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應該學幾頁啦?395頁第7行,在校訂本是128頁最後一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提問題:
若此非由修無我義而斷煩惱,為決擇而修何義以斷煩惱耶?
這裡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如果在此不是透過修持無我的義理而斷除煩惱的話,那麼是抉擇了什麼內容,接著修持意涵而斷煩惱呢?我們再往下看:
其中雖由此道亦斷欲界餘現行惑,然唯說名「離欲界欲」。故主要者,謂由貪欲對治而斷煩惱。又貪欲者,此為欲、貪五種欲塵,故其對治,是於欲塵多觀過患,倒執貪執取相而串習之,由此能於欲界離欲。
如果不修無我義斷煩惱,那到底修何義而斷煩惱?大師回答說:透過這種道,雖然也會斷除欲界其他的現行煩惱,但是仍然稱為「對欲界離欲」,所以主要是透過貪欲的對治品而斷除煩惱。那麼這裡的貪欲是指什麼呢?在此處是指追求並貪著五妙欲、視五欲為功德而貪著──就是五欲太好了!這個很好的,來貪!那麼貪欲的對治品怎麼辦呢?因此貪欲的對治品,就是透過各種角度把五欲視為過患,而且要執取貪欲執取相的反面而串習──就是執取它的過患,比如說修不淨觀等等,由此而對欲界離欲。有沒有聽清?
好!接著再往下看:
又雖無倒分別解了欲界過失及初靜慮功德,而有堅固了相定解,若先未得正奢摩他,則於觀擇此二德失,任經幾許串習,然終不能斷除煩惱。
即使無誤地各別了知欲界的過失和第一靜慮的功德,而且具有堅固的了相定解了,注意!但是如果沒有先修成寂止,那麼無論再怎麼串習對於功德、過失兩者的觀擇,也都無法斷除煩惱。接著再往下看:
又雖已得正奢摩他,若無明了觀察,隨修幾久,亦定不能斷除煩惱。故須雙修止觀方能斷除,此乃一切斷除煩惱建立。
另外,即使修成了寂止,如果不以了相作意進行觀擇的話,無論再怎麼修持寂止,也都無法斷除煩惱。所以必須透過修持止觀二者而斷除,這是一切關於斷除煩惱的觀點。
我們再接著看:
若如是者,分別簡擇上下諸地功德、過失之了相,時為聞成,時為思成,故為聞思間雜。由如是修,超過聞思,以修持相,一向勝解粗靜之義,是名勝解作意。
既然如此,各各分辨上下地功德與過失的了相作意,有時候它屬於聞所成,有的時候它屬於思所成,所以它是聞、思間雜在一起。透過如此地串習,超越了聞、思,以修的行相徹底地勝解粗靜的意涵,這就是「勝解作意」。那麼透過觀察修獲得殊勝輕安。獲得「第一靜慮近分定的勝解作意」,與獲得「第一靜慮近分定所攝的毗缽舍那」同時。我們再往下看:
於此《聲聞地》云:「由緣彼相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第六作意時亦云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初作意時說緣義等六事,此於餘處多返說為毘缽舍那,是故此等雖非修習無我正見,然是毘缽舍那亦不相違。故此諸作意之時,是由雙修止觀之理而斷煩惱。
在《聲聞地》中提到:「透過緣著這種相狀而修持寂止與勝觀。」並且在第六作意的段落中也有提到修持止、觀;在第一種作意的段落中有提到緣著意涵等六事,在其他地方也多次宣說了這些是勝觀,因此這些雖然不是修持無我正見,然而會違背是勝觀嗎?不違背是勝觀。所以在這些作意的階段中,是以修持止、觀二者的方式而斷除煩惱。
有沒有回答一開始這個問題?論述了很長篇回答那個問題,就是:如果不修無我義而斷煩惱,那為抉擇修何義而斷煩惱呢?修持止、觀二者的方式而斷除煩惱。到現在為止,想一想前邊我們學過的,有沒有發現斷煩惱需不需要止、觀二者?是需要的!如果沒有的話,只有一個輪子還是不行。
所以現在能夠聽聞大師對於如何斷煩惱的這種清淨論述,不是三生有幸的問題,對吧?是如獲至寶的問題。啊!應該發願要生生世世值遇這樣的教法,然後依著這樣的教法進行清淨的修行,那是難可值遇啊!每次發現講得這麼精彩和清晰的時候,我都感覺到很幸運!你們呢?好好學呀!好好學!說無以為報,還有一個〈無以為報品〉,我們都無以為報了,如果不好好學的話,就更無以為報佛恩了!所以大家要珍惜現在能夠在一起學法的因緣,好好地努力!謝謝!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 | 行數 | 原譯(福智第三版) | 改譯 | 改譯原因 |
---|---|---|---|---|
395 | 7 | 修習何義而 | 而修何義以 | 據藏文改譯。 |
395 | 7 | 雖由此道亦伏 | 其中雖由此道亦斷 | 據藏文改譯。 |
395 | 7 | 餘惑現行 | 餘現行惑 | 據藏文改譯。 |
395 | 8 | 修習欲貪 | 貪欲 | 據藏文改譯。 |
395 | 8 | 其欲貪 | 又貪欲 | 據藏文改譯。 |
395 | 8 | 貪欲 | 欲、貪 | 據藏文改譯。 |
395 | 9 | 故能 | 故其 | 據藏文改譯。 |
395 | 9 | 違貪欲相而善修習 | 倒執貪執取相而串習之 | 據藏文改譯。 |
395 | 9 | 此雖無倒了解諸欲過失 | 又雖無倒分別解了欲界過失 | 據藏文改譯。 |
395 | 10 | 隨久觀修此二德失 | 則於觀擇此二德失,任經幾許串習 | 據藏文改譯。 |
395 | 12 | 此一切伏斷煩惱共同建立 | 此乃一切斷除煩惱建立 | 據藏文改譯。 |
395 | 12 | 如是別思 | 若如是者,分別簡擇 | 據藏文改譯。 |
395 | 12 | 善了其相 | 之了相 | 據藏文改譯。 |
395 | 13 | 故此作意聞思間雜 | 故為聞思間雜 | 據藏文改譯。 |
395 | 13 | 唯有修相 | 以修持相 | 據藏文改譯。 |
396 | 1 | 《聲聞地》 | 於此《聲聞地》 | 據藏文補譯。 |
396 | 1 | 於所緣相 | 由緣彼相 | 據藏文改譯。 |
396 | 2 | 毘缽舍那中亦多宣說 | 多返說為毘缽舍那 | 據藏文改譯。 |
396 | 3 | 止觀 | 止觀之理 | 據藏文補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