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69 觀察安住所緣的修正念法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上一次我們學到以正念將內心安置於所緣的時候可不可以發起觀察「是否善為執持所緣」的分別心呢還記得宗大師的回答是什麼嗎四個字:「定須觀察。」就是一定要觀察而且引了《修次中篇》作為依據今天我們就繼續往下學請大家翻開《廣論363頁倒數第2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

此非棄捨三摩地已如是觀察是住定中觀其是否如前而住根本所緣若未住者當觀隨逐沈掉何轉非纔住定時太短促亦非太久是於中間時時觀照若於前心勢力未盡修此觀察生心力已力能久住亦能速疾了知沈掉有此所為

這一段是在講當我們觀察內心有沒有善為執持所緣的時候是不是捨棄了三摩地而觀察呢宗大師說這不是指捨棄三摩地而作這樣的觀察而是在安住於定這樣的狀態中觀察是否像之前一樣還是安住在根本的所緣如果沒有安住在所緣上那麼是趨於沉掉當中的哪一者呢

並且在安住等持之後不是太過短促,也不是拖了太久在這個之間就要時時地觀照不是太快地觀察也不是經過太久之後才觀察在先前內心的力量與威勢──注意──尚未消盡時這麼觀察這顆心的威勢生起之後能夠長久地維繫維持有力的狀態以及迅速地了知有沒有沉沒啊?有沒有掉舉啊具有著這樣的目的所以才這麼修的

那麼對於我們初學者在緣所緣境的時候比如說緣著佛像的時候就要以正念讓自己知道──什麼是正念啊?就是:「欸我還在觀想佛像,我在想著佛像。」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醒自己:「我有沒有在觀想佛像我有沒有在想佛像?」這點是很重要的這個反觀和反問是很重要的如果不這樣做的話就會發生什麼呢發生過了很久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心已經隨著散亂到處游走走神良久忽然驚覺:「啊,我在幹什麼!」有人甚至忘了自己在座上觀修可能都跑到大街上去了,他的心

所以只有在修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醒自己然後才會在心隨著散亂而走的時候立刻發現就像我們特別不想忘記某一件事就要不斷地去想它比如說我們答應了某一個人一定要做某件事我們就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特別害怕忘了那麼在修定的時候我們也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有沒有在緣善所緣啊?」「我有沒有在想佛像啊?」如果認為觀修禪定的時候不斷提醒自己就是散亂甚至有人認為就是相執──其實如果照他說的,是沒有辦法生起強而有力的正知、正念──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定須觀察!」

要以正知觀察內心的這個狀態那是不是指放掉了正在修的三摩地之後才去觀察呢不是的!不並不是指放掉正在修的三摩地之後才去觀察而是當心安住於所緣境的時候我這個心安住於所緣境的時候要抽一部分心力從旁邊去看內心當下的一種狀態好像一下子分成了兩個一個負責安住善所緣一個負責偵察的──「欸,你有沒有在做事情你有沒有在工作有沒有在緣善所緣?」那個要在旁邊看著

這種看著的感覺可能有點像用餘光看著但是這個餘光也是滿犀利的因為一旦發現心沒有安住在所緣境上的時候就要接著去再往深了觀察:「欸,我到底是被沉沒、還是被掉舉所擾亂了呢?」並且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法加以對治

什麼時候觀察呢什麼時候觀察呢既不是在內心安住於所緣境之後立刻觀察也不是在安住許久拖了很久之後才作觀察而是適時地檢視內心的狀態要是觀察的次數過於頻繁反而對於內心的安住造成一個可能不利的影響如果在正念還沒有消失之前依照前面的方式來觀察內心它的作用是很強的比如說可以讓心力提升而且可以讓安住的時間拉長還有一點就是,能夠馬上覺察內心是否被沉沒或掉舉所影響所以強調了這個觀察力的重要性

你不能太頻繁,也不能剛緣所緣然後立刻就開始觀察也不能拖很久之後不觀察什麼時候是這個觀察力現起的時候呢就是當你內心的威勢還在的時候要起觀察這個也要在我們上座專修的時候自己去訓練然後獲得這種經驗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文

如是時時略憶前緣而修者亦為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所須故為修念之法

同樣地時時稍微憶念先前的所緣而修習也是為正念強而有力與持續運轉之因所必須的所以是修習正念的方法有聽清嗎那接下來

如《聲聞地》云:「云何心一境性謂數數隨念同分所緣、流注、無罪適悅相應令心相續,名『三摩地』,亦名為『善心一境性』。其中是於何等數數隨念謂於正法聽聞、受持從師獲得教授、教誡以此增上,令其定地諸相現前於此所緣以流注念隨轉投注。」

這一大段是說哪一本論?《聲聞地》中,《瑜伽師地論》對吧其中的《聲聞地》說:其中什麼是一心專注就是指透過先前的聞思,反覆地回憶是一個回憶然後緣著同等的所緣持續、無罪而具足歡喜的內心續流這也稱為「三摩地」,也稱為「善心一境性」。「善心一境性」就是專一的善心是不是很美其中,是對什麼反覆回憶呢是指對於所聽聞、受持的正法以及從師長那兒我們所獲得的教授還有教誡由此而現起等引地的相狀以持續的正念趣入投注於那個所緣接下來

辨中邊論疏》亦云:「言『念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住心教授』之斷語。」

辨中邊論疏》中也這樣說:「所謂的『正念是指不遺忘所緣』,是描述『內心詮說令心安住的教授』的斷語──斷定之語。」這個「斷語」,格西拉解釋為立宗、確定的語句也就是最終斷定的解釋或者結論我們再往下看

故依念者為於所緣滅除散亂忘念由是滅彼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所緣即是數數作意所緣譬如恐忘一所知義數數憶念即難失忘故若時時憶念所緣是生有力正念所須心於所緣緊持不散而作偵察是生有力能覺沈掉正知方便是故應知若謂此等皆是分別而遮止者極難生起有力正念正知

還是在講這個,說因此依止正念──現在這一大段都在講這個──是為了什麼呢就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再說一遍是為了遮止從所緣散亂的遺忘所以能遮止遺忘的不忘所緣就是內心所詮說的這個所緣了也是反覆作意所緣例如擔心遺忘某些我們已經知道的義理的時候如果在心中反覆地回憶會不會也就難以忘記啊就是一樣的啊

因此時時憶念所緣這是生起有力正念所必須具備的而內心不從所緣散到其他的地方牢牢地攝持而進行偵察這就是使了知沉掉的正知變得有力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知道如果認為這也是分別心然後要把它去掉那麼你就很難生起有力的正念、正知了這跟上面說的都是一樣的,對吧有沒有聽清楚

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除了適時地以正知觀察來調整內心之外還必須要提醒自己保持正念就是一遍一遍地提醒,對吧這也是加強正念使其能夠成為一個正念的續流我們要準備的一個條件,必備的所以在《聲聞地》中強調了這個「修正念法」。好多論都在說這個問題在講正知、正念對吧

關於反覆憶念所緣克主傑大師的止觀難點筆記》中有說:「如此安住的時候」,安住在所緣的時候,「反覆地憶念粗分的根本所緣」,就是不要忘了,「如果太快的話會產生掉舉」,還是說那個觀察的意思,「太緩的話就會產生沉沒所以要適中以修持所緣依處來說在先前有力相續的決定識的狀態之中再次地令心定解粗分的顏色、形狀這些正念」;那如果我們觀無我就是「修補特伽羅無我的時候要在先前有力定解無自性成立的這個決定識的狀態中再次地刻意令心顯現自性成立然後再憶念自性成立不存在的這個正念。」就是再憶念破它的一個正念

今天這一講我們講得有點多希望大家能夠課下的時候多複習一下雖然有點多──舉的經典也多祖師的語錄也多但是都在教我們一件事就是:正知、正念是怎麼配合的什麼狀態下怎麼用心都是金子般的經驗啊所以能夠聽到這樣的傳承教授你們很開心吧一定要好好珍惜、依教奉行

今天就上到這裡

謝謝大家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6313住否是否如前而住據藏文改譯。
3641未盡勢力勢力未盡據藏文改譯。
3641能生心力相續久住生心力已力能久住據藏文補譯。
3641了知沈掉了知沈掉,有此所為據藏文補譯。
3642然能時時憶念所緣而修者,心須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故應修念如是時時略憶前緣而修者,亦為有力、相續運轉正念之因所須,故為修念之法據藏文改譯。
3644何等名為數數隨念其中是於何等數數隨念據藏文改譯。
3645於此所緣正念流注隨轉安住於此所緣以流注念隨轉投注據藏文改譯。
3645《辨中邊論釋》《辨中邊論疏》據藏文改譯。
3645亦云據藏文補譯。
3645言『念能不忘境』者,謂『能不忘住心教授意言』之增語言『念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住心教授』之斷語據藏文改譯。
3646故修正念為於所緣滅除忘念,能滅之明記所緣者,謂所緣意言故依念者,為於所緣滅除散亂忘念,由是滅彼不忘所緣者,謂以意言所緣據藏文改譯。
3647所知少義一所知義據藏文改譯。
3648於所緣境攝心不散而正觀察心於所緣緊持不散而作偵察據藏文改譯。
3648若謂是故應知,若謂據藏文改譯。
3649應知難生極難生起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