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是再再地審視一下,審視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師父在這個地方可以說,大乘它可以包含什麼、什麼、什麼……這樣解釋就好了,師父為什麼在這個部分還要再說一下「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師父為什麼這個地方要再提一次?其實這個問題就是什麼是「大乘人」,對不對?再解釋一下什麼叫「大乘人故」。師父為什麼要在這個地方用這麼幾個字──「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就是這個「大」字之所以為大乘的大的含義。這個人這樣想(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有這種說法,是不是他不知道什麼是大乘人?是不是?他根本就是不知道定義的,大家認為是這樣嗎?
那麼師父說:「大乘之所以為大,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觀察一下自己,比如說當一個班長,我們會覺得這班裡同學的問題,我都要解決嗎?有這樣的想法嗎?或者說帶組的法師,這個組的問題你都解決;或者說大寮的,你要解決全寺院的人的飲食問題,要承擔著這樣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有困難就要解決。我覺得在這個地方的「大乘人」,就是碰到跟大乘這個字有關係的,師父都要再重彩一下,讓我們再再地意識到:發了這個心就是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
其實我再問大家一句: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容易嗎?現在的家裡幾個人啊?能解決明白嗎?甚至有的家裡就兩個人,能解決明白嗎?解決不明白!連一個老師帶學生就是三、四十人,也是解決不明白,乃至一個城市的人也是解決不明白,整個地球也解決不明白。解決一切人的問題談何容易啊!菩薩居然敢發這樣的心!
你們看到說:「這個大乘之所以為大,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先不要說地球上多少眾生,就先解決地球上人類的問題就挺嚇人的了,對不對?要解決一切眾生的問題喔!其實師父這個「人」是指一切眾生的意思,這個發心嚇不嚇人呀?
不要說解決一切問題,我光是把一個小朋友的問題弄清楚都很困難。解決一切人的問題,還要知道他的問題出在哪裡,如果不知道的話,就不能解決。這個菩薩好不好當啊?是絕對不好當的!它所要涵蓋的是海量的知識、海量的力量,這裡邊都是有特別多解決眾生問題的這種海量的知識。你們有被師父的這幾個字嚇到嗎?觀察一下。
「師父,這人太多了!哇,這一切眾生!這一個都解決不明白,我怎麼可能解決一切眾生?」那生起了這樣的恐怖之後,要怎麼辦?有些人就直接退回來。有些人會選擇什麼?看一看我怕什麼?原來我是怕一切、怕一切眾生。那麼一切眾生的問題複不複雜呢?不了解的時候是複雜的。這條路上沒有人走過,是挺害怕的,但是如果有人已經解決一切人的問題,他找到了辦法的話,那照抄就可以了!照抄容易嗎?是不是?你就照抄,路標都寫得很清楚,你照著走過去就可以了。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看看前面有沒有導師?如果有導師成辦了,你緊跟著導師就可以了,什麼樣的路都可以走上去。我這點是順便一提。
當看到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的時候,還是再度為發心感到驚訝!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還是你們覺得這是很平淡的一句話?因為大乘人師父是這麼解釋的,「大乘人故」,什麼叫大?什麼叫大?就是當這個人說:「我是大乘人」的時候,他有沒有想過要解決一切人的問題、一切眾生的問題?當了解了一個菩薩的發心要做什麼的時候,應該是驕傲不起來,應該是感覺到根本就承擔不了的,會不會?你發現幾個人都解決不明白,要解決一切眾生,這根本是完成不了的一件事情!所以才要希求一切智智吧!
你想想菩薩的荷擔心是怎樣的?他需要學多少東西,才能夠跟他的志向相匹配?他要擁有多大的智慧,才能夠完成這麼幾乎是……。你想想:我們發心就是成為這樣的人啊!就這樣短暫的人生之旅不到一百年,或者一百多一點,那得是很稀有了,就敢承擔、就敢發起這樣的志願!你們覺得這個是不是很稀有?
看到師父這樣講大乘人,其實會被嚇到!我真的要解決一切人的一切問題,所以說我發這樣的心了嗎?果然是我發了!想想倒抽一口涼氣,真的嗎?我真的有這麼大的勇氣嗎?上師說要發就發了、佛陀勸要發就發了,因為這樣佛陀高興,就發了!就像善知識一揮手說:「走、走、走!我們去那個、那個地方,我們要去解決一切人的一切問題。」大家要不要走?就跟著走了!一路走、一路學。
你會再再地反思:「大乘人之所以為大」是什麼意思,他為什麼需要學那麼多?因為真的是為一切人。如果你把浩瀚宇宙的一切問題都想明白,這個事就很誇張了,而且要把這個浩瀚的宇宙裡邊所有的生命的問題一一解決掉、一一苦都消除掉,其實這幾乎是無解的!可能嗎?你仔細想想,誰敢這樣做?誰有這個心胸?誰敢提出這樣的命題啊?誰敢發這樣的心?
佛陀在因地裡的發心,實在是太令人震撼了!這要是不是佛陀來啟示我們,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命題在一顆心中出現?我覺得這個命題非常地不可思議。我很佩服師父在這第六卷就已經把這個主題一再一再地寫、一再一再地寫,寫到這兒就已經……像我們念皈依發心偈,都念多少年了?學大乘法藏學多少年了?而且你越了解、越了解,後來你會發現:這事一點都不輕鬆──但是還好有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