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23 藏地先覺區分中觀師的方式

大家好上次我們學習到中觀師可以分為哪兩種啊根本教典中觀師及隨持中觀師這兩種那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中觀師不同的派別看看是怎麼分的請大家翻開《廣論》404頁,看第7行原文

於此又有一類先覺善知識作如是言:「就立名言軌理而立名者略有二類大中觀師謂於名言許外境有者名經部行中觀師及於名言許無外境者名瑜伽行中觀師

對此有一些先輩的善知識說透過安立名言的方式而命名的中觀師有兩種哪兩種呢承許名言中有外境的就是經部行中觀師承許在名言中沒有外境的就是瑜伽行中觀師經部行中觀師與瑜伽行中觀師──注意喔──不是從安立空性的角度來區分的而是從安立空性以外的世俗法的角度來區分的空性以外的法就是世俗法也就是這裡所說的什麼呀對!這裡所說的名言

從安立名言的角度來說中觀師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在名言中承許有外境的──這裡的外境,是指與內心不同實質、不同體性的外境在名言中承許有這種外境的稱之為經部行中觀師經部宗承許與內心不同實質、不同體性的外境是存在的這類中觀師在這方面的想法與經部宗是相順的所以稱之為經部行中觀師

第二種是在名言中不承許外境的也就是在名言中不承許與內心不同實質、不同體性的外境稱之為瑜伽行中觀師唯識宗承許與內心不同實質、不同體性的外境是不存在的所有的法都是心的體性萬法唯心這一類中觀師的承許在這方面的想法與唯識宗相順唯識宗也稱之為瑜伽行派所以將這類中觀師稱之為瑜伽行中觀師這兩種中觀師──注意──是從安立名言的角度來分類也就是從「在名言中承不承許外境這個角度來分類的

好!我們接著往下看

就許勝義理而立名者亦有二種謂許勝義諦現空雙聚名說理成如幻及許勝義諦唯於現境斷絕戲論名說極無所住。」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花戒等其如幻及極無所住之名印度論師亦有許者

說透過承許勝義的方式命名的中觀師有幾種啊?也有兩種將「現空雙聚」承許為勝義諦的名為理成如幻將「對於顯現僅僅遮斷戲論承許為勝義諦的名為極無所住在這兩種當中承許前者理成如幻就是靜命論師與蓮花戒論師等如幻與極無所住的名字是某些印度論師也承許的

所以從安立勝義的角度注意喔!從安立勝義的角度中觀師也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承許現空雙聚是勝義諦稱之為什麼?理成如幻。「現空雙聚就是顯現與空性兩者聚合這裡的顯現是指顯現有法比如顯現瓶子、顯現補特伽羅在所顯現的有法之上運用正理破除諦實成立顯現的那一分與諦實空的那一分聚合就是現空雙聚承許現空雙聚是勝義諦是空性的就稱之為理成如幻的中觀師

第二種是承許在顯現上僅僅遮斷戲論是勝義諦、是空性稱之為什麼?極無所住這類中觀師不承許現空雙聚是勝義諦那麼什麼是勝義諦呢在顯現分上僅僅遮斷諦實戲論的無遮是勝義諦這裡的「戲論」就是指有諦實遮止諦實就是這裡的「斷絕戲論」。那麼承許在顯現上僅僅斷絕戲論除了遮止諦實的戲論以外不會再引申出其他法所以稱之為「唯於現境斷絕戲論」,承許這就是勝義諦就稱之為什麼極無所住的中觀師這兩種中觀師是從安立勝義的角度來分類也就是從「承許什麼是勝義諦的角度來分的

二中初者許是靜命論師及蓮花戒等在理成如幻與極無所住這兩種中觀師當中先覺承許靜命論師與蓮花戒論師等是第一種中觀師也就是理成如幻的中觀師承許現空雙聚是勝義諦這以上是先覺的說法

接下來宗大師說:「其如幻及極無所住之名印度論師亦有許者就是不只是藏地的論師有些印度論師他也承許理成如幻與極無所住的這個名稱所以這兩個名稱不是藏地的先覺自己開創的就是它發源地不是藏地在印度就已經有論師這樣承許了

總攝一下今天我們學到藏地先覺的承許從安立名言的角度而命名的中觀師有兩種──承許名言中有外境的是經部行中觀師承許名言中沒有外境的是瑜伽行中觀師從安立勝義的角度而命名的中觀師也有兩種將現空雙聚承許為勝義諦的是什麼?是理成如幻。對不對將對於顯現唯遮斷戲論承許為勝義諦的是極無所住

接下來下一節課我們會學習:宗大師對於這兩種分類他是如何看待的、如何解釋的敬請期待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4047又有於此又有據藏文改譯。
4047知識善知識據藏文改譯。
4047就立名言就立名言軌理據藏文補譯。
4047略於略有據'48年版改譯。
4048外境者外境有者據'48年版改譯。
4048不許許無據藏文改譯。
4048就立勝義亦立二名就許勝義理而立名者,亦有二種據藏文改譯。
4049名理成名說理成據藏文改譯。
4049極無所住說極無所住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