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講我們探討過一個問題:大師說不應喜足,那麼是否意味著得到奢摩他是一件很容易喜足的事呢?是對所有人嗎?還是對某些人?那為什麼得到奢摩他之後,這個修行者容易感到喜足呢?這中間的險路歧途是什麼?分析一下!
試想一下,得到了奢摩他之後,現行煩惱都暫時壓伏了,心裡清清靜靜的,這樣的日子過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甚至五十年、七十年之後,都沒有生起煩惱,那會不會很容易讓這個修行者認為:「啊!煩惱是不是都被我掃蕩乾淨了?被斷除了吧!因為都不出現了!」所以他就認為自己已經得到解脫了,或者就誤認為這麼修下去,煩惱就會一層又一層地解脫,因此,他現在就已經是生命很高的境界,就是沒有煩惱,他還要再追求真正能斷除煩惱的空性嗎?他不會再追求了!因為這已經是最高境界,對不對?這個誤會就是修習奢摩他非常容易引生的那個岔路、歧途、險處、悲劇等等,一堆詞可以用在這上面。
所以許多外道修種種苦行,那些修行的人,他也想獲得,因為生老病死啊!沒人想經歷生老病死,他們也辛辛苦苦地修苦行,所追求的解脫之道就沒有空性啊!就是這種奢摩他。乃至於有一些內道徒──我們佛教徒,要不了解,都有可能因為得到奢摩他而自己誤認為證得空性了!就是把定和慧完全地混淆,他認為得到奢摩他的時候,就已經獲得了解脫、證到了空性,成為聖者了!因為煩惱不現起來的感覺太容易被誤認為是解脫,時間那麼長都沒有現起。其實根據有經驗的佛菩薩,就是已經證得空性、徹底鏟除煩惱的佛菩薩的看法,那根本不是鏟除煩惱的境界,對不對?功夫沒有到那個時候。
所以《弟子書》中有說:「豈有百返未經趣,豈有昔未多受樂。」沒有任何一趣、任何的天道我們不曾受生過,因此無始劫來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得到過這樣的禪定。其實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人的心裡都一顫: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得到過這樣的禪定,但沒有人因此而解脫!可能我們用我們那個心去想這是一個很難成立的事情,但這個經典都是佛菩薩講的,他們有聖言量,他們看什麼東西都不是顛倒的,有清澈的洞見──每一個眾生都曾經得到過這樣的禪定,但沒有因此而解脫。所以大師在此特別、特別地叮嚀我們,前面學的奢摩他很殊勝、很殊勝,但是「不應喜足」!
不應喜足,應該做什麼?那更進一步應該怎麼修呢?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學習的。
一起翻開《廣論》399頁,該第幾行了?第3行。我們一起看原文:
應於實性義,引發無倒決定之勝慧,而更修習毘缽舍那。
必須以修所成的寂止作為基礎,首先引發對於真實性空性的義理無顛倒定解的智慧,正確地證得了空性之後,更進一步修持勝觀。
大師為我們宣說了接下來要修的次第,先對於真實義,也就是空性,引發正確無誤的定解的智慧。首先對這個事你要有個正確的看法,對不對?要學習,引發──從我們的相續中引發。所以先要正確地證達空性,接下來再去修習毗缽舍那。
在《心類學》當中,證達與定解是同義的。肯定有人問說:「什麼叫證達啊?」證達與定解是同義。無論是證達還是定解,都分兩種層次:一種是用分別心證達,另一種是什麼?現前證達。分別心是透過義共相而了解的,比較不清晰。那現前證達呢?就是很清晰的,就像眼睛看到手一樣、就像我看到你一樣,是非常清晰的。
那麼義共相又是什麼?學過的同學應該知道。分別心是必須要透過義共相來證達的,所謂的「義共相」到底是什麼呢?在《攝類學》的定義中為:「在分別心中,將不是為一顯現為好像為一的增益分。」比如說我們都參訪寺院嘛!假如我們去參訪了月稱光明寺的華藏樓,或者我們聽別人介紹,或者是看了照片,結束之後,你晚上想想「我今天去了那個巍峨的華藏樓」,就會好像在腦海裡浮現出來了華藏樓的影像。那個影像是不是真正地矗立在月稱光明寺的那個華藏樓呢?它不是啊!它是我們腦海中的──是在分別心中卻會顯現為華藏樓,它與華藏樓是一。這樣的影像就是華藏樓的什麼?義共相。對吧?
所以一開始引發無倒決定勝解,一定是透過什麼能夠引發的這個對空性的決定定解?要親近善知識,要聽吧!要透過聞思。聞思之後我們用什麼智慧?用比量、用分別心去達到這個定解、去證達。這也就是宗大師在毗缽舍那中講述的次第,次第!先告訴我們空性正確的理解,接著再告訴我們毗缽舍那要怎麼修。在具足奢摩他的基礎上,如果又完成了空性與毗缽舍那,那就可以進一步做那件我們最高興的事情──摧壞生死的根本,可以永遠地離開老死的控制!
而如果不這麼做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就是如果不按照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呢?我們一起看一下原文。「若不爾者」,你看宗大師從正反兩方面說:
若不爾者,僅三摩地與外道共。唯修習彼,如外道道,終不能斷煩惱種子,解脫三有。
為什麼在寂止的基礎之上,一定要修習勝觀呢?如果不在寂止的基礎上修勝觀,認為只要獲得寂止就夠了,由於僅僅這樣的寂止、這樣的禪定是與外道共通的,外道也能獲得這樣的定;只串習這樣的定,無論再怎麼串習,也就會像外道他們的道一樣,只能暫時──注意──只能暫時降伏有頂天的下地以下大多數的現行煩惱,不能徹底地正斷煩惱的種子,所以終究無法從三有中獲得解脫。
這裡邊的「有頂天的下地以下」是指無所有處天以下,有頂天又稱非想非非想處天,是無色界中的什麼?第四重天。由於是三界中的頂端,所以稱為什麼?那個名字──有頂!雖然達到了三界中的頂端,但依然還在什麼?死主的口中,是被輪迴所攝的,依然不得自在的,到時候就得去死了。
所以「有頂天的下地」就是指有頂天的下一重天,比有頂天再低一重天,就是無所有處天。由於無所有處天是無色界的第三重天,僅次於有頂天,所以稱為有頂天的下地,好像地下室一般。只串習寂止,最高也只能暫時降伏無所有處天以下粗分現行的煩惱。注意喔!只是粗分的現行煩惱,不是所有的現行煩惱,例如像我執啊,只透過串習寂止是完全無法令我執不現行,沒辦法!更不用說斷除煩惱、獲得解脫。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寂止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修學勝觀。
如果獲得了奢摩他,卻不進一步證得空性、修習毗缽舍那,那麼單純的三摩地是與外道共的,只修習單純的三摩地,也就像外道的道一樣。即便我們是佛教徒,也生起了奢摩他,雖然在皈依、戒體、出離心、菩提心這方面是勝出外道的,但是這種三摩地跟外道是一樣的,沒有勝出外道。因為僅僅只修學這樣的奢摩他,最終都一樣不能斷除煩惱的種子,無法解脫三有,還是要在生死裡邊漂流。
所以為了出離生死,更進一步地幫助一切如母有情都脫離生老病死的痛苦,我們一定要學習空性!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 | 行數 | 原譯(福智第三版) | 改譯 | 改譯原因 |
---|---|---|---|---|
399 | 3 | 無倒引發決定 | 引發無倒決定 | 據藏文改譯。 |
399 | 4 | 其 | 僅 | 據藏文改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