劫中都沒有思考注意喔!都沒有思考喔就是處在類似空白的這樣一個狀態中

我們可以稍微思考一下你空白、發呆半日然後下午是不是有點遲鈍呢如果你發呆二十天然後可能就覺得有點不靈光如果你發呆個八年就是空白八年那第九年的時候你學什麼東西會很靈光嗎注意喔這裡邊發呆是處在類似空白的這個狀態他修定那個狀態是八萬大劫都沒有思考喔八萬大劫中都沒有思考所以來世無論他投生在哪裡都會變得極度愚癡可以想喔用那麼大的力氣修禪定然後生到這麼高的天上八萬大劫不能思考然後到投生業力顯現該怎麼顯現怎麼顯現投生到其他不管哪一道都會變得那麼愚癡就想想那你修這個定做什麼呢這是沒學明白吧!對不對沒有學明白

好!我們再往下看到哪兒啦?「設作是念」了,是吧

設作是念若爾由修何等能得解脫耶即前引經無間又云:「設若於法觀無我」等謂若觀察無我之法能生智慧了無我義

接下來就是想了出現了一個想法了想什麼呢?說:「如果只用這種修定、這種等持它不能斷除煩惱也不能獲得解脫那麼要透過修持什麼道才能獲得解脫呢?」大師回答說:「緊接在這段經文之後如同先前在奢摩他的章節所引述的設若於法觀無我』等是指如果在獲得寂止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去分別觀察無我之法進而發起理解無我義理的智慧。」這段經文在《廣論》343頁第8行有引過就是《三摩地王經》中說:「若觀法無我,觀已善修習是證涅槃因,非餘能寂滅雖然譯文略有不同但內涵是完全、完全相同的

我們接著看原文

又云:「既觀察已若修習。」謂已獲得無我見者將護修習無我正見又云:「此因能得涅槃果。」謂「此因即能得涅槃或解脫果。」

這段經文的第二句既觀察已若修習」,這句話是指獲得了無我正見之後就按照所獲得的定解而維繫正見並且要什麼修習勝觀獲得了無我正見之後要將護無我正見也就是要守護著、保護著無我正見用那個正知力在看對吧我們生起了無我正見之後應該要懂得如何保護這種正見──保護我們都覺得說:「我要保護這個、保護那個……。」像父母親就想要保護小孩老師也想保護學生那麼一個修行者這個時候要懂得如何去保護我們生起的這種正見為了這個正見不要退失應該要持續地串習無我正見持續地串習是什麼就是大家都知道像背書一樣欸,不停地唸一唸那這個串習是對境的時候你要去觀察

那麼修持這樣的勝觀──注意喔──修持這樣的勝觀會成為什麼的因呢就是第三句,對不對?「此因能得涅槃果」。什麼因啊這句話是指獲得涅槃或者解脫果位的因就是這個證得空性的勝觀」。那麼透過修學證達無我的勝觀能獲得什麼樣的結果呢能夠獲得涅槃還有什麼呀?及解脫的果位

那又問了說:「什麼是『涅槃』呀?」斷除煩惱障的擇滅就是涅槃的定義涅槃是梵文的音譯它義譯為「超越憂惱」、「離憂」。超越什麼憂惱呢超越煩惱障的憂惱超越是什麼意思啊就是斷除斷除煩惱障讓煩惱在心中永遠地、徹底地消失透過什麼方法而超越呢在涅槃的定義裡邊有哪兩個字啊?「擇滅」,有沒有?對,「擇滅」。注意這個「擇」字這個「擇」字顯示什麼呢就是透過了對治法無間道抉擇無我的力量而遠離煩惱──在見道無間道的時候遠離見斷的煩惱在修道無間道的時候漸次地遠離修斷的煩惱最終徹底地斷除煩惱障的時候就獲得了斷除煩惱障的擇滅也就是我們所有的修行者都想要獲得的涅槃獲得涅槃的主因是什麼呀佛陀告訴我們就是證得無我的勝觀

大家如果聽到這兒覺得有點吃力的話就可以跟法師複習一下請法師教一下呀或者我們再去了解一下

接著往下看原文到哪兒了?「設作是念」。

設作是念若爾,如由修此能得解脫若無此而修餘法能解脫否又云:「由諸餘因不能靜。」謂「若除此而修餘道全無此者,不能寂靜苦及煩惱。」此於唯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所言極為明顯

這個時候大師又提出了一個問題,說:「如果心想那麼,如同修持這個證得空性的勝觀能夠獲得解脫沒有勝觀而修持其他的道也能獲得解脫嗎?」這個問題是什麼是不是只有這條路?對不對然後大師就回答說:「經文的第四句說:『由諸餘因不能靜』」寂靜就是徹底止息煩惱的果位。「如果修習證得空性的勝觀以外的道沒有這樣的勝觀的話便沒有辦法止息痛苦及煩惱獲得解脫。」沒有辦法獲得解脫!「全無此者」的「此」是指什麼是指空正見、證得空性的勝觀即使修學其他的法門有沒有辦法斷除苦和煩惱呢是完全沒有辦法斷除苦及煩惱的

觀察一下:這段經文極為清楚地開示了什麼呀有個「」字唯有證得無我的智慧才能夠截斷三有的根本所以無論修習什麼如果沒有證得空性的毗缽舍那的話不可能徹底止息痛苦及煩惱也不可能獲得寂靜的果位這完全是沒有可能的

那就剩下一種可能這種可能就是必須修習證得無我的智慧才能截斷三有的根本才能夠獲得寂靜的果位有沒有聽清?要記住

好!今天就到這兒,謝謝大家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999若爾設作是念:若爾據藏文補譯。
39910「設若於法觀無我」「設若於法觀無我」等據藏文補譯。
39911若能將護據藏文改譯。
39912得涅槃果得涅槃或解脫果據藏文補譯。
39912如由修此設作是念:若爾,如由修此據藏文補譯。
39912若修餘法若無此而修餘法據藏文補譯。
4001謂「除此外而修餘道,若全無此,苦及煩惱不能寂靜。」此言明顯,唯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謂「若除此而修餘道,全無此者,不能寂靜苦及煩惱。」此於唯無我慧乃能永斷三有根本,所言極為明顯。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