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500 用口訣開啟經論之門

大家好今天我們接著往下研討師父的帶子今天到了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把這兩段一起聽一下請大家端正自己的發心並且攝心而聽

而不要起下面這個錯誤的概念下面什麼錯誤呀

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

這個見解千萬使不得千萬不要說有這個念頭乃至這樣的執著這個經、論都是講講說說沒有重要的要曉得不是經論的錯而是說我們聽的人沒聽到或者容許有這種可能講說的人沒有把那精要講到這是絕對有的絕對可能的就是說他講的人講到了我們聽見了以後還要一步、一步上升就像我們剛才說的譬如說,很多唱念的儀軌這個非常好啊非常好啊但是我們了解那個唱念的儀軌以後,你不執著它儘管很好你覺得很執著哦,它是海潮音一個是鼓山調、一個寶華山……。各有各的完整的精采的內容如果說,他本來的原意,說跑到這個地方把大眾統率起來他已經有了那麼你正好省事這不是很好嗎可是你偏偏覺得欸,他這個不行你這個好毛病出在我自己欸這一點是我們要真正了解的我是隨舉一例

當然的的確確也有可能他把那個奇奇怪怪的哼哼哈哈的統統加進去那個東西是人家帶進去的錯誤有的這我們要辨別得非常清楚所以修學佛法為什麼要廣學經論得到那個宗要的真正的意趣就在這裡你一定要把那個正、似──正是正確無誤的似是似是而非的辨別得清清楚楚知所取捨這樣你走的話不管環境多惡劣對你來說,你一定增長環境越惡劣,你越好所以說經上面祖師菩薩都這麼說啦:「善人的啊,是我的師惡人的啊,我的資。」什麼叫師?什麼叫資好嘛,我跟他學不好的話嘿,這個你的資──資糧為什麼這個惡的為什麼是你的資糧啊喏,他如果乞丐來跟你要東西他成就你的布施他如果一個壞蛋跑得來跟你發脾氣成就你的忍辱成就你的持戒成就你的精進不是嗎這個理論我們要知道絕對要知道那個時候我們心裡面才能夠步步升上所以下面說

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真正要曉得這個是實實在在把這個精要的內義啊能夠告訴我們的所以它是最好最好這一段話非常重要

聽完這一段我們再一起聽一下師父的新版《廣論對於這一句經論的解釋

下面是我們不應該的

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說不要這樣念頭起這樣的執著說這種大經大論都是講講的啊不是真正修行的心要啊這個念頭千萬不可以最後總結說說這樣在這種狀態當中說大經大論不是那只是這一種教授才是開示內義的第一教授整個的這種念頭我們千千萬萬不要起、不要犯

有沒有發現在新版《廣論》裡的解釋中,「莫作是念起如是執」,然後師父說:「起這樣的執著」時冒號「:」,最後到「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都是圈回來的所以師父說:「這種大經大論都是講講的啊」,就是那個執著──「起這樣的執著」。然後「不是真正修行的心要啊這個念頭千萬不可以最後總結說說這樣在這種狀態當中說大經大論不是那只有這一種教授才是開示內義的第一教授那個教授是什麼呢就是下面我們要討論的這個消文就這一段

第二版的和第一版講的你們大家會不會認為師父講的不一樣其實還是差不多的在第一版講的時候師父也總結那樣一個到第二版就把這個教授」理解為「口訣」。接下來我們可以再把原文作一個消文因為這個消文是很重要的

莫作是念起如是執」,師父說:「這個見解千萬使不得」,那是什麼見解呢然後開始冒號:「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這引號引回來說:「絕對不能這樣認為認為什麼呢就是眾多的教典只是剖析了很多外在的知識因此它並不含有法義的精髓」,沒有心要、沒有精髓但是哪裡出現精髓呢?「就是眾多的口訣中開顯出內在修行的法要所以那個口訣開示內在法要是最為超勝的!」這段要這樣消文

在這裡邊我們要講兩個字,「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根據藏文來看這個「教授」應該理解成「口訣」,那麼這個口訣又怎麼理解呢因為這個人他起了這樣的執著認為:「這個經論中都是開闢外在的知識沒有什麼修行的心要那修行的心要去哪裡找呢就在他自己上師的口訣裡邊找那裡邊才是最殊勝的。」這個明顯就是比較偏向於上師講的口訣認為經論是沒有什麼必要的

但是反過來,如果他的上師不是這樣想的他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見解因為這裡邊還是那個問題這個見解是他自己總結的還是他老師教的如果他老師教的這個口訣肯定是有問題的因為清淨的口訣一定授與對廣大經典的決定信解就是修行不可以離開它而且它是唯一指南那如果不清淨的口訣就會教他經典是開闢廣大外解,沒有心要的」。所以這裡邊前一個科判就已經顯示了清淨的口訣和不清淨的口訣在修行者的心中所產生不一樣的見解

其實這個「教授」和「口訣」,有的時候它倆是可以通著解釋的,「教授」就是指佛所宣說的經典,「口訣」應該都是自己的善知識講的那麼對這個「口訣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呢仁波切曾經說過上師的口訣就是理解打開經論所有意涵之門的一把鑰匙漢文中「口訣」和「教授如果翻成一樣的話可能不行因為「清淨的教授和「清淨的口訣在藏文上的意涵是不同的所以這裡邊廣論》原文應該是「口訣」,而無倒顯示解脫道的清淨能詮是「教授」。「口訣」就像剛才說的如同看見經論內容的眼目或者說易於了解意涵的一種方便這兩者是不同的

這個時候仁波切還講了一個譬喻說就像我們看電視一直都沒有顏色然後不懂的人按來按去、按來按去就是沒有顏色辛苦了半天都沒有用結果找人來看說要這樣按一下顏色就出現了這個「按一下」,仁波切說可以理解為這就是口訣口訣就是要這樣理解看不懂經典的時候心裡想:「欸是這樣子嗎?是那樣子嗎?」然後上師說:「這樣子的話意思就是這樣!」上師會給你確定一下:就是這樣這就是口訣所謂的「口訣」,就是容易了解其中所有內涵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就是口訣

在跟師父學習還有跟很多善知識學習的過程中這一點是非常非常明晰的就是當你內心中有一種猶豫或者你覺得應該是朝著這樣的方向但是如果善知識不肯定一下你也會覺得這心裡有點不踏實那這個時候就這一點去請問善知識善知識說:「對就是這樣理解的。」我的善知識會講他的老師怎麼教他怎麼教他這個問題就是這樣沒有其他的方式去理解這個時候心裡就會很踏實很篤定然後回來修行的時候應該說也比較容易產生覺受如果是相似口訣是完全錯誤的口訣修了很久就會產生障礙完全不會出現經論中所說那樣的修法正確的覺受

有沒有聽清呢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