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64 修學正念(三)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週你們過得還好吧請大家翻開《廣論361頁倒數第3行我們要繼續學了準備好了吧請看書原文

又說依念生定及說記念如索直令其心相續繫於所緣故能引定主要修法即是修念之法

說提到依靠正念修成定以及提到正念就像什麼像一個繩索一樣能直接把心持續地繫在這個所緣上因此引生定的最主要的修法到底是什麼就是維繫正念的方法再說一遍引生定的最主要的修法是什麼就是維繫正念的方法

好!我們接著要往下看

正念亦具定解為相之執取相故修定時若無堅牢決定之執取相唯憨然而住心縱得澄淨明分然其明分不發決定之力有力之念定不得生由是亦未能破微細之沈故三摩地唯有過失

解釋一下這一段正念也是具有定解行相的執取相換句話說正念具有執取的行相正念的執取行相是什麼樣的行相呢就是具有定解行相也就是對於已經定解的內涵令正念執取不忘所以當我們修定的時候如果沒有堅牢決定的執取相什麼呀?「憨然而住」,這個憨然有點呆呆地、有點發愣的這個安住它丟失了所緣這個時候能不能有澄淨分呢雖然會有內心澄淨的明分但是這樣的明分不會發出決定的力量就是沒有力量如果沒有力量就無法生起有力的正念如果無法生起有力的正念會怎樣呢就無法去除微細的沉沒如果無法去除微細的沉沒就只會成為有過失的三摩地無法修成寂止

這裡邊出現了一個唯有過失」的「唯」,這個「唯」字不是指三摩地只有過失,沒有功德而是說這樣修的話一定會成為有過失的三摩地修不成寂止

所以澄淨和明顯注意!澄淨和明顯是不同的澄淨是把境看得很清楚明顯不只是澄淨還要反應很敏捷就是他這個心處在一種很有精神好像精神抖擻那樣一個狀態注意喔!如果沒有明顯分的話就無法破除細微的沉沒比如說我們在修禪定的時候雖然可以清楚地看到那個所緣境安住分也很堅定甚至非常地堅定一直都沒有散亂都是住在這個所緣境上可是內心對比於那種精神抖擻的狀態是有一點像懶散提不起那種精神抖擻的狀態的感覺注意喔!這是比最佳的狀態的時候這就是微細的沉沒了

這個微細的沉沒很難覺察如果長時間這樣修行的話不但修不成禪定反而修成了微細的這種沉沒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就非常容易忘念修久了之後就算你原來是一個很敏捷的、很活潑的人也會變得非常遲鈍不具有智慧了這個微細沉沒的覺察很重要對它教理依據的判斷也很重要所以在相關的論著中也都有提到「依著正念修三摩地」,或者說「正念就像繩索一樣能將我們的心繫於所緣境上」,我們可以知道修學正念是修學三摩地的關鍵

正念能夠牢記對境在修習三摩地的時候如果我們無法有力地執持對境注意!就出現剛才說的就算是呈現出非常清晰的影像但是內心有沒有力道呀提不起力道這樣的話就無法產生有力的正念如果沒法產生有力的正念就是你的心抓取力沒有那麼靈活和精神抖擻的話在這樣的狀態下消滅不了細分的沉沒如果這樣的狀態是一個修行人修行三摩地長此以往的狀態的話那會有一種惡果,就是花再長的時間修習三摩地三摩地還是有過失而且會越來越遲鈍修得很長時間花時間越長它越遲鈍這是一種錯誤的修法

好!我們再往下看,看原文

又不住餘像等所緣依處唯修無分別心者亦須憶念教授謂「令心任於何境全不分別而住」,次則於心不流散者不令散逸不散逸者,義同正念不忘所緣故仍未出修念之規如彼修者亦須依止發決定力之念

這一段是說如果我們的內心沒有安住於本尊的身像等等其他的所緣依處只是維繫內心不作分別也必須憶念教授、記得教授憶念什麼教授呢就是「無論對於任何境界內心都不做任何分別而安住」的教授憶念這樣的教授之後對於內心不流散的這樣的狀態不可以散逸也就是讓內心要處於不散逸的狀態這個是與不忘失所緣的正念是同義的正念就是讓自己的心安住於該安住的所緣上而不散逸也是讓自己的心安住在所緣上不能流散到其他地方所以不散逸與不忘失所緣的正念是同義的這樣的修法其實也沒有超出維繫正念的方法因此如此修持的人也必須依止能發出決定力的正念必須要生起有力的正念

這一段,對於正念再再地提到一個狀況就是你如果沒有緣到佛像或前面所說的那些淨行所緣淨惑所緣你緣什麼了?就是只是想要修學沒有分別心的這個所緣也是依著前面說的方式也是那樣修的怎麼修呢就是讓自己的心緣著善所緣不可以轉移焦點不要想與所緣境無關的內涵比如說如果不緣著佛身而讓自己什麼都不想的話就是讓自己的心不要動念這種修法乍聽之下是不是好像沒有任何所緣好像空落落的、空空的但過程中修持的人也必須要提醒自己:「我什麼都別想並且儘量地保持專注不流散的一個狀況不要散亂。」

然而「我什麼都別想」,是不是當下心的所緣呢實際上「努力地讓我的心不要散亂」與「不忘所緣的正念」二者除了描述的方式之外其實沒有差別所以總結還是在修正念,對不對而且要透過不斷地練習修持有力的正念注意喔是有力的正念

看完這一段大家可以想一想你要選擇什麼所緣我自己是會選擇緣佛像因為可以同時集聚很多資糧在修定的時候對於佛身執持內心就可以隨念佛陀能引生無邊的福德我覺得需要很多福報、需要很多資糧成辦三主要道前面講過,如果佛身的形相清晰而且堅固的話可以作為禮拜、供養、發願等等集資淨懺的福田所以是非常殊勝的

今天所講的部分再再強調了「有力的正念」,就是我們的心在修持緣著善所緣境的時候它是處在一種精神抖擻的非常精進的狀態它不是說所緣境沒失去好像也很清晰但是明顯分不足就是你的力道不夠力道不夠會導致沒法降伏微細的昏沉所以這個事情是非常嚴重的

那麼這種怎麼辦呢就是要我們在修的時候自己要依據教典去獲得經驗因為那種微細的沉現行的時候我們看起來是滿好的因為沒有失去正念啊也在安住啊也好像很清晰呀但是怎麼能知道它沒有力量呢就是它對比精神抖擻的狀態是沒有力量的那樣的話就是微細沉產生的時候了所以這個就不能依據自己過去沒修時候的經驗要依據教典來判這個狀態如果觀察到了之後就一定要再把心力提起來提起心力,它是一個勇猛精進的、精神抖擻的狀況我覺得是很美的一個內心的狀態

所以這個教典字字珠璣啊每走一步都要依靠這個清淨的教典看怎麼說的、我要怎麼做不可以馬虎大意或者說:「我覺得挺好!那就延續。」覺得挺好是不行的要看看善知識們看看傳承是怎麼講的有經驗的人他的成功的經驗是什麼就是一定要有力的正念

好!今天就講到這裡了

謝謝大家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6111正於所緣相續繫心直令其心相續繫於所緣據藏文改譯。
36112故修念之法,即修能引三摩地之主因故能引定主要修法,即是修念之法據藏文改譯。
36112念之行相為定知相正念亦具定解為相之執取相據藏文改譯。
36112故修定者若無定知之相故修定時若無堅牢決定之執取相據藏文改譯。
36113心縱澄淨,然無明顯定知心縱得澄淨明分,然其明分不發決定之力據藏文改譯。
36113亦未由是亦未據藏文補譯。
3621又全不住像等所緣又不住餘像等所緣依處據藏文補譯。
3621亦須憶念住心教授,令心於境全不分別,次則令心不流不散。令不流散亦須憶念教授,謂「令心任於何境全不分別而住」,次則於心不流散者,不令散逸。不散逸者據藏文改譯。
3622明記不忘據藏文改譯。
3623修習具足定知有力之念依止發決定力之念據藏文改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