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097 由聞思了知界線,避免增上慢心

師父說:「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呢我們哪因為沒有真實地認識我們種種增上慢會很容易產生往往聽見大徹大悟好像大徹大悟成了佛一樣

在這裡邊師父提到了增上慢這樣的一種心態那麼什麼是增上慢在世親菩薩所著的《五蘊論》,還有安慧論師所著的廣五蘊論》中提到「慢」總共有七種增上慢是這七種慢中的第五種在玄奘大師所翻譯的世親菩薩所著的五蘊論》中說:「云何為慢所謂七慢:一、慢二、過慢三、慢過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什麼是增上慢呢就認為自己已經獲得自己尚未獲得的殊勝所證法心高舉為本性這就是增上慢所謂他自己認為他已經獲得了自己尚未獲得的殊勝所證法殊勝所證法到底是什麼就是指聖果及禪定等等聖果從大小乘來分的話小乘的聖果就是預流果一直到阿羅漢果大乘就是初地一直到佛地之間由於我們沒有真實地認識所以自己會認為自己已經得了這些聖果乃至禪定等等

為什麼我們沒有真實地認識會產生增上慢呢或者判斷別人判斷錯了或者判斷自己。「真實地認識請問是來源於何處呢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一定要詳盡地仔細地聽聞教典然後開始廣泛地去辨析了解透過札實地對教典的學習對教理的聞思修我們才能夠知道判斷的界限比如剛才我說的聞、思、修三個層次的證悟甚至加行位的證悟到最後登地它的位次、它的界限是非常非常清楚的但是如果我們不仔細地學教典的話我們就會把一個凡夫的大徹大悟和一個登地菩薩的大徹大悟甚至和一個十地菩薩的大徹大悟全部混成一團完全無法判斷甚至如果有一個人在我們面前說他大徹大悟了我們都不知道他到底徹悟什麼都不會去詢問祖師曾經說過如果廣講加行位菩薩的功德的話一個普通的凡夫可能會認為那是佛陀的功德加行位哦但是一個普通的凡夫聽起來的話哇!會覺得他的功德跟佛陀幾乎是沒有差別的甚至就是佛陀的功德哦

所以師父在這一小段看這幾句話:「不是大徹大悟有層次不同的凡夫也是大徹大悟。」可以想見三十年前哦三十年前菩提道次第廣論還沒有在漢土流行那麼師父怎麼樣把這個嚴密的教理給我們講清楚呢你看,師父用了三行就講成這樣子了但是這個三行我們要學好多那麼對於教典沒有學習的初心行者來說透過這幾句話可能就會去鑽研了比如說:欸為什麼大徹大悟層次差這麼多而且凡夫也大徹大悟了沿著這個疑問大概就可以去學教理

所以我會自己想為什麼師父要舉這樣一個例子呢透過這樣一段描寫當然是讓我們去稍稍了解一下阿底峽尊者他到底是怎樣成就的一位高僧大德另一方面提到了天台宗的判教的方式如果我們不去廣學教理的話其實是沒法理解師父在講什麼的所以師父在講《廣論》的整個過程都在鼓勵我們一定要深入、廣泛地去學習教理學習教理了之後修行會快得多而且不會走上歧途因為就像一個地圖你要沿著地圖去到一個沒有經過的地方而且要有善知識引領的話這就變得方便得多

師父在學教理這一點上示現的是非常非常嚴謹的師父幾乎有閒暇的時間──我們說的閒暇就是他沒有在見人、沒有在開會沒有在各地跑法人事業四處去鼓勵同學的話幾乎都在看書像我的其他善知識們也都是這樣都在看經典師父看經典的時候有的時候會發現師父非常非常地感動講不出話來然後他會在佛堂裡走來走去走來走去就是很激動有的時候,師父看經典會流眼淚在旁邊看著師父的時候會感覺到經典上所顯現的一切彷彿都顯現在師父的內心之中你跟著師父的話就會覺得經典上所講的一切其實一個學佛的弟子只要好好地努力是可以把它現證在內心中的但是要嚴格地按著道次第的修行不能人云亦云或者自己想我的證悟經驗是怎樣

師父這兩小段由阿底峽尊者的證悟結合到我們漢土的高僧大德他對我們寄予了深刻的希望就是希望我們能夠把佛陀所講的法詳盡地學好如果想學好的話一定要學傳承祖師所造的論因為論就在釋經要把這個學好才能夠知道路徑我們才能夠開正知見眼有了正知見的眼睛之後我們戒律的腳才能夠走向正確的地方所以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師父在這兩段裡對我們寄予了這樣的厚望所以他這樣講不知道你們聽的時候你們有什麼高見我也很想知道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