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 C*** 2024-09-08 15:33:33 (s********y@g***l.***)
頂禮恩師
謝謝老師這一講說明了解釋眾生的種種名言意思。真是太受用了!終於更加理解眾生的內涵。
今天補聽開示,真是太棒了!
今天也學到:直接開示勝義諦的經典是了義經;直接開示世俗諦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謝謝師父老師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謝謝老師這一講說明了解釋眾生的種種名言意思。真是太受用了!終於更加理解眾生的內涵。
今天補聽開示,真是太棒了!
今天也學到:直接開示勝義諦的經典是了義經;直接開示世俗諦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謝謝師父老師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沈〇〇 2024-08-31 06:53:18 (s**********3@g***l.***)
廣論止觀初探・毗缽舍那0013_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一)
頂禮大寶恩師:
今天繼續學習《無盡慧所說經》的內涵,如果用種種不同的字句顯示世俗虛妄的自性,這樣的經典稱之為「不了義」;如果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樣的經典就稱之為什麼呀?稱之為「了義經」,這是指空性。如果不是師長教導,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原來……意生、儒童、作者、受者都是在形容「眾生」,不同的名字都在詮釋同一個內涵,這是不了義。對於6:55前提到的‘’透過什麼方式來詮釋世俗諦呢?‘’所以就是老師您~解釋意生、儒童、作者、……這段內容嗎?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4.08.31
頂禮大寶恩師:
今天繼續學習《無盡慧所說經》的內涵,如果用種種不同的字句顯示世俗虛妄的自性,這樣的經典稱之為「不了義」;如果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樣的經典就稱之為什麼呀?稱之為「了義經」,這是指空性。如果不是師長教導,真的是什麼都不知道。
原來……意生、儒童、作者、受者都是在形容「眾生」,不同的名字都在詮釋同一個內涵,這是不了義。對於6:55前提到的‘’透過什麼方式來詮釋世俗諦呢?‘’所以就是老師您~解釋意生、儒童、作者、……這段內容嗎?
謝謝老師的說法恩!祈請師長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 頂禮 2024.08.31
蕭〇〇 2024-08-16 00:31:42 (s******o@g***l.***)
頂禮大寶恩師,
很高興又能向您學習毗缽舍那空性的智慧。尤其他最不共的特法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太好了,在您數數宣說請弟子們要希求空性的影響下,弟子真的有越來越確定一定要學習空性;過去您曾問過大家:「為什那麼愛生死?」,弟子不斷去觀察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真的太多都是在為眼前,儘管開始為下一生,還是在躭著於世間的安樂,沒有真的痛下決心,很希望能真的認識到師父所認識的:「世間的安樂都是無常、都是虛幻。」
在這一講中,弟子學到佛陀在回答問題時先有一個總說,然後再仔細解釋,原本覺得這二段意思一樣,為何需要重複宣說,但老師您提到,後面的內容是「更仔細解釋」,那麼弟子就比較明白了,加上對於「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您又分別一一解釋,真的很感恩。
以下是對這段用論式的理解方式,不知是否能這樣思考?
1.了義經應當是開示甚深的經典,因為空性是難以測度、難以測量的緣故。
2.空性對於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應當是難以測量的,因為凡夫無法如實證得空性,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而分別心也無法如實證得空性的緣故。
3.了義經應當是開示難見的經典,因為空性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的緣故。
4.了義經應當是開示難可通達的經典,因為空性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緣故。
5.是空性的話遍是「甚深、難見、難可通達」,但是「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話不遍是空性。(不遍的例子:業果,還有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
後半段感謝菩薩為眾生請法,向佛陀提問宣說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方法,而無盡慧經中提到的各種與「有我」同義的詞,幫助弟子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個我,而儘管直接顯示"好像"有自主的主宰者,但感受到佛陀的心意一定還是在跟眾生宣說無我的內涵,覺得能值遇這樣的教法真的是太幸福太幸福了。師父與老師的悲心與智慧是啟發眾生的光,願能繼續淨罪集資跟上您的引導。祈請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妙勻 恭敬頂禮
很高興又能向您學習毗缽舍那空性的智慧。尤其他最不共的特法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太好了,在您數數宣說請弟子們要希求空性的影響下,弟子真的有越來越確定一定要學習空性;過去您曾問過大家:「為什那麼愛生死?」,弟子不斷去觀察自己的想法和行為,真的太多都是在為眼前,儘管開始為下一生,還是在躭著於世間的安樂,沒有真的痛下決心,很希望能真的認識到師父所認識的:「世間的安樂都是無常、都是虛幻。」
在這一講中,弟子學到佛陀在回答問題時先有一個總說,然後再仔細解釋,原本覺得這二段意思一樣,為何需要重複宣說,但老師您提到,後面的內容是「更仔細解釋」,那麼弟子就比較明白了,加上對於「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您又分別一一解釋,真的很感恩。
以下是對這段用論式的理解方式,不知是否能這樣思考?
1.了義經應當是開示甚深的經典,因為空性是難以測度、難以測量的緣故。
2.空性對於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應當是難以測量的,因為凡夫無法如實證得空性,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而分別心也無法如實證得空性的緣故。
3.了義經應當是開示難見的經典,因為空性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的緣故。
4.了義經應當是開示難可通達的經典,因為空性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緣故。
5.是空性的話遍是「甚深、難見、難可通達」,但是「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話不遍是空性。(不遍的例子:業果,還有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
後半段感謝菩薩為眾生請法,向佛陀提問宣說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方法,而無盡慧經中提到的各種與「有我」同義的詞,幫助弟子從不同角度認識這個我,而儘管直接顯示"好像"有自主的主宰者,但感受到佛陀的心意一定還是在跟眾生宣說無我的內涵,覺得能值遇這樣的教法真的是太幸福太幸福了。師父與老師的悲心與智慧是啟發眾生的光,願能繼續淨罪集資跟上您的引導。祈請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妙勻 恭敬頂禮
廖〇〇 2024-08-09 22:31:23 (L*********i@g***l.***)
頂禮具悲上師尊者足:
弟子決定好好的再把每個名詞,認真的注視它們.雖然它們是解說世俗諦的,是宣講不了義的.但是只要是佛語,都不能輕易的略過.都是世尊祖師的悲心所凝聚的智慧心花啊!
《無盡慧經》中說:「凡是以種種的言說,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這些經典便名為什麼啊?『不了義』。以上不同的名字都在詮釋同一個內涵。
1內心會認為一個補特伽羅是我,稱之為「我」
2具有思惟的功用,或者因為具有心力的緣故,所以稱之為有情。漢地祖師也曾用「含識」一詞.
3因為作為存活的所依的緣故,所以稱之為命者。
4存活時必須依靠許多存活的緣,才能生存,所以稱之為養者。
5具有能力、具有力量做事情,所以稱之為士夫。
6自心中充滿煩惱,並且陷落於輪迴當中,所以稱之為補特伽羅。
7從力量出生,所以稱之為意生。
8從力量出生的童子,所以稱之為儒童。
9是受用的締造者,所以稱之為作者
10能受用的領受者,或者是領受異熟的感受者,所以稱之為受者
以上,事實上並沒有自主的主宰者,但是卻直接顯示好像有自主的主宰者,這樣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由各種開示的角度,幫助我們了解經典中如何開示世俗諦。
感謝老師簡明的開示,讓弟子更易趣入這些名詞的意涵.每天都有師姐認真的唸誦原文,弟子也認真的效學.願能跟上師長的腳步.剎那亦不暫捨離.
願以此精勤聞思的功德回向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弟子聞思修倍倍增盛.一切有情速成佛道.
弟子妙微至誠稽首禮.2024/08/08.
弟子決定好好的再把每個名詞,認真的注視它們.雖然它們是解說世俗諦的,是宣講不了義的.但是只要是佛語,都不能輕易的略過.都是世尊祖師的悲心所凝聚的智慧心花啊!
《無盡慧經》中說:「凡是以種種的言說,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這些經典便名為什麼啊?『不了義』。以上不同的名字都在詮釋同一個內涵。
1內心會認為一個補特伽羅是我,稱之為「我」
2具有思惟的功用,或者因為具有心力的緣故,所以稱之為有情。漢地祖師也曾用「含識」一詞.
3因為作為存活的所依的緣故,所以稱之為命者。
4存活時必須依靠許多存活的緣,才能生存,所以稱之為養者。
5具有能力、具有力量做事情,所以稱之為士夫。
6自心中充滿煩惱,並且陷落於輪迴當中,所以稱之為補特伽羅。
7從力量出生,所以稱之為意生。
8從力量出生的童子,所以稱之為儒童。
9是受用的締造者,所以稱之為作者
10能受用的領受者,或者是領受異熟的感受者,所以稱之為受者
以上,事實上並沒有自主的主宰者,但是卻直接顯示好像有自主的主宰者,這樣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由各種開示的角度,幫助我們了解經典中如何開示世俗諦。
感謝老師簡明的開示,讓弟子更易趣入這些名詞的意涵.每天都有師姐認真的唸誦原文,弟子也認真的效學.願能跟上師長的腳步.剎那亦不暫捨離.
願以此精勤聞思的功德回向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弟子聞思修倍倍增盛.一切有情速成佛道.
弟子妙微至誠稽首禮.2024/08/08.
廖〇〇 2024-08-09 22:28:10 (L*********i@g***l.***)
頂禮具悲上師尊者足:
「證得空性,能斷生死!」弟子明白證得空性是解脫生死唯一的一條路.師父說:「我們要把它走完,要走完生死輪廻的這條路.」師父要帶我們走完它.很感恩哪.....,也希望自己真的能走完無盡的輪廻之路.
1空性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凡夫無法如實證得空性,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許多法類也都是透過分別心趣入的.
2凡是以種種的言說,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這些便名『不了義』,這樣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3直接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空性的經典,稱之為了義經。
感謝師父和老師來到娑婆世界為我們講說解脫輪廻的大法.為我們建立五部大論的學制.弟子才有機會開始憾動生死的鎖鍊.弟子要加油!
願此精勤聞思的功德,回向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弟子眾聞思修資糧倍倍增盛.有情皆能速成佛道.
弟子妙微至誠稽首禮.2024/08/01
「證得空性,能斷生死!」弟子明白證得空性是解脫生死唯一的一條路.師父說:「我們要把它走完,要走完生死輪廻的這條路.」師父要帶我們走完它.很感恩哪.....,也希望自己真的能走完無盡的輪廻之路.
1空性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凡夫無法如實證得空性,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許多法類也都是透過分別心趣入的.
2凡是以種種的言說,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這些便名『不了義』,這樣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3直接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空性的經典,稱之為了義經。
感謝師父和老師來到娑婆世界為我們講說解脫輪廻的大法.為我們建立五部大論的學制.弟子才有機會開始憾動生死的鎖鍊.弟子要加油!
願此精勤聞思的功德,回向師長壽堅固,潔淨事業遍十方.弟子眾聞思修資糧倍倍增盛.有情皆能速成佛道.
弟子妙微至誠稽首禮.2024/08/01
林〇〇 2024-08-09 22:23:05 (a*****5@b*******t.***)
頂禮具恩根本上師:
「了義」:若有契經種種字、句顯示成立世俗。「不了義」:若有契經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顯示勝義。能夠一字一句聽到從所未聞的名詞,像小孩呀呀學語,不明白爸爸、媽媽的意涵只知道對方很歡喜,現在的弟子就如是;不明白「了義」「不了義」的意涵只希望師長能夠歡喜。
聽到為何(甚深)?因為凡夫無法如實證達。為何(難見)?因為連譬喻都很難理解。為何(難可通達)?因為根識無法證得必須透過意識。這三要件並非空性專有;因為業果、無常、四諦十六行相亦有。空性最不共的特點是能斷生死。光聽到這一段就覺得感動。原本是個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了解的狀態。而今有師長鉅細靡遺的解釋;弟子懺悔悲從中來~往昔太.....以前學廣論時,心中竟然暗笑藏人的迂,覺得藏人福薄竟讓師長捨壽20年。如今想想身為漢地的我福又厚到哪裡?上師接班20年餘至今無法抵台,自己的福就比藏人多嗎?
為了弟子學毗缽舍那上師還要發願供養十萬燈、花。這本該弟子發願但弟子不會謝謝師長教導,竹區傳心在祖庭鳳山寺也有響應上師空性資糧的供養計劃,謝謝師長教弟子該如何做?希望師歡喜!
弟子慧玲 至誠禮敬
「了義」:若有契經種種字、句顯示成立世俗。「不了義」:若有契經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顯示勝義。能夠一字一句聽到從所未聞的名詞,像小孩呀呀學語,不明白爸爸、媽媽的意涵只知道對方很歡喜,現在的弟子就如是;不明白「了義」「不了義」的意涵只希望師長能夠歡喜。
聽到為何(甚深)?因為凡夫無法如實證達。為何(難見)?因為連譬喻都很難理解。為何(難可通達)?因為根識無法證得必須透過意識。這三要件並非空性專有;因為業果、無常、四諦十六行相亦有。空性最不共的特點是能斷生死。光聽到這一段就覺得感動。原本是個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了解的狀態。而今有師長鉅細靡遺的解釋;弟子懺悔悲從中來~往昔太.....以前學廣論時,心中竟然暗笑藏人的迂,覺得藏人福薄竟讓師長捨壽20年。如今想想身為漢地的我福又厚到哪裡?上師接班20年餘至今無法抵台,自己的福就比藏人多嗎?
為了弟子學毗缽舍那上師還要發願供養十萬燈、花。這本該弟子發願但弟子不會謝謝師長教導,竹區傳心在祖庭鳳山寺也有響應上師空性資糧的供養計劃,謝謝師長教弟子該如何做?希望師歡喜!
弟子慧玲 至誠禮敬
謝〇〇 2024-08-06 12:00:46 (y**********5@g***l.***)
虔誠頂禮最親愛的上師, 弟子在您足下頂禮, 至心祈求上師最無上的加持! 一開始弟子在聽不了義經和了義經是由直接顯示世俗諦或勝義諦來做分判, 這一次弟子在聽上師開示, 修正勝義諦比較超勝, 輕視俗諦的不當分判, 其實從世俗諦趨向勝義諦,是不是一必經的次第?如果弟子連瓶子都無法證得, 更談不上證得瓶子上的空性! 不知道弟子這樣的思考是否正確? 另外弟子在聽聞上師解釋各個「我」的同義詞, 一開始只是視為解釋名詞, 後來弟子思考如下:
「有情」「士夫」「意生」「儒童」都具有力量,這力量的來源是不是源於「思惟」-摧壞輪迴最有力的武器,好的思惟從好的聽聞來,所以沒有善知識說法,弟子是沒有一絲機率可以跳出輪迴!而其他六者大都和輪迴有相關,上升和下沉的力量真實從這些同義詞當中顯現,警醒弟子如何和眾生跟隨師長教言的風、吹向解脫的彼岸!確保生生世世跟隨師父上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虔誠就是弟子的路!
「有情」「士夫」「意生」「儒童」都具有力量,這力量的來源是不是源於「思惟」-摧壞輪迴最有力的武器,好的思惟從好的聽聞來,所以沒有善知識說法,弟子是沒有一絲機率可以跳出輪迴!而其他六者大都和輪迴有相關,上升和下沉的力量真實從這些同義詞當中顯現,警醒弟子如何和眾生跟隨師長教言的風、吹向解脫的彼岸!確保生生世世跟隨師父上師學弘宗大師清淨圓滿教法-虔誠就是弟子的路!
鄭〇〇 2024-08-06 04:41:59 (l**********0@g***l.***)
頂禮親愛的上師:今天學到"甚深,難見,難可通達"三個都是指空性.以前會以為這就是形容詞吧!和空性有什麼關係?這次學習認識了"甚深"是因為難以測度,難以測量,凡夫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而分別心也無法如實證得空性.我還認識了"難見",因為空性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還有"難可通達",因為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無法證得.雖然認識了這三個詞,但是對其內涵仍無法真實感受,或許就是沒有證空性的經驗值吧!因為空性可以帶我們了脫生死,弟子也對這三個感到嚮往,希求自己得到空性,也祈願自己生生世世追隨師父老師,學弘宗大師教法,直至誠佛永退轉.
陳〇〇 2024-08-05 05:49:13 (d******n@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老師在013講當中,如此有層次的引導學習辨析「了義經」、「不了義經」的差別。依著《無盡慧所說經》的內容,解析 佛陀自問自答的引導,一層層的剖析「了義經」與勝義諦、「不了義經」與世俗諦的關係。強調所詮為「甚深、難見、難可測量」的內容,就是詮釋勝義諦內涵的了義經;用種種字句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內容,就是詮釋世俗諦的不了義經。即使如此,但是依舊無法分辨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因而就用實際常見的經文為例說明,「有我、有情……,」將本質為無自主者卻開示為彷彿為有自主者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感恩 老師逐項說明在《大般若經》中常誦到的這些字詞,引導認識經文中所提到的「我」、「有情」、「命者」、「養者」等。依著 老師的解釋,才能夠看到這些字詞所詮的內涵,都是「有自主」之意,例如:具有思惟功用、具有心力的角度來詮釋「有情」;作為存活所依的緣故而稱為「命者」等。所以,即使經文所詮為世俗諦的內涵,依舊需要善知識引導學習,才能正確的認識所詮為何。
感恩 老師如此有系統的引導學習,對於了義經、不了義經的分辨,雖然是用詮釋勝義諦、世俗諦的意涵為分判,但是多數經文仍需要透過祖師所造的釋論、以及善知識解說,才可能理解。目前就在這一條路上,感恩 老師逐字逐句的引導,從結構上的分判、到字句意涵的解釋。學習毗缽舍那,唯有緊緊跟著 老師學習,才有機會窺探空性慧的本質。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至誠恭敬叩首
感恩 老師在013講當中,如此有層次的引導學習辨析「了義經」、「不了義經」的差別。依著《無盡慧所說經》的內容,解析 佛陀自問自答的引導,一層層的剖析「了義經」與勝義諦、「不了義經」與世俗諦的關係。強調所詮為「甚深、難見、難可測量」的內容,就是詮釋勝義諦內涵的了義經;用種種字句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內容,就是詮釋世俗諦的不了義經。即使如此,但是依舊無法分辨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因而就用實際常見的經文為例說明,「有我、有情……,」將本質為無自主者卻開示為彷彿為有自主者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
感恩 老師逐項說明在《大般若經》中常誦到的這些字詞,引導認識經文中所提到的「我」、「有情」、「命者」、「養者」等。依著 老師的解釋,才能夠看到這些字詞所詮的內涵,都是「有自主」之意,例如:具有思惟功用、具有心力的角度來詮釋「有情」;作為存活所依的緣故而稱為「命者」等。所以,即使經文所詮為世俗諦的內涵,依舊需要善知識引導學習,才能正確的認識所詮為何。
感恩 老師如此有系統的引導學習,對於了義經、不了義經的分辨,雖然是用詮釋勝義諦、世俗諦的意涵為分判,但是多數經文仍需要透過祖師所造的釋論、以及善知識解說,才可能理解。目前就在這一條路上,感恩 老師逐字逐句的引導,從結構上的分判、到字句意涵的解釋。學習毗缽舍那,唯有緊緊跟著 老師學習,才有機會窺探空性慧的本質。
感恩 老師,並祈願 老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陳振祥 至誠恭敬叩首
徐〇〇 2024-08-02 22:13:31 (k*********6@g***l.***)
敬呈老師:弟子聽完14遍了,供養學習給您。
-
1. 《無盡慧經》說,顯示成立世俗即名不了義,顯示勝義即名了義。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是名了義。
2. 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因為凡夫和分別心難以如實證得、難以用譬喻或原因表示、不能用根識要用意識證知。不是空性的不共特法,但是此處指空性。
3. 空性的不共特法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
4. 開示不了義的方式: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於無主者中顯似有主者。
-
透過老師為我們解釋,了解到每個佛法名詞背後深遠的意義,特別是「作者」—我是我的感受的締造者,我是作者,能讓弟子在對境時想起這個定義,原本怪外境開始反省自己。覺得是很有力、很有加持的學習。以此供養老師,祈請您永遠加持我們、引導我們,直至成就三主要道。
-
「意生」從力量出生:是因為是以意業的力量為主而出生嗎?弟子品君頂禮
-
1. 《無盡慧經》說,顯示成立世俗即名不了義,顯示勝義即名了義。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是名了義。
2. 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因為凡夫和分別心難以如實證得、難以用譬喻或原因表示、不能用根識要用意識證知。不是空性的不共特法,但是此處指空性。
3. 空性的不共特法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
4. 開示不了義的方式: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於無主者中顯似有主者。
-
透過老師為我們解釋,了解到每個佛法名詞背後深遠的意義,特別是「作者」—我是我的感受的締造者,我是作者,能讓弟子在對境時想起這個定義,原本怪外境開始反省自己。覺得是很有力、很有加持的學習。以此供養老師,祈請您永遠加持我們、引導我們,直至成就三主要道。
-
「意生」從力量出生:是因為是以意業的力量為主而出生嗎?弟子品君頂禮
沈〇〇 2024-08-02 12:58:06 (w**********h@g***l.***)
至誠恭敬頂禮 真如老師!老師您最近還好否?祈請老師多保重法體,可以有足夠的休息,有機會可以到大自然走走做運動,早日恢復體力,繼續帶領弟子們深入學習毗缽舍那。
無限感恩老師錄製的每一講開示,聽法師們提到老師都是拼盡全力,付出了生命的一切,要把最清淨圓滿的教法傳遞到弟子們的心裡,一心想要幫助弟子們究竟離苦得樂。
這一週弟子有堅持每天聽聞毗缽舍那,雖然很多部分聽不是很明白,但是還是很歡喜的學習。弟子發願一定也要盡全力的認真學習每一講的廣海明月與毗缽舍那,不能辜負老師對弟子們的用心。
老師有問到「為什麼稱之為「意生」呢?因為從力量出生,所以稱之為意生。如果這個角度,那為什麼不叫「力生」,叫「意生」呢?你們想一想。」弟子猜測可能是因為要用自己的能力,力量,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先透過思維,自己的意識,意的部分,才能到身口的行為。
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發願要承擔您們建教利生的事業,希望您們可以不用這樣辛苦,可以把精力用來帶領弟子們深入學習佛法。非常期待能夠每天反覆學習師父,老師,為弟子們精心準備的開示,感恩老師,您真的是辛苦了。
無限感恩老師錄製的每一講開示,聽法師們提到老師都是拼盡全力,付出了生命的一切,要把最清淨圓滿的教法傳遞到弟子們的心裡,一心想要幫助弟子們究竟離苦得樂。
這一週弟子有堅持每天聽聞毗缽舍那,雖然很多部分聽不是很明白,但是還是很歡喜的學習。弟子發願一定也要盡全力的認真學習每一講的廣海明月與毗缽舍那,不能辜負老師對弟子們的用心。
老師有問到「為什麼稱之為「意生」呢?因為從力量出生,所以稱之為意生。如果這個角度,那為什麼不叫「力生」,叫「意生」呢?你們想一想。」弟子猜測可能是因為要用自己的能力,力量,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先透過思維,自己的意識,意的部分,才能到身口的行為。
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發願要承擔您們建教利生的事業,希望您們可以不用這樣辛苦,可以把精力用來帶領弟子們深入學習佛法。非常期待能夠每天反覆學習師父,老師,為弟子們精心準備的開示,感恩老師,您真的是辛苦了。
劉〇〇 2024-08-02 03:06:47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從無盡慧經的角度來看:
不了義:
開示成立世俗的經典,用種種詞句和文字,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經典。
了義:
開示勝義的經典。安立破除諦實的勝義經典。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經典。「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裡指空性。
因為空性難以測度,難以測量,所以「甚深」。因為凡夫無法如實証得空性,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分別心無法証得空性。
因為很難透過譬喻或原因等方法看見空性,所以「難見」。
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証得空性,根識無法証得,所以「難以通達」。
業果、佛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証得,根識無法証得。
空性最不共的特法是,証得空性,能斷生死!
透過何等方式詮釋世俗諦、勝義諦?無盡慧經說,不了義:凡以種種言説,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以上種種名稱,都在詮釋「眾生」的內涵。
我—內心會認為一個補特伽羅是我。有情—具有思惟力,具有心力。命者—存活所依。養者—我們被許多存活的緣所養育著。士夫—具有能力做事情。補特伽羅—內心充滿煩惱,並且陷落於輪迴。意生—從力量出生。儒童—從力量出生的童子。作者—造業者。受者—領受異熟的感受者。
佛陀太厲害,把諸法用了、不了義含攝,上師不講毘缽舍那,我們也完全不懂!
真是萬善根本從師出!
弟子慧依頂禮
從無盡慧經的角度來看:
不了義:
開示成立世俗的經典,用種種詞句和文字,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經典。
了義:
開示勝義的經典。安立破除諦實的勝義經典。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經典。「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裡指空性。
因為空性難以測度,難以測量,所以「甚深」。因為凡夫無法如實証得空性,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分別心無法証得空性。
因為很難透過譬喻或原因等方法看見空性,所以「難見」。
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証得空性,根識無法証得,所以「難以通達」。
業果、佛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証得,根識無法証得。
空性最不共的特法是,証得空性,能斷生死!
透過何等方式詮釋世俗諦、勝義諦?無盡慧經說,不了義:凡以種種言説,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以上種種名稱,都在詮釋「眾生」的內涵。
我—內心會認為一個補特伽羅是我。有情—具有思惟力,具有心力。命者—存活所依。養者—我們被許多存活的緣所養育著。士夫—具有能力做事情。補特伽羅—內心充滿煩惱,並且陷落於輪迴。意生—從力量出生。儒童—從力量出生的童子。作者—造業者。受者—領受異熟的感受者。
佛陀太厲害,把諸法用了、不了義含攝,上師不講毘缽舍那,我們也完全不懂!
真是萬善根本從師出!
弟子慧依頂禮
洪〇〇 2024-07-31 13:26:37 (d*******g@m*a.*****.***)
恭敬頂禮老師
弟子已經把上講老師引過的《緣起讚》背好了,每天都串習至少一次,好美的字句!輕輕念過卻深深印在心裡。老師就是那「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的具德善知識,很神奇地,每次聽老師引經論讀誦都讓弟子有很大的歡喜心,會想背下來。
之前老師已經把二大車軌對於了不了義的安立方式做說明,這講開始就了不了義經的意涵做詳細解說,引導我們看到《無盡慧所說經》的解釋角度,讓弟子感覺每星期都有層層遞進的收穫。
而這次對[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理解也更深刻,同時提醒我們這並不是空性才具有的不共特法,空性最不共的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
接著老師更仔細說明,關於「眾生」這一個法而言,有那麼多不同名字都在詮釋同一個內涵,而老師把之所以為這些名字的原因,解釋得清楚極了,很開心又多懂了經典裡面的用語,原來是非常貼切的形容。以後恭誦般若經時,看到這些名詞一定會覺得親切熟悉!
因為聽聞止觀,更加認識老師功德,想到我們正走在解脫三有束縛的路上,逐步趣入佛地,這一切起源於遇見師父老師、遇見廣論、遇見所有傳承祖師、最終遇見了佛陀。
祈師加持「由師恩德得見時.我意於今獲安息」
祈求老師法體安康長轉法輪。
弟子寶玉叩首
弟子已經把上講老師引過的《緣起讚》背好了,每天都串習至少一次,好美的字句!輕輕念過卻深深印在心裡。老師就是那「能將法義巧便送入所化心中」的具德善知識,很神奇地,每次聽老師引經論讀誦都讓弟子有很大的歡喜心,會想背下來。
之前老師已經把二大車軌對於了不了義的安立方式做說明,這講開始就了不了義經的意涵做詳細解說,引導我們看到《無盡慧所說經》的解釋角度,讓弟子感覺每星期都有層層遞進的收穫。
而這次對[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理解也更深刻,同時提醒我們這並不是空性才具有的不共特法,空性最不共的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
接著老師更仔細說明,關於「眾生」這一個法而言,有那麼多不同名字都在詮釋同一個內涵,而老師把之所以為這些名字的原因,解釋得清楚極了,很開心又多懂了經典裡面的用語,原來是非常貼切的形容。以後恭誦般若經時,看到這些名詞一定會覺得親切熟悉!
因為聽聞止觀,更加認識老師功德,想到我們正走在解脫三有束縛的路上,逐步趣入佛地,這一切起源於遇見師父老師、遇見廣論、遇見所有傳承祖師、最終遇見了佛陀。
祈師加持「由師恩德得見時.我意於今獲安息」
祈求老師法體安康長轉法輪。
弟子寶玉叩首
張〇〇 2024-07-31 09:47:49 (s*************0@g***l.***)
感恩頂禮師父老師
誦到般若經的時候,也再誦到了「我乃至受者」的段落, 終於知道這些意涵了! 弟子記得之前老師講到「眾生」、「數取趣」都會提到 只要生老病死沒有解決就是一直不斷地生有、死有、中有,再生有⋯⋯不停地在六道輪轉,激發弟子 一定要發起為自他究竟離苦得樂,我要速疾成佛!
弟子一邊也在為辯論營做準備,感恩老師很鼓勵我們學習這樣的思辨,因為學習空性真的需要很大的資糧, 我們普通大而化之、不願意思考的習性一直把我們拖在輪迴中,真的要好好的深呼吸,靜下來慢慢讀,不要怕麻煩,不要怕複雜,因為輪迴才是真的太複雜了!感恩老師!
弟子 慈瑋 頂禮
誦到般若經的時候,也再誦到了「我乃至受者」的段落, 終於知道這些意涵了! 弟子記得之前老師講到「眾生」、「數取趣」都會提到 只要生老病死沒有解決就是一直不斷地生有、死有、中有,再生有⋯⋯不停地在六道輪轉,激發弟子 一定要發起為自他究竟離苦得樂,我要速疾成佛!
弟子一邊也在為辯論營做準備,感恩老師很鼓勵我們學習這樣的思辨,因為學習空性真的需要很大的資糧, 我們普通大而化之、不願意思考的習性一直把我們拖在輪迴中,真的要好好的深呼吸,靜下來慢慢讀,不要怕麻煩,不要怕複雜,因為輪迴才是真的太複雜了!感恩老師!
弟子 慈瑋 頂禮
孫〇〇 2024-07-31 03:56:39 (k**9@r*s.***.**)
頂禮老師
凡是開示成立世俗的經典,這些便名為「不了義」
安立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經典,就稱之為「不了義經」
凡是用各種詞句與文字開示的經典,這些就稱為「不了義」
凡是開示成立勝義的經典,這些便名為「了義」
安立破除諦實的勝義的經典,就稱之為「了義經」
凡是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經典,這些就稱之為「了義」
「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三個都是指空性。
凡夫無法如實證得空性,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分別心也無法如實證得空性,所以空性對於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是難以測量。
空性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
空性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
空性最不共的特法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
凡是以種種的言說,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這些經典便名為『不了義』
「我」,也可以稱之為「有情」,也可以稱之為「命者」,同樣地也可以稱之為「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都可以!
因為具有思惟的功用,或者因為具有心力的緣故,所以稱之為有情。
因為作為存活的所依的緣故,所以稱之為命者。
「養者」因為存活時必須依靠著許多存活的緣,才能生存。
因為具有能力、具有力量做事情,所以稱之為士夫。
因為自心中充滿煩惱,並且陷落於輪迴當中,所以稱之為補特伽羅。
包含一切凡聖,從最普通的凡夫到佛陀都是補特伽羅。
因為從力量出生,所以稱之為意生。
因為是從力量出生的童子,所以稱之為儒童。
因為是受用的締造者的緣故,所以稱之為作者。
因為是能受用的感受的領受者,所以稱之為受者。
感恩老師
弟子維政虔十
凡是開示成立世俗的經典,這些便名為「不了義」
安立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經典,就稱之為「不了義經」
凡是用各種詞句與文字開示的經典,這些就稱為「不了義」
凡是開示成立勝義的經典,這些便名為「了義」
安立破除諦實的勝義的經典,就稱之為「了義經」
凡是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經典,這些就稱之為「了義」
「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三個都是指空性。
凡夫無法如實證得空性,只能透過分別心趣入;分別心也無法如實證得空性,所以空性對於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是難以測量。
空性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
空性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
空性最不共的特法是證得空性,能斷生死!
凡是以種種的言說,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這些經典便名為『不了義』
「我」,也可以稱之為「有情」,也可以稱之為「命者」,同樣地也可以稱之為「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都可以!
因為具有思惟的功用,或者因為具有心力的緣故,所以稱之為有情。
因為作為存活的所依的緣故,所以稱之為命者。
「養者」因為存活時必須依靠著許多存活的緣,才能生存。
因為具有能力、具有力量做事情,所以稱之為士夫。
因為自心中充滿煩惱,並且陷落於輪迴當中,所以稱之為補特伽羅。
包含一切凡聖,從最普通的凡夫到佛陀都是補特伽羅。
因為從力量出生,所以稱之為意生。
因為是從力量出生的童子,所以稱之為儒童。
因為是受用的締造者的緣故,所以稱之為作者。
因為是能受用的感受的領受者,所以稱之為受者。
感恩老師
弟子維政虔十
林〇〇 2024-07-30 06:49:21 (f******8@g***l.***)
至誠頂禮老師:
從《無盡慧所說經》的提問與老師的總攝,再加上更仔細的部分,弟子以「用種種不同的字句顯示世俗虛妄的自性,開示世俗諦的經典稱之為「不了義」;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凡是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破除諦實的經典,就是了義經」這樣結合的方式來「背」了不了義的內涵,是否如理?懇請老師、法師教導。
這一講對常讀誦到的「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有了殊勝且深刻廣泛的認識,不再以為只是個形容詞而忽略過去,生起想要破除分別心,想要透過意識學習業果、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還有能斷生死的空性!
感謝老師把「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解釋得極為簡易,讓愚昧的弟子易於記憶,還多學了有趣的藏文。老師問為什麼不叫「力生」,弟子想它是由意識心所而生所以稱「意生」,不知是否正確期待師長教導。更期待繼續學習《無盡慧經》中各種不同開示勝義諦與世俗諦的方式與角度。感謝老師的說法深恩。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4/7/30
從《無盡慧所說經》的提問與老師的總攝,再加上更仔細的部分,弟子以「用種種不同的字句顯示世俗虛妄的自性,開示世俗諦的經典稱之為「不了義」;顯示世俗虛妄自性的經典,就是不了義經;凡是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破除諦實的經典,就是了義經」這樣結合的方式來「背」了不了義的內涵,是否如理?懇請老師、法師教導。
這一講對常讀誦到的「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有了殊勝且深刻廣泛的認識,不再以為只是個形容詞而忽略過去,生起想要破除分別心,想要透過意識學習業果、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還有能斷生死的空性!
感謝老師把「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解釋得極為簡易,讓愚昧的弟子易於記憶,還多學了有趣的藏文。老師問為什麼不叫「力生」,弟子想它是由意識心所而生所以稱「意生」,不知是否正確期待師長教導。更期待繼續學習《無盡慧經》中各種不同開示勝義諦與世俗諦的方式與角度。感謝老師的說法深恩。
三寶弟子 林芳如 至誠叩首 2024/7/30
吳〇〇 2024-07-29 09:40:21 (j*******5@g***l.***)
每每聽到老師毘缽舍那的開示,就覺得實在有太多值得感謝的事情。假如沒有妙音笑大師的註解,對於這一段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就是指空性這一件事,自己應該是沒法單從廣論原文了解。假如沒有法師們幫忙翻譯出四家合註,也無從學起妙音笑大師的註解。好期待毘缽舍那的四家合註問世!自己不用學藏文,就有機會學到四家合註。也要感恩師父當年的遠見,還有老師用心的帶領僧團法師們學習五大論。 才有了這一切美好的學法因緣。
感恩老師帶著弟子一點一滴的學習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內涵。只有您才知道怎樣的內容是幫助弟子學習最佳途徑,否則這麼浩瀚的內容,到底要從哪邊學習起? 而這當中要注意去辨識的點,例如甚深難見能可通達不是只有空性才有的特法, 還有佛陀雖然也是補特伽羅,但不能把佛想成會在六道數數的受生等等這些要辨別的點,沒有您的提醒,自己又如何能有正確的看法?
很高興能夠開始學習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內涵,感恩上師三寶加持! 將反覆聽聞的善行與歡喜心,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 也期待毘缽舍那的四家合註能早日問世,令教法久住!
感恩老師帶著弟子一點一滴的學習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內涵。只有您才知道怎樣的內容是幫助弟子學習最佳途徑,否則這麼浩瀚的內容,到底要從哪邊學習起? 而這當中要注意去辨識的點,例如甚深難見能可通達不是只有空性才有的特法, 還有佛陀雖然也是補特伽羅,但不能把佛想成會在六道數數的受生等等這些要辨別的點,沒有您的提醒,自己又如何能有正確的看法?
很高興能夠開始學習了義經與不了義經的內涵,感恩上師三寶加持! 將反覆聽聞的善行與歡喜心,供養師父老師,希望能令您歡喜! 也期待毘缽舍那的四家合註能早日問世,令教法久住!
李〇〇 2024-07-29 08:23:33 (m****5@g***l.***)
頂禮老師:
感恩老師引導學習無盡慧經如何界定了、不了義經及其開示顯示世俗與勝義的方法,説到:「若有契經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於無主者中顯似有主者,此等名為『不了義』」,弟子在讀誦般若經時也看到這些詞句,但是般若經在應成的認定是了義經,其原因是不是因為有加上勝義簡別?相信老師在後面的毘缽舍那講次裡一定會帶著我們進一步瞭解。這裡也感恩老師分別解釋命者、意生、儒童⋯等等的名相意涵,這些名相在經典裡非常常見。感恩宗大師及老師的說法恩並將完成次心得回饋的功德迴向老師法體安康宣講毗缽舍那的順緣具足違緣消除。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感恩老師引導學習無盡慧經如何界定了、不了義經及其開示顯示世俗與勝義的方法,説到:「若有契經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於無主者中顯似有主者,此等名為『不了義』」,弟子在讀誦般若經時也看到這些詞句,但是般若經在應成的認定是了義經,其原因是不是因為有加上勝義簡別?相信老師在後面的毘缽舍那講次裡一定會帶著我們進一步瞭解。這裡也感恩老師分別解釋命者、意生、儒童⋯等等的名相意涵,這些名相在經典裡非常常見。感恩宗大師及老師的說法恩並將完成次心得回饋的功德迴向老師法體安康宣講毗缽舍那的順緣具足違緣消除。
多倫多弟子 明旭 合十頂禮
劉〇〇 2024-07-29 08:17:03 (s***********1@g***l.***)
頂禮敬愛的大寶恩師:
弟子今天學習13講,除了理解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如何分辨外,還有一些寶貴的收穫:
1.老師說:如果用種種不同的字句顯示世俗虛妄的自性,這樣的經典稱之為「不了義」;如果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樣的經典就稱之為「了義經」。老師為我們解釋了何謂甚深難測?即空性對於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是難以測量的!何謂難見?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何謂難以通達?因為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經典中常常看到這些字詞,今日才懂得其內涵,超級開心!
2.今天還學到《無盡慧經》開示世俗諦的一種方式:「如果用種種語言顯示『我』乃至『受者』,而且事實上並沒有自主的主宰者,但是卻直接顯示好像有自主的主宰者,這樣的經典就不了義經。」在經典中,常常提到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雖然知道這些名相都是同義,卻不了解其中內含?老師詳加說明:
(1) 我:內心認為一個補特伽羅是我。
(2) 有情:能思惟、具有心力。
(3) 命者:作為存活所依。
(4) 養者:被許多存活的緣所養育、滋養。
(5) 士夫:具有能力做事。
(6) 補特伽羅:自心充滿煩惱,會陷落於輪迴。(聖者補特伽羅除外)
(7) 意生:從力量出生。
(8) 儒童:從力量出生的童子。
(9) 作者:造業者。
(10)受者:能受用、能領受者。
弟子一一整理,也是為了幫助自己加強記憶,如今了解這些名相的意思,以後誦經會更能「受用」,實在非常高興。
總之,沒有善知識帶領,我們根本無法領納佛陀的經典,連世俗諦都不懂,何況是要學習甚深空性呢?再再感謝老師說法深恩。
敬祝老師與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弟子今天學習13講,除了理解了義經與不了義經如何分辨外,還有一些寶貴的收穫:
1.老師說:如果用種種不同的字句顯示世俗虛妄的自性,這樣的經典稱之為「不了義」;如果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這樣的經典就稱之為「了義經」。老師為我們解釋了何謂甚深難測?即空性對於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是難以測量的!何謂難見?很難透過譬喻或者原因等方法看見。何謂難以通達?因為必須透過意識才能夠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經典中常常看到這些字詞,今日才懂得其內涵,超級開心!
2.今天還學到《無盡慧經》開示世俗諦的一種方式:「如果用種種語言顯示『我』乃至『受者』,而且事實上並沒有自主的主宰者,但是卻直接顯示好像有自主的主宰者,這樣的經典就不了義經。」在經典中,常常提到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雖然知道這些名相都是同義,卻不了解其中內含?老師詳加說明:
(1) 我:內心認為一個補特伽羅是我。
(2) 有情:能思惟、具有心力。
(3) 命者:作為存活所依。
(4) 養者:被許多存活的緣所養育、滋養。
(5) 士夫:具有能力做事。
(6) 補特伽羅:自心充滿煩惱,會陷落於輪迴。(聖者補特伽羅除外)
(7) 意生:從力量出生。
(8) 儒童:從力量出生的童子。
(9) 作者:造業者。
(10)受者:能受用、能領受者。
弟子一一整理,也是為了幫助自己加強記憶,如今了解這些名相的意思,以後誦經會更能「受用」,實在非常高興。
總之,沒有善知識帶領,我們根本無法領納佛陀的經典,連世俗諦都不懂,何況是要學習甚深空性呢?再再感謝老師說法深恩。
敬祝老師與所有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頂禮虔十
林〇〇 2024-07-28 01:22:48 (f***********6@g***l.***)
業果、佛陀不可思議的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這些都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證得,根識是無法證得的。所以上師~三寶總聚體~的功德不是凡夫弟子能證得。
邱〇〇 2024-07-27 01:08:06 (j**********4@g***l.***)
敬禮上師.非常感恩老師慈悲繼續為我開示空性的妙義.我聽完之後內心非常的歡喜.老師說法的速度適中並不會非常的快速.因為我可以跟得上的緣故.這一講使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師宣說空性的不共特法.就是證達空性的話.可以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那麼共的特法就是甚深.難見.難可通達.還有這些法的證達都是需要透過意識而不是根識.因為在業果法則等裡面也有這些特性的緣故.這對於我的學習以及研討班的經營都有很大幫助的緣故.也增添了一分我對師長的信心.希求老師再繼續為我說法.因為透過老師的修行體驗以及所分享的師長的功德.善巧方便的講說.漢藏文字精妙引用.譬喻明顯.反覆開示重點扼要.段落清晰明確.辨析理路層次分明使我生起修學佛法的歡喜心以及善法欲.也使我易於對師長修信念恩.這個是我獨自聞思所得不到的效果.
方〇〇 2024-07-27 00:41:45 (t********y@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 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一)。幫助弟子學習到:
顯示成立世俗諦
此等即名不了義
顯示成立勝義諦
此等即名為了義
如是《無盡慧所說經》亦云:「何等為了義契經,何等為不了義經?若有顯示成立世俗,此等即名『不了義』;若有顯示成立勝義,此等即名『了義』。若有契經種種字、句顯示,此等即名『不了義』。若有契經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此等是名『了義』。」
設作是念:若爾,由顯示世俗成不了義,顯示世俗其理云何?又由顯示勝義而成了義,顯示勝義之理復云何顯示?
此復即彼經中極為明顯宣說,如彼經云:「若有契經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於無主者中顯似有主者,此等名為『不了義』。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感恩師長為我們宣說 了不了義經的意涵(一)。幫助弟子學習到:
顯示成立世俗諦
此等即名不了義
顯示成立勝義諦
此等即名為了義
如是《無盡慧所說經》亦云:「何等為了義契經,何等為不了義經?若有顯示成立世俗,此等即名『不了義』;若有顯示成立勝義,此等即名『了義』。若有契經種種字、句顯示,此等即名『不了義』。若有契經顯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此等是名『了義』。」
設作是念:若爾,由顯示世俗成不了義,顯示世俗其理云何?又由顯示勝義而成了義,顯示勝義之理復云何顯示?
此復即彼經中極為明顯宣說,如彼經云:「若有契經由其種種名言,宣說有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於無主者中顯似有主者,此等名為『不了義』。
臺灣新竹弟子方光宗恭敬頂禮
尤〇〇 2024-07-26 23:56:31 (A*****3@b*******t.***)
頂禮敬愛的上師
弟子今天聽到「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內心很激動,上師提到的這些法類,尤其是能斷生死的空性,祢都帶著弟子學,以善巧的講說,將佛法送進弟子內心,無比感恩值遇最不共的上師。
為什麼不叫「力生」,叫「意生」呢?弟子揣摩是因為意的識是心王,能生出力量,具有思的力量。祈請上師指導。
弟子看到今天的影片,上師有調整坐姿,是因為不舒服嗎?聽聞上師健檢結果正常,非常開心,祢的健康是眾生之福,祈請 上師保重法體,弟子也會持續祈求,在如偉法師帶領下積集{依止空性資糧}、圓滿十萬供燈等心意。
三寶弟子 叩首
弟子今天聽到「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內心很激動,上師提到的這些法類,尤其是能斷生死的空性,祢都帶著弟子學,以善巧的講說,將佛法送進弟子內心,無比感恩值遇最不共的上師。
為什麼不叫「力生」,叫「意生」呢?弟子揣摩是因為意的識是心王,能生出力量,具有思的力量。祈請上師指導。
弟子看到今天的影片,上師有調整坐姿,是因為不舒服嗎?聽聞上師健檢結果正常,非常開心,祢的健康是眾生之福,祈請 上師保重法體,弟子也會持續祈求,在如偉法師帶領下積集{依止空性資糧}、圓滿十萬供燈等心意。
三寶弟子 叩首
冼〇〇 2024-07-26 23:35:15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弟子十分歡喜及感恩老師教導,讓弟子發現自己想錯,原來在<無盡慧經>的不了義經是可用各種詞句與文字開示的經典,稱為不了義,也是世俗諦; 而凡是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經典,稱為了義經。原來業果、佛陀不可思議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乃至空性也是我們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是難以測量,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證得,根識無法證得! 證得空性最不共是能斷生死!
不了義是世俗諦,是可用詞句及文字開示經典,而經典宣說有: 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
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_老師,弟子很想知道此句法義是何解? 何由而說? 是想破弟子人我執及法我執嗎?
從我乃至受者的十個意涵,引發弟子對同一樣東西是會有很多角度,生起濃厚興趣去認識了解,而意生是從力量出生,為何不稱力生,是否意是意識,有意識才能推動根識生起力量,例: 植物人被判是作存活,是因有意識...
吾等弟子願作一切令師歡喜及以眾生為本的一切善,凝聚一切有上供(供燈、供花、供水、供香...)及師長一切無上供,祈願所積集一切福智二資糧作最虔誠猛利迴向: 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為我們宣講廣海明月及毗缽舍那順緣具足、違緣悉消除、速吉延綿不斷成辦直至圓滿,正法久住恆光耀、般若住世、十法界如母有情眾生皆生生增上共修成佛道! 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十分歡喜及感恩老師教導,讓弟子發現自己想錯,原來在<無盡慧經>的不了義經是可用各種詞句與文字開示的經典,稱為不了義,也是世俗諦; 而凡是開示甚深、難見、難可通達的經典,稱為了義經。原來業果、佛陀不可思議功德、無常、四諦十六行相...乃至空性也是我們凡夫及分別心而言是難以測量,必須透過意識才能證得,根識無法證得! 證得空性最不共是能斷生死!
不了義是世俗諦,是可用詞句及文字開示經典,而經典宣說有: 我、有情、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受者。
沒有主宰者卻開示為彷彿有主宰者_老師,弟子很想知道此句法義是何解? 何由而說? 是想破弟子人我執及法我執嗎?
從我乃至受者的十個意涵,引發弟子對同一樣東西是會有很多角度,生起濃厚興趣去認識了解,而意生是從力量出生,為何不稱力生,是否意是意識,有意識才能推動根識生起力量,例: 植物人被判是作存活,是因有意識...
吾等弟子願作一切令師歡喜及以眾生為本的一切善,凝聚一切有上供(供燈、供花、供水、供香...)及師長一切無上供,祈願所積集一切福智二資糧作最虔誠猛利迴向: 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常轉法輪、為我們宣講廣海明月及毗缽舍那順緣具足、違緣悉消除、速吉延綿不斷成辦直至圓滿,正法久住恆光耀、般若住世、十法界如母有情眾生皆生生增上共修成佛道! 這完全是師長三寶功德恩德及眾生善根,無限讚嘆、隨喜、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蔡〇〇 2024-07-26 23:22:12 (t********h@g***l.***)
頂禮尊貴的大寶恩師:
弟子在直播前預習原文,聽完直播才知道自己跟經典的距離有多遠,來自習氣——不相應、沒有想要的心。預習完想著這段老師會如何解說,字面看起來就這樣,好像記住就好了。
由於老師清晰深入的解說,弟子才知道經典中常常說到的「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在凡夫心續的角度如何理解。還有「我、有情、命者⋯、受者」的意涵,拉近弟子跟經典的距離感,否則總是經典很殊勝但是難以親近。感恩老師讓弟子看到自己的內心其實對經典和法的希求太薄弱,感恩老師清晰宣講讓弟子踏進經典字句內涵歡喜學習。
弟子在直播前預習原文,聽完直播才知道自己跟經典的距離有多遠,來自習氣——不相應、沒有想要的心。預習完想著這段老師會如何解說,字面看起來就這樣,好像記住就好了。
由於老師清晰深入的解說,弟子才知道經典中常常說到的「甚深難見難可通達」在凡夫心續的角度如何理解。還有「我、有情、命者⋯、受者」的意涵,拉近弟子跟經典的距離感,否則總是經典很殊勝但是難以親近。感恩老師讓弟子看到自己的內心其實對經典和法的希求太薄弱,感恩老師清晰宣講讓弟子踏進經典字句內涵歡喜學習。
總共 25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