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124 成就寂止的標準(五)

大家好很高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還是要再提醒一下發心記不記得在《廣論》的第20頁中有說過:「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發勇悍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這一段我們可以常常地放在心裡想一想要以一個為利有情願成佛這樣的心來聽法

在今天講的《廣論》中有引到安慧論師所說的話我們先介紹一下安慧論師安慧論師是唯識宗的祖師是誰的弟子是世親菩薩的四大弟子之一又名堅慧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安慧論師他的上一生是一隻鴿子當時世親菩薩在一間房子裡邊誦經那隻鴿子非常有善根經常飛過來聽經由於那隻鴿子恭敬地聆聽世親菩薩背誦了許多許多的經典牠死後就轉生了投生為南方一位商主的兒子最奇特的是他在出生的當下就會說話了他在出生當下就問:「世親菩薩在哪裡?」由於這個因緣他七歲就到世親菩薩座前學習很早就遇到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了

安慧論師他通達五明特別精通大小乘所有的對法一切的行持都請示度母這個有沒有想起阿底峽尊者他也是一切的行持都請示度母看看這些祖師的行為他不自己拿主意全部都請示度母在世親菩薩入滅之後安慧論師就透過多次的辯論戰勝外道並且對很多很多的經論特別是對世親菩薩的論典加以註解成為世親菩薩的弟子中善巧阿毗達磨的論師

那我們現在就開始今天的廣論》382頁最後1行校訂本是104頁第3行

記不記得前面講到什麼前面講到輕安能給予我們極大的自由我們能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去行善就是身心堪能那麼什麼是「身心堪能」呢我們接著學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看安慧論師是怎麼解釋身心堪能的看書

如是亦如安慧論師云:「此中身堪能者謂於身所作事輕利生起心堪能者,謂令趣正作意之心能得適悅、輕利之因餘心所法以若具此,能於所緣無滯運轉是故名為『心堪能性』。」

安慧論師說:「其中身堪能就是指能夠產生身軀行動的靈活輕盈。」一種狀態呀!「心堪能是使處於正確作意的內心能夠舒適而輕盈的因另外的心所法如果具足心堪能就能夠毫無滯礙地趣入所緣所以名為『心堪能』。」

你們有沒有發現安慧論師他說身堪能其實就是身輕安啊它就能使行者在修善的時候身體非常地輕盈而且常保輕盈而心堪能就是心輕安它能使行者在心緣到善所緣的時候──像我們緣善所緣的時候一會兒跑了、一會兒跑了然後很緊,它不是這樣的──促使心緣善所緣的時候感到舒適、輕鬆它的本質就是屬於心所大家想一想這種輕安是不是自己跑來的不是的它要經過長時間地學習、修學才能夠生起所以相較於與一般的善心相應的輕安它就更為殊勝了如果能生起這樣的心的話就能夠任運安住於善所緣所以又稱為什麼心堪能

總之雖欲功用斷除煩惱然如拙於事者趣自事業畏怯難轉若得輕安如是身心不堪能性皆除遣已遣使身心極具便利

總而言之雖然要勤奮地斷除煩惱卻像一個能力不足的人可是他卻要執行自己必須完成的一個任務一樣由於害怕就不敢去了難以趣入可是如果獲得了輕安的話這樣的身心不堪能就全都排除掉了所以身心將非常容易甚至是極端容易駕馭的那麼,再接著看

如是身心圓滿堪能是從初得三摩地時便有微細少分現起次漸增長至於最後而成輕安、心一境性妙奢摩他又初微故難可覺了後乃易知

這樣的身心圓滿堪能從最初獲得三摩地的時候就會生起微細的少部分其後逐漸增強直到最終轉為輕安與一心專注的奢摩他而在最初它由於什麼由於微細因此難以發覺但是後來就會容易發覺為什麼?因為它不再微細了

好!我們再往下看

如《聲聞地》云:「唯於其初發起如是正加行時起心輕安若身輕安、身心堪能微細難覺。」又云:「即前所有心一境性身心輕安漸更增長由此因果轉承道理而能引發粗顯易了心一境性、身心輕安。」

這一段在說什麼呢我們可以解釋一下因為《聲聞地》中說:「唯有在最初發起正確加行的時候所產生的心輕安或身輕安以及身心堪能都很微細難以察覺。」又說:「一心專注以及身心輕安更增強的時候透過一個接一個因相繼承襲的方式引發粗顯而易於察覺的一心專注、身心輕安。」

總之,如果獲得輕安的話一旦想要斷除煩惱就能夠除掉一種狀態什麼狀態就像自己在面對沒有足夠的能力去解決那個問題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會直接感覺到是那個問題很棘手而不是我能力不行這個時候就會不了解自己是身心對於難點感到畏怯的一種心理狀態這是沒有得到輕安之前容易出現的問題或狀況但是得到了輕安除掉了這種狀態之後我們就得以隨心所欲地掌控身心不受任何阻礙

假如我們要去行個善法的話身體感到疲勞、心裡也感到累但是反過來有的時候行惡法的時候卻很容易身心放逸也非常簡單這是什麼毛病呢就是身心粗重在作祟但是有了身心輕安遣除了身心粗重因為具有身心的堪能性就很容易行善法非常地有福報了

這裡邊有沒有出現一個讓我們眼前一亮的事情──哇!這是什麼原來修奢摩他也可以解決身體疲勞、內心疲憊呀

那之前我們都用些什麼方法一般都用休息、放鬆還有旅遊來解決身心疲憊,對吧有人還用看電影的方式來舒壓或者放鬆自己但有沒有發現得到了輕安之後可以遣除身心的粗重可以解決身體的疲勞還有內心的疲憊在我們熟知並廣泛地應用了眾多的方式之後修奢摩他是不是解決之道也是解決之道有沒有發現又多了一個辦法而且這個辦法它不會解決完身體疲勞和心理疲憊就算了我們還可以用修奢摩他得來的這個狀態、用這個方法來了解空性進而成辦一切善法非常非常地划算美不美妙啊非常美妙謝謝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8213如是亦如據藏文補譯。
3831身堪能者此中身堪能者據藏文補譯。
3831謂趣正思惟,令心適悅、輕利之因心所有法;由此相應於所緣境謂令趣正作意之心,能得適悅、輕利之因餘心所法;以若具此,能於所緣據藏文改譯。
3832總略應知若得輕安,於斷煩惱起功用欲,如行難行,恆常畏怯身心難轉不堪能性皆得遣除,身心最極調柔隨轉總之雖欲功用斷除煩惱,然如拙於事者趣自事業畏怯難轉;若得輕安,如是身心不堪能性皆除遣已,遣使身心極具便利據藏文改譯。
3834據藏文改譯。
3835據藏文改譯。
3835先發唯於其初發起據藏文改譯。
3835若心輕安,若身輕安,身心調柔微細而轉,難可覺了起心輕安,若身輕安、身心堪能,微細難覺據藏文改譯。
3837輾轉轉承據藏文改譯。
3837強盛粗顯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