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〇〇 2021-03-04 09:14:54 (v*********1@g***l.***)
頂禮上師與法師:
17講:《集論》於事邊際,開說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之二。=> 請問 是否是說 "事邊際,即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是同義的意思呢? 還是指事邊際的所緣是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但事邊際本身不是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 感謝 上師與法師。
解答法師:釋如法
這麼說會更精準一些:事邊際即指盡所有性,或如所有性。因沒有一個事物會是盡所有性及如所有性,這二者是相違的。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事邊際是什麼意思,才能了解為了在舉事邊際時要舉如所有性與盡所有性。
邊際,就是界限、邊界的意思。按照廣論351頁的說法,這個邊界有兩種,一種是指數量就是這麼多,一種是指最究竟的本質就是到這。盡所有性代表了第一種。如盡所有性中的五蘊含攝了一切有為法,十八界、十二處含攝了一切諸法。要說有為法有哪些,就是五蘊這些,要說一切法有哪些,就是十八界,或十二處這些,邊界就在這,所以稱之為事邊際。而如所有性,也就是法性、空性。諸法的究竟本質就是這到,這就是最究竟的,沒有再更究竟的了,這也是一種邊界,所以這二者稱之為事邊際。
事邊際最可分為如所有及盡所有,但是如果要說事邊際這個總體本身的,它屬於盡所有性。
张〇〇 2021-02-13 10:21:55 (a*******0@g***l.***)
為什麼勝觀不一定就通達空性,也有還沒有通達空性的勝觀?觀不是=慧=空性?
解答法師:釋如法
勝觀只是具有由觀察力而引生輕安的智慧,其對境不一定是空性,可以是任何所緣。所以說,觀是一種很超勝的慧,但不一定是緣著空性。就像智慧也不一定是緣著空性,觀也不一定緣著空性。
總共 2 則課程問答