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海明月0026 談《化城喻品》:眾生的習性,佛陀的悲心

好,那麼我們來聽下一段。大家要注意聽,注意聽!

所以,如果說你們將來真正要學本論的話,我之所以把課排得比較少的原因,你們要肯學,好好地要去找各式各樣的經論,自己證明。《法華》上面說得清清楚楚,說:我啊,無量劫以來,就把那圓滿的教法告訴你,告訴你了以後,對不起,你就聽不進我的話,總是急急忙忙照你配你胃口的去做,結果就因為這樣,你以為得到了,沒有,沒有得到。所以它中間說了一個什麼比喻,叫〈化城喻品〉,大家還有印象吧?這個〈化城喻品〉,我現在完全用最平常的方式,來說明最重要的意義。就像說,我們現在要去到某一個地方求寶一樣,這一條路是滿長遠的,大家一直跟著那個大商主──大商主就是我們的佛陀,他是完全了解的──去走。哎呀!走在路上是又渴、又熱、又累,大家跑了個半天,又跑不到,眼看著要退心了。

那個佛陀就曉得這些人的心量太差,所以這個地方現一個化城:欸,到了、到了!大家覺得好歡喜。結果進了城,喝了一點水,吃飽了覺得很高興。佛陀就說:大家精神振作了,還沒到喔,下面還有路喔!那個時候,他就跑起來,就對了。我想在座的,一定有很多同修,念過《法華》,曉得這個公案;沒有念過,好好地去看一看。

這一段在字面上應該沒有什麼難懂的,對吧?那我再提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師父說:「如果你們將來真正要學本論的話……」有個「真正」二字。然後可以稍作思考一下:為什麼師父要放上「真正」兩個字呢?比如可以說:「如果你們將來要學本論的話……」為什麼要強調「『真正』要學本論的話」?你們有答案嗎?什麼答案?

通常我們跟一個人討論問題,說:「你給我一點建議。」有人會說:「你要聽真的還是假的?」然後說:「我要聽真的!」說:「那我說了!你是真正地想聽真的嗎?我要說了!」就是說,你是不是真正地要學《菩提道次第廣論》?如果真正要學的話,師父接下來講的話會對我們非常非常地重要,應該說就是這樣一條路!

所以這裡邊,師父希望我們能懷著非常殷重的心,開始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那就是一個「真心」,把自己的真心奉獻出去的這樣一種學習。把心投在裡邊,不是浮浮泛泛,或者走馬觀花,而是整個生命投下去的這種力量。

接著師父就提出說:「把課排得比較少」,然後又說一遍:「你們要肯學」。其實,就說「你們要學」就可以了,師父又在「要學」中間加了一個「肯」字,「你們要『肯』學」。肯學是什麼?你願意學呀!要心甘情願學呀!如果是這樣的話,就「好好地去找各式各樣的經論,自己證明。

然後有的人說:「哇,這麼多年學一本論!」不是的!學了這本論之後,我們會在這本論裡聽到好多經典!比如說現在就聽到《法華經》,一開篇就聽到《法華》、《華嚴經》。這樣的話,因為《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原因,很多人就開始讀《法華經》了。誦一遍經也是功德無量,如果把《華嚴》誦一遍的話,哇!那個《八十華嚴》很厚,但是會非常非常歡喜!非常非常燦爛、輝煌的一部經典,大家可以去讀一下。未必讀得懂,但是你讀進去的話是很美的!

我最初知道《楞嚴經》,就是去一個阿姨家,聽到有人在讀《楞嚴經》。但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是在讀佛經,就一直聽到說:「阿難!阿難!阿難!」聽到裡邊有個人一直在說:「阿難」。我就離開那個座位跑到她門口,說:「為什麼是阿難?」我就打開門衝進去,我說:「你在說:『阿難』,誰是阿難?」然後就從她手裡把《楞嚴經》拿過來。那個正在誦經的姐姐非常驚愕,可能有點被我嚇到──我哭了。然後我說:「為什麼這個名字聽起來這麼熟,誰是阿難?你在讀什麼?」我就把那個《楞嚴經》拿過來開始自己看,在她面前自己看,好像那個姐姐不存在一樣。

如果你認真地誦一本經,誦經的時候,不知道你會利益到多少有情呢!也許還有像我這樣莽撞的人,有一天聽到了突然善根被啟發了,然後就找到了他的皈依──找到了佛陀。

所以師父在這裡邊說:「好好地去找各式各樣的經論,自己證明」,就是你要看。證明什麼呀?證明《菩提道次第廣論》上講的,是不是有依據的、是不是佛說的。

所以接著師父又講說:「《法華》上面講得清清楚楚」,清清楚楚的什麼呢?下面一大段還記得嗎?師父就說:「我啊,無量劫來……」這是誰的語氣呀?說:「我啊,無量劫來……」,「無量劫來」是多長時間啊?無盡的,從過去到現在,無盡的。「就把那圓滿的教法告訴你」,告訴誰呀?我們可能說:「在《法華經》裡,是告訴《法華經》裡聽到《法華經》的那個人。」但現在我們也聽到《法華經》了,所以就把那圓滿的教法告訴我們。「告訴你了以後,對不起,你就聽不進去我的話,總是……」注意喔,看!告訴了之後,對不起,聽者聽不進。聽不進的選擇了什麼行動呢?「總是」,注意有個「總」字,不是說一會兒這樣,他總是、一直是──「急急忙忙」──那狀態,急急忙忙。幹什麼呢?「照你配你胃口的去做」。什麼叫照自己、配自己胃口的去做呀?習慣的、熟練的,對吧?想要的、自己願意做的,然後就去做了。「結果因為這樣,自己以為得到了,沒有,沒有得到。

可能很多年齡小的,不知道讀這一段是不是會沒有感覺?但是如果你曾經帶過弟弟妹妹的話,其實你也會清楚。你把一件事告訴他很多遍他不聽,他非得照著他自己的習慣。比如你跟他說:「欸!你不要跑、你不要跑,你跑不穩!你不要追、你不要追我!」他一定在後面追你。咔!倒了,然後膝蓋流血了;哇!哭了,然後你就給他包紮。你下次告訴他說:「你不要跑、你不要跑!」又是趴在地上。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

像以前我小的時候,口袋裡裝滿了那個爆米花,我的姐姐們從院子裡衝出去之後,那時候我比較小,我覺得我也要衝。她們一邊衝、一邊回頭對我喊,說:「你不要跑啊!你不要跑,小心你的爆米花都撒出來!」我在想:我才不管!我四個口袋都裝了爆米花。然後就開始衝,衝、衝、衝,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就突然趴在地上,然後就開始大哭,滿地都是我的爆米花,結果我所有的那些姐姐們都回過頭來要撿。撿完了之後也不能吃了,然後我就開始哭;大家也玩不成了,就一起哄我。所以從一個小孩很小的事情,都可以看到不聽勸!

所有的老師大概對這句話都感觸頗深。尊敬的老師們,你教學生的時候,你會覺得學生會聽你的嗎?但是不能因為學生不聽就不教,還得繼續教,我們就是送走一屆一屆的學生。看佛陀無量劫來,就不停地把圓滿的教法告訴我們;還有父母親,小孩不聽,也不會停止說呀!對不對?所以這幾句話可以看到佛陀的悲心啊、耐心啊!他無量劫來,在不可稱數的時間內講同樣的教法。

學過《廣論》的同學知道在善知識德相裡有一個什麼?「悲體離厭應依止。」就數數地宣說法要,就重複地講一件事情。講久了之後你的激情還在嗎?有的人在一件事上講久他就麻木了,但是佛陀的悲心是從來沒有減弱的。因為他已經達到一個圓滿的程度,他剎那剎那都不會間斷,就給我們講圓滿的教法。所以這樣想一想會不會覺得:儘管我們在人生中會遭遇各種各種痛苦,還有師父心疼我們、還有佛菩薩心疼我們,一直想要把我們從自己不停地錯誤的習慣中拉出來、拉出來,一直講、一直講。

大家對「急急忙忙」自己有感覺嗎?焦躁的心,趕快找個東西趕快做,然後急於求成啊!對不對?做什麼都是急於求成,沒有做周密的規劃。而且急急忙忙,還要去找一個一定是配自己胃口的去做,結果沒有得到。所以揭示了這樣一個現象,就是佛菩薩的現象是慈悲地一直講;那麼我們的現象就是一直聽不進去,急急忙忙做自己那一套,然後結果就一直在這個苦難中。

所以雖然說經典是深奧,但是在我們的生命中林林總總到處都是這樣的例子。但是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之後,我們會不會反思呢?我們會不會由這一個一個的例子,昇華自己的生命呢?就是改掉那急急忙忙配自己胃口的習慣。如果想:「改掉這習慣多困難呢!我不是處處跟自己作對嗎?」我們想要求樂,卻得到痛苦,難道不是作對嗎?與其最後發現作對了,還不如一開始對治自己的習氣,那哪一條路更輕鬆呢?

道理是可以這樣講,但是真正做起來的時候,就回到師父說的那句話:「真正要學本論的話」、「要肯學的話」,就是真的要聽佛菩薩的話。因為求取無上菩提之路,我們並沒有成功、我們並沒有經驗,就佛菩薩有經驗。所以你不聽過來人的話,自己就是一根筋衝出去了。欸!那到最後又跌得頭破血流,不停地、不停地跌倒爬起來、跌倒爬起來。雖然一直向前衝,但是真的是受了很多傷,耽誤了很多時間。

所以面對這樣的一個狀況──不停地講、那邊不停地做自己的,怎麼辦呢?結果居然下面講了〈化城喻品〉!大家走著、走著,不走了──只要遇到困難,我們的常態行為就是:那好,不走了!困難太大所以停止。面對這樣的,師父給個定義說:「心量太差!」但是我們會這樣形容自己嗎?我們會覺得什麼?「不是我心量太差,我已經努力了!是困難太大!」或者說:「周圍人沒有配合我!」或者說:「他沒有理解我!」或者說:「在我該得到你援助的時候你不援助我,我怎麼走下去呀?」我們絕對不會把這個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說我心量太差。那也許還有一種方式:「沒錯,就是我心量太差,所以我不走了!」就像小孩一樣耍脾氣:「我不想吃飯,爸爸媽媽你能把我怎麼樣?我就不吃!」不吃以後就會長不好,自己受苦,一輩子身體不好。

所以在〈化城喻品〉這裡邊講了之後,大家就可以看到,佛陀是用怎樣的心,安慰著這樣的一群弟子們──還沒到地方,佛陀就化了一個城說到了。這個譬喻是譬喻什麼呢?其實無上菩提路可以一直走到那個目的地,但是走著、走著有一些人就說走不了了,然後佛陀就說:「啊!到目的地了。」所以佛陀為我們示現了一個方便。那我們想不想要在化城停呢?還是想要一路到最後的目標?

在這個〈化城喻品〉裡,我們會不會覺得佛陀好貼心喔!再對比一下我們自己,我們遇到心量差的、不肯配合的,甩掉他就可以了,把他從團隊裡開除;帶著他總是走不遠,總是一路抱怨、一路叫苦,永遠都不行,那把他開除!佛陀什麼?欸!變個化城,說:「你到了、到了!」然後給他喝點、吃點、安慰點、鼓勵點,啊,來勁了!下面又可以走了!所以看到這邊覺得滿溫馨的。但是也是在想:一直要佛菩薩化城給我們嗎?如果能夠徹底地信任佛陀、徹底地信任佛菩薩,就一直走下去,你要走多遠就走多遠,真的會累死嗎?

所以當我們不停擴大我們的心量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我們的心到底能承載多少東西呢?我們還有多少腦細胞有待開發呢?我們大腦的容量到底有多大?這一輩子使用了多少?為什麼都覺得做不了了、沒有慧力了?那麼多的細胞都睡著,根本就沒有把它喚醒!這是科學家說的吧?

所以要把那麼聰明的,比一個特別特別、宇宙最厲害的計算機還厲害的──我們的慧力激發的話,那你說我們到底這一生能成就多大的事情呢?但是,是不是就甘於眼前的痛苦、甘於這樣的現狀,沒有去用一個非常圓滿的設計,為自己的人生有一個非常美妙的規劃,然後去衝刺?拘泥在現狀的痛苦之中,不敢去奢望更美好的未來。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