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講我們學到要用《中論‧第二十四品》的內涵,結合《中論》的其他品一起學習。今天我們繼續往下學。準備好自己為求無上菩提而努力種下因,因要知道,知道就要聞法,聞法要斷器三過、依六想。
今天要學的是《廣論》413頁最後一行,好!我們一起看原文。
故現自許講中觀義者,說無性中能生、所生等一切因果遍不得成,彼乃說實事宗。故龍猛菩薩所許,謂依如此如此因緣,生滅如此如此眾果,即應依此因果建立而求性空、中道。
現今在藏地自認為宣說中觀義理的人,宣稱無自性中周遍不允許能生、所生等因果,這其實是說實事師的論宗,並不是中觀宗。所以龍樹菩薩的承許是什麼呢?是依著如此如此的因緣,而令如此如此的果生滅,必須依憑著這樣的因果論述,而尋求自性空與中道。
接著看「如」,看喔!看字。
如〈第二十四品〉云:「若依緣而起,即說彼為空,即依他假設,亦即是中道。若非依緣起,是法全非有,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此說性空能遍緣起,故莫違說「凡依因緣生,遍自性成立」。
在《中論‧第二十四品》中說:「若依緣而起,即說彼為空,即依他假設,亦即是中道。」這是《中論‧第二十四品》的一個偈頌,那麼這個偈頌到底在說一個什麼樣的道理?說凡是依緣而生起的,佛陀就宣說它不是自主形成的,所以是自性空。這就是無法自主成立,所以是依仗著其他法而施設。任何實事只依著其他因緣匯集聚合,僅此而施設,就將這一點顯現為自性空的意涵,這就是什麼?這就是「中道」。
聽完了之後,說:「啊?什麼是中道?中道是什麼意思啊?」中道就是超越常、斷二邊的道,對不對?它超越常斷二邊的內涵──超越了自主成立的常邊,以及完全沒有緣起的斷邊,這樣的義理是中觀師所行,所以是道,因此稱之為什麼?中道。
「若非依緣起,是法全非有,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又是一個偈頌喔!要不要我們再唸一遍?「若非依緣起,是法全非有,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個偈頌在說:因為沒有任何一法不是緣起,所以沒有任何一法不是空,緣起本身就是自性空的內涵。我們可以再觀察一下,《中論》的這段話提到了什麼?這邊提到緣起,然後提到自性空,對不對?那麼緣起和自性空的關係是什麼?就是「是緣起的遍是自性空」,對不對?學過《攝類學》的同學都知道,提到「周遍」就是代表「一定、必定」;那麼「緣起遍是自性空」的意思就是,是緣起的話就一定是自性空、一切緣起都是自性空。你會說:是一切嗎?是的!一切緣起都是自性空。
大師還特別叮嚀我們說:切莫違背龍樹菩薩所說,反而將這個說成是什麼?「凡是依因緣而生,就遍是自性成立」,說反了。這說反了的原因應該不是口誤吧?對吧?他是認為反了。所以宗大師還特別說:「千萬不要弄反了呀!」反了事情就毀了。
有沒有發現宗大師還是給我們講得滿細緻的,對不對?反覆地看、反覆地看,先種下聞思修空性的習氣,久而久之就自成習慣。
學到哪兒了?我們往下看喔!該到《迴諍論》了對吧?《迴諍論》。
如是《迴諍論》亦云:「若誰有此空,彼有一切義,若誰無空性,彼一切非有。諸說空緣起,中道為一義,敬禮如是佛,無等第一語。」
《迴諍論》中同樣也說:「誰可以安立有這樣的自性空,他就可以安立一切義理;誰不可以安立這樣的自性空,他就什麼都不可以安立為有。誰宣說了空、緣起與斷除二邊的中道同義,自性空的內涵、緣起的內涵,與中觀的內涵,這三者都是中觀師所應趣入的;禮敬最殊勝的說法師,沒有其他堪與比擬匹敵的。」那是誰呀?那個最殊勝的說法師是誰?「就是無等導師佛陀。」在讚美佛。誰宣說了這麼美妙的空性這樣的法音?佛陀。所以我們一起學到佛陀的法音,啊!每次想起來就是感恩佛陀,感恩傳承此法的上師們,也感恩拼死拼活地在這兒聽的你們。
好!我們接著來喔!接著該到哪一部論了?《七十空性論》。你看我們在這裡看到這麼多論的名字,有朝一日你都可以把它學一遍。但是先把毗缽舍那學了,很多論的意思都在這裡邊,大師都給我們講。
《七十空性論》亦云:「由一切諸法,自性皆是空,諸法是緣起,無等如來說。」
《七十空性論》中也說:「由於一切諸法都是自性空,所以無等如來為了抉擇諸法的緣起,而為眾生開示了種種極其稀有的正法。」又舉了一部論,對吧?這部論就是《七十空性論》。在這裡邊又講了一遍:一切諸法都是自性空的,那誰為我們開示了稀有的正法?無等如來。他開示這正法是說什麼的?是抉擇諸法的緣起的,對不對?抉擇諸法的緣起,然後為我們開示了一切諸法都是自性空,這麼稀有的正法!所以我們還是禮讚如來!普賢菩薩說:盡未來際讚佛一切功德海,對吧?要用我們的禮讚,盡未來際,無有窮盡!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 | 行數 | 原譯(福智第三版) | 改譯 | 改譯原因 |
---|---|---|---|---|
413 | 13 | 悉 | 遍 | 據體例改譯。 |
413 | 13 | 乃說實事之宗。龍猛菩薩之所許 | 彼乃說實事宗。故龍猛菩薩所許 | 據藏文改譯。 |
414 | 1 | 而求性空及中道義 | 而求性空、中道 | 據藏文改譯。 |
414 | 2 | 若緣起所生 | 若依緣而起 | 據藏文改譯。 |
414 | 3 | 故若非性空,全非有是法 | 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 據鳩摩羅什譯文改譯。 |
414 | 3 | 莫故 | 故莫 | 據藏文改譯。 |
414 | 3 | 凡因緣生定有自性 | 凡依因緣生,遍自性成立 | 據藏文改譯。 |
414 | 4 | 《迴諍論》云 | 如是《迴諍論》亦云 | 據藏文補譯。 |
414 | 5 | 無等第一語,敬禮如是佛 | 敬禮如是佛,無等第一語 | 為配合箋註故改譯。 |
414 | 5 | 云 | 亦云 | 據藏文補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