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065 關注自心成長,歡喜自然出生

如何學習佛菩薩,把教化有情的事業變得像遊戲無量土,全部樂在其中、歡喜無比,是非常非常需要注意我們的學習方法,乃至發心。如何去除很多壓力、很多不必要的焦灼、孤單感、無助感?當我們感到無助的時候,如果你沿著無助的思路去想就會越無助;不如想一個辦法如何去解決這個無助,一、二、三……,次第是什麼;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向佛菩薩祈求;再一個,向知道的人去詢問,找出方式,然後去解決這個無助。總之,待在那裡一動不動、無助,和去找很多人問方法,肯定是後者對我們來說比較積極、比較樂觀。

不論在辯論場上,或者在園區承擔的老師啊,或者在園區學習的學生,甚至在法人事業,在各個行業的廣論班同學,大家都需要學會去擺脫壓力、學會去令自心成長。當我們不停地令自心成長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其實我的苦樂並不只是源於正在發生什麼事,而是源於這個事情帶給我什麼啟示、什麼成長。

一旦我們的心,朝著悲心和智慧的成長方向去努力的時候,我們就會覺得其實日子過得還是滿殷實的,因為我收穫許多、我成長許多。看到自己成長許多之後,當然就會有歡喜──雖然不能說像佛菩薩那樣,產生遊戲無量土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境界,但是至少會在其中發現亮點、發現希望,破冰、破無助、破孤單感、破不知所從、破虛度人生!至少我會在每天每天的這種承擔和修行中看到盲點,看到盲點也是一種發現,然後再去想法突破盲點,又是一種發現。一個發現,接著一個發現……大家知道一個偉大的發明,通常都帶給我們無量的喜悅,那麼我們對自心的一個成長和發明,也畢竟會帶給我們自心的清涼或者幾許雀躍,所以這個過程還是非常美妙的!

師父在這一小段裡一直啟示著我們:「遊戲」這兩個字,在每天的承擔中,要想到令自己成長、令自己的心靈愉悅。你說:「啊!那令自己的心靈愉悅,會不會是沒有利他?」利他的時候不一定是苦哈哈的。如果一直是苦哈哈的,能堅持多久呢?我們就會感覺到累得不行了,或者已經沒有辦法了。所以內心的成長還是要特別特別關注的,一旦我們在內心中不停地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師父的願力的攝持,我們就不會在承擔事業的時候過分地膨脹個人和自我,而忘記了團隊的付出,忘記了每個每個廣論學員、每個每個出家人,在這一期建立教法中他所做的那種非常稀有的努力。我們就會發現我們真的是很大的一群人在成辦學習《廣論》,乃至由學習《廣論》所生出來的很多自利利他的事業。

那麼自己在一個很大的群體之中,涉及到人際溝通,涉及到我所承擔的事情方方面面的,就沒有像自己一個人那樣那麼輕鬆。正因為不輕鬆,所以我們才會去尋覓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怎麼樣活在當下!當下是什麼?正視發心,如理聽聞,認真地將所聞的法義校對內心,結束之後再好好地迴向。聽起來好像很制式化、很次第井然的一個聽聞佛法的過程,但是正因為質對了、量對了之後,我們才能夠產生如量的覺受。所以不一定要等待非常美好的明天、一切都圓滿的時候,我們才能體會到快樂,在每一節課上好的時候,我們就會快樂。

在每個承擔的事業中,甚至在非常艱難的時刻,怎麼去透過種種艱難體會稍許的輕鬆呢?還是要想一下:這種艱難是事項本身的艱難,還是我把它安立為艱難?那麼它不艱難的是什麼呢?因為有指導原則呀、有修心原則啊、有很多戒律的明文規定、有師父的教誡……。一旦拿法來數數地校對內心、校對這個方向,我們就會不停地覺醒心中的良善,或者長養心中的善意。一旦我們的善意越來越擴大、越來擴大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真的有誰對立嗎?真的有很多敵人嗎?真的有很多好像我無法面對的嗎?一旦心裡開朗、遼闊,發生一點小小的矛盾,我們試著從這矛盾中找到自己的盲點去提升的時候,我們的心就獲得了喜悅。

所以我想說:在每一步、每一步的承擔之中,確實都離不開智慧的觀照──觀照我在幹什麼?我在說什麼?我在想什麼?是不是沿著善業的方向、沿著淨化煩惱的方向?還是沿著膨脹自我的方向、沿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向?如果我們常常拿法來校對自心的話,自然會越來越明利。注意!明明白白、非常地犀利,是對自己的。對他人呢?觀功念恩啊、慈悲呀、寬恕啊、理解呀、溝通啊、和平啊,擺脫那種暴力的思考、暴力的語言,或者暴力的心念,是我們非常必要的修行!

所以在這裡邊,師父說:「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慈悲和智慧的美妙融合,在面對著無量無邊的事業的時候,菩薩都能用「戲舞」的方式來完成不可思議的這些事業,這是一件多麼值得期待的事情,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地學習!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