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南普陀版)106B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南普陀版第一零六卷.B面

那麼上面呢,道理以及經證,以及經證。下面呢就是特別地來一個分辨跟斥破,有很多錯誤的概念。因為一開頭的時候,已經有說明了,就是那個堪布,那個漢地那個堪布,在這個西藏留下來這個惡劣的影響。那麼,下面就是啊善巧地辨別它。

又若執謂唯應修空餘不應修,世尊親為敵者而善破斥,

說有的人還執著說:「只要學空啊,其他都不要了,空當中具有一切。」這個啊,不對!佛陀他親自斥破這件事情。所謂佛陀所說的「敵者」的話,就是錯誤的見解。他那個見解跟世尊所說的相反的,敵體相反的,那一種說法,不對的。看!佛陀老人家親自說明:

謂若果爾,則菩薩時多劫行施,護尸羅等,悉成壞慧未解了義。

假定像上面所說的,上面怎麼說啊:「你安住在空當中就對啦!因為你所有的分別都是分別,那個分別啊都是生死當中的事情。佛陀是以無分別智,你這樣去又要忙這個、又要忙那個,這個錯啦!」這個是錯誤的邪解、邪執分別。假定這種邪執分別是對的話,那麼佛陀在菩薩因地當中,多生多劫行的布施等等,那豈不是錯了嗎?因為像你這樣說,你安住在這個不要動腦筋的,世尊就偏偏要布施、要持戒,捨頭目腦髓,他這樣做,豈不是像你這樣的觀點來說,他壞了智慧,就錯掉了嗎?嗯!所以上面這個話是這樣。不但如此,道理說明了,下面引那個經證。

《攝研經》云:

那個經上面世尊跟彌勒菩薩兩個人說:

「彌勒,若諸菩薩為欲成辦正等菩提,修行六種波羅蜜多。

喏!卻說得很清楚。說這個菩薩呀,不像聲聞,聲聞只管自利就算完了,菩薩要辦無上正等正覺,所以要廣行六度萬行。但是啊,

然諸愚人作如是說,菩薩唯應修學般若波羅蜜多,何須諸餘波羅蜜多。

那是愚人,錯誤的,「啊,菩薩只要學空就行啦!」波羅蜜多,說別的不要。

此是思惟,破壞諸餘波羅蜜多。

這種想法以及他這種觀念,是破壞其他的六度,錯的。

無能勝,

「無能勝」就是彌勒菩薩的,翻成我們中文的一個意義。

此作何思。前為迦希王時,為救鴿故自肉施鷹,豈慧壞耶?

這我們曉得,佛在因地當中啊,那麼為了布施救一隻鴿子,這個公案。說:「我以前哪,在因地當中為迦希王的時候,為了救鴿子,把自己的身體布施送給老鷹吃,這樣做,難道就壞了智慧了嗎?」

彌勒白言,不也世尊。

彌勒菩薩說:「不啊,世尊啊!」

世尊告曰,彌勒,我昔修行菩薩行時,修集六種波羅蜜多相應善根,是諸善根有損我耶?

他們問答詳細地辨明。這個辨明怎麼說呢?世尊又說了,說:「彌勒啊,我在因地當中學菩薩行的時候,為了要修集這個六波羅蜜,六度萬行相應的種種善根,做的這種事情,難道對我有損害嗎?」彌勒怎麼說?

彌勒白言,不也世尊。

彌勒菩薩說:「不!世尊哪,不!對的,要這樣做的。」換句話說,這個時候他們兩位對答,讓彌勒菩薩證成要廣行。反過來,世尊也說,

世尊告曰,無能勝,汝亦曾於六十劫中正修布施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尸羅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忍辱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精進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靜慮波羅蜜多,六十劫中正修般若波羅蜜多。

喏!不但是我呀,你也是同樣地要花這麼多的時候,專門修這個六度。

彼諸愚人作如是說,唯以一法而證菩提,謂以空法。此等未能清淨諸行。」

有很多愚癡的人這麼說呀:你只要修一法,修什麼?空。這個根本不了解,他的行持也不對呀!所以我們現在有很多人,只是講那空:「唉呀,就空啊!」布施也不要了、持戒也不要了,說起來空。所以大家了解啊,所以說不該空的都空掉了,該空的都沒有空啊!毛病都在這個上頭啊!否則的話,變成功佛都錯了,這一點是這樣,下面一層進一層地來說明。

那麼關於上面這個佛陀,這個救鴿布施老鷹這個公案,容或有的人不了解,說一下。佛陀在因地當中修行的時候,那時候他這個正在坐在那個、正在修行。那麼修行啊,就有一個天帝來試驗我們世尊,這樣。那麼化成功一個鴿子,一隻老鷹──實際上那個兩個都是啊,一個是梵王,一個帝釋──那麼來追,那隻老鷹追那個鴿子。那個鴿子啊,就跑地來躲在那個世尊的那個懷抱裡邊,結果這樣,那麼這個老鷹就追著來。追著來了以後,那個菩薩正在修行哪,一看:欸,一隻鴿子躲在那地方一直發抖,再一看這老鷹追上來了。那麼這個老鷹要追牠啊,他保護牠,這老鷹不能下來,這樣。

那麼因為世尊誓願布施身肉頭目腦髓解救一切眾生,現在這隻鴿子這麼苦啊,他當然要救護牠了。那老鷹就說了:「欸,你救鴿子沒錯啊,但是你救了鴿子,我餓了肚子我沒得吃啊!我不是受損了嗎?」那麼那個世尊就跟牠說:「是啊,那你可以找別的東西吃啊!」牠說:「不行,不行!我這個習性就是如此。一定要非要這個新鮮的肉才可以,其他的東西吃了不行,那你救了牠不是害了我了嗎?」「那好、好,既然你要新鮮的肉的話,我發誓要救,我把我身上的肉割給你吃。」「那可以。但是呢,割是可以的,要一定這個重量一樣地重哦!你不能少我一點哦!」「好、好、好。」這樣。

然後呢?他自己拿這個刀,我們無法想像的,啊!拿這個身上面去割,割下來。那因為他是梵王啊,是帝釋來試驗的,所以他有神通。結果拿那個磅秤去磅的話,你割下來的肉啊,就是沒有那隻鴿子重。那個鴿子擺在那一頭,然後呢那個世尊的肉放在那一頭,怎麼割啊,就那個鴿子就是重。這身上的肉最後都割掉了,啊!那個你想想看,不要說我們身手割掉了,叫你隨便劃一刀,你就受不了了,而他自己動手啊!那個時候他人已經昏了,昏過去了。後來想:「唉,我多生多劫以來就為了這個事情而精進,今天有這個機會圓滿我的布施,這怎麼可以啊,無論要發大精進!」這樣。然後呢,他最後說:「好,我人統統爬上去!」這樣了不起啊!他最後就用盡平生最大之力,人就爬到那個上頭去,那時大地六反震動啊,這樣。那個是世尊哪,因地當中生生世世這種公案太多、太多了。

所以這個地方特別說明,假定像前面,就是說那個支那堪布這麼說:「你只要安住在無分別當中啊,什麼都不管啊,那就對啦!」說:「你要想布施、要持戒,那個是有相的分別啊,那個都是世間的事情啊,修學佛法不是那樣的。」假定像他這樣說是對的話,那世尊親自說:那麼這樣做的話,我因地當中做這個都做錯了。欸,結果世尊跟彌勒菩薩兩個都親自說──這個沒有錯。世尊固然沒有錯,彌勒菩薩也是這樣做,六十劫當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所以我們現在啊,剛剛開始修道的時候,觀念千萬不能錯啊!他已經到了這種程度,尚且這麼重視,我們凡夫如果不從因地上面努力,說這個也不要、那個也不要,請問你成什麼?你什麼都不成,地獄種子有分。為什麼說地獄種子有分呢?很簡單嘛!佛是圓滿的經教告訴你這樣,經過你這麼歪曲解釋,那麼人家把佛經的正義把它曲解掉了。換句話說,我們的確一番好心想去弘揚佛法,結果卻把完整的教法,被我們這種誤解而損害掉了,效果是什麼?所以佛一再說,你呀,殺羅漢乃至於破壞所有的佛塔,乃至於把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羅漢殺掉了,對不起,謗法之罪呀還要重!現在這個大乘經典講的那個,這樣了不起的空法,我們誤解了以後,那豈不是產生最大的罪障嗎?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墮落逃不了,還說能修行成功嗎?就這個地方啊,我們特別應該認識。所以他下面緊跟著說:

故若說云,有空解者不須勵力修方便分,是謗大師昔本生事,為是未解了義之時。

所以有的人說啊:你真正有空解,換句話說,你證得了空性以後啊,其他的就不要的,其他的不要努力的。對不起,那個是毀謗我們佛陀因地當中,這是第一個;還有呢,對這個真正的了義經的特質,他並沒有解了,沒有解了。又謗人、又謗法,不得了地嚴重啊!

設作是念,由種種門修施等行,是未獲得堅固空解,若有空解即此便足,是大邪見。

所以有人說啊,說:「你布施這個東西都是什麼,你對這個空性並沒有正確堅固了解,如果你真正地正確堅固了解的話,那就夠了。」對不起,這種看法是大邪見,完全錯了!所以眼前我們所謂禪宗最鼎盛,大家總覺得禪宗講空的,實際上呢,對於這個禪宗也根本不了解。前面曾經說過,今天再引一下,大家還記得溈仰宗的師弟兩位,這是開山大祖師啊,他的老師溈山祖師問他的徒弟仰山,說:「這個《涅槃經》在你看起來有幾卷是對的,佛說的;幾卷是錯的,魔說的?」他徒弟怎麼講啊?仰山怎麼說啊?「師父啊,對不起,我看起來都是魔講的。」欸,《涅槃經》,《大般涅槃經》,他徒弟居然說都是魔講的,這什麼話啊!結果他老師不但不說他不對呀,還讚歎他,說:「哎呀,向後佛也奈何不了你。」對了,你對那個正知見把握得很正確,你自己一旦認得了以後啊,任何人都不能動搖你。換句話說,那個時候講的什麼呢,他真正正見到空性的時候。至於他究竟證的位次是加行位上面的,見道位上面的,那我們不管,總是見到空性的時候。空當中實際理地是一塵不受、一塵不染,還有什麼好談的!

因為我們從這個上面看起來他好像講空吧!欸,看喏!下面這句話大有道理喔!所以,他自己的內證的經驗報告他老師,他老師非常讚許說:「對了,對了,你完全對了!」但是,他下面一句話說:「師父啊,我這個見地是有一點哪,但是呢我的行處呢(就是說我的方便呢,我的修行呢),對不起,這個是沒有。」所以他老師緊跟著說:「這個地方啊,是只貴子見地,」是先看看你見地見到了沒有,「不說子行履」,暫時關於你行持的地方不講。

我在若干年前有人曾經跟我說「只貴子見地,不貴子行履」,一字之差就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他就是說,只貴你的見地,行履啊不管的。實際上呢,他們師弟兩個說的是說:先你要先見道,然後根據你的見道然後去修道,所以是現在啊先看看你見了沒有,這個行的事情啊,還暫時不要說。你見到了,根據你正確的見解然後去做,所以我們常常說先得根本因,然後呢再去圓滿它,記住喔!所以一字之差,他大修行人尚且五百世墮野狐啊,我們現在這個凡夫啊,再一念之差的話,那不曉得錯到哪裡去了。這個是,喏!就禪宗。

實際上拿我們前面來說,前面那個經上面,《攝研經》上也說得很清楚嘛!他六十劫當中修這個、六十劫當中修這個、六十劫當中修這個……。所以我們這些祖師啊,他在這個多生多劫當中,那段時候是專修般若波羅蜜多,所以他重視的是那個,那個時候他其他的不管,這樣啊!所以我們還記得吧,一開頭的時候告訴我們很清楚,我們必定下腳第一步,最圓滿的教法怎麼走法?就是下腳第一步,把這個整個的輪廓認識了,然後呢找到自己進去的這個方便。那個時候你進去的時候,一點都沒錯,一門深入,可以不管其餘。等到你這個做到了,然後呢更進一步,一樣一樣地加起來。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只能說:我現在條件不夠啊,只能在這個上頭啊!

同樣地,正因為我們現在如此,所以現在這個時候我只能念佛啊,看見你參禪啊,哎呀,我讚歎不已;看見你學教,我讚歎不已;看見你持戒,我讚歎不已;看見你學密,我讚歎不已。然後我們互相讚歎、互相幫助的話,那麼靠著每一個人盡一點力的話,這個佛法完整的、完整的內容還可以具體而微地存在世間。雖然我們個人做不到,確是靠不同的人,把那個圓滿的佛法還撐起來,這個是必然的結果。反之,你得不到的話,大家偏在一方面,就覺得修行就要這個了,別的也不要了。然後呢,我學淨土嘛謗禪,學禪的人嘛謗淨土,你謗他、他謗你,不要等到外面人來損害你,我們自己就裡邊弄得來支離破碎啊!這個是千真萬確的,絕對重要的。假定你能夠這樣做的話,你會不會說四眾過啊?會不會自讚毀他?都沒有啦,都沒有啦!所以你得到了正確的認識,跟不得到正確認識就差這麼個大法。啊,所以他們告訴我們說大邪見。緊跟著,他一步一步地深入廣泛地來辨明這個事情。

此若是實,則已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及諸特於無分別智獲得自在八地菩薩不須修行,然此非理。

更進一步說,我們凡夫先不談,乃至於證得加行位或者見道的那些先不談,特別到了八地菩薩,說:假定像你這樣說是對的話,你只要證得空性,其他的說不要修的話,假定這個實在的話,有什麼錯誤?請看,說「獲得無分別智,證勝義諦大地菩薩」,大地菩薩證了空性了,特別是啊「於無分別智得自在」的──八地菩薩,那個換句話說,達空性是徹底的、徹底的,所謂「不動地」。不動地的話,能夠真俗二諦圓滿證得的那個。第五地「極難勝地」,第六地叫「現前地」。極難勝地是能夠真俗並觀;然後呢,六地的時候真俗現前;七地是遠行地;八地是不動地。那個時候,的的確確對這個無分別智獲得自在的時候,那個時候他應該就不要再修了。但是,這個不對,這個不對。下面又引經上面說:

《十地經》說:「於十地中雖各各地,於施等行別別增上,然於餘行非不修行。」

它每一個互相攝的。

故一一地中說皆修六度或修十度,此等經義,無能勝尊龍猛無著,皆如是釋,定不可作餘義解故。

上面在任何一地當中,這個都要廣修六度或者十度,只是那一地這一部分是特勝,初地是布施特勝,二地是持戒特勝。關於這個道理啊,喏!從世尊經上面下來以後,說無能勝,是彌勒菩薩,不管是再傳下來的性宗、相宗,沒有一個例外的,都是這樣解釋,絕不可能解錯,絕不為其他的意義。換句話說,凡是正確有傳承的菩薩、祖師都是這樣解釋的。那個地方,反正凡是像前面所說的那都錯了。緊跟著關於這一點又特別說明,

特八地位

就是八地菩薩。

滅盡一切煩惱,安住寂滅一切戲論勝義之時,

看喏!他那個時候

諸佛於彼作是勸云:

那佛出來勸他的,這個八地菩薩證得了這個呀,覺得,哎呀,他已經徹底地解決了問題了啦!那就是涅槃了啦!欸,那個時候啊,佛就會起來彈指,就警覺他,說:

「唯此空解不能成佛,

你單單到這個地方是不能成佛啊!

聲聞獨覺,亦皆得此無分別故。

喏,你別看小乘喔!小乘聲聞、緣覺也得到這個,不過量沒有八地菩薩那麼大,是就驗證的質來說是一個內容。關於這一點哪,性宗跟相宗所見有不同,這個我們這裡暫時不談它,總是這是經上面佛陀親口講的。所以說,你得到這個,嗯,不!

當觀我身及智土等,此無量德,我之力等汝亦非有,故當精進。

啊!說你的目的不是要學成佛嗎?那麼你不要看他們,要看我呀!我的這個智慧你有嗎?我的報土你有嗎?我的無量的功德,我的十力、四無所畏,你還沒有啊,所以你還要精進啊!就你自利來說是這樣,進一步呢?

又當思惟,未能靜寂諸有情類種種煩惱之所逼惱,

你要為、不是要為利益有情嗎?一切有情的煩惱等等還在,利益人來說你也沒有。

亦復不應棄捨此忍。」

再說,你也不必離開你現在證得的,正在你證得的當中廣行這些,自利、利他。這佛親口說的,絕對不是說只要空啊,就可以了。所以剛開始初地菩薩、八地菩薩,沒有一個例外的,現在我們單單居然說,修個空什麼都不要了,那完全是個錯誤。所以說,這樣的八地菩薩到了這種地位啊,他

尚需修學菩薩諸行。

還要努力學這個啊,我們現在

得少三昧便生喜足,棄捨餘德,誠為智者所輕笑處。

喏,這個地方最後一句話,我們現在稍微得到一點點相應啊就已喜足了,然後呢其他的都棄捨掉了,真正有智慧看的人哪,真覺得可笑、可憐啊!這一點大家千萬注意啊,千萬注意!我們現在真正的大毛病始終在什麼地方,就是自己的障礙。總歸得到了一點點:「哎呀,好了,好了,我就這個樣了!好了,好了,我就這個樣了!」所以真正要懺悔的話,第一件事情一定要把這個拿掉。當然,畢竟自己不行,畢竟自己太差,那也不勉強,那只好走這條遠路。尤其是想學大乘佛法的人,這個概念不拿掉,大乘根本談不到,大乘根本談不到!這樣。

不過呢,我們也並不要去否定別人,他雖然沒有這個力量,哪怕那個大乘、大乘唸一唸的話,遲早那個大乘種子引發,他還是會回來的。可是那時候注意喔!他要回來的時候還要走這個老路子,還要把那個以前這個障礙把它拿掉。所以我們今天如果懂得了以後啊,真正更重要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眼前那個障礙就拿掉。你拿掉了很快就上去了。何必吃盡了千辛萬苦,然後到那個時候啊,唉呀!再痛苦地再去同樣的要做這種事情。而且你越到後來,你的積習是越來越重。積習越來越重,然後你到那時候淨除那個障礙是越來越辛苦,越來越吃力啊!所以這個道理,必定要事前的時候,先要深思熟慮,你了解得越透徹,那剛開始去做的話越省力。現在做的時候是有障礙的,因為你以前嘛,但是現在畢竟那個障礙比較輕喔,所以容易除喔!這一點我們應該認識。下面繼續地再引這個《十地經》。

如《十地經》云:「佛子,若有菩薩安住菩薩此不動地,諸佛世尊於此安住法門之流,發宿願力,為令善修如來智慧,作是教言,

看哪!親自在,佛這麼說,這個經上面說的。說這個這些佛子這大乘行者啊,一直到了不動地,啊!那個是高得不得了。那個時候諸佛世尊──十方一切諸佛,在這個情況之下就發宿願力,就告訴他、啟發他,告訴他:某人哪!你的目的不要忘記掉了啊!你現在,就是前面說的那個,你現在這個,不對啊!

善男子善哉善哉,

說:好極啦!你現在難得了到了這個地位,可是你要注意啊,有一個關鍵問題啊!

當隨證悟一切佛法,此雖亦是勝義法忍,

這個是無生法忍,真正殊勝的啊!

然汝

但是你啊,

尚無我之十力及無畏等圓滿佛法。

十力、四無所畏圓滿佛法你都沒有啊!

為徧求此圓滿佛法故,當發精進,亦不應捨此法忍門。

那個時候你要正精進了,那也不必棄捨這個無生法忍之門。他那兩句話,實際上就是什麼呢?那個時候發的精進,就是慧攝的方便;然後呢,不捨此忍哪,就是方便所攝的智慧,所以八地菩薩的修持的精進我們無法想像的。下面他馬上又緊跟著來了,

善男子,汝雖得此靜寂解脫,當思此諸異生凡夫未能靜寂,起種種惑種種損惱。

你雖然得到了這個解脫了,但是很多凡夫還沒有啊,因為你的原來的目的不是要利人嗎?你現在得到了,你還沒利人啊!

又善男子當念宿願,饒益有情,不可思議智慧之門。

你要回想你自己的願力喔!你的願力是什麼啊?為利有情願成佛。不管對你自利也好,不管是利益有情也好,你一定要得到那個不可思議智慧之門喔,你現在還沒得到喔!而且下面又說:

又善男子,此乃諸法法性,

這個八地菩薩所證得的──一切法的法性,法爾如是。

隨諸如來出不出世,然此法界恆常安住,謂一切法空性,一切法不可得性。

那就是這個,說一切法,「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就是你現在就證得了這一點而已,這樣。一切法本來空的,一切法本來不可得,這個特點。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