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53 破太過的他宗觀點(四)

現在該到411頁《廣論》,倒數第5行了要集中精神喔

此有一類雖於名言亦不許生等餘者則於名言許有然彼一切皆作如是暢亮宣說:「由諸正理於諸法上破除自體成立之自性是此論師所宗無可疑賴以雙於二諦破自性成立故如是無性復有何法故於所破冠加勝義簡別者唯是中觀自續師軌。」

這段是在講什麼呢當時大多數的自許為宣說中觀義理者都認為破除自性就等於破除一切了就是破除了一切法。我再說一遍當時大多數的自許為宣說中觀義理的那些人都認為破除自性就等於破除一切的法大師說他們的想法還有一點不同之處在這些人們當中有些人在名言當中也不承許生等有些人承許生等在名言中是存在的這是他們在觀點上些許的不同當時是什麼時候六百多年前那時候人是這樣想的

但是除了這一點差別之外他們全部有一個什麼?「暢亮宣說」,這個「暢亮」就是指嗓音清亮地宣說宣稱說什麼呢說:「以觀擇勝義的正理來破除諸法自體成立的自性這是月稱論師所宗這點無從抵賴是沒有異議的因為在二諦當中都破除自性成立的緣故既然是無自性那還有什麼法可以存在所以一切諸法都不存在。」注意!「所以對於所破加上勝義簡別並非中觀應成派只會是中觀自續派。」注意喔!中觀自續派

在前面那幾講裡邊大師為我們列舉了破除所破時破得太過的他宗想法之所以破除所破的時候會破得太過──破太過有沒有看到剛才我們舉那個例子破太過主要是源於不了知有」與「有自性」、「無」與「無自性」的差別我再說一遍之所以破除所破的時候會破得太過到底原因是什麼就是源於他不知道有」和「有自性」,還有「無」和「無自性」的這個差別所以才會認為如果諸法存在就必須什麼就必須有自性地存在如果破除了自性就代表破除了一切法的存在一切法

宗大師著作《廣論》的那個年代大多數的學者或者說大多數自許為宣說中觀義理者的那些想法我們可以總結一下他們的觀點第一個觀點觀擇生等是否在真實性中成立的正理會破除一切法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因為沒有任何法禁得起正理觀察既然禁不起正理觀察就代表被正理破除了第二個原因正理可以破除四句而四句又包含了一切法所以等於正理破除了一切法觀見真實性的聖者等引智見到生滅與繫縛、解脫等絲毫都不存在由於必須是如同聖者的等引智所量知的那般因此生等就不存在了

注意聽!第二個觀點如果承許生等是存在的那這些能否禁得起觀察實性的正理所觀察如果禁得起正理觀察的話就有禁得起正理觀察的實事所以這樣的實事就會成為諦實的實事就變成什麼諦實成立,對吧?諦實成立如果禁不起正理觀察的話就是被正理破除那正理所破除的事物如果還存在的話怎麼能合理呢對不對?豈能合理

第三個觀點如果承許了生等存在是否它要是量成立一定要量成立吧如果是前者也就是量所成立的話必須要被最殊勝的量──那個量是什麼你還記得吧就是現見空性的聖者等引智所成立但由於現證空性的聖者等引智觀見──注意喔──生不存在所以生等被現證空性的聖者等引智所成立是不合理的,並不合理如果承許生等為量所成立並不是被現證空性的聖者等引智的那個量所成立而是被名言的眼識等所成立由於後面引到的經文已經破除了這些名言識是量──有在聽嗎等引智是量,名言識不是量──所以這些名言識作為能成立色等諸法的量並不合理這是第幾個?第三個

他的第四個觀點,就是如果認為雖然不從他生等四者任一而生──就是不是什麼自生、他生、自他共生還有什麼?無因生這四者任何一者但是它仍然可以出生的話那麼在破除勝義生的時候觀察自生、他生還有什麼自他共生、無因生這四句來破除就會變成無法破除勝義生四句生當中不承許自生、自他共生、無因生所以必須承許從什麼從他而生而他生並不合理所以在破除生的時候不用加上勝義簡別

以上我們就一起探索了一下他宗破得太過的這個想法總攝起來他宗破除太過的想法就是認為破除自性的時候就會破除一切法如果一切法存在就必須要有自性

有沒有聽清這四種又串一遍你們可以用幾分鐘把它看一遍、一遍重複多一點就會熟悉了他宗的這些想法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41110自性自體成立之自性據藏文補譯。
41111自性自性成立據藏文補譯。
41111簡別語簡別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