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止觀初探0048 破除修空性不應有所緣的見解

大家好很高興又到了我們一起學習《廣論》的時間了這一週大家還好嗎今天的課程我們要釐清一些重要的知見所以大家一定要認真地聽好!請大家把《廣論》翻開353頁看第5行請大家跟我一起看原文

又有說於注所緣處持心皆是著相,遂以不繫所緣境無依而住,謂修空性

這個是一個他宗的想法宗大師舉了一個他宗的想法那麼這個他宗的想法在說什麼呢就是有人心裡想了說:「如果是作為所緣投注處而對這個所緣執持內心的話就會著相會成為相執。」因此他自己承許不投注於這樣的所緣毫無所依而止住這就是修持空性

所以這個他宗基本上就是認為內心什麼都不要緣什麼都不要想這就是修空性聽起來他很看重要修空性很想修空性特別害怕著相了修不了空性所以就採用了「不繫所緣無依而住」的方式但這樣的方式是正確的嗎是錯誤的我們看宗大師是怎麼破除這樣的一個執著呢

是全未解修空道理之現相當知爾時若全無知則亦無修空之定若有知者,則須承許所知由知該事乃立為知有所知故,即彼心之所緣以境與所緣、所知是一義故是則應許彼三摩地亦是著相是故彼說不應正理

大師認為他宗的這個想法一句話:「全未解修空道理之現相就是他宗的這個想法完全是不了解修持空性方法的一種現象他不懂得怎麼修空性的方法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修空性的時候注意!他下面說:「若全無知」──這裡的「知」是心識的意思──如果沒有心識的話也就沒有修持空性的定如果有心識,就必須承許有由於了知什麼而安立為心識的這個所知」。意思就是,凡是有心識的話那麼一定有它的對境如果沒有任何對境的話是無法生起心識的如果有「所知」,這就是那個心識的「所緣」,為什麼呢因為境、所緣與所知三者是同義

既然如此,就必須承許那個三摩地也是相執因為按照他宗的這個想法來看的話只要緣著所緣持心就是相執心有沒有可能什麼境都不緣呢大家想一想心有沒有可能有這種狀態呢心什麼都沒緣這樣的心能成立嗎完全脫離境而存在的心是存在的嗎還是不存在的所以他宗認為不緣著任何境就是修習空性這樣的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是極端不合理

既然這樣的方式不是修空性那麼到底怎樣修空性呢我們再往下看

又是否修空須觀是否安住通達實性之見而修非關於境有無分別下當廣說

另外,是否成為空性的修持是從「有無安住於通達實性的正見而修持」來安立的就是說你到底有沒有安住於通達實性的這個正見修持從這個角度安立的那這裡邊的「實性」是指什麼呢就是空性的意思所以如果有安住於空正見而修的話是不是修空性啊就是在修持空性那麼如果沒有安住於空正見而修的話請問是修空性嗎就不是修持空性

可是有人,注意可是有人卻認為:「分別對境,就不是修空性不分別對境,就是修空性。」這樣的想法是對的,還是錯的顯然是錯的這一點後面大師會詳盡地說明因為是否成為空性的修持並不是從──注意──對於一個境界的分別和不分別的角度來安立不是從這樣的角度來安立的有聽清楚吧我們往下看

又說安住無所緣境者彼必先念:「我當持心,必令於境全不流散。」次持其心是則定須緣於唯心所緣持心全不流散為相言無所緣便與自心體驗相違

那麼這一段是在講什麼呢即使是承許沒有所緣境而止住也必須是事先心裡要想:「我要執持自己的心無論如何都不要流散於任何的對境。」接著才執持內心,對吧如果是這樣的話一定需要只緣著內心為所緣而執取不流散於任何境的這個行相因此,他宗承許注意!他宗承許沒有所緣其實是與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體驗是相違的因為即使自己覺得沒有所緣實際上有沒有所緣啊實際上是緣著什麼呀就是緣著不緣其他所緣的行相」的這個境還是有緣著境

有沒有聽明白那麼接下來我們往下看

故明修定諸大教典說多種所緣,義如前說故於住心所緣依處,應當善巧又《修次論》說奢摩他所緣無定,《道炬論》說「於隨一所緣」者義謂不須定拘一種所緣差別非說凡事皆作所緣

這一段話是說因此修定的諸大教典中宣說了許多種所緣這一些的目的也是如同前面所說的所以應當善巧內心安住的這個所緣。「義如前說」的「義」,不是指「意思」,而是指「目的」;「義如前說」就是目的同前面說的一樣就是那個意思那麼《修次第論》呢?《修次第論》中有提到奢摩他的所緣是沒有固定的。《道炬論》中也說對於任何一種所緣」,是不是指可以隨意緣任何一種所緣呢是不是這個意思呢宗大師說道炬論》這句話的意思是不需要固定某一種所緣的別相」,並不是說任何存在的事物都可以作為修定的所緣也就是說,不同的補特伽羅可以緣著不同的所緣來修定但不是自己想緣什麼就緣什麼沒有那麼大的自由度

所以在怎麼樣去釐清《修次第論還有《道炬論》這個經典這句話的理解大師也給出了我們非常清淨的一個見地和解釋的方式我們一定要非常認真地研究一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把原來對於修定的很多錯誤的、不著邊際的想法改過來

以上我們就學完了總建立所緣」的三個科判當中的第一個科判──「明正所緣」。不知道該釐清的概念諸位有沒有如經典中所說的那樣一點點把它釐清楚如果一開始不知道是什麼可以還是像以往一樣重複地聽幾遍,別嫌麻煩因為這種事情是非常大的事情千萬不能搞錯了,也不能模糊一定要非常地清楚對得起佛陀也對得起我們自己這麼辛苦地想要修行吧因為將來我們要用這樣的正確的修行方式去解脫生死而且還要令一切有情能解脫痛苦一個這麼真誠的目的一定要正確的方法才能夠達到它所以我們在這個修行所緣的問題上千萬不可以馬虎不可以模稜兩可不可以想什麼就是什麼一定要沿著清淨的傳承所指示的方向這樣來修行才會能夠得到我們想要的那樣一個殊勝的結果大家認為呢

《菩提道次第廣論》原文改譯參考表

頁數行數原譯(福智第三版)改譯改譯原因
3535所緣住心注所緣處持心據藏文補譯。
3536所緣所緣境據藏文補譯。
3536此是未解修空是全未解修空道理據藏文補譯。
3537為知何事,故亦定有所知則須承許所知,由知該事乃立為知據藏文改譯。
3538凡三摩地皆是著相彼三摩地亦是著相據’48年版《廣論》改譯。
3539據’48年版《廣論》改譯。
3539所緣所緣境據藏文補譯。
35310是則緣於唯心所緣,持心不散是則定須緣於唯心所緣,持心全不流散為相據藏文補譯。
35310言無所緣與自心相違言無所緣便與自心體驗相違據藏文補譯。
35311故於住心之所緣故於住心所緣依處據藏文改譯。
35312隨一所緣於隨一所緣據藏文補譯。
學習平台:
大慈恩譯經基金會(主要)
YouTube頻道
澈見幸福(個人化App)
幸福無盡藏(隨身碟)
月光機二代(離線學習)
Apple Podcasts
Spotify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文字大小
主題
固定播放器
捲動模式
播稿模式
列印 預覽列印
播放連結 自訂播放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