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147 依靠寂止而對欲界離欲的方法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今天我掐指一算還有大概7、8講我們就學完第一輪的〈奢摩他〉了你們覺得開不開心所以要打起精神來專注地聽聞今天我們要學廣論》394頁倒數第3行校訂本是127頁倒數第4行好!請大家和我一起看原文

第二、依奢摩他離欲界欲之理唯修前說具足明顯、無分別等眾多殊勝正奢摩他全不修習二種勝觀不能暫遮欲界所有現行煩惱況能永斷煩惱種子及所知障故欲離欲界欲得初靜慮者應依此止而修勝觀

依靠寂止而對於欲界離欲的方法如果僅僅串習前面所說的具足清晰、無分別等等眾多特徵的寂止而不修持兩種勝觀中的任何一種如果這樣的話就是連欲界現行煩惱都沒辦法暫時壓制更何況要斷除煩惱種子和所知障呢因此,如果想要獲得能對於欲界離欲的第一靜慮的話應當依靠這種寂止而修持勝觀

好!我們再往下看有人提問題了,說

若爾前說唯修寂止能伏現行煩惱豈不相違

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說:「如果獲得了寂止之後不修持世、出世間的任何一種勝觀就無法壓制欲界現行煩惱的話前面好像不是這麼說的前面說僅僅是串習寂止就能夠壓制現行煩惱有這種說法那這樣不是相違了嗎?」有沒有聽清這個問題?就是你說唯有透過毗缽舍那才能壓伏或斷除煩惱但前面也說奢摩他具有令煩惱不現行的功德呀意思就是奢摩他也可以壓伏煩惱前面那麼說、現在這樣說那是不是自語相違了

然後我們看看大師怎麼回答這個問題你們有答案嗎還是覺得這個問題是合理的我也這麼想看原文

答:無有過失前者是依世間毘缽舍那攝入奢摩他中而說此依二種毘缽舍那前行第一近分所攝奢摩他說

大師回答說:「沒有過失因為前面所說的寂止是就世間勝觀納入寂止的範疇而言」,注意!世間勝觀納入了寂止的範疇而言,「而此處是就兩種勝觀的前行第一近分定所包含的寂止而說。」前面提到奢摩他可以壓制煩惱是將世間毗缽舍那也攝為奢摩他而說的意思就是透過世間的奢摩他與毗缽舍那可以壓制煩惱這裡邊提到只有奢摩他的話連煩惱現行也無法壓制是指完全沒有獲得世間或出世間的毗缽舍那只獲得了兩種勝觀前行的第一近分定所攝的奢摩他單純這樣就連煩惱的現行也是無法壓制的有沒有聽清

大師認為那兩個問題有沒有相違背呢?沒有的因為什麼?因為我們觀察一下它解釋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前面說到奢摩他的功德的時候提到僅僅串習寂止就能壓制現行煩惱那是以什麼是以世間毗缽舍那攝為奢摩他的角度而說的並不是說只用奢摩他對治煩惱現在講到對治煩惱──對治煩惱分為兩種哪兩種暫時壓伏和根本斷除的對治從對治的角度來說僅僅具有奢摩他沒有壓伏煩惱的作用

此處的奢摩他,是指還沒有生起毗缽舍那的奢摩他生起了奢摩他的時候因為在定中內心會非常寂靜、非常沉穩煩惱不會現行的現在說的是對治煩惱是讓欲界的上品煩惱不會現起中品煩惱不會現起下品煩惱也不會現起講到各別煩惱的對治從這個角度來說僅僅具有奢摩他是無法成辦的唯有透過什麼毗缽舍那才有辦法對不對

有沒有發現要對付煩惱的話沒有毗缽舍那有沒有辦法是沒有辦法的它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好好發願了解什麼是毗缽舍那乃至深學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注意!注意!不要走神

能引離欲毘缽舍那略有二種謂由諦為相及粗靜為相離欲之理此說由其後道成辦離欲之理此中所依者謂未少得無我正見諸外道眾及正法中具足無我見者二所共修

看這一段,修成離欲的勝觀要透過幾種辦法呢透過二種辦法第一種辦法,就是具有諦實行相的離欲第二種是什麼是具有粗靜行相的離欲這裡邊講的是指透過後面的那種道修成離欲的方法這之中的所依有毫無無我正見的外道以及具足無我正見的內道這兩種人都有在修習

我們再往下看所以又有問題了

彼修何道而斷煩惱如《聲聞地》云:「為離欲界欲極起精勤諸瑜伽師由七作意方能獲得離欲界欲何等為七謂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作意、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

至於是修持什麼道而斷煩惱呢就如《聲聞地》中說:「為了遠離欲界的貪欲而至極精勤的瑜伽師他們會怎麼做呢他們會透過幾種作意七種作意而獲得遠離欲界的貪欲注意!這個作意是這樣作意哪七種呢你們會說吧!一起說了相、勝解、遠離、攝樂、觀察作意以及加行究竟、加行究竟果作意再往下看

此中最後是離欲界欲而入根本定時作意故是所修前六是為能修

這裡邊大師又幫我們做一個簡別了說其中最後一者加行究竟果作意」,是對於欲界已經離欲而進入了根本定時的作意所以是什麼是修持的成果了他已經修成了那個成果那麼從「了相作意到「加行究竟作意」之間的前六種作意都是能修的因就是能達到最後一種作意的什麼?因啊最後一個是果有沒有聽清

在我們學習經典的時候師父也常教我們要認真閱讀祈求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的加持還要集資淨懺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深入教典的內義不只是浮泛地聽聞那麼深入教典的內義能使我們得到什麼利益呢增加智慧一邊隨喜也會有福報,對不對那增加智慧又能做什麼呢像我們在很多事上不知取捨陷入迷悶的一種狀態或者常常惆悵,或者有一些事放在心上就去不掉了看起來那事情非常大但是究竟是因為智慧無法超越它所以提升智慧可以使我們的生命遠離各種憂惱那麼提升智慧的最佳方式就是深入經藏啊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深入經藏怎麼深入就是聽啊!學啊提問題啊!再研究啊反覆地切磋啊多閱讀教典就是大家現在正在做的這種善行所以要堅持下去好!謝謝大家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9411離欲離欲界欲據藏文補譯。
39412且不能伏不能暫遮據藏文改譯。
39413前說修奢摩他能伏煩惱現行若爾,前說唯修寂止能伏現行煩惱據藏文改譯。
39413前依世間毘缽舍那悉皆攝為奢摩他而說前者是依世間毘缽舍那攝入奢摩他中而說據藏文改譯。
3951初禪第一據藏文改譯。
3952由諦行相及由粗靜相由諦為相及粗靜為相據藏文改譯。
3952離欲成辦離欲之理據藏文補譯。
3953修此之身此中所依者據藏文改譯。
3954勤修觀行極起精勤據藏文改譯。
3955觀察觀察作意據藏文補譯。
3955最後作意是證離欲根本定時所有作意,即所修果,前六作意是能修因此中最後,是離欲界欲而入根本定時作意,故是所修;前六是為能修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