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最近這一週你們心情好嗎?如果心情沒有特別好的話,是不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選擇去聽聽師父講的帶子,緣一下正法,讓自己的心情積極起來!
今天我們繼續一起往下聽,聽一段師父講的《廣論》。
雖然我們說的時候:「啊,我們是要行解並重啊!」結果呢?妙咧!既然行解並重的話,行在解處,依講的了解了照著去做。現在你講完了半天,說:「啊,現在好了,我們要去修行了,這個不要了。」跑到那兒去,那不是有問題嗎?所以這個地方說,假定他講那個教授,是感覺得:欸,那個經論當中,你沒辦法產生決定的信解;不但是如此,而且應該棄捨,說這個用不著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變成什麼呢?這個,他為什麼要這樣說呢?說那些經哪、那些論哪,這個裡邊只是講講的,只是講講的,真正修行的道理,「其中無有可修的要旨」。真正修行的重要的宗旨,說不在這裡,在別的地方才開示你,這樣,別的地方才開示你。不過這個地方我們不要誤解啊!說這個教外別傳,好像是跟那個教沒有關係,其實,你真正了解這個心要去看那個經教的話,那個教本身的的確確是還在包括在那個教裡面,並沒有,這樣。這個裡邊有特殊意義,我們這裡暫時不去談它。
好!現在聽完這一段,我提一個問題:師父在這裡邊說我們要行解並重,請問這是正確的做法,對吧?然後師父說:「結果呢?」結果怎麼了?有人怎麼把它做反了!既然是行解並重的話,那「行」你應該如何照著經典去行,你一定要依照講的了解了;那個「解」字──講的經典自己了解了,然後照著了解的去做。什麼意思?就是聽完了,聞到聞所成慧,自己用自己的力量再把聞到聞所成慧怎麼樣?經過思考,變成思到思所成慧,然後再把這個思所成慧用修力把它修,從思所成慧到修所成慧。
那實際上我們現行變成什麼了?就是現在講了半天,說:「好啊,那我去修行!」修行的時候,我們聽的那個所緣、思的那個所緣都不要了,然後跑到哪兒去了?自己另外又找個地方,找一個所緣去修行了。
然後師父問說:「跑到那兒去,那不是有問題嗎?」你們回答:一定是有問題。是不是大問題?是有大問題的!這裡邊有一個非常大的險處,師父有給我們層層剖析。師父說:這個地方,假定他講那個教授,是感覺到:那個經論當中,沒辦法產生決定的信解。我先問大家:信解什麼?
對廣大的佛語釋論所有的義理,要能授與決定信解,信解它是修行心要的唯一的教授。注意!信解它是修行心要的唯一的教授,對不對?要修的話,你就只有照著經論修,沒有其他的路。可是他沒有辦法產生這樣的決定信解,就變成那除了經論之外還有其他路,不是嗎?有!他認為有其他的路。
師父往下面再引導,更可怕的是:他不但如此,注意!他還「唯應棄捨」,棄捨了!這裡邊師父講的是應該他棄捨了經論。那麼,為什麼他會棄捨經論呢?因為他聽了錯誤的口訣教授,那個錯誤的口訣教授就是我們列舉的:啊!修行的時候不要學那麼多啊,或者不需要學經論啊,給你一個口訣照著學就可以了。對於廣大的經典他沒有視為是唯一最勝的教授,所以他依止、信任了這樣錯誤的口訣,就會完全地錯誤。
問大家:這樣的口訣是要照著呢?還是要捨棄呢?應該要棄捨這樣的口訣,而不是應該照著這樣不清淨的口訣去棄捨經論,應該棄捨這個口訣本身。但師父在這裡邊舉的現行,是不是他依照了這個口訣,結果他棄捨了經論?他依著錯誤的口訣棄捨了經論,那個錯誤的口訣告訴他經典是用不著的。那如果在這種狀態下會變成什麼?就變成一種結果──經論就是講講的,真要修行的時候是沒有可修要旨的。
那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如果沒有可修的要旨,那為什麼還要聽呢?花那麼多時間聽呢?請問修行重要的宗旨要在哪裡啊?我得去找呀!不在經典裡,在哪裡?我找不到我不會修,我得去找!」要離開經典再找一個可修行的要旨──除了經典之外,找!
這個見解,在下一段師父會用一個恭敬心的角度去剖析它,但是我們現在也可以試著想一想:我們用聞、思、修慧三者的角度,從因到果這樣去剖析的話,就會發現這種見解完全割裂了教正法和證正法的因果關係。因為不聽聞教正法,就不能依著教正法而生起證正法,它們是因果關係。聞、思、修也是聖道非常重要的次第,他也把這個次第割裂了,所以佛法這樣是沒法修的,傳也傳不下去、修也沒法修!因為經典是唯一的依靠,把經典都棄捨了!他教的東西就是要棄捨經典,依照那個不清淨的口訣把經典棄捨了。
請問經典是誰講的?是佛講的。祖師為什麼要寫論?就是解釋佛陀講的,比如說寫論解釋《般若經》,讓大家還是要學《般若經》啊!只有佛才知道怎麼成佛,我們不依靠我們的導師,我們依靠誰呢?我們要成佛,不依靠佛陀依靠誰?如果我們依靠了一個錯誤的經驗,怎麼樣去證達像佛陀那樣清淨的果位呢?很顯然一定會背道而馳,因為不重視經典、不恭敬經典,把這麼珍貴的東西棄捨掉,能想像這樣造作的惡業嗎?會不會下地獄啊?很危險喔!還會誹謗吧!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教誡!
把教正法和證正法割裂開來,把聞、思、修三者割裂開來,而且把講、修的正法──講的教正法和修的證正法也是兩個完全分家,這顯然是他依靠了極其錯誤和顛倒的教授,然後讓這個修行人陷入到這個險處和這種迷亂之中。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跟隨這樣的錯誤教授!一定要時時地醒覺自心,要完全地依靠宗大師告訴我們的、在經典上所說的,也是師父告訴我們的那樣去修行。除了依靠經典,我們會有任何路去成佛嗎?因為只有佛陀知道怎麼樣究竟地離苦得樂──徹底地離開痛苦、徹底地得到一切最圓滿的快樂。不然還有誰知道呢?
佛陀就是為了我們能夠徹底地離苦得樂才宣說了那麼多法,那個法就是要打開重重的心結,因為痛苦在相續中啊!有煩惱的千千結,那些結一定要用佛陀的教典的理路,一個一個地透過聞思修、戒定慧把它打開,然後我們才能夠醒覺自心,踏上覺悟的道,是不是?離開了佛陀,離開了佛陀他的指引、離開了這種光明,我們用哪一束光去照耀自心呢?用哪一束光去照耀腳下的路呢?
你們認為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