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〇〇 2023-03-12 00:23:47 (c**********0@g***l.***)
敬愛的大寶恩師:
感恩老師及善知識的教授:若內心有細微掉舉時,一定都要迅速滅除,而非放任不管;尤其「連鎖的羊群」、「連鎖店」的譬喻,如此的鮮明靈動,讓弟子易於理解。祈請老師加持,攝受弟子在修學止觀時的種種過患皆能對治,種種勝利都能成辦,圓滿止觀的殊勝學修並利益一切有情。
弟子將修學佛法善根與所造善業,歡喜地供養三寶、師父、老師。並祈願老師、諸大善知識、大寶僧團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世界和平、天災人禍、戰爭疾疫速平息,眾生恆吉祥安樂。
佛弟子 恭敬頂禮
感恩老師及善知識的教授:若內心有細微掉舉時,一定都要迅速滅除,而非放任不管;尤其「連鎖的羊群」、「連鎖店」的譬喻,如此的鮮明靈動,讓弟子易於理解。祈請老師加持,攝受弟子在修學止觀時的種種過患皆能對治,種種勝利都能成辦,圓滿止觀的殊勝學修並利益一切有情。
弟子將修學佛法善根與所造善業,歡喜地供養三寶、師父、老師。並祈願老師、諸大善知識、大寶僧團法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世界和平、天災人禍、戰爭疾疫速平息,眾生恆吉祥安樂。
佛弟子 恭敬頂禮
周〇〇 2022-07-23 14:24:34 (t*******7@g***l.***)
恭敬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 上師幫助弟子學習,「不作行」過失──就是出現沉掉時不立即對治。
不作行是一個過失。
上師辛苦了
弟子會努力堅持學習
祈請 上師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紐約福智青年 弟子 周大雅 頂禮
感恩 上師幫助弟子學習,「不作行」過失──就是出現沉掉時不立即對治。
不作行是一個過失。
上師辛苦了
弟子會努力堅持學習
祈請 上師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紐約福智青年 弟子 周大雅 頂禮
妙〇 2022-07-21 21:41:13 (s********e@g***l.***)
頂禮敬愛的真如老師~
感恩老師之前細細講解沈掉的因,知了後,接著是要精進地遮除其因,才能避免產生沈掉,不然就會落入"不作行"的過失。弟子每天睡前會做總結,發現自己常對做錯的事懺悔,卻也沒真的改過來,聽到此講,就知道是 老師您在提醒弟子了,知錯很重要,改錯更重要,大師文中舉了二個錯誤想法:因為難以對治就放著不管,或是因為不關緊要所以忽視它,弟子面對自己的煩惱也會如此,顯然是"詐現"、"欺騙"自己想修行的心,感恩 老師提策要常以正念知即時察覺,即時對治,雖然眼前弟子有困難,但只要發心、決斷去做,依靠師長三寶加持力一定可以一點一滴淨化內心煩惱的。
祈請老師
法體康泰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感恩老師之前細細講解沈掉的因,知了後,接著是要精進地遮除其因,才能避免產生沈掉,不然就會落入"不作行"的過失。弟子每天睡前會做總結,發現自己常對做錯的事懺悔,卻也沒真的改過來,聽到此講,就知道是 老師您在提醒弟子了,知錯很重要,改錯更重要,大師文中舉了二個錯誤想法:因為難以對治就放著不管,或是因為不關緊要所以忽視它,弟子面對自己的煩惱也會如此,顯然是"詐現"、"欺騙"自己想修行的心,感恩 老師提策要常以正念知即時察覺,即時對治,雖然眼前弟子有困難,但只要發心、決斷去做,依靠師長三寶加持力一定可以一點一滴淨化內心煩惱的。
祈請老師
法體康泰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廖〇〇 2022-07-16 11:48:51 (a*********7@g***l.***)
感恩大師及上師不但將正確的教授告訴我們 也把當時兩個錯誤的見解提出來 讓我們避免產生同樣的錯誤想法 一種想法是認為沈掉在最初的時候難以對治,乾脆就不去對治了,另外一種錯誤的想法 認為當沈掉還非常的細微 時間非常短暫的時候 還不至於對修定造成影響,所以也不加以理會。感恩上師問我們 有一天我們上座會不會產生這兩種想法 還是有比這兩種更誇張的想法? 弟子認真的想了一下 確實 弟子的想法是更為誇張的 學習廣論二十多年 至今聽法 還一直處在昏沈與掉舉之中 就代表弟子不曾認真對治,也是放任不管 有時候 才剛聽帶立刻陷入昏沈狀態 明明知道已經昏沈 但總覺得備課時間已經夠少了,課都備不完了哪有時間再去對治沈掉 還是趕快把進度聽完交差了事 有時 甚至會生起說 這麼昏沈 即便聽完了進度 也完全無法吸收,不如放棄 直接上床睡覺了 不但沒有想要對治昏沈 連法也不想聽了 所以真的是非常誇張的想法。 另外讓弟子很警惕的,提到這兩種人 明明不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卻詐現爲知,欺求定者 弟子仔細想想,在護持研討班的過程中 有時候學員問的問題 我自己也不大明白,就編了一套一套的 解釋給學員聽 但自己也不曉得 這個答案對不對 就硬掰 真是自害害他 罪孽深重 今對師父上師懺悔,祈求師父上師加持弟子,讓弟子能夠老實修行,會就會,不會就不會 不會就要認真學 看到沈掉 不應放置不管 苦撐著趕進度 應該停下來想辦法修沈掉的對治 在因地中開始練習 不枉費上師 辛辛苦苦為我宣講止觀初探的用心
劉〇〇 2022-07-15 22:53:42 (q****2@g***l.***)
頂禮大寶恩師!
修習四種資糧對滅除沉掉極為重要!而且它是容易引發奢摩他、毘婆舍那道的正因。能遮除沉掉的因,就能避免生起沉掉。
各種粗細沉掉,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遮除,若不這麼做,就名為「不作行」成為三摩地的過失。
修三摩地的五種過失:懈怠忘聖言,及沉沒掉舉,不作行作行。
不作行就是沒有行持,即心中出現對治的動作。
兩個錯誤的想法:修定的人若想:1.微細掉舉、散亂,即使在最初就截斷,也無法除掉,就不必截斷,放置不管。2..這些只要不過分猛烈、長久、連綿不絕,力量微弱,時間短,就不必截斷它。
在修三摩地時,縱使沉掉微細,也該用正知觀察,迅速滅除!
粗沉:沒有力量與澄淨分二者。例,觀佛像時,沒觀出來。
中沉:沒有力量,只有澄淨分。
細沉:有澄淨分,緣取的力量略為降低。例,所緣境未失,心的一角,分別心已經開始。像冰下暗流湧動。可愛境即將現未現。
覺察得仔細、專注些,就會注意到細分掉舉已在湧動,這種觀察力要修!
所以即使是最細分的沉掉,也要及時觀察,及時對治!
這種修奢摩他的教授太重要了,清楚細緻,再加上您的開示,簡直完美!我要好好下功夫,很想體會奢摩他的寧靜美!
求您和師父生生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修習四種資糧對滅除沉掉極為重要!而且它是容易引發奢摩他、毘婆舍那道的正因。能遮除沉掉的因,就能避免生起沉掉。
各種粗細沉掉,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遮除,若不這麼做,就名為「不作行」成為三摩地的過失。
修三摩地的五種過失:懈怠忘聖言,及沉沒掉舉,不作行作行。
不作行就是沒有行持,即心中出現對治的動作。
兩個錯誤的想法:修定的人若想:1.微細掉舉、散亂,即使在最初就截斷,也無法除掉,就不必截斷,放置不管。2..這些只要不過分猛烈、長久、連綿不絕,力量微弱,時間短,就不必截斷它。
在修三摩地時,縱使沉掉微細,也該用正知觀察,迅速滅除!
粗沉:沒有力量與澄淨分二者。例,觀佛像時,沒觀出來。
中沉:沒有力量,只有澄淨分。
細沉:有澄淨分,緣取的力量略為降低。例,所緣境未失,心的一角,分別心已經開始。像冰下暗流湧動。可愛境即將現未現。
覺察得仔細、專注些,就會注意到細分掉舉已在湧動,這種觀察力要修!
所以即使是最細分的沉掉,也要及時觀察,及時對治!
這種修奢摩他的教授太重要了,清楚細緻,再加上您的開示,簡直完美!我要好好下功夫,很想體會奢摩他的寧靜美!
求您和師父生生攝受,得學大師教法,直至成佛,永不退心!
弟子慧依頂禮
沈〇〇 2022-07-15 13:06:34 (w************h@g***l.***)
至誠恭敬頂禮 真如老師!
真如老師您的喉嚨還好?聽到老師說法突然聲音有點沙,弟子有點擔心。祈請老師多保重法體,多喝水。很感恩老師不辭辛勞的為弟子們說法,錄製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把最清淨圓滿的教法送給弟子們,感受到老師對弟子心心念念的關懷與陪伴。
聽到老師這一段的開示時:「在這個時候,可能有些人就會認為:微細的掉舉與散亂雖然是應該可以加以對治,但是因為在剛開始的時候難以對治,所以就不管、放著不管。或者認為:由於力量微弱、生起的時間也短,對於成就清淨的三摩地它好像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就不須斷除。」
弟子想到自己平常也是覺得可以懶惰一下,對自己的三業放逸,覺得好像造下一點點的惡業沒有什麼大問題,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後果,所以沒有想要加以對治或防護,非常的慚愧。
在這一講的止觀,弟子學習到如果可以在沉掉的因開始下功夫去對治,就能在修定的時候滅除沉掉有很大的幫助。弟子發願要開始的從「四種資糧」開始做起,會努力的防護自己的五根,盡量的不去讓自己看到產生貪的境界,漸漸的減少滑手機的時間,多練習觀察自己的行為與心念,祈求師父老師加持!
祈願迴向真如老師,善知識們,法師們,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般若住世,正法久住,眾生安樂,一切有情速成佛道!
感恩真如老師!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真如老師您的喉嚨還好?聽到老師說法突然聲音有點沙,弟子有點擔心。祈請老師多保重法體,多喝水。很感恩老師不辭辛勞的為弟子們說法,錄製廣海明月與止觀初探,把最清淨圓滿的教法送給弟子們,感受到老師對弟子心心念念的關懷與陪伴。
聽到老師這一段的開示時:「在這個時候,可能有些人就會認為:微細的掉舉與散亂雖然是應該可以加以對治,但是因為在剛開始的時候難以對治,所以就不管、放著不管。或者認為:由於力量微弱、生起的時間也短,對於成就清淨的三摩地它好像不會造成負面的影響,所以就不須斷除。」
弟子想到自己平常也是覺得可以懶惰一下,對自己的三業放逸,覺得好像造下一點點的惡業沒有什麼大問題,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後果,所以沒有想要加以對治或防護,非常的慚愧。
在這一講的止觀,弟子學習到如果可以在沉掉的因開始下功夫去對治,就能在修定的時候滅除沉掉有很大的幫助。弟子發願要開始的從「四種資糧」開始做起,會努力的防護自己的五根,盡量的不去讓自己看到產生貪的境界,漸漸的減少滑手機的時間,多練習觀察自己的行為與心念,祈求師父老師加持!
祈願迴向真如老師,善知識們,法師們,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般若住世,正法久住,眾生安樂,一切有情速成佛道!
感恩真如老師!弟子想要成為您的心子,弟子想要成為您!
Y****** C*** 2022-07-15 12:53:59 (s********y@g***l.***)
頂禮恩師
今天為了明天的講次預習時,再次複習前講。先隨喜自己堅持預習複習,雖然依舊模糊。 再次聽聞,想供養您今日心得
1 四種資糧,是易引發止觀道的“正”因,不是其他別因什麼的,是正因呢。以前總是輕輕帶過這句話,原來如此重要。那四種資糧是弟子現在的下手處,如果真的想學止觀的話!
2 前面所學的明分 澄淨分 住分,都忘記了。哎呀呀~,再回頭稍微看了看原文。要再慢慢補聽了
3 弟子預習明天講次,光看原文,真是不懂。接著搭配四家合註,稍微懂,難驚訝其文字內涵,哇!難耶!在掉舉昏沉間不斷注意,是多麼忙碌又困難的修行 對於佛陀菩薩祖師師父老師生起景仰佩服之心!
以上今日總結
老師辛苦了!弟子會繼續朝您的方向努力!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今天為了明天的講次預習時,再次複習前講。先隨喜自己堅持預習複習,雖然依舊模糊。 再次聽聞,想供養您今日心得
1 四種資糧,是易引發止觀道的“正”因,不是其他別因什麼的,是正因呢。以前總是輕輕帶過這句話,原來如此重要。那四種資糧是弟子現在的下手處,如果真的想學止觀的話!
2 前面所學的明分 澄淨分 住分,都忘記了。哎呀呀~,再回頭稍微看了看原文。要再慢慢補聽了
3 弟子預習明天講次,光看原文,真是不懂。接著搭配四家合註,稍微懂,難驚訝其文字內涵,哇!難耶!在掉舉昏沉間不斷注意,是多麼忙碌又困難的修行 對於佛陀菩薩祖師師父老師生起景仰佩服之心!
以上今日總結
老師辛苦了!弟子會繼續朝您的方向努力!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廖〇〇 2022-07-15 03:46:56 (l*********i@g***l.***.**)
頂禮諸具悲智力的上師尊者足:
每次聽完老師的開示,弟子內心都充滿了歡喜和期待.這一講老師的氣色似乎沒以前的好.希望老師不要太辛苦.也希望是我看錯了.
1修持一定要有根據清淨的傳承來修,才不會修錯,修岔了.大師舉了兩個錯誤的修持概念,就是剛上座對微細的沈掉不需理會,因為斷也斷不了,也還太細,覺得影響不大.這是錯誤的.大師說這是不作行過失.是不懂得修習清淨三摩地法.
2那什麼是修習清淨三摩地法呢?就是不論沉掉粗細都要即時發覺,即時對治,其中,尤以微細的沉掉,很難發覺,是要花功夫去學習.這裡有個比喻如冰下的水在動.要能覺察到如此細緻的心裡變化.真的要很敏銳.
3如何增進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呢?廣論中謂:復應修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毗缽奢那道之正因.即守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窹瑜伽.這是在未修中間該努力的項目.
所以,在還沒正式座上實修之前,前行準備就很重要.也很不容易了.弟子真的要很加油.很期待真的能讓自己的心變得敏捷,精緻又精美.正知力真的要夠強大.
祈願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正法久住.有情離苦得樂.
弟子妙微虔誠稽首禮
每次聽完老師的開示,弟子內心都充滿了歡喜和期待.這一講老師的氣色似乎沒以前的好.希望老師不要太辛苦.也希望是我看錯了.
1修持一定要有根據清淨的傳承來修,才不會修錯,修岔了.大師舉了兩個錯誤的修持概念,就是剛上座對微細的沈掉不需理會,因為斷也斷不了,也還太細,覺得影響不大.這是錯誤的.大師說這是不作行過失.是不懂得修習清淨三摩地法.
2那什麼是修習清淨三摩地法呢?就是不論沉掉粗細都要即時發覺,即時對治,其中,尤以微細的沉掉,很難發覺,是要花功夫去學習.這裡有個比喻如冰下的水在動.要能覺察到如此細緻的心裡變化.真的要很敏銳.
3如何增進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呢?廣論中謂:復應修習四種資糧,是易引發奢摩他道,毗缽奢那道之正因.即守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窹瑜伽.這是在未修中間該努力的項目.
所以,在還沒正式座上實修之前,前行準備就很重要.也很不容易了.弟子真的要很加油.很期待真的能讓自己的心變得敏捷,精緻又精美.正知力真的要夠強大.
祈願老師法體康泰,長久住世.正法久住.有情離苦得樂.
弟子妙微虔誠稽首禮
林〇〇 2022-07-14 07:18:39 (f******8@g***l.***)
至誠頂禮恩師尊足下:
第91講老師說『密護根門』在《廣論》道前基礎〈修習軌理〉的「未修中間應如何行」,弟子才回頭去看廣論,在師父開示中思惟著如何「當對境會生起煩惱,就利用那個境,讓六根去認識它」,師父還教導「想辦法認識自己的藉口,『守護根』是截斷了根,不要使它有活動的餘地」,這些都令弟子連想到老師教我們要認識「掉進去一千次的那個坑之前那幾步」的觀察……密護根門的修心教授,師父、老師都在止觀之前就依次教導,弟子感覺很慚愧,之前還一直在祈請老師教,卻沒有主動去補足,真是對不起老師啊!
這講「不作行」的三摩地的過失,宗大師教誡「無論粗分、細分沉掉都該去除」老師還要我們「注意」要即時察覺、即時對治;老師以「連鎖店」、冰下暗流湧動的兩個喻,聽聞時都印象深刻。感謝老師的說法深恩!
弟子 林芳如 叩首 2022/7/14
第91講老師說『密護根門』在《廣論》道前基礎〈修習軌理〉的「未修中間應如何行」,弟子才回頭去看廣論,在師父開示中思惟著如何「當對境會生起煩惱,就利用那個境,讓六根去認識它」,師父還教導「想辦法認識自己的藉口,『守護根』是截斷了根,不要使它有活動的餘地」,這些都令弟子連想到老師教我們要認識「掉進去一千次的那個坑之前那幾步」的觀察……密護根門的修心教授,師父、老師都在止觀之前就依次教導,弟子感覺很慚愧,之前還一直在祈請老師教,卻沒有主動去補足,真是對不起老師啊!
這講「不作行」的三摩地的過失,宗大師教誡「無論粗分、細分沉掉都該去除」老師還要我們「注意」要即時察覺、即時對治;老師以「連鎖店」、冰下暗流湧動的兩個喻,聽聞時都印象深刻。感謝老師的說法深恩!
弟子 林芳如 叩首 2022/7/14
陳〇〇 2022-07-13 23:34:28 (c*******a@g***l.***)
頂禮大寶師父老師:
重聽91講止觀初探,對於修行上層層深入有更近一步的觀察。如修止時對治過患,就有細分五個步驟,每個步驟的過患與對治品,在不同步驟中都有不同的使用與要注意之處,一點點弄錯,就是完全相反的結果。
四種資糧,在修習軌理的學習之初,宗大師就說要好好修習,在修止觀就會有大利益。這真是殊勝教授,當下與未來的最佳教授。在弟子僅聽到概念就開始饒益弟子,到弟子真實要依法修習時更是時時盯著弟子,引導弟子不要走岔路。
今天廣海明月446,學習善知識的重要「修行全部要靠善知識」。從如何聽?如何思?如何修?如何校正錯誤?如何確認覺受?乃至如何讓自己與善知識相應,都是要靠善知識,自己能做的只是依著善知識教授努力讓自己願意學、願意與善知識相應。連這一步也是善知識的協助啊~真的是全部要靠善知識。
感恩師父老師的教授。
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真實的依教奉行。
弟子昭宏恭敬頂禮2022/7/14
重聽91講止觀初探,對於修行上層層深入有更近一步的觀察。如修止時對治過患,就有細分五個步驟,每個步驟的過患與對治品,在不同步驟中都有不同的使用與要注意之處,一點點弄錯,就是完全相反的結果。
四種資糧,在修習軌理的學習之初,宗大師就說要好好修習,在修止觀就會有大利益。這真是殊勝教授,當下與未來的最佳教授。在弟子僅聽到概念就開始饒益弟子,到弟子真實要依法修習時更是時時盯著弟子,引導弟子不要走岔路。
今天廣海明月446,學習善知識的重要「修行全部要靠善知識」。從如何聽?如何思?如何修?如何校正錯誤?如何確認覺受?乃至如何讓自己與善知識相應,都是要靠善知識,自己能做的只是依著善知識教授努力讓自己願意學、願意與善知識相應。連這一步也是善知識的協助啊~真的是全部要靠善知識。
感恩師父老師的教授。
祈求師父老師加持弟子真實的依教奉行。
弟子昭宏恭敬頂禮2022/7/14
鄭〇〇 2022-07-13 04:38:53 (h********1@g***l.***)
頂禮親愛的上師:弟子在第91講學到如果知了沉掉的因,接著要精進遮除沉掉的因,避免生起沉掉.弟子就想:知道了會不想遮除嗎?再想想,自己確實常常是沒有對治的動作的."連鎖過長"這個詞形容得真恰當,就是弟子的現行,思緒是ㄧ波波的來,卻覺得挺好的.今天學到,放著不管和不對除兩種想法都是錯誤的.弟子仔細反省,觀察力要修,對治力也同樣的要有力地去修.感謝您的開示,很高興時時能聽到您的教誡.祈願您 法體康泰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弟子 妙瑩 至誠禮敬
弟子 妙瑩 至誠禮敬
湯〇〇 2022-07-12 02:56:30 (t***********2@g***l.***)
頂禮真如老師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四種資糧對於滅除沉掉的重要性和不作行--出現沉掉不立即對治的過失。
記得老師在廣海明月曾經問我們,誰有精緻的思想,過上華美的人生?菩薩。原來菩薩在修學的過程中,一直在訓練覺察自心,依法調伏,立即起對治,一點都不遲疑地趣向正法,才能練就出敏捷、細緻、精美的心體,可以在此之上觀修空性,達到快速解脫利樂自他的佛地。
弟子學到不能輕忽善知識所說的每一個字,以及自心的每一個動念。宗大師在修習軌理時,就已經提到在修止觀時,能滅除沉掉的四種資糧。即便當時不明白沉掉的因,若能恭敬信受,在了知的時候,就能繼續精進地遮除沉掉的因,用最快速穩當的步驟次第,求證止觀雙運。大師在闡述不作行的過失時,也強調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無論是哪一種沉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忍受,一定要立刻行持沉掉的對治品。否則即是背離至尊慈氏所抉擇的修定方法。沒有經典佛菩薩承許的依據,隨順自己未經如理思擇的心念而行,如何走出凡夫的經驗世界,成為佛菩薩?
老師問我們有一天上座,會產生這兩種他宗的想法嗎?弟子現在就有比這還誇張的知見,很幸運能聽到老師的教導,知道這是不了解如何清淨修學三摩地的見解和心態,願能從今採取行動,有所作為,當來上座時,能依傳承的教授修持。
有人心想: 微細的掉舉、散亂等,即使最初截斷,也沒辦法斷除,於是放著不管。或是,這些只要不至於過分地猛烈與太過長久而連綿不絕,它們的力量很微弱,時間也很短暫,所以也不需要截斷。這種因為感到很難、沒辦法,或不至於、好像不會的想法,正是最終被沉掉吞噬的起因。好像我這樣想不會怎樣,這個境也還過得去,就這樣隨順一點點與道次第不相順的感受而想下去。結果會是什麼?
當我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已經背離師長的教誡時,能因為它微乎其微的力度而不對治嗎?在發現它出現的那個時候,它已經存在多久了? 如果不在了知的時刻立即對治,什麼時候我能再察覺它的存在? 養成發現不管的習慣後,覺察力和對治力必然逐日下降,因為它已經獲得了被縱容的滋生空間,勢力越來越強,我也越來越有理由告訴自己這太難了,我沒有辦法,何必現在就去除呢?甚至,既然做不到,索性放棄吧。何必勤苦而一事無成? 其實,我這樣怕難又不以為意的想法,不知不覺,能更輕易依法對治的時間都用來坐大依我的習氣了。一個起心動念下去,蓄積成習,對於來救護我的善知識和法,會有什麼感覺? 弟子已經察覺到內心的不喜和沉重,這是當初一念的排拒留下的負面影響。假使沒有即時對治自以為是的相似見解,無異忘失教言、恩德,屈從自我的感覺而謗法。
當我察覺不如理的動念,若能即刻皈依祈求,將心念轉向上師佛菩薩正在教導加持我什麼,要教我什麼,專注虔誠的領會,往往有不可思議的啟發和截然不同的心境。發現自己又看清楚一些相續的無明,又多了一分淨除的力量,對上師三寶的信心、歡喜心也隨之增長,內心緣念正法、棄捨慣常的認知與習氣的修力也變強大了。
老師提醒弟子大師的教誡:無論是粗分的還是細分的沉掉,都要即時覺察,即時對治。不能耽誤時間,反應速度要快。過去弟子一直慳執不捨我的感受想法、我想要什麼、我覺得應該怎麼樣,而不能專注信受上師佛菩薩要賜予我的正法甘露,錯過當下許多轉心轉業的暇滿時光。願弟子能體會到上師佛菩薩校正弟子修心的恩德,努力改正輕忽怠慢的心態和自我中心的見解,走出顛倒執著的經驗,能隨上師的意樂而轉,得到您要給予弟子成辦證德和誓願的調心能力。
祈求老師加持弟子。
感恩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感恩老師教導弟子四種資糧對於滅除沉掉的重要性和不作行--出現沉掉不立即對治的過失。
記得老師在廣海明月曾經問我們,誰有精緻的思想,過上華美的人生?菩薩。原來菩薩在修學的過程中,一直在訓練覺察自心,依法調伏,立即起對治,一點都不遲疑地趣向正法,才能練就出敏捷、細緻、精美的心體,可以在此之上觀修空性,達到快速解脫利樂自他的佛地。
弟子學到不能輕忽善知識所說的每一個字,以及自心的每一個動念。宗大師在修習軌理時,就已經提到在修止觀時,能滅除沉掉的四種資糧。即便當時不明白沉掉的因,若能恭敬信受,在了知的時候,就能繼續精進地遮除沉掉的因,用最快速穩當的步驟次第,求證止觀雙運。大師在闡述不作行的過失時,也強調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無論是哪一種沉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忍受,一定要立刻行持沉掉的對治品。否則即是背離至尊慈氏所抉擇的修定方法。沒有經典佛菩薩承許的依據,隨順自己未經如理思擇的心念而行,如何走出凡夫的經驗世界,成為佛菩薩?
老師問我們有一天上座,會產生這兩種他宗的想法嗎?弟子現在就有比這還誇張的知見,很幸運能聽到老師的教導,知道這是不了解如何清淨修學三摩地的見解和心態,願能從今採取行動,有所作為,當來上座時,能依傳承的教授修持。
有人心想: 微細的掉舉、散亂等,即使最初截斷,也沒辦法斷除,於是放著不管。或是,這些只要不至於過分地猛烈與太過長久而連綿不絕,它們的力量很微弱,時間也很短暫,所以也不需要截斷。這種因為感到很難、沒辦法,或不至於、好像不會的想法,正是最終被沉掉吞噬的起因。好像我這樣想不會怎樣,這個境也還過得去,就這樣隨順一點點與道次第不相順的感受而想下去。結果會是什麼?
當我發現自己的起心動念已經背離師長的教誡時,能因為它微乎其微的力度而不對治嗎?在發現它出現的那個時候,它已經存在多久了? 如果不在了知的時刻立即對治,什麼時候我能再察覺它的存在? 養成發現不管的習慣後,覺察力和對治力必然逐日下降,因為它已經獲得了被縱容的滋生空間,勢力越來越強,我也越來越有理由告訴自己這太難了,我沒有辦法,何必現在就去除呢?甚至,既然做不到,索性放棄吧。何必勤苦而一事無成? 其實,我這樣怕難又不以為意的想法,不知不覺,能更輕易依法對治的時間都用來坐大依我的習氣了。一個起心動念下去,蓄積成習,對於來救護我的善知識和法,會有什麼感覺? 弟子已經察覺到內心的不喜和沉重,這是當初一念的排拒留下的負面影響。假使沒有即時對治自以為是的相似見解,無異忘失教言、恩德,屈從自我的感覺而謗法。
當我察覺不如理的動念,若能即刻皈依祈求,將心念轉向上師佛菩薩正在教導加持我什麼,要教我什麼,專注虔誠的領會,往往有不可思議的啟發和截然不同的心境。發現自己又看清楚一些相續的無明,又多了一分淨除的力量,對上師三寶的信心、歡喜心也隨之增長,內心緣念正法、棄捨慣常的認知與習氣的修力也變強大了。
老師提醒弟子大師的教誡:無論是粗分的還是細分的沉掉,都要即時覺察,即時對治。不能耽誤時間,反應速度要快。過去弟子一直慳執不捨我的感受想法、我想要什麼、我覺得應該怎麼樣,而不能專注信受上師佛菩薩要賜予我的正法甘露,錯過當下許多轉心轉業的暇滿時光。願弟子能體會到上師佛菩薩校正弟子修心的恩德,努力改正輕忽怠慢的心態和自我中心的見解,走出顛倒執著的經驗,能隨上師的意樂而轉,得到您要給予弟子成辦證德和誓願的調心能力。
祈求老師加持弟子。
感恩老師。
弟子慧琦頂禮。
蔡〇〇 2022-07-11 07:56:51 (t********h@g***l.***)
頂禮尊貴的大寶恩師:老師說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修定狀態弟子聽了非常嚮往。無論猛利或微細、時長或短促的沈掉,都能夠觀察敏銳反應迅速,即時察覺、即時起對治,「即時」二字唰——劍起劍落乾淨俐落——夠精美的。
聽到「沈掉若何悉不忍受」對比自己的現行很慚愧,這個隨順煩惱不作意對治的安全感不知從何來而就是在,真是愚癡!重度愚癡!但是不能浪費時間在沮喪上,此生遇到了勝善師——師父老師,聽聞到清淨傳承的正法,「我今聽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一定得用此生努力翻轉,祈求師父老師加持,這樣反覆上下修行的無力感能速消除。
聽到「沈掉若何悉不忍受」對比自己的現行很慚愧,這個隨順煩惱不作意對治的安全感不知從何來而就是在,真是愚癡!重度愚癡!但是不能浪費時間在沮喪上,此生遇到了勝善師——師父老師,聽聞到清淨傳承的正法,「我今聽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一定得用此生努力翻轉,祈求師父老師加持,這樣反覆上下修行的無力感能速消除。
林〇〇 2022-07-11 01:37:45 (k******t@g***l.***)
頂禮大寶恩師:
弟子對於第一種不作行有點疑惑,就是為什麼會有人認為細微的沉掉很難斷除,所以就不必截斷了?
因為弟子覺得細微的沉掉是很難察覺,而不是很難斷除,會覺得粗猛的沉掉因為力量猛力強大,所以要花很大的意志力去好好修持,才能對治。細微的沉掉因為不嚴重,所以很難察覺,但是一經察覺,如果連粗猛地都有辦法對治,沒道理細微的無法對治。
但此處的不作行,他並非說因為不好觀察就乾脆不觀察,他是說剛開始很難斷除,所以弟子就有些疑惑。
是因為這種細微的沉掉是連續不斷的發生,所以難斷除嗎?
祈請師長解惑,感恩師長慈悲攝受。
弟子 林可婷 虔十
弟子對於第一種不作行有點疑惑,就是為什麼會有人認為細微的沉掉很難斷除,所以就不必截斷了?
因為弟子覺得細微的沉掉是很難察覺,而不是很難斷除,會覺得粗猛的沉掉因為力量猛力強大,所以要花很大的意志力去好好修持,才能對治。細微的沉掉因為不嚴重,所以很難察覺,但是一經察覺,如果連粗猛地都有辦法對治,沒道理細微的無法對治。
但此處的不作行,他並非說因為不好觀察就乾脆不觀察,他是說剛開始很難斷除,所以弟子就有些疑惑。
是因為這種細微的沉掉是連續不斷的發生,所以難斷除嗎?
祈請師長解惑,感恩師長慈悲攝受。
弟子 林可婷 虔十
沈〇〇 2022-07-10 12:29:21 (s**********3@g***l.***)
頂禮大寶恩師:
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及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是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再次聽聞這一段時,會有更清楚立體感,雖然知道這四種資糧但確忘了與修止觀之間的關係,此也是滅除沈掉非常重要的方法。
無論是哪一種沉掉,都不能忍受,在此學習到兩種會犯的錯誤其一:微細的掉舉、散亂在最初因無法斷除所以就不去斷除;其二:不是太猛烈與太過長久而連綿不絕,那麼它們的力量就是很微弱,而且時間也短暫,不會造業,所以就不需要截斷它。正確的是都必須要用最快速的方式去對治它。
很感謝老師再次帶弟子們去了解沉與掉的粗細相,如觀佛像及冰下水的流動去了解粗細分的掉舉為喻,會比較能了解。
謝謝老師的説法恩!祈請上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2022.07.10
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及精勤修習悎寤瑜伽是引發奢摩他道、毘缽舍那道之正因,再次聽聞這一段時,會有更清楚立體感,雖然知道這四種資糧但確忘了與修止觀之間的關係,此也是滅除沈掉非常重要的方法。
無論是哪一種沉掉,都不能忍受,在此學習到兩種會犯的錯誤其一:微細的掉舉、散亂在最初因無法斷除所以就不去斷除;其二:不是太猛烈與太過長久而連綿不絕,那麼它們的力量就是很微弱,而且時間也短暫,不會造業,所以就不需要截斷它。正確的是都必須要用最快速的方式去對治它。
很感謝老師再次帶弟子們去了解沉與掉的粗細相,如觀佛像及冰下水的流動去了解粗細分的掉舉為喻,會比較能了解。
謝謝老師的説法恩!祈請上師法體安康、長久住世、常轉法輪!
弟子 沈書甄頂禮 2022.07.10
許〇〇 2022-07-10 11:12:00 (t******6@m*3.****.**.***.**)
頂禮老師:
一.《不作行》事例:
佛陀對阿難說:「修持四神足的人,能隨心所欲使其壽命超過一劫有餘。
佛的四神足已多修行,壽命可活超過一劫有餘,能為世間消除黑暗,帶來無限的福祉。」
但當時,阿難尊者卻沈默沒有回應。
結果天魔波旬出現,請佛入滅。
當弟子的要引以為鑑。
二. 未修中間應如何行
修習四種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
三. 微細的沉掉,正知察覺,必須遮除沉掉
錯想:
1. 微細的掉舉、散亂等等,即使在最初就截斷,也沒辦法去除掉。所以就不必截斷
了,就放著不管。
2. 只要不至於過分地猛烈與太過長久而連綿不絕,它們的力量就是很微弱,而且時間
也短暫,不會造業,所以就不需要截斷它。
四.大師叮囑:
無論是粗分、細分的沉掉,都應該即時察覺,而且要即時對治。
一.《不作行》事例:
佛陀對阿難說:「修持四神足的人,能隨心所欲使其壽命超過一劫有餘。
佛的四神足已多修行,壽命可活超過一劫有餘,能為世間消除黑暗,帶來無限的福祉。」
但當時,阿難尊者卻沈默沒有回應。
結果天魔波旬出現,請佛入滅。
當弟子的要引以為鑑。
二. 未修中間應如何行
修習四種資糧---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
三. 微細的沉掉,正知察覺,必須遮除沉掉
錯想:
1. 微細的掉舉、散亂等等,即使在最初就截斷,也沒辦法去除掉。所以就不必截斷
了,就放著不管。
2. 只要不至於過分地猛烈與太過長久而連綿不絕,它們的力量就是很微弱,而且時間
也短暫,不會造業,所以就不需要截斷它。
四.大師叮囑:
無論是粗分、細分的沉掉,都應該即時察覺,而且要即時對治。
尤〇〇 2022-07-10 10:27:42 (a*****3@b*******t.***)
🍁敬愛的上師:
感恩您詳細為弟子解釋粗細沉掉的行相,祈求您帶領弟子修習清淨的三摩地,加持弟子能時時地察覺、對治煩惱,得到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心思。
感恩您來到弟子生命中,為弟子及一切有情建立殊勝學制,感恩您給予弟子最美、最清淨的傳承!
和上師一起研討真理,雀躍歡欣。
願教久住恆光耀~
三寶弟子叩首
感恩您詳細為弟子解釋粗細沉掉的行相,祈求您帶領弟子修習清淨的三摩地,加持弟子能時時地察覺、對治煩惱,得到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心思。
感恩您來到弟子生命中,為弟子及一切有情建立殊勝學制,感恩您給予弟子最美、最清淨的傳承!
和上師一起研討真理,雀躍歡欣。
願教久住恆光耀~
三寶弟子叩首
劉〇〇 2022-07-10 06:53:01 (s***********1@g***l.***)
頂禮敬愛的大寶恩師:
弟子今日學習91講,了解到想要學習禪定,不只是座上修要下功夫,未修時,都得保持正知正念、密護根門、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而且平日連細微沉掉都要能覺察,立即對治斷除,這是祖師教導的正確方法,不能等閒視之,或者自行決定不需要對治細微沉掉。
聽到這講,弟子內心現起的想法是:「哇!學習禪定真的很難啊,應該是時時刻刻都要保持正知正念,完全不能鬆懈,這該如何才能做到啊?」
當然,光是這樣想,就是一種非理作意,是不應該的,但弟子知道,老師正在慢慢引導我們用正確的理路趣入禪修,我告訴自己:「現在就開始慢慢練吧,從一天5分鐘、10分鐘開始,如果不練習,永遠沒機會,也枉費老師的費心教導。」
心中默默祈請諸佛菩薩加持,讓弟子早日從昏闇中醒覺,一步一步克服惡習,並殷切盼望有一天能在老師座下學習,得到大力加持,唯有如此,才有獲得解脫生死的一線機會。
敬祝老師與所有法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虔十頂禮
弟子今日學習91講,了解到想要學習禪定,不只是座上修要下功夫,未修時,都得保持正知正念、密護根門、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而且平日連細微沉掉都要能覺察,立即對治斷除,這是祖師教導的正確方法,不能等閒視之,或者自行決定不需要對治細微沉掉。
聽到這講,弟子內心現起的想法是:「哇!學習禪定真的很難啊,應該是時時刻刻都要保持正知正念,完全不能鬆懈,這該如何才能做到啊?」
當然,光是這樣想,就是一種非理作意,是不應該的,但弟子知道,老師正在慢慢引導我們用正確的理路趣入禪修,我告訴自己:「現在就開始慢慢練吧,從一天5分鐘、10分鐘開始,如果不練習,永遠沒機會,也枉費老師的費心教導。」
心中默默祈請諸佛菩薩加持,讓弟子早日從昏闇中醒覺,一步一步克服惡習,並殷切盼望有一天能在老師座下學習,得到大力加持,唯有如此,才有獲得解脫生死的一線機會。
敬祝老師與所有法師 法體安康 長久住世 常轉法輪
花蓮弟子敏娟虔十頂禮
孫〇〇 2022-07-10 03:27:46 (k**9@r*s.***.**)
頂禮老師
宗:未修中間防護根門等四,於滅沉掉為要
復次,顯然由知彼諸因已,若勤遮滅彼等,於滅沈掉極為利益。
沉掉雖微,皆以正知覺了,沉掉為何悉不忍受,須畢竟滅。
不作行接三摩地過
卡點:
1.微細掉舉及散亂等,於初時中斷亦不絕,故不應斷,於是捨棄。
2.彼等若無猛利、連鎖過長,則力微劣、短促,不能造業,故不須斷。不為斷彼而起作行。
總結:
此皆不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詐現為知,欺求定者,以其背離慈尊等師,於修三摩地法決擇軌理。
沉
粗分:沒有力量與澄淨分二者
中分:沒有力量,只有澄淨分
細分:雖然有澄淨分,但緣取的力量略微降低
掉舉:
粗分:觀佛像不明悉
細分:心理角落分別心已經開始
無論是粗分或細分沉掉,應該要及時察覺,要即是對治
感恩老師
弟子孫維政虔十
宗:未修中間防護根門等四,於滅沉掉為要
復次,顯然由知彼諸因已,若勤遮滅彼等,於滅沈掉極為利益。
沉掉雖微,皆以正知覺了,沉掉為何悉不忍受,須畢竟滅。
不作行接三摩地過
卡點:
1.微細掉舉及散亂等,於初時中斷亦不絕,故不應斷,於是捨棄。
2.彼等若無猛利、連鎖過長,則力微劣、短促,不能造業,故不須斷。不為斷彼而起作行。
總結:
此皆不知修習清淨三摩地法,詐現為知,欺求定者,以其背離慈尊等師,於修三摩地法決擇軌理。
沉
粗分:沒有力量與澄淨分二者
中分:沒有力量,只有澄淨分
細分:雖然有澄淨分,但緣取的力量略微降低
掉舉:
粗分:觀佛像不明悉
細分:心理角落分別心已經開始
無論是粗分或細分沉掉,應該要及時察覺,要即是對治
感恩老師
弟子孫維政虔十
邱〇〇 2022-07-09 22:41:16 (c*******1@g***l.***)
頂禮上師:
即使是微細的沉掉,用正知察覺,要即時對治,才不會最後沒查覺變更大的沈掉乃至睡著了...
即使是微細的沉掉,用正知察覺,要即時對治,才不會最後沒查覺變更大的沈掉乃至睡著了...
胡〇〇 2022-07-09 20:39:58 (s*******u@g***l.***)
敬愛的上師,
感謝您止觀 91 講對弟子提醒, 針對「沉掉」, 即使是細微的也不可輕忽, 要立即處理, 而若沒有立刻處理, 也會有「不作行」的過失. 而我們也可透過累積四種資糧: 密護根門, 正知而行, 飲食知量,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等四種方式來對治沉掉. 所以大師提醒我們, 面對沉掉, 不論粗或細, 都是該即時覺察, 即時對治的! 很感謝您對弟子的提醒和耳提面命, 弟子的確目前在上課聞法有「沉」的問題, 偶也會心思飄散的「掉」, 而很感謝您提醒弟子這是需要去正視, 立即察覺, 改善的! 弟子願意開始練習, 但也祈請您能持續給予指導, 提醒, 讓弟子能真正滅除這個問題, 以種修習止觀的正因, 步步增上, 乃至究竟圓滿菩提! 感謝您!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感謝您止觀 91 講對弟子提醒, 針對「沉掉」, 即使是細微的也不可輕忽, 要立即處理, 而若沒有立刻處理, 也會有「不作行」的過失. 而我們也可透過累積四種資糧: 密護根門, 正知而行, 飲食知量, 精勤修習悎寤瑜伽等四種方式來對治沉掉. 所以大師提醒我們, 面對沉掉, 不論粗或細, 都是該即時覺察, 即時對治的! 很感謝您對弟子的提醒和耳提面命, 弟子的確目前在上課聞法有「沉」的問題, 偶也會心思飄散的「掉」, 而很感謝您提醒弟子這是需要去正視, 立即察覺, 改善的! 弟子願意開始練習, 但也祈請您能持續給予指導, 提醒, 讓弟子能真正滅除這個問題, 以種修習止觀的正因, 步步增上, 乃至究竟圓滿菩提! 感謝您!
弟子舜元恭敬頂禮
Y****** C*** 2022-07-09 14:02:55 (s********y@g***l.***)
頂禮恩師
謝謝老師為我們用心開示!弟子能回報的方式,就是要跟著聽與回饋。
弟子心得,很期待弟子能體會到心思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那一天。
在幾次學習打坐光是練習數習幾分鐘,弟子就見到了極重度沉與重度粗分掉舉了。光是重度弟子都處理不來,更無法想像細分的時候的感覺。但想必是有趣的。也會記得此處廣論說,不論粗細都要對治它!
沒有經典依據,人是很會用自己見解判定的!真是可怕。感謝廣論宗大師說明的如此詳細,很感恩師長了。
佛法美啊,理路好美啊~
老師,您辛苦了!弟子會努力,不要讓您太操心弟子才行。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謝謝老師為我們用心開示!弟子能回報的方式,就是要跟著聽與回饋。
弟子心得,很期待弟子能體會到心思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那一天。
在幾次學習打坐光是練習數習幾分鐘,弟子就見到了極重度沉與重度粗分掉舉了。光是重度弟子都處理不來,更無法想像細分的時候的感覺。但想必是有趣的。也會記得此處廣論說,不論粗細都要對治它!
沒有經典依據,人是很會用自己見解判定的!真是可怕。感謝廣論宗大師說明的如此詳細,很感恩師長了。
佛法美啊,理路好美啊~
老師,您辛苦了!弟子會努力,不要讓您太操心弟子才行。
弟子妙文恭敬合十
饒〇〇 2022-07-09 11:14:00 (h******j@y***o.***.**)
頂禮老師:
您近來可好?
今天聽這講開示,最驚訝的是--一開始有輕微沈掉,就要立即對治。
會覺得--應該還好吧,還能夠聽法啊!
回顧自己平常聽法的狀況,有沈掉產生時,都是放著不管。
嚴格說,細微的沈掉根本沒察覺,察覺到的,剛開始都覺得還好,還有聽到法。
根本不會想要對治!
但往往愈來愈嚴重,變成重度昏沈掉舉,完成無力對治,只能隨它去了!
很感恩您為弟子宣說,也很感恩宗大師在修習軌理那麼前面的地方就已提醒弟子這麼重要的修行。
只是那四種資糧該如何做呢?
有些在平時生活中不易判斷應取應捨。
祈請您加持!
您近來可好?
今天聽這講開示,最驚訝的是--一開始有輕微沈掉,就要立即對治。
會覺得--應該還好吧,還能夠聽法啊!
回顧自己平常聽法的狀況,有沈掉產生時,都是放著不管。
嚴格說,細微的沈掉根本沒察覺,察覺到的,剛開始都覺得還好,還有聽到法。
根本不會想要對治!
但往往愈來愈嚴重,變成重度昏沈掉舉,完成無力對治,只能隨它去了!
很感恩您為弟子宣說,也很感恩宗大師在修習軌理那麼前面的地方就已提醒弟子這麼重要的修行。
只是那四種資糧該如何做呢?
有些在平時生活中不易判斷應取應捨。
祈請您加持!
胡〇〇 2022-07-09 09:10:33 (a*****3@y***o.***.**)
頂禮 老師:
感恩老師開示,學習四種資糧是容易引發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道的正因。四種資糧是哪四種?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辨中邊論》中說:「懈怠忘聖言,及沈沒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這個偈頌講到了修奢摩他的時候會出現五種過失,其中第四個過失就是「不作行」。不作行就是沒有動作、沒有行持的意思。當我們的心中出現沉掉的時候,沒有立刻出現對治的動作,就是沒反應,它是一個過失。
弟子 高區22儲訓班 胡春福 頂禮
感恩老師開示,學習四種資糧是容易引發奢摩他和毗缽舍那道的正因。四種資糧是哪四種?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辨中邊論》中說:「懈怠忘聖言,及沈沒掉舉,不作行作行,是為五過失。」這個偈頌講到了修奢摩他的時候會出現五種過失,其中第四個過失就是「不作行」。不作行就是沒有動作、沒有行持的意思。當我們的心中出現沉掉的時候,沒有立刻出現對治的動作,就是沒反應,它是一個過失。
弟子 高區22儲訓班 胡春福 頂禮
張〇〇 2022-07-09 05:01:45 (y******g@m**l.****.***.**)
密護根門止惡侵
正知而行循善道
飲食知量不昏睏
悎窹瑜伽增察覺
諸多資糧滅沉掉
兩者粗細皆作行
修習清淨三摩地
遵照慈尊法軌理
正知而行循善道
飲食知量不昏睏
悎窹瑜伽增察覺
諸多資糧滅沉掉
兩者粗細皆作行
修習清淨三摩地
遵照慈尊法軌理
李〇〇 2022-07-09 04:29:32 (j********6@g***l.***)
頂禮大寶恩師:
感恩上師捧來清淨三摩地教授,諄諄教誨弟子斷除不作行的過失。因上師、宗大師、祖師恩德,弟子得知何為沉掉之因及滅除沉掉的方法——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遮除沉掉之因,就能夠避免生起沉掉。對於想要修習清淨的三摩地的行者來說,即使沉掉細微,也應用正知即時察覺,即時對治,「沉掉若何悉不忍受」。若放任細微沉掉在心中現行、沒有立刻對治,認為它難斷而不斷,或者認為它力弱短促而不須斷,即是犯了「不作行」的三摩地的過失。
為什麼弟子會犯「不作行」的過失呢?原來是來自於錯誤的想法,因為不了解如何修清淨的三摩地,就會認為細微的沉掉是可以忍受的。恩師傳授至尊慈氏等大善知識所抉擇的修定軌理,讓弟子能夠有機會得知正確的見解,不至於走上錯路,有機會修持清淨的三摩地,有機會跳脫生死,是多麽大的恩德。願能恆常親近善知識、如理聞思正法!
為什麼弟子會犯「不作行」的過失呢?除了不知道,弟子揣摩也有可能自己的觀察力還未經過修習,不夠敏銳到觀察出細分的散亂和掉舉。感恩老師依據《掌中解脫》為弟子舉出好鮮明的比喻,如同冰下暗流湧動,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細分的掉舉,您為弟子捧來清淨傳承教授,弟子亦有學習的能力,透過修習是能夠練出「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心思,能夠即時覺察、即時對治。請老師加持弟子依教奉行。
祈請師父老師加持弟子將您珍貴的教授聽清楚、聽明白,反覆聽聞、放在心中,一直一直跟隨您學下去,直至證得止觀、證得您想給予弟子們這美好的一切。
弟子 家瑜 頂禮
感恩上師捧來清淨三摩地教授,諄諄教誨弟子斷除不作行的過失。因上師、宗大師、祖師恩德,弟子得知何為沉掉之因及滅除沉掉的方法——密護根門、正知而行、飲食知量、精勤修習悎寤瑜伽,遮除沉掉之因,就能夠避免生起沉掉。對於想要修習清淨的三摩地的行者來說,即使沉掉細微,也應用正知即時察覺,即時對治,「沉掉若何悉不忍受」。若放任細微沉掉在心中現行、沒有立刻對治,認為它難斷而不斷,或者認為它力弱短促而不須斷,即是犯了「不作行」的三摩地的過失。
為什麼弟子會犯「不作行」的過失呢?原來是來自於錯誤的想法,因為不了解如何修清淨的三摩地,就會認為細微的沉掉是可以忍受的。恩師傳授至尊慈氏等大善知識所抉擇的修定軌理,讓弟子能夠有機會得知正確的見解,不至於走上錯路,有機會修持清淨的三摩地,有機會跳脫生死,是多麽大的恩德。願能恆常親近善知識、如理聞思正法!
為什麼弟子會犯「不作行」的過失呢?除了不知道,弟子揣摩也有可能自己的觀察力還未經過修習,不夠敏銳到觀察出細分的散亂和掉舉。感恩老師依據《掌中解脫》為弟子舉出好鮮明的比喻,如同冰下暗流湧動,仔細觀察還是能夠看出細分的掉舉,您為弟子捧來清淨傳承教授,弟子亦有學習的能力,透過修習是能夠練出「很敏捷、很細緻、很精美」的心思,能夠即時覺察、即時對治。請老師加持弟子依教奉行。
祈請師父老師加持弟子將您珍貴的教授聽清楚、聽明白,反覆聽聞、放在心中,一直一直跟隨您學下去,直至證得止觀、證得您想給予弟子們這美好的一切。
弟子 家瑜 頂禮
陳〇〇 2022-07-09 01:33:46 (k*******x@g***l.***)
感恩老師慈悲宣說,讓弟子正確認知,對於在座上修時,若產生不管是粗或細等的沈掉,一定都要馬上對治,才能修習清淨三摩地。❤❤❤
冼〇〇 2022-07-09 01:33:05 (s*******k@g***l.***)
敬呈大寶恩師:
弟子對要親近善知識聞思教典越來越感觸,過往生至今未能修好依師依教典無上歡喜希求廣學深學一切無上甚深佛法之妙善等起等流,深深懺悔求加持當下乃至未來際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每講當下歡喜、認真、專心即聞即思即修,尤其現學對治沉掉二因,是修證止觀雙運必備條件之一,而現學習明白生起或將生起沉掉狀況,便要在現下每次聞思法義時,可串習累積觀察自己又沒有生起沉掉狀況,並一定要每次當下每念覺察加上對治,不能放輕心態要重視地修學,這完全是要皈投依靠師長三步一刹那也不捨離全靠師長三寶功德恩德。
無限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弟子對要親近善知識聞思教典越來越感觸,過往生至今未能修好依師依教典無上歡喜希求廣學深學一切無上甚深佛法之妙善等起等流,深深懺悔求加持當下乃至未來際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在每講當下歡喜、認真、專心即聞即思即修,尤其現學對治沉掉二因,是修證止觀雙運必備條件之一,而現學習明白生起或將生起沉掉狀況,便要在現下每次聞思法義時,可串習累積觀察自己又沒有生起沉掉狀況,並一定要每次當下每念覺察加上對治,不能放輕心態要重視地修學,這完全是要皈投依靠師長三步一刹那也不捨離全靠師長三寶功德恩德。
無限感恩
弟子妙恩頂禮
陳〇〇 2022-07-09 01:21:54 (c**********2@g***l.***)
敬愛的真如老師:
提到了不作行的過失。沒有行持或即時的覺察,大多時候我們的學習仍在沉掉當中,當那習性根深蒂固後,想要突破就變得很困難。因此一開始學習就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時時刻刻的察覺,才能對峙粗中細分的沉掉,在修行路上向上走一步。感恩老師!
佛弟子伊瑩 虔誠禮敬
提到了不作行的過失。沒有行持或即時的覺察,大多時候我們的學習仍在沉掉當中,當那習性根深蒂固後,想要突破就變得很困難。因此一開始學習就要有正確的認識和時時刻刻的察覺,才能對峙粗中細分的沉掉,在修行路上向上走一步。感恩老師!
佛弟子伊瑩 虔誠禮敬
首播留言林〇〇 2022-07-09 01:17:47
林素琴🪗頂礼老師:弟子聽到的回饋:對粗細分的掉舉要即時察覺、即時對治。感恩老師花束💐
首播留言陳〇〇 2022-07-09 01:16:53
感恩 上師教導,弟子學到對於沉掉不可有輕忽不立刻起對治的邪宗,以及沉掉有三種層次,祖師的比喻很生動
首播留言C********* C********* 2022-07-09 01:16:30
心得:感恩上師开示,学习到对于沉掉,心要敏锐的观察,并及时加以对治。😊🙏
首播留言張〇〇 2022-07-09 01:14:16
輕微沉掉不可忽視,及時察覺、立馬對治。要認識清淨等持。不能背離慈氏菩薩等的清淨傳承方法。感謝老師教導,祈請老師保重法體。聽聞善知識教誡,依教奉行累積聞思資糧。願將我們學法的善根回向給一切有情,都能脫離眼前究竟的苦難,速吉成佛!台北學苑 地區推廣課 弟子 張文豪合十
首播留言張〇〇 2022-07-09 00:58:27
心得:頂禮老師,感恩老師每週的教導,讓弟子在學習專一所緣時,比較能察覺原來自己的心鬆了,不在所緣上,誠如老師說的鬆緊的拿捏真的要不斷練習,謝謝老師,弟子努力練習中!
首播留言李〇〇 2022-07-09 00:56:42
老師好!我有預習了這一講,這提醒了我應該要去複習修習軌理提到的未修中間應學習四種資糧,因為這是容易引發奢摩他道及毘缽舍那道的正因;還有在解脫正道如是戒淨所教的理路,煩惱稍出即應用矛數數擊刺,千萬不能放任它作大,因初時忍受非理作意,令其資養成無可敵,唯隨彼行,我們就拿他沒辦法了。感恩老師一再地提策我們要努力、認真地學,因為前面所學的在後面都用的上,都是為了後面的正修所作的準備。感恩老師!
首播留言D***** 2022-07-09 00:53:39
敬愛的上師:這幾天複習止觀,發現上師解説清楚、補充完善,也發現上師要講解這麼多的課程,真是勞心勞力🥲,上師我會加油努力追隨您😭
總共 36 則心得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