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南普陀版)063A

菩提道次第廣論手抄稿

南普陀版第六十三卷.A面

這個話,注意哦!它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覺得什麼──我怎麼做得不對!你了解了這裡,你就感覺到了,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哪,「最極下愚」,你真正學法的人,你最愚癡的人,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是智慧的人。喏!第一件事情就告訴我們:哎呀,我怎麼這麼差呀!你覺得這麼差,你才肯改。你現在覺得處處地方覺得我對,我有道理;既然你有道理,你還要改嗎?你就能破壞現行了嗎?你一天到晚在這個現行當中,你這個道理就是見煩惱,然後你的習氣就是你的思煩惱,這麼粗猛的煩惱都沒辦法破,順著它,還談其他嗎?這句話。那怎麼樣才能生起來?這個道理我們懂了,怎麼樣生起來?下面:

欲生此者,須多修習感異熟等三果道理。

你要修這個的話,應該怎麼辦呢?就是,哪!前面說的,前面說的道理,那一路上面都過來。所以說前面這個道理說過來了以後,有了這個基礎現在修這個,那很容易,這樣。所以平常我們說:「哎呀,我懺悔呀、懺悔呀!」你懺些什麼?不知道!你跑到佛前面說我念它個四句,你真的懺了嗎?這個很簡單哪,所謂懺悔的話,對你以前所做的覺得不對。你怎麼曉得它不對?有一個對的東西擺在那裡衡量,你一定是對跟不對衡量出來了以後,那個時候你才衡量出來對跟不對。現在你根本不曉得哪一個是對,哪一個是不對,你說的懺悔,懺些什麼?你能懺,這連它懺些什麼都不知道,就能懺得乾淨了嗎?

就像我們就說,哎,你去拔拔草──什麼是草不知道!所以人家說那個笑話:叫他去拔草,結果拔了半天,那個菜都拔掉了,草還在那裡。為什麼?菜長得高嘛,那個草小小的在那裡,他就拼命去拔,拔了半天。他自己覺得:喔唷!他就用功了,用了半天。結果啊,糟了!菜──要種的東西統統被他弄掉了,然後呢那個東西沒有。這不是一個笑話哦!如果我們仔細檢查一下,我們現在往往覺得:我現在好用功修行喔,你看我又出了家,這個也放下,那個也放下,然後呢,這個那一些人怎麼不供養我,跑得來也不跟我磕頭;又是個出家人。然後呢這一個人不對,那個人也不對。你做些什麼啊?你做這個就是你把菜都拔掉了,然後呢這個草都在留在這個地方。這個我絕對不是說的笑話,你仔細檢查、檢查看。

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在這地方,我覺得自己一方面很不忍心,一方面看見在座的有幾位同學好了,是讚歎、歡喜啊!我都是靠了他,他做了很多善業,我沾了光,隨喜功德。但是另外一方面,有很多同修,偶然有幾位同修不理想,啊,我心裡直痛心,我呀真是不曉得怎麼幫忙他,唯一的辦法總希望多逼逼他,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如果大家條件不夠的話,你們記住:有人來逼你,你應該感謝他;否則的話,趁早回家去,那還少造一點罪惡,至少將來不會墮地獄裡面受苦哦!這一直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那麼下面呢,

修持之時,

我們正修的時候怎麼辦哪?

應由《勝金光明懺》及《三十五佛懺》二種悔除。

有非常正確的教誡,告訴我們這個道理。《勝金光明懺》是有一本經,就是《金光明經》。《金光明經》一共有好幾個翻譯本,第一個是北涼曇無讖翻譯的,根據這個翻譯本,智者大師曾經著過疏,很多祖師們。那麼還有《金光明懺》,這個主要的因為智者大師著了疏以後,根據這個。這個另外一個譯本,那個是唐朝義淨三藏譯的《金光明經》十卷。如果你們真正看的話,你們應該看那個十卷那個,後來寫得非常完整。啊!那是真正好極、好極了!我這地方它有一個拷貝,實際上那個藏經裡面也有,它那地方能夠淨除我們所有一切的業障。

關於這個道理,現在我實在沒精神,有精神的時候,我晚上要跟你們講的。可是晚上,現在講起來,因為我接了這麼太多的東西,我只能這樣說了,但願你們把《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竈神記》這一種好好地看兩遍。然後呢看兩遍,我告訴你們的書多看,看了以後,然後你到那時一看的話,你到那時候心裡面會馬上產生正確的覺受。至少你會很認真地覺得:哎呀,我怎麼以前這麼錯呀!乃至於你會有自己感覺得,對以前的錯誤產生驚心動魄之感。對了!那個時候你就對了,你就有機會把你以前的罪惡統統懺乾淨了。還有呢,它告訴我們的好處,這個好處是不得了的好處,你只要肯這樣去做的話,的的確確地,哪怕五無間罪,都可以懺得乾乾淨淨的。那麼這是第一個是《金光明懺》。

還有呢,《三十五佛懺》。《三十五佛懺》就是我們現在的早、晚課誦當中,那個八十八佛當中的後面三十五佛。八十八佛分成功兩部分,一個前面的五十三佛,一個是後面的三十五佛;它各有根據的,五十三佛出在《觀藥王藥上菩薩經》上面,然後三十五佛出在《決定毘尼母經》上頭。這兩個經裡邊,那麼現在它們傳的,這個宗喀巴大師傳的這個傳承當中,這兩個都有完整的方法,所以我現在不用那個八十八佛,本來這個八十八佛那個儀軌,還是密教的大師做的,你仔細一看的話,你就了解。那麼現在我們發給你的這個儀軌,它有它的一個特別的一個意義,我順便跟你們說一下。

宗喀巴大師當年他也是,修學都是這樣,以他這樣的老人家,這麼了不起,他修行第一步就懺悔。那麼懺悔乾淨了以後呢有淨罪相,到那時種種感應,欸,他親見那個三十五佛。結果見了三十五佛的時候,那三十五佛沒頭,欸,奇怪!怎麼沒頭?那麼他就問,因為見到了,然後呢就告訴他,說你那個儀軌不完整,有一部分缺少。後來他去請教,然後呢那個本尊告訴他,現在還有什麼地方你不夠,補足了就對。

所謂儀軌,平常我們看起來,就像那個說一遍。實際上那個儀軌就是什麼?說,拿我們普通一點話來講的話,譬如那個汽車,汽車的什麼叫儀軌?這個輪胎是這樣子的,那個車身這個樣,門是這個樣……。請問:如果那個汽車沒有門、沒有車身、沒有輪胎,你能開得動嗎?你不能開,哪一部分少了就不行。所以它儀軌不完整,那個內容是有的,就像那汽車子是一樣,它那個引擎是有的,那個駕駛的人坐在上面,可是對不起,不能載東西,也不能載客呀!那麼經過宗喀巴大師這麼一改革,那麼這個就完整了,所以我所以採用這個法本的原因。

其實這個內容,跟我們現在的早晚課誦上面所用的那個三十五佛,內容大致相同,只有一點點,就是那個觀行的方法。實際上觀行的方法,主要的就是懺悔的最重要的地方。剛才說的,平常我們說懺悔、懺悔,那嘴巴上面講,從哪裡懺呀?不知道。結果弄了半天,像那個笑話當中一樣,把菜拔掉了,草留在那裡;它現在你了解了這樣子的內容去做的話,你做對了,草都拔掉了,菜留下來了,這是我順便一提。那麼以後呢我這個《金光明懺》那一部分,我不講,只是它宗要的地方,我還是會給大家提一下。那麼主要的用的就是用那個《三十五佛懺》,現在你們已經每個人都有了,在沒有講的之前,各位好好地把它看一下,好好地看一下,以後我們每天功課當中,一樣主要的就是學修這個法。這個是破壞現行,把現行破壞。

在說下去之前,有一點我要跟大家說一下的。到現在為止,你們曉得不曉得什麼是現行?大部分人大家都知道,容或還有一、兩個人不知道,那我要告訴你們,什麼是現行?就是你現在的心理狀態就是現行;由於這個心理狀態,你身心狀態就是現行,就這麼簡單。你現在的現行是什麼?我們在上課你一心一意在聽這個東西,法相應的,聽得個來勁;法不相應的,聽得不曉得在那個地方怎麼辦是好,但是也無法可想,直望手錶,「怎麼還不下課?」這就是你的現行,就是這樣。

那麼現在我們懂得了這個佛法以後的話呢,曉得原來這是什麼?如果跟法不相應的話,那就是不符、不順。如果是「符」是什麼?跟空相應了,見道以後。「順」是什麼?現在就是我們前面這種狀態,順於這個道相應的,一步一步覺得,啊,心心念念覺得:我這個錯的要拿掉它,對的要上去,就是這個。所以說假定我們現在的心理就這樣的,所以前面說「寬大」,浮浮泛泛,馬馬虎虎,這個心裡面就是墮落的根。真正修行就從這地方要破掉它,如果你這地方不破的話,沒辦法!為什麼我們現在不能用功,請問?為什麼?你覺得要想用功啊就提不起來。提不起來的狀態是什麼?就坐在這裡滿好嘛,欸,坐在這裡;然後呢有人跑得來聊聊天滿高興,就是這樣然後;要上街去尤其起勁。這個什麼?就是現在的現行,這麼簡單。你一旦破掉了,什麼呢?就是這心裡面沒有了嘛,所以破現行就這麼簡單!

但是呢,這一個東西就這麼實在,就這麼實在!你真的破掉了,你就會很清楚的,到那時候你如果是拜佛的話……。現在你們拜佛什麼現象,我不敢說,但是以往我的經驗以往的話,去拜佛,「是啊,出了家嘛,當然要去做這種事情啊!」可是拜是在那兒拜,拜了半天是沒味道,就這麼所以叫「追上下」,就這個樣。心裡面看看大家都拜我不拜,我也不好意思,最好少拜幾拜;然後呢一拜拜下去,拜了個半天,然後站起來;別人拜三拜,我只拜一拜,反正我總歸在那兒拜了。就是這個現行,就是這樣,你心裡面不大相應的,這就是我們現在跟染污相應的。然後呢,你在那兒唱念的時候的話呢,「唉呀,儘量的話那最好啊……那個唱起來啊很傷氣,反正別人,有別人念,我也去不去管它了。」就這種,處處地方,這就是我們的現行,你了解了一下。

什麼樣對了呢?就是你一碰到,你全部精神就貫注進去了,就這個樣,那就是跟法相應了。或者你會感到歡喜,或者你自己不覺得歡喜,但是全部精神呢就覺得跟它相應,就這樣。那麼跟善法相應的心情,我們不大多,可是跟惡法相應的事情,說起來處處皆是。譬如今天有人打齋:啊,今天要打齋!喔,這個打齋,不但打齋還有什麼,找那些東西來得個配胃口。你事先,嗯,嗯!現在心裡這個相應了,然後你吃的時候,越吃越起勁,那時你不覺得歡喜,但是心裡面,全部精神貫注在裡邊。對不對?這個什麼?惡法相應的現行。我們現在要破什麼?就破這個,就破這個!所以這個道理說起來很容易喔,你一定要了解它所指的行相是什麼,這樣。如果是將來你真的一旦破了以後,你會感覺到內心當中立刻有不同的感受,這個下面一個個講下去。

所以如果這個沒有的話,所謂的懺悔一點用場都沒有!我說的一點用場,就是眼前結果的用場;那個種子有的哦,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了,注意!只是一個種子,只是如此而已,只是個種子如此而已。那我們這裡老和尚他為什麼能夠這樣的功效,你們有機會去問問他。那肯定地,他念佛的時候,一定到那時候全部精神貫注在上頭,儘管他不講那個道理,現行一定破的。那個時候的現行是什麼?一定跟法相應的,就這麼清楚。所以你真正懂了以後要去修行的話,你們會內心當中非常清楚、非常明白,現在你這個一念是什麼!如果你跟染污相應的,就是這樣。然後呢在這裡告訴你要破,就是破這個,了解了嗎?這個叫破現行「力」,這是種力量,這是種力量。什麼力量?心力,就是業力啊,業力啊,就是這個。第一個。第二,第二什麼?對治。對治當中分六:

第二力中分六,依止甚深經者,

那個六樣東西,一樣一樣東西說一下。

謂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多》等契經文句。

這個第二個是對治力,什麼叫對治呢?就是對症下藥,治療以前那個老毛病,這個力量。以前什麼老毛病啊?就是無始以來的這個積習。換句話說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什麼?喏,煩惱相應的現行當中。因為你有這樣的個現行,唯識上面所謂的種子,換句話說──習氣,這個習氣的力量很深很重,現在你要把那個習氣,要把它拿掉,那麼這個要靠第二個力量,要靠第二個力量。但是這個第二個力量,跟第一個有沒有關係?絕對有關係!沒有第一個,絕不可能有第二個。為什麼呀?因為你現在第一個都在現行當中,你還在增長,你對治什麼!就是你破掉了現行了,眼前雖然破掉了,可是它無始以來,這個習氣的力量還在,那個時候你一定要把它拿掉它,所以那個時候才談得到對治。所以假定我們第一個力量沒有的話,說懺悔,什麼東西都是開玩笑!

那麼現在你看哪!第一個「依止甚深經典」與「讀誦」這些。所以祖師們都告訴我們,讀經有沒有用?有用啊!讀經有兩種:有一種,你如理思惟觀察,了解經當中什麼意義;還有一種,祖師告訴我們,你不要去分別,一心至誠恭敬地去念,也有道理。現在這個地方懂了沒有?喏,說得很清楚,就是這個。因為以前你的現行是什麼?跟煩惱雜染相應的。現在你第一個把它現行破除,然後那個時候,或者你提起至誠恭敬地只要去念。那個時候,什麼?你薰習進去的是清淨之法;或者你是如理思惟觀察,不管是你用哪一種方式──對治。你懂得了這個,那就了解了祖師告訴你說:「你不要去分別思惟,你只要一心恭敬念。」對!然後呢說:「如果說你要去念這個,你要如理思惟了解了,照它行持。」對!兩個絕不矛盾。但是有一個必要的條件是什麼?你要破現行。

假定你現在嘴巴上面嘰哩呱啦唱得個有勁,腦筋裡面胡思亂想,請問有沒有用?你現在還在煩惱現行當中。它對治的是什麼?就是產生的力量。現在你在煩惱現行當中,你產生了什麼力量?煩惱力量!這個本來說治病,是藥要對治那個細菌的,現在你吃進去了都是細菌,能治得好病嗎?懂不懂?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喔!所以我這一地方是講得比較詳細一點,你們了解了,自然而然你們這麼了解的話,不管你持戒、念佛、參禪、學教,都有了。這第一個,我們就說你讀經。第二個呢,

勝解空性者,謂趣入無我光明法性,深極忍可本來清淨。

這是什麼?大徹大悟了,對呀!就這樣。而那個時候心裡什麼狀態?不但現行破──現行破了以後,那個時候的心理什麼?是跟聞、思、修三種狀態相應的智慧,一定跟法相應。跟空性相應是什麼程度呢?跟修慧相應的,那最高的。前面我們去念的時候,當然你可能已經跟修慧相應,譬如說六祖大師的有一個學生,這個念《法華經》三千部的這個達法,他以前,法達還是達法我忘記掉了。然後他念了三千部,自己還覺得大我慢,跑得去拜六祖大師頭不著地,六祖大師說:「這個大我慢,你磕頭頭不著地,你心裡有什麼?」自己被這個祖師一說,他心裡面覺得:嗯,祖師倒有一點名堂,我一生念了三千部……。「那你何嘗念經啊!你不是在轉經,你被經轉哪!」然後給他講了幾句話,開悟了,啊,大徹大悟!然後呢大徹大悟了以後,他說:「那我以後不要念經了。」六祖大師怎麼說?「以前你根本是被經轉哪,現在你真正轉經啊,現在你真正念經啊!」說不是說大徹大悟以後不要啊!就這樣。

所以前面這個單單誦,可能是聞、思、修三種,說空性相應是一定最後那一種,所以更高明。當然嘛!你能夠把這個裡邊從根把它拔掉,那更高明的一種。第二個,這對治。這個所謂根拔掉,那個種子習氣還在,那個種子習氣還在哦!所以初地菩薩達到這個境界,他雖然種子習氣還在,他已經不在生死當中流轉,他是他的願力在,他是他願力還要在這個地方,這是我們要了解的。這是正對治,就是真正地破壞了它這個種子了。第三,

依念誦者,

這個下面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用得上的最好的辦法。

謂如儀軌念誦百字咒等,諸殊勝陀羅尼。

依這個方法照著儀軌去念,那個「百字咒」,在我們那個放焰口當中有一個百字咒,不曉得你們會不會?這個當年印度跟現在西藏這個很盛傳,在我們中國只有焰口當中,就是那個,就是那個。那麼這個什麼?這個不一定是這個,「等」,其他的「殊勝陀羅尼」。譬如我們現在或者念準提咒、或者念大悲咒、或者念往生咒,乃至於譬如說滅罪真言,都是這些。那麼下面引經。

《妙臂請問經》云:「如春林火猛燄熾,無勵徧燒諸草木,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燄燒諸惡。

啊,妙不可言!就像春天樹林當中的火,那個火非常地猛烈。春天怎麼狀態啊?每年到了春天,所有的樹木都枯掉了。我們當然這地方熱帶、亞熱帶,那常綠的,他們那個地方是哪裡?在西藏,那個夏天的山頂上面,凍得你要命,到了冬天的山頂上面,一樣東西都沒有了,所有的樹葉掉得光光的,所有的草都枯掉了。在這種草枯的情況之下,碰見那個猛火一來的話,一下燒得光光的,燒得一樣都沒有。你不要說像西藏,那我覺得我們那地方,上海一帶,那是這個溫帶。到了春天,他們這個荒野當中,有一個辦法就是,譬如我們現在看見那個後面荒地,那不是長的荒草很多嗎?他們點一把火,一把火一點,要不了幾分鐘,「嘎!」那個風又大,一下統統燒得光光的。

那麼說明了什麼?說明了就是我們積那個罪,你只要如法地去正對治,很快!所以經上面它有一個比喻:有人害怕,說我這個無始以來的罪過這麼重,怎麼辦哪?佛就告訴你:欸,我告訴你,假定是這個房子裡邊,黑暗一千年了,然後呢你點一盞燈的話,是不是點了要一千年,慢慢、慢慢把它趕走啊?不是。什麼時候亮?你一點就亮,對不對?對呀!儘管黑了一千年了,不要說一千年,一萬年再長,你一盞燈一點,馬上就亮。還有呢,你積那個草、那個木頭,積在那裡積一千年了,你要去燒,要不要燒一千年哪?也不要,那倒沒有什麼燈那麼快,但是只要這個積的真正枯掉了,你一把火點上去,沒幾分鐘「刮!」統統燒光。那這個就是我們懺悔的力量,注意哦!太值得了,太值得了!

所以你真正懂得了,沒有一個人例外的,它絕對會教你不修行都做不到。你會了解:我只要花這麼小小的氣力,把以前這麼大的惡,一下就弄乾淨掉了;反過來呢,你貪小小的一點點便宜,將來受的苦是無量無邊哪!嗯,就這個。可是這個裡邊有一個問題哦!它雖然這個春天,這個懺罪的時候你不要努力,一下就可以把它雜草都燒光,還要什麼條件?「戒風吹燃念誦火,大精進燄燒諸惡」,要靠一樣東西,沒有風不行,什麼風啊?戒!所以告訴我們,你持戒沒有的話,談不到。所以這個修學佛法,第一件事情是戒!

現在我們有太多的人,碰到這種情況說,哎呀,現在這個時候啦……總覺得好像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啊!這倒是沒有錯,持起戒來是比較難,所以你大可不必受這個戒。既然你受了戒,這很簡單嘛,這個不是別人逼著你耶,你自己願意受,願意受的話,你為什麼還要說這個話?你要說這個話,就不要受,不很簡單嘛!對吧?這個像契約一樣,我訂了契約,你可以不訂嘛,沒有人逼著你,既然你訂了,那當然應該守那個戒,就這樣。所以在我的感覺,我只是覺得我真愚癡,我怎麼感得這個末法呢?這第一個。第二個我真愚癡,我不了解這個制戒的真實原因,我只有老老實實,佛怎麼說我就照這麼做。那個時候就對了!

「戒風」,然後呢吹這個念誦的火,這個念誦的時候是「大精進燄」,這個念不是嘴巴裡唱哦──心,現在的心跟它相應的。所以現在的心既然跟法相應了,一定破掉不相應的現行,這個了解不了解?所以叫大精進。什麼叫「精進」?精進的定義不是說你在那裡拼命地出力哦!就是說善法相應的努力,這個才叫精進。如果說你在念,在那兒磕頭,「哎呀,我可以一口氣坐兩個鐘頭雙盤,然後今天拜個五百拜!」但是你心裡面胡思亂想,對不起,懈怠,沒有用,沒有用!所以真正地精進的話,就是一定是這樣:持戒持得很嚴,然後呢心裡面把握住地這樣地去做,第一個。第二個,

猶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熾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誦光,炙照惡雪亦當盡。

一段一段的譬喻。第二個就像這個太陽光,然後呢照這個雪山一樣。那個太陽光一照,啊!那個雪就耐不住都溶掉了。現在呢什麼東西來照?「戒日」。這個戒像日一樣,為什麼戒像日一樣?為什麼?我們要懂得它。我們所以要修學佛法,所以要懺悔業障的原因是什麼?要去苦、要得樂。為什麼有苦?你造了惡業。現在你懂得了,哦,原來這樣,那麼你怎麼辦呢?欸,要造善業。但是業因你了解嗎?不了解。所以我們到現在為止了解我們在愚癡、無明當中,對於這個業感緣起,只有佛才徹底了解,所以只有他制的戒法,才是完整的。所以你一心恭敬、一心照著去做的話,這個完全正見。這個正見是真正什麼?無明的對治,就像光一樣,點一點哪,黑暗就去掉了;像熱一樣,一來,就寒就消掉了。懂嗎?

所以這個每一個地方有它特別的意義哦!是為什麼我們剛開始的時候,頭上五年是不可離依止。不是單單依了五年就行了,如果說你依止了五年,開、遮、持、犯不行,那盡壽依止,為什麼?因為唯有這個是光明的,既然你要學這光明的法的話,你離開了這個,請問你怎麼辦?你了解了沒問題,你不了解一定要依止。所以這地方叫「戒日」,這個不但有熱而且有光,光熱同炙,惡習統統盡。

如黑暗中燃燈光,能遣黑闇罄無餘,千生增長諸惡闇,以念誦燈能速除。」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